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門都打不開!內蒙古通遼降雪46小時,破1951年以來紀錄

11月3日,中央天氣台發布今年全國首個寒潮黃色預警。從11月4日起,我國迎來入秋以來最強寒潮氣象,多地“一夜入冬”。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全國多地迎來初冬的第一場雪。然而,13日前後,我國還將迎來新一波降溫過程。

內蒙古雪災致1人死亡

據中國氣象網9日消息,內蒙古通遼地區從7日10時以來,強降雪已經持續約46小時,累計降雪量達到81.3毫米。7日、8日連續兩日出現特大暴雪,積雪深度打破了1951年來紀錄。目前降雪核心時段已過,但今天(11月9日)仍有小雪。如果後期積雪不能盡快消融,有可能引發白災。

9日早晨,通遼積雪幾乎要把房屋掩埋。 圖源:中國氣象(下同)

中國氣象網首席天氣分析師胡嘯分析稱,之所以此次降雪如此強,其首要原因是今年下半年的這股最強冷空氣,行進到東北時,在高空形成切斷冷渦,在地面,黃渤海附近又生成地面氣旋,將黃海和日本海大量強盛的水汽輸送至東北、內蒙古東南部一帶,冷暖空氣在東北上空產生激烈交匯,降水量大且持續時間長,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極端性。

9日早晨,通遼積雪堵門,當地居民難以出行。

內蒙古自治區天氣台首席預報員張桂蓮表示,寒潮是對牲畜危害最大的一種災害性氣象,與強寒潮伴隨而來的風雪和劇烈降溫對牲畜有嚴重威脅,溫度劇烈下降最易使牲畜患感冒、氣管炎等病症,而且容易造成“羊上垛”(天冷時羊互相壓起來堆成一堆的現象),導致母畜流產,有時還會壓死牲畜,劇烈降溫也會凍死牲畜。

同時,這次寒潮過程降雪量較大,通遼市南部等地設施農業將受低溫冷害影響。如果後期積雪不能盡快消融,將會形成嚴重“座冬雪”,對牧區、半農半牧區的飼料儲備是嚴峻的考驗,有可能引發白災。

“白災”也就是雪災。牧區雪災指由於積雪過厚、維持時間長,掩埋牧草,使牲畜無法正常采食,導致牧區大量牲畜掉膘和死亡的自然災害。

專家建議,在降雪的區域做好設施農業的人工補光工作,增強作物在陰冷氣象的抗性;對出現大風的區域要及時對設施結構進行加固,同時盡量選用防寒膜覆蓋大棚。在牧區,棚圈和草料是抵抗自然災害確保牲畜安度冬春的物資基礎,降雪後要及時清除棚頂上積雪、整修和加固畜禽圈舍(欄),積極做好牲畜防寒保暖工作,防止發生牲畜凍死凍傷。牧民要注意補給飼草料,除乾草外,應喂少量黃豆、玉米精飼料,增強牲畜抗寒能力,防止掉膘。

另據中國新聞網消息,通遼雪災已致5609人受災,1人死亡。截至11月8日16時30分,雪災導致8個旗縣區,50個蘇木鎮街道受災,受災人口5609人,因災死亡1人;死亡牲畜176頭(豬7頭、牛56頭、羊113隻);受損棚舍2245座、草料庫17座、大棚98座、倉房62座;受損工廠廠房1座、自行車車棚1座、遊樂場棚頂1座,建安醫院門診大廳受損500平方米。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446.53萬元。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天氣局8日稱,因遭遇特大暴雪,通遼市目前學校停課、機場關閉,轄區內G45、G2511、G25等高速公路實施臨時管制。

11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應急管理局發布暴雪紅色預警信號。

據悉,內蒙古降雪仍在持續,且強降雪中心轉移至東北。據中央天氣局消息,強降雪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北、內蒙古及東北地區,內蒙古東南部、遼寧中部、吉林西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雪或特大暴雪。

遼寧局地降雪量破70年來紀錄

受本輪寒潮過程影響,遼寧省天氣災害監測預警中心7日發布暴雪紅色預警信號。沈陽市迎來“凍雨+暴雪”的罕見氣象,據中國新聞網援引專家的話稱,東北和內蒙古地區之所以出現強降雪,總體來看,是多個氣象系統迅猛發展,冷暖空氣激烈交匯導致的。此次降雪過程中,水汽條件較好,氣溫適宜,因此積雪厚度也較深。

