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橫店22年:從窮山溝到“中國好萊塢”

7月4日上午10時,在橫店明清民居博覽城東側的春秋·唐園裡,一部IP古裝劇正在拍攝。

在兩座刷著紅漆,仿唐代的城門之間,近百名群演站在拱門內。他們穿著長褂,梳著發髻,拿著竹籃,長劍或屏風,在這場公主出城的戲中飾演大臣、儀仗、宮女、百姓和騎手等。

同一天,在橫店30個拍攝基地裡,平均有四五十個古裝和年代戲的劇組起早貪黑地製景,搭棚、拍攝。據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朱國強介紹,截至2017年,全國有近2/3的古裝劇在橫店拍攝完成。

作為古裝劇和年代劇的代工廠,坐落於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的橫店如今被譽為“中國好萊塢”。從1996年建成第一個外景拍攝場地,22年過去,橫店吸引了1323個影視製作公司在此注冊登記,成為中國最大的片場,也見證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電視劇發展軌跡。

在中國經濟轉軌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政府在文化傳媒與電視劇行業政策兩個方向上逐漸放寬規製,無論從題材、內容還是表現形式上,電視劇都逐漸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格局。橫店也在不斷吸納新的民營資本和電視製作中,實現生產方式的變革。

7月6日,橫店萬盛街即為早期的紡織一條街。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橫店能建拍攝地,那不是開玩笑嘛?”

用橫店影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天福的話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橫店,還是個不起眼的“窮山溝”。

徐天福出生自橫店農村,印象中村子四周都是荒山,水稻田被丘陵分割成豆腐塊,連片的土房挨著農田。村裡大部分人靠編織草席,種植水稻、玉米為生,精神生活匱乏。

對於電視劇,徐天福印象最深的是1990年出品的50集電視連續劇《渴望》。“每晚一家人都會坐在電視機前一起看,走到哪裡都聽到人們在討論昨晚的劇情”,他聽到最多的評論就是貼近生活、真實。

這是一部以平民視角切入的現代家庭情景劇,講述了年輕女子劉慧芳在對自己有恩和有愛的兩個不同身份男人之間的搖擺。北大教授戴錦華認為,《渴望》奠定了電視劇在中國的地位。它對整個包括城鄉、中心城市和邊遠城市的覆蓋,對不同年齡段,不同社會階層的普遍覆蓋和衝擊,使得電視劇在社會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當時,沒人能想到幾年後一窮二白的橫店能與影視劇製作結緣。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橫店形成紡織一條街。(翻拍資料圖)

1995年,國家廣電部頒布規定,允許民營公司申請《電視劇製作臨時許可證》,意味著民營公司能夠參與電視劇製作。國產電視劇開始扮演當代說書人的角色。

當年10月,謝晉導演正在珠海拍攝為1997年香港回歸獻禮的影片《鴉片戰爭》。為了更真實的重現道光年間廣州街景,他輾轉廣州、上海兩地找尋外景基地。

陪同謝晉導演尋景的一位浙江省東陽市委前宣傳部部長偶然間推薦了橫店,促成了謝晉與橫店集團董事長徐文榮的會面。

道具設計師朱國勝跟著謝晉導演實地考察,他回憶,橫店沒有鐵路、港口,從杭州市坐大巴到橫店是唯一的交通方式,約五六個小時。那時,橫店鎮中央只有一條名為“萬盛街”的主街道,村落零星散落在山腳下,最高的樓便是橫店集團八層的大廈。

橫店早期的街道。(翻拍資料圖)

“暮色降臨時,街上沒有燈,黑漆漆一片,只聽到滿屋子蚊子的‘嗡嗡聲’”,朱國勝記得謝晉導演搖頭說,橫店能建拍攝地,那不是開玩笑嘛?

