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貴州:讓鄉村從內到外美麗起來

一段時間以來,鄉村生態環境問題突出,成為建設美麗中國和現代化強國的短板。為了全面解決“三農”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18年2月頒布《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努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我們應該認識到,鄉村振興的目標不僅是讓農民生活富裕、農村產業興旺,還要整治人居環境,讓鄉村更宜居。目標已經明確,下一步怎麽乾?也許,貴州省正在給我們書寫著一份滿意的答卷。

貴州讓鄉村從內到外美麗起來

貴州,八山一水一分田。以梵淨山為代表,山山有美景,處處是公園。同時,這裡又是中國石漠化面積最大的區域,在脆弱的生態環境中,還生活著280萬農村貧困人口。

生活貧困往往與生態惡化交織,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也存在犧牲環境品質的憂慮。在生態和發展“雙重壓力”下的貴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生態相融的“綠色之路”。

發展特色產業“富口袋”

“岩門坡,窮窩窩,一年才收一撮撮,養個媳婦要挪窩。”這曾是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紅渡村的真實寫照。

如今記者來到這裡,看到的是整潔的村莊,一棟棟民居掩映在綠色風光之中。老百姓的脫口說道出了村裡的變化:“紅渡坡,幸福窩,南來北往旅客多,旅遊帶來金銀寶,城市的人們都挪了窩。”

村支書周子婷介紹:“紅渡村建檔立卡貧困戶89戶,脫貧52戶,貧困發生率從29%下降到2.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不足3000元增加到9905元,村民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說起變化,56歲的村民陳仕國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村子變漂亮了,外邊來的遊客越來越多了;種了幾十年的稻米,以前每斤1塊錢還愁銷路,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賣出每斤5元的價格。

短短幾年間,這個村發生了什麽?

紅渡村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不僅有紅軍搶渡烏江戰鬥遺址回龍渡,還有幽深奇崛的岩門大洞,以及貴州十大梯田之一的紅渡梯田。但是由於交通閉塞,以往這些景觀“困在深山人未識”。村民們守著幾分薄田,入不敷出,大都選擇外出打工。

2014年起,情況發生了改變。周子婷介紹,余慶縣2014年引進了一家公司,發展鄉村旅遊。為了留下“摘摘果蔬、吃吃飯,當天就走”的遊客,政府與這家公司一起,為紅渡村設計出了“旅居農家”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村民不僅可以出租閑置的田地,設計成創意農業景觀,還可以出租閑置的房屋,統一標準改造成客棧,通過分紅的方式得到收益。同時,推豆腐、打糍粑等民俗遊項目也得到開發,使村內的紅色景點旅遊體驗進一步提升。

村民鍾豔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她現在有個新身份:8家院落的客服主管。

她家的客棧叫“秋白居”,是一棟三層樓房。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她曾與丈夫遠赴福建打工,倆人一年收入十餘萬元。但是,孩子留給老人帶,成了留守兒童。2014年,村裡人告訴她,她家的房子可以改造成客棧,她果斷回鄉。

目前,鍾豔將一樓留給自家人住,二樓、三樓閑置的12間房租出去,每年租金8090元。“房子交出去時是水泥毛坯房,政府不光免費幫忙裝修,還對整個院落進行了改造。”鍾豔比畫著,笑容滿面。

“關鍵是錢也掙了,家裡的老人孩子也照顧到了。”現在,鍾豔在這家公司上班有工資,加上平時給遊客做早餐、賣土特產的收入,一年也能掙十多萬元。

同樣發生巨大改變的,還有赤水市凱旋村。赤水市扶貧辦副主任薑維介紹:“2011年,凱旋村貧困人口達391戶1266人,人均年收入僅3845元。”

近幾年,石斛產業和生態旅遊讓凱旋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凱旋村地處丹霞地貌區,陡峭的山壁上長著一叢叢金釵石斛,金釵石斛是珍貴的中藥材,有保健效果,鮮枝條一斤40~60元,乾石斛花一斤可賣到2000~4000元。

