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例壞死性憩室炎病例回顧

小腸憩室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憩室,可分為十二指腸憩室(最常見)、Meckel憩室和空迴腸憩室。其繼發的病理變化可能與腸內容物瀦留、經肌內壁引起炎症有關,進而可發生潰瘍、出血、粘連、腸梗阻、穿孔及壞死等併發症。

小腸憩室一般不引起任何癥狀,臨床上多以出現以上併發症就診,其中又以消化道出血較為多見,壞死性憩室炎很少見。

小腸疾病檢查方法:

? 小腸鋇餐造影、小腸灌腸造影

? 小腸CT

? 膠囊內鏡

? 雙氣囊小腸鏡(未開展)

雙氣囊小腸鏡檢查可對小腸全程進行觀察,具有影像清晰、全程可控、可提供病理組織學檢查及內鏡下治療等優點。但它屬於侵入式檢查,其嚴重併發症有穿孔、出血及急性胰腺炎等。該設備昂貴(500萬),但是需要做小腸鏡的病人比較少。

鑒別診斷

? 位於迴腸末段的麥克爾憩室炎、回盲部的憩室炎與急性闌尾炎的鑒別。

? 臨床上鑒別非常困難,此時能很好地體現CT的價值。

? 不管闌尾什麼位置(盲腸後位、迴腸前位等),其起始部始終位於迴腸末端結束後、回盲部往下層面的內後緣,仔細觀察能夠識別闌尾結構,找到闌尾之後,再判斷有無闌尾炎就比較簡單了(但需要和闌尾黏液性腫瘤鑒別)。

? 其他部位小腸憩室主要和腹內疝繼發的腸壞死、束帶卡壓鑒別,影像上鑒別較困難。

本人心得

1.懷疑小腸憩室的病人,可以做小腸CT檢查,發現憩室頸部和腸道相連是診斷的關鍵,還可以明確有無併發症。

2.各類腹內疝有他們相應的特定部位(如十二指腸旁疝,網膜孔疝,乙狀結腸系膜疝,盲腸旁疝,膀胱上疝等)。

3.在小腸梗阻病人的異常解剖部位發現有囊狀團塊或局部小腸腸管堆積。

4.發現腸系膜血管蒂的充盈、伸展和移位情況,以及疝孔處的血管匯聚。

總結

1.不管是壞死性憩室炎、腹內疝還是束帶卡壓,對於患者癥狀持續加重,CT複查影像表現加重的患者,要提示臨床及時進行手術乾預,以免發生腸壞死。

2.腸壞死表現為腸壁水腫增厚,少數甚至可表現為腸壁菲薄如紙樣,腸壁強化減弱或無強化,腸壁積氣或腸系膜靜脈、門靜脈積氣等,有時還可發現腸系膜血管異常及局部腸管周圍大量積液。

3.當發生大範圍腸壞死時,血肌酸激酶可出現明顯上升。

作者:許永明 來源:腹部醫學影像論壇

關注消化界,每天更精彩!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