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誅仙I》:有心氣,無仙氣

Erma馮

在這個本以為將會極度擁擠的中秋節小長假檔期,隨著多部事前被看好的影片選擇撤檔,最後仍堅守著如期上映的電影結果所剩無幾,真人電影更只有驚悚片《巨鱷風暴》、輕喜劇《小小的願望》,以及仙俠片《誅仙I》三部。

其中,從暑假檔期跳檔到中秋節檔期的《誅仙I》,因為有流量明星這一“原罪”,更是一度被認為將步《上海堡壘》的後塵,但後來的票房表現,卻是領跑檔期裡的所有新老影片。

影片當然談不上“真香”,成片暴露出來的問題一抓一把,但說影片是純為“圈錢”而生,恕筆者不能苟同。電影並不是完全沒有想法,也時有亮點和靈光閃現。因此,不管對於明星、粉絲、普通觀眾,還是創作方與投資方,影片都有值得臧否和討論的空間與必要。

《誅仙I》海報

從觀眾必然第一眼就會留意到的演員配置和劇作文本來源來看,《誅仙I》確實符合大IP改編+“流量明星”的標準“爛片”配置。但作為一部十年前的網絡小說,又有2016年的電視劇《青雲志》的“撲街”在前,這一IP早已過了炙手可熱的時期,更像是個燙手山芋,看上去有知名度和廣泛閱聽人,其實吃力不討好。

至於電影的幾個主演,在選角和拍攝時雖然不是“查無此人”,也談不上有多大的流量——肖戰還沒有憑借《陳情令》火爆今夏,唐藝昕與李沁都是以電視劇演員而非電影演員作為職業主方向。至於通過《創造101》出道的孟美岐,是選秀節目裡的“頂流”,但並不見得能為電影“帶貨”。

和《上海堡壘》六年前就開始籌備和選角不同,《誅仙I》是2018年下半年才定下角色和開始拍攝,而此時的影視市場早就苦流量久矣,由流量明星主演的電視劇和電影被罵得狗血淋頭的不是少數,電影投資方又不傻,沒理由癡人做夢以為靠粉絲“愛的包場”就能躺著賺錢。

在選角上的考慮,無非是因為方便帶起話題熱度,以及演員們的要價,相對其知名度而言性價比高:是的,即使同樣是“流量”,女Idol比起男Idol,便宜得多;而作為出道作品,能演大IP,對於新人而言就是天降大餅,即使新人是“頂流”,也一定不會在片酬上獅子開口,畢竟互惠互利才是長遠發展之計。

《誅仙I》不是一部亂燒錢的電影,製作成本被控制在中等規模——看看電影裡尷尬與出戲的布景和特效吧,這部電影並不見得比一部優愛騰的精品自製網劇貴多少。

影片真正值得關注的,不在台前,在幕後。或者說,相較於影片的演員陣容,影片的製作班底才是“頂流”。電影導演程小東,是《倩女幽魂》三部曲系列、《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以及《東方不敗風雲再起》的導演——是的,這三部一般被歸於徐克作品的電影,真正且唯一的導演是程小東,而徐克的身份則是製片人或監製,又或是編劇。

在《白蛇傳說》(2011)的失敗後,程小東已經八年沒有新作問世了,以《誅仙I》出山,項目一定要有打動程小東的理由,這個理由最大的可能,就是《誅仙I》回歸到了程小東最喜愛也最熟悉的題材領域,或許還帶有一定的彌補缺憾的性質:徐克1983年的《蜀山:新蜀山劍俠》與2001年的《蜀山傳》,程小東都沒有參與。而《誅仙I》,顯然帶有《蜀山劍俠傳》的影子。

程小東擔任導演的兩部香港經典電影在豆瓣網的信息頁面

電影的造型設計奚仲文,從《倩女幽魂》便開始與程小東合作,近年的作品則有《九州縹緲錄》、《捉妖記》和《畫皮》等。影片真正讓人不解的,是在編劇上的人選決定。

申捷當然是個好編劇,但代表作主要是電視劇《重案六組》(2001)、《白鹿原》(2017)、《雞毛飛上天》(2017)這樣的現實主義題材,過去沒有在仙俠題材上的經驗;而另一位編劇宋朝雲,據時光網的資料顯示,沒有其他編劇署名作品。