目前,遼寧西部地區的過程降雪量已經突破1951年以來有天氣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中北部部分地區的降雪還在持續,也存在突破歷史極值的可能。如果後期積雪不能盡快消融,也會形成嚴重“座冬雪”,對牧區、半農半牧區的飼料儲備是嚴峻的考驗,有可能引發白災。

此外,受東北冷渦和強烈發展的地面氣旋影響,6日開始,遼寧鞍山市出現大風、暴雪、 雨雪冰凍、寒潮氣象,截至8日早7點,鞍山地區降雪量已經超11月份歷史極值。

8日早上6時左右,鞍山市千山區大屯鎮農貿市場發生坍塌,多台車輛被砸。據了解,遼寧多地積雪深度已經超過35厘米,各市應急部門發出提醒,市民需注意彩鋼板結構房屋發生坍塌的風險。

據鞍山長途客運總站消息,由於特殊氣象原因,為確保道路運輸安全,鞍山長途客運總站11月8日全線停運。

9日,“鞍山公交通”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截止至目前,鞍山公交大部分線路首車運行受阻,後續班次暫未發出,仍處於停運狀態;鞍山-桃仙機場線路因氣象原因,所有班次停運;遼寧省高速公路也因天氣因素影響收費站口,現已全部關閉;同時,鐵路部門也臨時停運部分旅客列車。

沈陽教育局發布通知,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8日停課一天,校車停運。全市校外培訓機構11月8日停止一切培訓活動。

另據“微鞍山”微信公眾號消息,8日,鞍山持續的強降雪帶來較厚積雪,給市民出行造成較大影響。當日,環衛工人、企事業部門、各商鋪、社區志願者積極除運雪,重點清理包括市場、學校、居民區的道路積雪,方便百姓出行。

8日一早,大雪紛飛中,社區志願者們身穿紅色馬甲志願除雪。 圖源:“微鞍山”微信公眾號(下同)

8日,鐵西區環衛部門全體職工晝夜奮戰在抗擊暴風雪的第一線。據了解,鐵西區環衛部門在7日晚出動環衛工人,配合近40輛大型機械化除運雪車輛對城區主次乾道、橋涵、地道橋等交通要道進行清理。

環衛工人抗擊暴風雪

按照市掃雪指揮部有關要求,市直機關工委快速響應、有序部署,組織廣大市直機關黨員幹部積極助力城市除雪工作,為在惡劣氣象下及時恢復城市交通、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貢獻力量。

市直機關黨員幹部助力城市除雪

市直機關各部門以就近為原則,迅速組織本部門黨員幹部到部門附近、居住地所在社區等地進行掃雪除冰作業,在確保部門正常運轉的基礎上,為恢復市民正常生活秩序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市直機關青工委組織4支由市直機關青年幹部組成的除雪先鋒隊,分別到鐵東區、高新區、湖南等四處交通重點區域開展除雪工作,為及時恢復城市交通積極作為;市直機關廣大黨員幹部在雪天主動采取步行方式出行上下班,為城市整體除雪工作提供創造條件。

全市各部門積極除雪應對暴雪氣象

黑龍江雨雪相態複雜有凍雨

11月8日10時,黑龍江省綏化市天氣台發布暴雪預報:預計8日午後綏化市肇東、北林、慶安、安達、蘭西、望奎、青岡東部、明水南部、綏棱、海倫南部降雪量將達10mm以上,綏化市其他地區降雪量將達6mm以上。

7日,綏化市北林區教育局發布通知,根據氣象預報顯示,明後天北林區將有大到暴雪,現全市已經啟動重大天氣災害(暴雪)Ⅲ級應急響應,為確保北林區校園及師生人身安全,經綜合分析研判,決定線下轉為線上授課兩天(11月8日周一、11月9日周二)。

另據黑龍江省天氣局預報,9日,齊齊哈爾、綏化南部、大慶有大到暴雪,黑河、伊春、鶴崗西部、綏化北部有中雪,七台河、哈爾濱、牡丹江有陣雪,佳木斯東部、雙鴨山東部有陣雨,佳木斯西部、雙鴨山西部、雞西有雨夾雪。

10日,黑河北部、伊春、鶴崗、 佳木斯中部、雙鴨山、雞西東部有中到大雪,其中雙鴨山東部、雞西東部局地有暴雪,其它大部地區有陣雪。

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表示,本次雨雪相態複雜有凍雨,西部地區以雪為主,降雪範圍廣、雪量大,風力大、氣溫低。

吉林長春市中小學停課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吉林省天氣台台長瀏海峰介紹,截至8日5時,吉林省13個市縣出現暴雪,3地出現大暴雪,1地出現特大暴雪。受此影響,長春至延吉西、長春至松原、包頭至哈爾濱西等多個班次列車停運;京哈高速、長春繞城高速等14個高速入口因路面結冰關閉;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延吉朝陽川國際機場等或關閉或調減班機。

