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齲齒也會導致癌變

齲齒也會導致癌變

齲齒,俗稱蛀牙、蟲牙,是一種很常見的口腔疾病,從老人到孩子,深受困擾。齲齒是由於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作用,導致牙齒髮生慢性、進行性破壞。日常飲食中,澱粉類食物較多,在咀嚼的過程中與唾液作用後會變成糖。現在的食物越來越精細,在進食後很容易形成軟垢附著在牙齒表面,而且難以清潔。口腔裡的細菌會在牙齒表面形成菌斑,軟垢中的糖分發酵分解產生的酸性物質慢慢酸蝕牙表面,時間長了就會形成齲齒。

齲齒牙齒和口腔黏膜是相鄰的兩個組織,一硬一軟,平時相安無事。口腔黏膜僅有幾毫米厚,起到物理和免疫屏障作用。黏膜的再生能力很強,對咀嚼引起的摩擦習以為常,被磨掉的黏膜上皮角化層,在不到6 小時內就會長好。即使出現口腔潰瘍,一般5~7天也會自愈。當牙齒被蛀出洞,或因啃硬物而崩壞,如不及時處置,原本的鮮亮外形就會變為殘冠、殘根。它們有的像尖利的刀片,有的像鋒利的「朝天釘」,在講話、吞咽等活動時,就可能咬傷黏膜,導致潰瘍,且傷害持續存在,潰瘍難以癒合,久而久之可能會發生質變。有研究發現,1/5 的口腔癌患者在癌變部位有尖銳的刺激因素。牙齒折裂留下的殘冠、牙表面沉積的結石、牙齒長得不齊或長錯位置、不良咀嚼習慣、牙齒磨耗後形成的尖銳邊緣以及做工粗糙的假牙等,都可能引起創傷性口腔黏膜潰瘍。

不僅如此,爛牙作為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病灶,如長期存留,在免疫力下降或疲勞時,可能會乘虛而入,引起頜面部間隙感染,甚至通過血液引發全身感染,如腎炎、關節炎、心內膜炎等。因此,儘早治療爛牙,不僅可恢復牙齒的正常形狀和功能,保護牙列整齊,還能儘早去除對口腔黏膜的不良刺激,維護黏膜完整,避免癌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