徐文榮卻看好影視文化產業的未來前景,他再三堅持,並保證半年內一定按模型建造完成。謝晉同意試試。

1996年1月底,徐文榮帶著120支工程隊,幾千人在橫店的荒山上炸山開地,建造出一個佔地總面積319畝,擁有160多座建築物的“19世紀南粵廣州街”拍攝基地,包括官府、民宅,酒肆、商鋪等。

徐天福總聽父母回顧那段歷史,謝導演要求街上鋪設破舊石板路,為了還原150年的街景原貌,甚至把土墳的墓碑也拆下來用。

8月8日,謝晉導演在廣州街舉行開機儀式,橫店的村民將劇組團團圍住。

隨著《鴉片戰爭》公映,橫店的名氣不斷擴大。劇組紛至遝來,橫店集團又接連建造了香港街,秦王宮,清明上河圖等拍攝場景。橫店影視基地的規模效應開始顯現,逐步發展為中國最大片場。

橫店的廣州街香港街景區拍攝鴉片戰爭中的虎門銷煙場景。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中國好萊塢”

朱國勝來自安徽,從1993年跑劇組起,到2000年扎根橫店,他陸續在橫店跟拍了五六部電視劇,深知橫店對於一個劇組的意義。

“1990年代,一般劇組總共一兩百萬的製作費用,若搭建一個假的宮殿,花費約幾十萬,事後可能還需要拆除,擠佔大量製作成本,也拖慢拍攝周期,是完全不現實的。”朱國勝認為,橫店拍攝基地的建設解決了電視劇製作環節中的大難題。

另外,改革春風對於電視劇行業蓬勃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周星在論文《改革開放30年中國電視劇發展要評》中提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掀起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高潮。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決定》,廣播電視被納入自主創收、自負盈虧的服務業體系。我國電視劇自此進入市場化探索之路。

千禧年後,在朱國勝印象裡,短短四年間,橫店建起了10處拍攝基地,從秦朝到近代五千年的歷史,都能在現有的場景中搭建起來。

2018年7月2日,航拍橫店秦王宮。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橫店一度成為古裝劇偏愛的“加工廠”。《尋秦記》、《楊門女將》、《流星蝴蝶劍》等港台影視公司製作的武俠劇均在橫店取景拍攝。

“古裝劇裡,只要在商鋪和城樓的門楣處掛上名字的牌匾,刷上不同色的油漆,再換幾個燈飾等物件、服裝,鏡頭裡就是全新的場景。”橫店一群演管理員王小東介紹。

“那時候古裝戲剛剛風靡,多是與港台合作,但不如現代劇豐富。”朱國勝猜測,上世紀90年代經典劇作《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紐約》等多數是現代室內情景劇,給後人帶來的直接影響便是劇組扎堆創作現代劇。2004年之前,現代劇立項數量佔比高於50%。

2002年,黨的十六大作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戰略部署。時隔一年,廣電總局明確了民營製作機構在電視劇製作領域的準入機制。

在此背景下,2004年,浙江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獲批成立,成為國家廣電總局批準設立首個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

2005年正值抗戰勝利60周年,革命題材的電視劇層出不窮,代表作《亮劍》該劇創下13.7%的收視率,成為當年央視電視劇收視冠軍。

為了追趕《亮劍》的余熱,之後幾年,每個月平均有20多個劇組蜂擁至橫店拍戲,題材多數集中在諜戰、反特和抗日劇情上。

朱國勝回憶,那年起,橫店的道具倉柯瑞,槍支、軍官服,情報機,老式撥號電話等道具櫃逐漸多了起來,很多人投入到趕製和買賣步槍等模具的行列中。

2007年,美國一名影視行業記者來到橫店考察,他驚歎於中國大規模的造景技術。回去後,其撰寫文章將橫店稱為“中國好萊塢”。

這股近代劇的熱潮也讓群演數量激增,“橫漂大軍”成為新名詞,橫店集團也成立演員公會。王小東交了10元注冊費,被演員公會錄入群演系統,每當有新劇組入駐橫店,相關資訊就會在兩三個固定地點公示,“通知上只有時間地點和需要人數,不會寫是誰的劇組,這樣對每個人都公平。”相比起在北方某影視基地被騙錢的經歷,王小東覺得呆在這裡更舒服。