從影片的呈現效果來看,程小東的功底猶在,鏡頭調度和動作設計至少沒有出現大的滑坡與失誤。奚仲文的服裝設計,有得有失,設計思路似乎是延續了《捉妖記》。

劇本敘事完整,邏輯上基本立住了腳,人物也有較完整的性格線刻畫,但或許是為了求穩,劇情在小情小愛上打轉,格局不夠大,而對於仙俠片而言,太濃的市井生活氣息,也多少有點離題。《誅仙I》的問題,是缺失了化平庸為神奇的靈氣,以及仙俠片最需要的仙氣和俠氣。

服化道設計

《誅仙I》在畫面上缺乏質感,首先體現在電影的室內場景和道具上。影片輾轉多地拍攝,據片方的宣傳,外景地先後移師北京市懷柔區、密雲區、四川、河南、河北等多地。

影片裡張小凡(肖戰飾演)和碧瑤(孟美岐飾演)相處的花海、山洞,陸雪琪(李沁飾演)和水月大師(葉童飾演)切磋武藝,青雲門眾人比武,魔教伏擊青雲門眾人,以及最後仙魔大戰的高潮戲,所有室外的戲份,近景和中景看得出來都是實景拍攝,遠景則依靠特效——但特效太敷衍,還不如爾東升2016年那部《三少爺的劍》。

《誅仙I》劇照

《誅仙I》劇照,建築外立面不土不洋,不倫不類

影片裡的建築物外立面設計,以及建築物的內景陳設,太粗糙,也太讓觀眾出戲。青雲門的正殿大宮,羅馬立柱式的外立面,不是中國傳統建築所應有。至於正殿大宮的室內空空落落,一如雪洞,即使是修道之人講究清心寡欲,也還是太寒磣(讀者應該記得《紅樓夢》裡賈母對薛寶釵蘅蕪苑陳設的批評,以及妙玉在櫳翠庵裡收藏的那些寶貝茶具)。《誅仙I》讓眾位師尊在空蕩蕩的大殿裡倚石而坐,接近於席地;殿內的博山香爐,看上去簇簇新,也顯得廉價。

電影缺乏仙氣,最大的問題是服裝設計上太臃腫,不夠飄逸。不妨先看下面的一組對比圖,分別是1983年的《蜀山:新蜀山劍俠》與2001年的《蜀山傳》裡,林青霞和張柏芝的對比扮相。

左上與右上:林青霞《蜀山:新蜀山劍俠》;左下與右下:張柏芝《蜀山傳》

很明顯,林青霞的造型借鑒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畫,服裝採用絲綢和紗質,輕盈飄逸,配色則是壁畫所使用的礦物質顏料配色,色澤不浮在表面,顯得有氣度,壓得住場。在這兩部蜀山中,林青霞與張柏芝均佩戴形如瓔珞的頸飾,且寶石顆粒碩大,襯托出脖頸細長。

右下圖張柏芝作為仙門普通弟子李英奇時的造型,服飾素白,質地為棉,剪裁強調修身和英姿颯爽,沒有貴重首飾,但在頸間裝飾一條白色絹帶,以彌補造型上的飄逸不足。四套造型的共同特點是,服裝沒有太過多餘累贅的布料,兼顧視覺上的清爽和武打動作上的實用。

《誅仙I》的女裝造型,在剪裁和配色上都犯了嚴重失誤。當然,演員的戲服不止一套,我們挑有代表性的幾套來說。田靈兒(唐藝昕飾演)的服裝,以粉色為主,借用《甄嬛傳》裡雍正對齊妃的評價,“粉色顯嬌俏”,演員本人的年齡和角色的年齡,穿粉色固然相宜,但粉色是暖色調,活潑是活潑,小家子氣了些。服裝上太多複雜的花邊和綢緞,飄逸感全靠鼓風機全力運轉來營造,打鬥起來則花團錦簇,是舞蹈表演不是武術切磋。

唐藝昕飾演田靈兒

碧瑤的服裝,配色是藍色而非碧色,但還算清麗,剪裁在強調身手矯捷上做文章,演員本人也瘦削,但胸前的荷葉邊層層疊疊,顯得繁複。另外一個問題是丸子頭:丸子頭好處是襯托得臉更小,又帶點孩子氣,也“減齡”,但丸子頭在視覺上產生累贅感。此外,女刺客行走江湖,丸子頭太惹眼,打理起來也費事。

