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較真丨智能手錶也能檢測新冠病毒?恐怕只是美好的設想

較真要點:近期《Nature》子刊上刊登了一項研究,研究結果顯示63%的新冠病例可以通過智能手錶的數據提前診斷出患者被感染。這裡要注意的是,實驗人員實際得出的結論為“智能手錶等可穿戴設備是有可能被應用到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診斷”,但很多媒體卻誤認為智能手錶可以檢測出新冠患者,明顯誇大了智能手錶的功能和研究成果。目前,核酸測試還是檢測新冠病毒的主要手段。

查證者:韓越丨劍橋大學病毒學博士後

目前,新冠的診斷方法大多數需要采集患者鼻液、唾液或血液等樣本,然後用核酸檢測(或連同抗體檢測)的方式確認病毒感染。如果有人告訴你,智能手錶可以用於病毒診斷,可能你會覺得非常神奇。近期《Nature》子刊上刊登了一項最新研究,研究人員認為63%的新冠病例是可以通過他們設定的模型分析,提前診斷出患者就被感染的結果;此外,通過消費者智能手錶上的活動跟蹤和健康數據可以用於大規模實時檢測,以及呼吸道感染情況。於是,不少媒體解讀為“智能手錶檢測新冠”,這是怎麽回事呢?

一、智能手錶也許有診斷早期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但並不表示其有檢測新冠的能力

不可否認,智能手錶每天會收集佩戴者大量的數據,例如睡眠質量、鍛煉的效果、一天中消耗的卡路裡等數據;實際上,可佩戴設備平均每天會收集多達25萬條佩戴者的測量數據,可包含的數據範圍非常的廣泛。在最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收集了32位新冠感染者的生理數據和活動數據,這些感染者是從5300位受試者中挑選出來的。通過數據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其中26例感染者在心率、每日活動的步數或睡眠時間方面發生了改變,比例達到了感染者總數的81%。在檢測到生理變化的25位新冠感染者中,研究人員獲得了患者具體的症狀信息。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25位感染者的22位在出現新冠症狀前(或症狀開始發作時)就發生了生理方面的變化,其中的4位更是在症狀出現前9天就已經出現了生理方面的相關變化。

通過使用智能手錶的回顧性數據,研究人員認為63%的新冠病例是可以通過他們設定的模型分析,提前診斷出患者被感染的結果。在模型中,研究人員發現在出現症狀前,被感染者靜息心率相對於個體平均基線的比值會突然升高,最終得出結論:通過檢測消費者可穿戴設備的活動數據和健康數據,是有可能用於大規模、實時檢測呼吸道感染的,特別是感染症狀出現前的情況。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實驗人員最後得出的結論為智能手錶等可穿戴設備是有可能被應用到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診斷的,但是很快被一些媒體解讀成可穿戴設備成功地檢測出新冠患者。兩個結論一個是具有可能性(還需要進一步驗證),另一個結論則表明事實已經實現,差距非常大。

二、該研究要想得到廣泛應用,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實驗中是通過分析患者在心率、每日活動的步數或睡眠時間等生理方面的變化得出的結論。但是平日裡影響這些生理過程的因素非常多樣,很難說新冠感染是造成這些改變的唯一原因;其次,即使這些生理指標發生了變化,也可能是別的疾病造成的,不僅僅是新冠的原因;最後,實驗中使用的樣本數量較小,還沒有得到大規模樣本的驗證,實驗中使用模型的正確率也沒有得到真正的驗證。所以現階段,這種方法最多只能作為一種疾病診斷的輔助手段。

雖然核酸檢測靈敏度高,但是當患者確診的時候,病毒往往已經在患者體內增殖了一段時間。所以很多人希望能出現除核酸外的其他“早期檢測”方法,但目前大多數這樣的方法都缺少完整科學機理的支持和真實數據的驗證。

在新冠防治方面,做到對病毒盡早發現,同時增加自我隔離和早期治療,對控制疾病的傳播非常關鍵。也希望能有更高效診斷方法盡早問世,解決我們在疾病診斷方面存在的這些“痛點”。

本文編輯:fycfeng

點擊騰訊新聞APP搜索框,查看【較真榜】,每日最熱辟謠科普一網打盡。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