群演林建入組第一天,就被周星馳導演看重,演了《西遊降魔記》中開場鏡頭中的角色。“很多群演奔著過把演戲的癮來,一不小心就看到重量級人物,挺魔幻的”,20歲出頭的林建笑得很滿足。

7月4日,橫店片場,臨時演員在拍攝結束後散場休息。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橫店遭遇“抗日神劇”爭議

抗日劇的泛濫,也曾讓橫店一度飽受爭議。

8年前,王小東剛來橫店時,每隔幾天,他都要在某部抗日據中頻繁串角。

上一場還是貼著八字鬍子的日本兵,下一場就穿著八路軍的衣服,拿著步槍或軍刀和幾十人一起向前衝,“有時候跑著跑著假裝被炸死了,化妝師就在衣服上噴上調配的紅色顏料。”各類抗日戲裡,王小東一演就是4年。

2006年起,廣電總局嚴控古裝劇,要求每家衛視黃金檔每年不得播出超過兩部。橫店集團召集一批行業專家研究往年的政策和規律,決定由抗日劇扛起電視劇復甦的大旗。

徐天福稱,從國家政策的風向標考慮,大家認為抗日劇符合主旋律,對投資者來說,較為穩健安全。

“抗日熱潮”持續燃燒熒屏,橫店影視城裡四五十個劇組都在“打鬼子”。有媒體報導,“鬼子”演員一天死八次,橫店影視城一年殺“鬼子”近10億,可以繞赤道一圈,被戲稱為“橫店抗日根據地”。

另外劇中誇張手法遭網友吐槽惡搞,“手撕鬼子”、“褲襠藏雷”等情節引起觀眾聲討。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石力月認為,這些革命歷史題材的電視劇走向了商品化發展的路線,即它消解了革命本身的正面敘述,注重演繹愛恨情仇,為迎合市場製造賣點,是快餐式、消費化的劇情生產方式。

一位在橫店的日本演員曾這樣說道:戰爭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尤其是咱們國家曾飽受戰爭帶來的創傷,沒有人比100年前的中國人更加理解這種痛了,先輩們也為後來的和平付出了太多太多。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其實更應該創作出高品質的、有溫度的戰爭劇或電影,來反映那個時代。

談起這段發展經歷,徐天福沒有忘記橫店遭受的詬病。

“2008年的金融危機波及中國,實體行業的資金大量流入到影視製作中來,加上電視製作模式轉企改製,大大小小的新公司成立,水準參差不齊,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不可能和院校畢業的專業導演、製片去比,再加上橫店有全國最多的近代拍攝場景,承接的戲也最多,拍攝過程由劇組現場把控,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階段。”

“橫漂”王小東並不了解影視劇的發展規律,他在意有沒有哭喪費、高溫補貼、扛槍費等,“一天的演出費只有80,加上雜七雜八的補助也就100元,我們希望劇組來得越多越好,每天都有戲演,這行才能做下去。”

他偶爾也參加一些演出培訓,學習表情管理,民官身份的轉換,士兵的軍姿等技能。

大多數時間,他聽從副導演的指揮,蹲在牢裡、守在山上、躺在屍體裡,從城門裡衝出來,在各個場景裡“穿越”,和三萬名群演一樣,期待自己更多出現在鏡頭裡。

2013年,廣電總局下發“22條軍令”,所有抗日劇都需重新審查,抗日劇黃金檔播出將受到限制;抗日傳奇劇、戲說劇等直接喊停。

“想製作出經典作品,還要緊握時代脈搏”

7月初,在橫店拍攝的劇組共42個。34攝氏度高溫下,執行導演宣布休息兩分鐘,王小東正用小錘子敲著半米高塑料桶裡的冰塊,準備發給近200個穿著兩層長袖的群演們降暑。50米外,另一個劇組的群演正在導演的喇叭提示聲中,從街上四散逃開。