孟美岐飾演碧瑤

影片裡女裝造型比較成功的,是陸雪琪,有古風,而沒有太多冗余的修飾,襯托得演員有英氣又氣質清冷。髮型同樣爽利。不愧是師門大弟子,最有潛質的接班人。奚仲文沒有給碧瑤和陸雪琪耳環之外的配飾,想是因為習武之人不尚奢華。滿身首飾的話,打鬥起來叮叮當當,也不利於近身纏鬥。但田靈兒是活潑的少女,沒有幾件貼身的飾品,不符合人物的性格。角色們頭上沒有發釵和發簪,頸上沒有項鏈或吊墜,腕上沒有手鐲和臂釧——這樣樸素,不僅不仙氣,也不貴氣。

李沁飾演陸雪琪

和女裝比起來,《誅仙I》的男裝,更看不出電影宣傳時號稱的六位數打造,錢都花在了哪裡。張小凡的服裝造型,和井柏然在《捉妖記》裡的服裝造型,大同小異。

考慮到張小凡這個角色在電影裡大部分時候都是個不起眼的小嘍囉、武藝低微的末班弟子,這套裝裝本身和角色的定位是相符的。但是作為一部“大男主”的電影,觀眾當然有理由要求男主的造型更多一些。

《誅仙I》的男角色們和女角色們一樣,頭上空空如也。年長的男角色還可以靠鬍子修飾臉型,以及增加威嚴;年輕的男角色就只能靠一張臉撐著。造型師對男角色的造型設計有敷衍了事的嫌疑。

井柏然在《捉妖記》裡的造型

肖戰在《誅仙I》裡的造型

中老年男性角色的造型設計

動作設計

服裝設計上留下的隱患,直接反映到影片的動作戲編排上。整體來講,影片裡張小凡對陣陸雪琪、張小凡對陣碧瑤,這幾場動作戲都維持在程小東過去的中等水準層面,雖然沒什麽新意,但也不會太出戲。

被詬病的仙魔大戰等大場面戲上的廉價特效,則是這類中等成本電影的通病,片方應該能預料得到觀眾會瘋狂吐槽。而觀眾在吐槽的同時,也應該知道本就不應該對這類全靠特效堆積的場面戲有什麽太大的期望。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誅仙I》真正讓人失望的,是程小東對彩綢舞的執念,以及災難性的呈現效果。

“五毛”特效,考慮到電影製作經費,好像也並不難理解和接受

觀眾對《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裡林青霞以繡花針抗敵的動作戲印象有多深刻,對李若彤版和劉亦菲版《神雕俠侶》裡小龍女腳踏白練登場的鏡頭有多難忘,對《誅仙I》裡花拳繡腿的彩練當空舞就會有多失望。

田靈兒和陸雪琪都有以綢緞作為武器的打鬥場面,但綢緞的舞動毫無力道和方向性可言,不過是在“畫圈圈”。圈圈畫得太多,變成了自娛自樂,純粹是花架子,既不中看,也不中用。

程小東素以動作設計見長,更難得的是能讓並無武打功底的女明星也能打得姿態好看。仔細回想《倩女幽魂》裡的王祖賢和《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裡的林青霞,其實都沒有什麽高難度肢體動作,但演員的氣質、表情,都讓人相信角色的成立。《誅仙I》裡的演員們,吊威亞同樣吊得辛苦,只是缺乏讓人印象深刻的動作招式,還是電視劇演員們揮揮胳膊抖抖腿的表演方式,大銀幕上看著難免覺得敷衍。

《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裡,林青霞的造型有王者氣,動作設計瀟灑又有力道

劉亦菲版“小龍女”出場畫面,白練雖長,有明確的擊打方向

這裡的眼神、以及握綢緞的手勢,都還是到位的,然而下一秒……

這是……旋轉跳躍不停歇的舞娘?

