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好萊塢遭遇滑鐵盧:流媒體和傳統電影競爭才剛開始

  止6月30日,2019年上半年北美票房收入同比下降9.4%,差額達到5.85億美元(人民幣約40億),夏季電影票銷售下跌7.3%。而在2018年,美國本土票房收入達11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市場疲軟的不止是好萊塢,在中國,剛剛過去的上半年,電影市場的表現同樣可以用慘淡來形容。上半年6個月共收獲票房311.7億,較2018年上半年320.35億的成績下降8.65億,降幅為2.7%,票房的降幅似乎還不夠直觀,而從觀影人次來看,上半年內地影市累計觀影人次8.07億,較去年同期下跌約10%,這傳遞出兩個不容樂觀的信號,一是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走進電影院,二是缺乏令觀眾二刷、三刷的大熱作品。

遊民星空

1當電影院裡的電影都淪為爆米花電影時,好萊塢與流媒體還有什麽區別?

  Netflix階段性的票房疲軟並不少見,導致這一情況的常規原因通常有三個:一是優秀影片的缺乏導致院線出現空窗期;二是原本被寄予厚望大製作票房意外撲街;三是上映檔期和影院排片導致優秀作品無法拿到優秀的票房。

  但是今年的情況似乎並沒有這麽簡單。

  近日《富比士》的資深電影專欄記者Scott Mendelson 對好萊塢直接,如果大多數影院觀眾去看的電影都是質量糟糕的所謂“大片”,那麽好萊塢和Netflix與Hulu這些流媒體還有什麽區別的?

遊民星空

  當你走進電影院看完一場電影后,在回家的路上卻帶著一絲後悔的想:還不如窩在家裡看兩期跑男呢。如果是這樣的話,觀眾憑什麽還要花幾十塊錢去買一張電影票,還有——

  三十塊一桶的松散無味的爆米花。

  Scott 的話一針見血的撕下來好萊塢最後一塊遮羞布,這話或許誇張了些,但是事實就是,好萊塢也許不是階段性的疲軟,而是正在逐步失去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或許好萊塢的實際表現並沒有院線的數據看起來那麽差勁,越來越多人不願意走進影院,或許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流媒體近兩年的快速崛起。

遊民星空

  Netflix在上市15年後,於2017年實現付費訂閱會員破億,到2019年上半年,付費會員人數達到1.49億,年增長率超過20%。國內流媒體平台的表現同樣凶猛,2019年6月22日凌晨,愛奇藝付費會員數量超過1億,會員人數從百萬到破億,愛奇藝用了不到六年的時間,而身後的優酷和騰訊,與愛奇藝的差距並不算大,付費會員人數同樣近億。

  那麽,流媒體的崛起與院線的低迷有直接關聯嗎?

2 流媒體野心漸漲,全方位出擊,想要分得電影公司盤中的蛋糕

  事實就是:流媒體正在試圖加速電影院消亡。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流媒體與電影院之間的關係都處於非常溫和的“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電影院上映優秀的大製作電影,院線下線後流媒體平台購入版權,流媒體初期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互聯網快速發展帶來的流量紅利,當流量紅利已經見頂後,流媒體也就需要通過其它手段吸引更多的付費會員。

遊民星空

  一方面流媒體正在盡最大能力的縮短平台上的優秀電影與院線上映之間的周期間隔,買入的版權資源也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以Netflix為代表的流媒體開始積極開始優質內容的原創,包括電視劇、綜藝節目、甚至是中低成本的電影,與此同時,胃口漸大流媒體正在嘗試以誘人的內容投入和自由的創作空間為條件跟好萊塢搶人,且卓有成效,二十世紀福克斯先後有17名高管入職Netflix,而迪士尼在完成對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巨額收購後,反戈一擊從Netflix挖走負責原創電影業務的高管馬特•布羅德利。

遊民星空

  流媒體的野心可見一斑。

  你很難解釋究竟是院線電影自己的疲軟為流媒體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空間,還是流媒體在搶奪互聯網流量紅利後試圖通過原創內容盈利而主動出擊,但是現在二者之間的戰火已經燃起,流媒體平台已經嘗到了甜頭並且試圖分得更大的蛋糕,而傳統的電影巨頭們也開始放下身段進入流媒體市場廝殺,迪士尼在今年四月便宣布將在年底推出其流媒體業務Disney+。

3多元內容平台尚未實現盈利,為什麽流媒體這麽著急的要向電影業進軍?

