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氣局:未來10天長江上遊維持強降雨,致災風險很高

中國天氣局今天(15日)剛剛發布的未來氣候趨勢預測結果顯示,15日至16日長江中下遊地區仍將有強降雨,特別是長江上遊地區未來10天強降雨維持,疊加效應明顯、致災風險很高。

“需繼續做好當前長江、鄱陽湖、洞庭湖、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防汛工作。”在中國天氣局今天召開的2020年汛期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天氣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說。

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降水總量多、局部地區強度大,數百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西南等地出現多起山洪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王志華介紹,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出現7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64%的縣(市)出現了暴雨氣象。從6月2日開始,南方強降雨帶一直持續,中央天氣台連續41天發布暴雨預警,為2007年天氣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建立以來時間最長。

王志華介紹,此次降雨過程雨區重疊度高,累積雨量大;單日雨量大,極端性強;部分流域降雨明顯偏多。

監測顯示,6月以來,我國西部主雨帶位置穩定少動,主要集中在貴州、四川、重慶等地。南方地區降雨極端性十分突出,有10縣(市)日雨量突破歷史極值,52縣(市)突破當月歷史極值。最大日降雨量為538毫米,出現在江西蓮花山(7月7日);最大小時降雨量為163毫米,出現在貴州正安縣碧峰鎮(6月12日03-04時)。

6月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410.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8.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長江上遊流域降雨量281.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6%,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6多,長江中下遊流域降雨量498.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64.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太湖流域降雨量535.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88.4%,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3多。

連續經歷了近十天的強降雨,鄱陽湖區險情不斷。今天上午,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山管理站站長萬松賢在電話中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保護區管理站已經被水淹了,水位漲到辦公室地面時,我們轉移了一些物資後,全站人員撤離。”萬松賢說,南磯鄉的居民點在地勢相對較高的坡上,但仍然進水了。

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氣侯中心主任宋連春介紹,今年氣候極端性主要表現在暴雨過程多,呈現出持續時間長、累積雨量大、暴雨強度強的特點。自6月1日以來,長江流域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湖北、重慶降水量也突破歷史極值。7月1日至13日,安徽黃山、湖北英山累計雨量超過600毫米。

宋連春介紹,國家氣候中心專家初步分析認為,今年氣候極端性發生在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觀測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極端氣象氣候事件頻繁發生,我國處於氣候變化的敏感區。近60年的暴雨發生頻率明顯增加。另外,今年副熱帶高壓比較強,加之冷空氣活動頻繁,冷暖空氣交匯,導致今年長江流域的持續強降水。

“預計未來十天,南方地區主要有兩次降雨過程,分別是15-16日、17-21日。”王志華介紹,7月中旬末,主雨帶位於長江與黃河之間,降水強度強;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雨帶將北抬至黃淮、華北至東北中南部地區。需加強淮河流域北部、黃河中下遊、海河流域、遼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防汛;加強西南地區北部和西北地區東部和南部山洪地質災害防範;做好華南和東南沿海的防台風各項準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