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結直腸癌的分子靶向治療,哪個葯更好?


21世紀抗腫瘤治療「里程碑」式的突破,無疑屬於靶向藥物的研發和應用。在乳腺癌、結直腸癌、胃癌、淋巴瘤、肺癌等腫瘤中,靶向治療以其「高效低毒」的特點,顯著延長了腫瘤患者的生存期,而備受患家追崇。但是,靶向藥物並不是「萬金油」,它的應用也必須遵循臨床實踐和試驗的結果,今天就來談談結直腸腫瘤中靶向藥物的合理用藥。

1、 什麼是靶向治療

很多患者在住院時都會問這樣的問題「我們適合靶向治療嗎?」。靶向治療,顧名思義,就是針對一些特定的「靶點」進行的抗腫瘤治療。這些靶點往往是腫瘤發生、發展、存活或者機體抗腫瘤免疫等過程中,發揮非常關鍵作用的分子。靶向藥物可以乾預腫瘤細胞(或免疫細胞)中這些關鍵分子的功能、阻斷它們所在的信號傳遞通路,從而達到抑製腫瘤的目標。

如果把傳統的細胞毒性藥物治療(化療)比作「狂轟濫炸」的話,靶向治療則是「雷射製導飛彈」,更為精準、更有效率。

2、 結直腸腫瘤中有哪些靶向藥物

結直腸腫瘤隻用的靶向藥物治療,按照作用機制分為三大類:

① 作用於腫瘤細胞生長信號通路,通過阻斷腫瘤細胞生長信號,抑製腫瘤細胞的增殖。代表藥物:西妥昔單抗、帕尼單抗。

② 作用於腫瘤生長的微環境(腫瘤血管生成),通過阻斷腫瘤細胞的血液供應,阻斷其營養供應,達到「餓死腫瘤」目標。代表藥物:貝伐珠單抗、瑞戈非尼。

③ 作用於患者免疫細胞(T細胞),通過使免疫細胞持續活化,增強免疫細胞對腫瘤的識別和殺傷作用。代表藥物:抗PD-1單抗(Pembrolizumab)

3、 如何選擇合適的靶向藥物治療

理論上講,針對相同作用靶點的腫瘤,同一靶向藥物都是有效的。

遺憾的是,理論和臨床實踐還是存在差異, 「合理用藥」就是藥物應用「有據可依」。

腫瘤科醫師在制定臨床決策的時,需要根據藥物作用靶點篩選適合人群,更注重的是靶向藥物臨床應用的循證依據,也就是臨床試驗的結果以及基於臨床研究的指南和專家共識。

①西妥昔單抗,應用前必須檢測RAS家族(KRAS、NRAS、BRAF)基因結果,基因沒有發生突變的患者才適用西妥昔單抗的治療。

②貝伐珠單抗,應用前必須充分評估其毒副反應的發生機會,對於活動性出血、血管栓塞風險以及梗阻或穿孔風險的患者應謹慎使用。

③抗PD-1單抗,目前對於哪些患者能從PD-1單抗治療中獲益仍無確定的結論。在結直腸腫瘤中,如果錯配修復基因檢測存在缺失或者微衛星不穩定性檢測為不穩定的患者,目前認為適用抗PD-1單抗治療。

因此,在選擇靶向藥物之前,需要顧問腫瘤專科醫師,完善針對靶點或療效預測標誌物的一系列檢測,才能確定靶向藥物的適用性。

4、 如何合理應用靶向藥物治療

這麼多靶向藥物,該怎麼選?除了針對靶點和基因檢測來尋找適合靶向藥物治療的患者以外,制定明確的治療目標也是正確選擇靶向藥物的關鍵。

如果為了追求腫瘤在短時間內顯著縮小,追求治療後手術根治,患者的RAS基因檢測未見突變,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西妥昔單抗可能是首選的靶向藥物。

如果腫瘤累及廣泛,沒有機會根治,治療目標是控制腫瘤延長生存,患者也沒有相關的治療禁忌,貝伐珠單抗可能是比較值得考慮的選擇。

如果標準的首選、次選方案都失敗了,患者的基因檢測匹配,抗PD-1單抗也不失為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案。

總而言之,依據藥物的說明書適應症、依據臨床診療指南、依據腫瘤專家共識、依據藥物臨床研究結果就是對患者治療療效最大的保障,也是合理用藥的精髓。

5、 臨床試驗的應用和價值

所有獲得FDA批準用於臨床治療的藥物都必須經過大量患者的臨床研究,通過對照研究證實其療效、明確其毒副反應。

民間流傳認為接受臨床試驗就是當「試驗品」、「小白鼠」,非常抵觸,其實不然!

一個藥物能夠獲得批準進行臨床試驗,前期必須積累足夠多的研究數據,從腫瘤細胞的研究,到實驗動物的研究,再到健康志願者的研究。雖然試驗中的藥物還沒有確鑿的療效證據、還沒獲得FDA的最終認可,但是對於多線治療的晚期腫瘤患者,新葯無非是一縷曙光,一絲生的希望。

以上內容來源於上海瑞金醫院腫瘤科

如果對您有幫助的話,請分享給更多的患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