  國內的流媒體巨頭們向電影市場進軍的攻勢更加猛烈。

  今年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愛奇藝CEO龔宇在自己的PPT裡勾勒出“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愛奇藝計劃鎖定優秀的製片公司與獨立電影人,由愛奇藝獨家投資,參與聯合製作和院線發行,投資規模2000萬-5000萬。除了為製片公司進行保底利潤,愛奇藝還將與院線的分账比例提高至60%。

  愛奇藝進軍原創內容始於2015年。

遊民星空

  2015年7月愛奇藝以《盜墓筆記》作為付費電視劇的試水,該劇第5-12集一次性放出後5分鐘,瞬間播放請求達1.6億次,開通會員的支付訂單請求超過260萬次,直接導致導致愛奇藝伺服器癱瘓。《盜墓筆記》的成功堅定了愛奇藝在原創內容的持續發力,從《河神》《無證之罪》《延禧攻略》等大熱劇集,到《中國有嘻哈》《偶像練習生》《樂隊的夏天》等爆款綜藝,愛奇藝自製內容覆蓋電視劇、電影、綜藝、動漫多個垂直門類。憑借原創內容的大量輸出,愛奇藝粉絲從2000萬迅速增長到1億。

遊民星空

  飛速增長的粉絲並沒有轉化成平台的盈利,財報顯示,愛奇藝本季度淨虧損達18億元,去年同期為3.96億元。也就是說,原創內容帶來的收益並未覆蓋住其製作成本,做的越多,賠的越多。

  而和其它原創內容相比,電影的製作周期更長,資金佔用量更大,具備的不確定性也就更大,在其它原創內容的盈利模式尚未跑通之前,愛奇藝為何還要選擇進軍電影?

4習慣與黏性之爭

  一天24小時中,工作的時間在延長,休息的時間不能動,還要分出更多的時間用於交通、飲食、社交等等,留給個人可支配的自由娛樂時間就這麽多。所以說任何一種娛樂方式,與其說是取悅消費者買账,不如說是從其它娛樂方式中搶“時間”,就一個下午的放鬆時間,要麽逛街、要麽唱K、要麽看電影,選了一種就需要放棄其它,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所以流媒體與院線電影之爭的本質,是對空閑時間的爭奪,再深一點說,是對使用習慣的爭奪。因為年輕人的時間就這麽多,給了流媒體,就沒有時間走進電影院。

遊民星空

  好萊塢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用一系列大IP電影培養起觀眾走進電影院看“大電影的習慣”,而國內的電影市場尚且處於起步階段,絕大多數的觀眾並沒有明確的看電影剛需,他們選擇看電影的邏輯是:聽說有一部好電影不錯,我們去抽空看一下吧,而不是我今天就要去看電影,選一下哪部電影還不錯。

  沒有強黏性的觀影習慣,也就更容易被取代。

  所以流媒體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取代觀影需求,內容的多元易得,成本的相對低廉,再加上基礎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流媒體更容易接近用戶,也更容易在碎片化的時間中建立用戶的使用黏性和習慣。

  對於流媒體而言,其未來的發展方尚不明朗,互聯網流量紅利也逐步見頂,UGC內容、短視頻、付費影視、原創綜藝,這些內容殺得一團火熱,多元的內容輸出沒有高效轉為盈利,屬於流媒體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

遊民星空

  而對於電影而言,互聯網的紅火和他們關係不大,只有把更多的人拉進電影院才是唯一出路。

  優質的內容是院線電影賴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區別於流媒體平台內容的最大優勢。

  只有當核心競爭力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後,才能真正建立用戶使用習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