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元節真的是鬼節嗎?三教合流,揭開中元節的神秘面紗

中元節俗稱“七月半”,集儒、釋、道三流為一體,與除夕、清明、重陽同為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其形成於南北朝時期,經過長久的歷史發展演變,漸趨世俗化,形成為我們今天的民俗活動——中元節。

一、從盂蘭盆節說起

“盂蘭盆”由梵文Ullambana的音譯而來,為“救倒懸”之意,原系佛教徒為追薦祖先而舉行的節日。據《盂蘭盆經》記載,釋迦十大弟子之一目連,看到死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盡磨難,食物入口,貪念使之化為烈火,如處倒懸,請求釋佛救度。釋迦要他在結夏安居結束之日,即七月十五日,準備百味五果,供養十方僧眾,並作盂蘭盆以祭其母。目連母親得以吃飽轉入人世。後來佛教徒遂根據這一神話興起孟蘭盆會,以超度親人靈魂。

又據《佛祖統紀》記載:中國南朝梁武帝蕭衍信奉佛教,並於公元504年宣布佛教為國教,設“孟蘭盆齋”,使得盂蘭盆會在佛教界大為盛行。節日內容除施齋供僧外,寺院還舉行誦經法會,舉辦水陸道場,放燈,放焰口等宗教活動。

但值得注意的是,《盂蘭盆經》中所講述的例如“度父母,報父母之恩”的目連救母的傳說,與印度佛教強調出家修行,斷絕父母養育之恩相背離,是一種典型的漢民族的報恩方式,帶有鮮明的中土孝道思想的影子。此外典籍中存在多處如“三公”、“盂蘭盆”等具有中國特色且難以在印度佛典中找尋或據以翻譯的詞匯。因此學界大體認為《盂蘭盆經》是一部中土僧人根據中國原有的文化傳統創造的一部疑偽經。

雖為偽經,其價值不可低估,講究“出世”的佛教與講究宗法倫理的儒家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正是由於《盂蘭盆經》對中國傳統宗法文化的吸收融合,才能夠得到本土民眾與統治者的認可和信奉,使得盂蘭盆節這一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佛教節日在中國逐漸興盛起來。

二、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源自於道教的“三元”、“三官”之說。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天官給人賜福,地官給人赦罪,水官給人解厄。到北魏時,正式形成“三元說”:三元是三官的生日,天官生於正月十五日,是為上元節;地官生於七月十五日,是為中元節;水官生於十月十五日,是為下元節。而七月十五這一天本就是中國祭奠先祖亡靈的日子,兩者相結合形成了中元祭祖的道教節日。而佛教的“夏安居”期滿之日恰巧與道家的地官生日中元節七月十五日相合,使得道教中元節的祭奠先祖亡靈成為佛教與道教的共同信仰。正如《荊楚歲時記》所雲:“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佛。”其中,“僧尼”即指佛教出家之人,“道”便是道教出家之人,“俗”是為未出家之人。由此也可印證七月十五佛道相融的景象。

在中國儒家“三綱”“五常”深入人心,儒學位於正統的情況下,三教彼此交流融合,結合儒家“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的基本思想,最終,中元節以紀念逝去的祖先為基本內容,適應了儒、釋、道三家和民間的種種需要而成為中華各民族共同認可的節日。

三、三教儀俗融合與世俗化

從南北朝到隋唐,出現了儒家嘗秋、佛教盂蘭、道教中元在七月並行的奇特景象。嘗秋就是在農作物新熟之後先行薦享先王品嚐,因此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秋七月祭祀先祖的禮儀。在民間,也早有《東皇太一》、《湘夫人》等祭祀鬼神的樂歌,足見秋祀鬼神的悠久淵源。到了佛教盂蘭盆節和道教中元節出現之後,七月祭祖的習俗與這兩個節日漸漸融合。

到了唐代,盂蘭盆節隨著佛教的發展,以供佛、供僧為主。公元692~844年,武則天、唐代宗等唐代皇帝對盂蘭盆供極為重視,採用佛教儀軌進行中元祭祖,均耗費巨資設盂蘭盆會以供佛供僧,使得盂蘭盆節大為流行。此時,道教也得到扶持。公元666年,唐高宗加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公元742年,唐玄宗尊奉莊子為南華真人。命人在中元之日與近臣貴戚宣講道經,還規定三元之日不得屠宰,不飲酒,在民間得到具體落實。由此以來,“ 盂蘭盆節”一詞逐漸被中元節代替。

-至宋代,統治階級對佛教並非十分提倡,使得孟蘭盆節由供佛、供僧改為了以盆施鬼,以求祖先亡靈得度。在思想文化領域,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唐宋以來的儒學複興運動一方面吸納了佛道思想以構建儒學自身思辨化、哲理化的理論體系,使得儒釋道在深層次上得以交融,另一方面,儒學主導地位的加強一定程度上抑製了佛道教的發展。思想層面的深層次的三教合流帶動了三教儀俗的合流,而中元這一更具傳統意味的節日取得對盂蘭盆節的絕對優勢。終宋一朝,以皇帝之尊親自參加盂蘭盆會成為了歷史,再未得見。

到了明清時期,盂蘭盆節的佛教正統意義進一步淡化,成為超度亡靈的“鬼節”,北方出現了放河燈、做盆會、回鄉祭祖、看演經文、放焰口等節俗;南方則有了祭墓、祭無祀之鬼、放焰口、為先祖燒冥衣等習俗。這些都是祖先亡靈超度的節俗習慣,與佛教無絲毫關係。在古代中國,人們相信現世之人可以用功德去轉換天神和地鬼的位置,也就產生在地官赦罪的日子,通過施捨錢米請僧道做法超度祖先亡靈,即通過做功德使祖先得道升天,庇佑後人的節俗習慣。

文史君說:

中元節在其形成時期,與佛教和道教的興盛有著密切的關係。但在長期的發展與融合過程中,儒家佔據了主要地位,其宗教色彩漸漸消失而成為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祭祖節日,這正如張弓所說,“顯示了我國古老的農本文化包容與改造異域文化因素的巨大能力”,同時展現了中國人所特有的倫理道德和文化心理。作為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中元節在近代化的過程中逐漸衰落,但其仍是民間進行家庭倫理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民俗記憶,應得到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陳雄、陳戍國:《從孟秋時祭、中元節、盂蘭盆節看儒釋道三教交流》,中華文化論壇,2019年02期。

張艦戈:《唐宋時期中元節民俗內涵演變考究》,史志學刊,2018年03期

楊瓊:《同根異株的中日傳統節日——論日本中元節與盂蘭盆節的分化》,文化學刊,2019年07期

王妍花:《日本盂蘭盆節和中國中元節的比較》,北極光,2019年03期

楊思民:《論中元節的形成、發展及文化價值》,貴州文史叢刊,1991年02期。

(作者:浩然文史·鄭大嵩陽國學社)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账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