赤水市現代高校農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胡生朝介紹,赤水以前也有野生的金衩石斛,但是量不大,1997年赤水市委市政府通過考察研究以後,提出發展金衩石斛產業。目前,凱旋村引進兩家石斛種植企業,組織村民流轉土地,共栽種石斛3000余畝。

談到石斛對當地農民的增收情況,薑維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當地一家農戶的家裡有兩畝地,他把土地交給公司流轉,每年有800元收入,他同時在園區務工,每年有1萬多元收入;到年底,他還會得到2000塊錢的收益分紅。而在此之前,這裡幾乎全是亂石,一年最多收入幾百塊錢,增收的效益非常明顯。

而且,種石斛不費時,村民可以利用空閑時間打零工、做點小生意增收。生長在丹霞石上的金釵石斛,真正實現了“點石成金”。

“家裡除了有土地流轉租金和分紅收入,我還開了農家樂,雇了六七個幫手,每年收入二十萬元左右。”說起現在的日子,64歲的帥必祥心滿意足。去年,他和朋友一起投資,承包了10畝魚塘搞垂釣,開了第二家農家樂。

“目前,我們正朝著產品多元化方向發展,不僅種植石斛,還研發了石斛茶、石斛醋和石斛酒,提升產品的附加值,讓村民富起來。”薑維說。

“管”出來的宜居村莊

“請來習水土城,不用附庸風雅,真實享受怡然自得、恬淡閑適的慢生活。”在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土城古鎮的古街上,這樣的宣傳語隨處可見。

更吸引人的,還有街道兩旁商鋪中陳列的紅色文化創意商品。不論是刻著“得意之筆”字樣的鋼筆,還是寫著“為人民服務”的挎包,都如一張張精美的名片,向遊客展示著當地特有的“紅色基因”。

土城古鎮景區因紅色文化濃厚,古鎮文化厚重,古鎮老街模樣依舊,商埠文化始終延續,鄉愁詩意隨處可尋,原住民悠閑自在與世無爭等特色,被業內專家譽為一座“有生命、有生活、有生氣、有生意”的特色古鎮。

“古鎮在開發旅遊過程中,始終堅持保護古鎮原本的真實面貌和獨有歷史文化,保證古鎮詩與遠方相映生輝。”習水縣紅城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葉青說。正是如此,“四有”成為土城古鎮的核心吸引力,成了旅遊帶動扶貧的良好基礎。

近年來,“綠洲紅城”習水依托四渡赤水發軔地、主戰場,“長征”稱謂提出地等革命文化資源,發展紅色旅遊,建成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紅軍醫院紀念館等展館。同時,依托厚重的文化資源,沿著土城古街、建起千年古鎮土城博物館、十八幫文化體驗館、土城國際藝術中心等陳列館。截至目前,土城古鎮共建館17處,成為中國建館最多的小鎮。

土城紅色文化旅遊創新區只是習水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習水充分利用厚重的文化、良好的生態建立起以土城為核心的紅圈、習水河為核心的綠圈、仙源—雙龍—官店為核心的休閑圈、原東皇區域為核心的環縣城圈,和赤水河谷沿線構成了“四圈一線”的戰略布局,實現“文旅、體旅、林旅、酒旅”四旅一體的融合發展。

據統計,2017年,土城古鎮所在的遵義市共接待紅色遊客3728.2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76.27億元,同比增長37.24%。

通過發揮文化特色來發展當地旅遊業的案例,在貴州省還有很多。

小青瓦、坡屋面、穿鬥枋、雕花窗、轉角樓、三合院、白粉牆,提及“黔北民居”的七大要素,來過湄潭的人都深有感觸,對依山而建的山地型村落格局和風貌記憶猶新。

青山、碧水、茶園,青瓦白牆的黔北民居點綴其中,無論從哪個角度望去,都是一幅自然和諧而又不失靈動的美麗畫卷。山上茶園與森林鑲嵌,山下竹園與湖水輝映,幽雅自然的廊橋水榭景觀,老百姓依山環湖而住,形成了田家溝的獨特魅力,被譽為“湄潭新農村建設的一張封面”。