王小東跟很多老群演熟識,但不知道坐在馬車的簾幕裡,時不時探出頭來,用手扇風的90後女演員張雪迎。

他感慨現在的新人層出不窮,名字都來不及記熟,完全分不清誰是誰。但他羨慕這些出鏡率高的少男少女們,“演戲不就是這樣,無論出身,多出鏡才能讓大家認識你,片酬才會高。”

2010年,iPad的出現;近幾年,短影片、直播平台的風行,媒體移動形態的形成改變了閱聽人的觀影習慣和審美,從而影響了演員的養成機制。

橫店資深製片人王宇軒體會最深,他感受到電視行業的急劇變化——近三五年,IP劇,玄幻,青春網劇等多種架空歷史和現實的劇情劇隨之異軍突起,催生出一批受歡迎的流量演員。

“事實上,國內的演員培養機制還沒有跟上電視產業的發展需求,影視製作方短期培養出來的人演技並不夠扎實,而一線演員少,檔期滿,導致片酬高,大部分電視劇請不起幾個一線演員。”王宇軒認為,這也是電視劇內容生產品質跟不上,演員市場無序的原因之一。

“這些IP劇能夠很好地規避政策風險,又具有較穩定的年輕閱聽人群體,從商品屬性來看,多數投資方更喜歡這種交換價值高於價值的電視劇,演員選擇上,自然也會傾向於明星化。”石力月將此歸於整個娛樂工業的生產邏輯。

徐天福認為這是市場主導下電視劇發展初期的必然階段,“也要看到這兩年年輕導演叫好又叫座的影視作品時有出現,要給他們時間。”

“歸根結底,任何時代裡,想製作出經典的電視作品,還是要緊握時代脈搏,生產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這也是橫店影視工業化之路追求的目標。”徐天福說。

改革親歷

朱國勝 橫店某道具製作租賃公司董事長

1995年,謝晉導演的電影《鴉片戰爭》開拍,朱國勝作為劇組的道具設計師,曾陪謝晉導演一起考察橫店,並設計了劇中人物在廣州街的生活場景。

從此,朱國勝便與橫店結下不解之緣。四年間,他多次往返深圳、橫店,為港澳投資拍攝的武俠劇提供道具設計和指導。那時候,他將香港人發明的鋼絲穿繩的吊威亞技術傳到國內,取代了粗螺絲固定鋼絲的傳統做法。

2000年,他在橫店開了屬於自己的道具租賃公司。

在橫店,最多時候,每天拍戲的劇組有70多個,他主要為古裝劇提供角色配件,場景擺設,影城布展等,在他的道具柯瑞,有春秋至近代的道具一億七千萬個。其中有一半是他的團隊手工打造。

朱國勝說,現在來橫店拍戲的劇組對道具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因為攝影4k技術的使用,畫面可以清晰放大,許多道具需要定製,以前用泡沫鑄的燙金的鼎或燈飾都被樹脂材料的道具取代。

橫店作為全國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集聚了電視製作最完備的資源和人力,但他也意識到“中國好萊塢”和“美國好萊塢”的差距。中國的道具設計師多是手工藝人,而美國的是電腦編程師。美國人做一個糖化玻璃杯,是操作機器按照分子數據的比例造模,而中國則是手工調製而成,“可能砸到人會很疼,也可能一碰就碎了,說不準”。

綜合來說,他認為中國電視劇與美劇的差距還有50年,但是橫店對於影視產業的貢獻不僅僅在於縮減成本,形成制度的規範化,更重要的是集聚效應加速了中國影視製作工業化發展,“在中國應該沒有第二個地方可以做到”。

改革辭典

7月5日,橫店影視集團的大廳內擺放著早期電影隊的播放機。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電視劇製作許可:電視劇製作許可指製作電視劇(公開播出的)要經過有關部門的批準,持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才有資格製作電視劇,並且事先還必須另行取得電視劇製作許可證。

2003年電視劇生產的重要事件包括第一次給民營企業發放電視劇生產準入證,共有八家電視劇製作公司獲得廣電總局頒發的電視劇製作甲種許可證。

新京報記者 趙蕾 實習生 丁文婷 編輯 蘇小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