長春市應急管理局7日發布關於應對低溫雨雪冰凍氣象的緊急通知,8日,長春市城區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和幼兒園停課一天;除直接保障城市運行的機關和企事業部門外,機關、事業部門實行彈性工作製;長春市生產煤礦從8日零時至16時實施停產,危化生產企業屬地應急局24小時駐企包保,企業主管領導、安全生產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三類人員24小時駐企;長春市班線客運和旅遊包車客運全線停運。

由於8日夜間至9日,長春市仍有降雪,將出現道路結冰。長春市應急管理局表示,9日將繼續實施上述措施,但生產煤礦於當日8時後可有序恢復正常生產。

新一波降溫過程即將到來

據央視新聞9日報導,13日前後,我國還將迎來新一波降溫過程。那麽,下一波冷空氣還會這麽猛嗎?極端氣象氣候事件因何多發頻發?《新聞1+1》連線中國天氣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鄭志海,為你答疑解惑。

寒潮來襲,是否意味著今冬將會是冷冬?

中國天氣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一次寒潮過程並不能說今年冬天就一定是冷冬。關於冷冬,我們有比較明確的國家的標準和嚴格定義。首先它是針對冬季三個月的平均的氣溫而言,跟降溫的幅度和範圍都有很大的關係。我們有“單站冷冬”“區域性冷”和“全國性冷冬”三個等級。其中只有全國50%以上的站點都出現了氣溫明顯偏低的情況才能算“全國性冷冬”。所以說判斷今年冬天是否為冷冬,我們需要等冬季三個月結束之後,根據降溫的幅度和範圍再來判斷。

將到來的下一波冷空氣,還會這麽猛嗎?

中國天氣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根據中央天氣台預報,14日到16日我國北方地區還有一次冷空氣過程,它影響的區域主要是在東北、華北和黃淮地區,大部分地區的降溫幅度可能有4到6攝氏度,並且伴隨著4到6級的大風。跟剛剛過去這次寒潮氣象過程相比,它的降溫的幅度和風力都是明顯要弱的,同時在水汽條件上也是明顯不如這次寒潮,所以說出現大範圍的強降雪的強降溫的這可能性更小一些。

今年冬天會否出現雨雪冰凍災害?

中國天氣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2008年我國南方地區發生了大範圍持續性的冰凍雨雪氣象,它與中高緯度冷空氣活動頻繁,南方地區低緯度的水汽條件比較好是密切相關的。那麽從我們今年的預報上來看,今年冬季冷空氣活動依然會比較頻繁,但是南方的水汽條件要明顯差於2008年,也就是說今年出現像2008年那種情況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不過我們考慮在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西部發生這種階段性的低溫雨雪冰凍的氣象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何為拉尼娜事件?影響我國氣候的因素還有哪些?

中國天氣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拉尼娜主要是指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偏低的一個現象,就是偏低超過0.5攝氏度,並且持續5個月以上,我們就可以定義為一次拉尼娜事件。在大部分拉尼娜事件達到盛期的冬季,冷空氣活動相對是比較頻繁的,是有利於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的氣溫相對偏低一些,並且出現強降溫過程的概率是比較高的。另一方面它也會使得西太平洋的高壓減弱,造成我國南方的水汽輸送條件變差,江南華南的地區水汽條件不好,降水偏少的特徵。

既然全球變暖,為何寒潮來襲?

中國天氣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全球變暖它不僅僅體現在平均溫度的升高上,它還體現在我們氣象變化的幅度明顯增加上,也就是說在暖的時候會更暖,冷的時候會更冷,雖然平均起來看是一個偏暖的特徵。同時,這種變化還有很明顯的區域性特點,根據很多相關的研究,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強降溫事件的次數是在明顯增加的,所以這次出現寒潮來襲的強降溫過程和全球變暖的趨勢並不矛盾。

極端氣象氣候事件因何多發頻發?

中國天氣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當前極端氣象氣候事件頻發在一定程度上跟全球變暖有著密切關係。全球變暖的一個主要體現就是不同區域增暖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比如像在北極地區和我們高原地區增暖的速率是明顯高於全球平均水準,正是因為這樣熱力差異的變化,尤其是像北極放大效應的影響,使得我們中高緯度的環流經向度明顯加大,也就是說不穩定性明顯加大,使得這種極端事件發生的頻次和強度都是一個明顯增加的趨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