“這些要素源於我們這裡的傳統木房結構,吸收了巴蜀建築文化元素,其功用符合黔北地區的生活特點,是老百姓的集體智慧。”說起“黔北民居”七要素的來歷,多年從事新農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改造的湄潭縣魚泉街道新石居委會支書楊成溢說。

美麗鄉村是“管”出來的。據楊成溢回憶,為了規範美麗鄉村建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向建房農戶發放黔北民居統一設計的20套圖集供群眾選擇;縣財政對改建或新建黔北民居的農戶實行每戶7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財政獎補政策,10年來累計補助資金近7億元,撬動社會資金80億元,新改建65000多棟黔北民居;培訓和管理好農村建築工匠,對農村建築工匠進行培訓考試,並簽訂建築品質和安全責任書,對農村建房的品質和風格進行有效管控。

“通過對‘一戶一宅’宅基地管控,每戶房屋佔地面積一般在120平方米左右的面積管控,所有農房不得超過三層的層高控制,所有房屋建築風格必須是具有黔北民居七大元素的風貌控制,有效地保持了山地型村落的格局,留住了我們村莊原始的自然風貌,將山、水、房、寨完美結合。正是10多年來的堅持與堅守,才有了今天這樣依山傍水、錯落有致、綠樹環繞的山地村寨。湄潭縣偏岩塘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美麗宜居示範村莊’等殊榮。”楊成溢說。

在環境保護上下足功夫

貴州有中國“公園省”的美譽。地處長江、珠江上遊的貴州是“兩江”流域的重要生態屏障,為了守住綠水青山,貴州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花溪鄉的羅炳彪老兩口70多歲了,幾畝坡耕地刨不動了。“荒著就荒著吧。”老人嘴上這樣講,可看著光禿禿不長莊稼的山坡坡,心裡還是不得勁。去年花溪鄉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老人扛著鋤頭帶著飯,上山種下30多畝李子樹,“不光是衝著每畝240元的補助,望著山上一片綠蔭,心裡舒坦多了。”

近兩年來,花溪鄉大力實施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綠化等重點項目,結合本地自然條件,按生態林、經果林統籌分類實施,2017年完成新一輪退耕種植4660畝,全鄉森林覆蓋率已達71.7%。

2016年,貴州成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試驗區建設之初,改革即貫穿其中,一攬子創新制度先行先試,構建起保護綠水青山的“四梁八柱”。過去五年,貴州共推進13項相關改革,五級河長製、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損害黨政幹部問責、排汙權有償使用、汙染第三方治理等舉措,引領全國風氣之先。

據統計,2017年,貴州地區生產總值較上年增長10.2%,但萬元GDP能耗下降7%。生態利用型、循環高效型、低碳清潔型和環境治理型等綠色經濟“四型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37%。

鄉村綠色發展,對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生態旅遊等意義重大,也是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應有之義。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堅持環保先行原則,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解決農村突出的環境汙染問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巨集春說。

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貴州已構建“東油西薯、南藥北茶、中部蔬菜、面上乾果牛羊”山地農業格局,幫助數十萬農村貧困群眾“換窮業”。貴州還深入實施綠色倍增計劃,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受益於美麗的山水風光,貴州不斷促進全域旅遊提檔更新,讓越來越多的農村群眾逐漸享受到生態“紅利”,紛紛吃上了“旅遊飯”,開辦農家樂、經營鄉村民宿、製售民族飾品……2017年,旅遊帶動了40多萬農村人口就業增收,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

從2017年起,貴州將每年的6月18日確定為“貴州生態日”,開展“保護母親河·河長大巡河”和“巡山、巡城”等系列活動。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貴州實踐中,用實際行動寫好綠色文章,讓“365天,天天都是‘生態日’”的理念深入人心。

“通過積極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越守越牢,綠水青山變為了金山銀山。”貴州省副省長盧雍政說,2017年貴州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2%,連續7年、28個季度居全國前3位,5年減少貧困人口650萬人。同時,全省森林覆蓋率達55.3%,市(州)中心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6%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主要河流水質保持優良,公眾對貴州生態環境滿意度居全國第二位。(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