電影在動作設計上唯一的亮點,是影片進入到後半段,魔教諸人伏擊青雲門眾弟子,所施展的各種奇詭又毒辣的招數。觀眾在《劍雨》和《奇門遁甲》裡見識過香港電影業道具師們基於中國傳統民間雜技而開發出的花樣百出的暗器。《誅仙I》推陳出新,影片裡能分離肢體的牽線木偶,像是東方版本的安娜·貝爾木偶,鬼氣森然,是影片真正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情節段落。

程小東的職業黃金期也正伴隨香港電影的黃金期,《誅仙I》的主演都來自內地,配角則多來自港台地區,這部電影某種意義上也可看作是對香港經典武俠電影的致敬和重溫,但輕舟已過萬重山,程小東不複當年勇,年輕輩的演員們縱然有心氣盡力投入表演,並沒有發揮空間。

劇本及表演

單就從電影對故事的講述,來倒推影片所基於的劇本文本,可以發現劇本創作做到了把故事講完整這一基本要求。影片片名裡的“I”是後加進去的,說明電影雖然或許早有做續集的打算,但很可能當初只打算先拍攝單行集,而視影片最終的票房表現,來重新評估續集拍攝與否的可能性。

正如《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裡,東方不敗墜崖即宣告人物離場;《鹿鼎記》(1992)片尾,假太后身份被揭穿標誌著影片的結束;以及《倚天屠龍之魔教教主》(1993)裡,畫面戛然而止於趙敏和張無忌約法三章並相約大都重聚後的回眸一笑,《誅仙I》用田靈兒的身死,以及張小凡攜重傷的碧瑤遠走作為影片的結尾,電影的故事是講完整了的,問題在於這個劇本根本是個百衲本,而且是以寫電視劇劇本的邏輯在寫電影劇本。大白話講,就是電影沒有“電影感”。

沒有讀過《誅仙》原著的觀眾,或許更能看出來電影裡的人物關係架構,以及人物性格設定,基本是從多部金庸小說裡給拚湊出來,主要的母本是《倚天屠龍記》和《笑傲江湖》。

張小凡和田靈兒的關係,是雜糅了令狐衝、林平之與嶽靈珊的關係。令狐衝和嶽靈珊是師兄暗戀師妹,張小凡和田靈兒是師弟暗戀師姐;嶽靈珊照顧林平之,是因為林平之是最小的師弟,又有被滅門之痛,田靈兒照顧張小凡,同樣因為張小凡父母雙亡,兼又武藝平庸。

田不易夫婦的伉儷感情,以及對徒弟的感情,兼有嶽不群寧中則夫婦和郭靖黃蓉夫婦的特點,只不過被寫得較喜劇化。陸雪琪是武功更高強的周芷若,水月大師則是心理相對比較正常的滅絕師太。陸雪琪刺向張小凡的一劍,可不就是周芷若刺向張無忌的那一劍?——說起來,水月大師的飾演者葉童,還在《倚天屠龍記》裡演過趙敏。

至於碧瑤,身上有眾多金庸小說裡那些二等武功的配角妖女的影子,例如《倚天屠龍記》裡的殷素素和蛛兒,《碧血劍》裡的溫青青,《天龍八部》裡的阿朱和阿紫。碧瑤盜取法器而不得的橋段,看過周星馳電影《美人魚》的,也不難看出橋段設計上的相似性。

張小凡和碧瑤的對手戲,是典型的歡喜冤家橋段

通俗文學作品行之有效的人物關係架構和人物性格設定就那麽多種有限數量的設計方式,《誅仙I》不是糟糕在因襲舊例和融合舊例,而是糟糕在用寫電視劇劇本的方法來寫電影劇本。

電視劇可以靠細水長流的方法,借助各種零碎的情節來慢慢塑造出人物。但對於電影而言,每一分鐘都要做到物盡其用。《誅仙I》出現不少無助於推動主線劇情發展和塑造人物弧光的“廢戲”。電影節奏拖遝,不少情節其實只需要出現一次即可,沒必要一而再、再而三。更關鍵的是,《誅仙I》是小人物的情情愛愛,跟仙和俠都扯不上關係。

武俠片和仙俠片的受歡迎,不僅僅因為滿足觀眾內心的“主角夢”,還因為暗暗契合觀眾內心深處的“入世”渴望。好的武俠片和仙俠片,講的從來不是“出世”而是“入世”。即使主角最後選擇歸隱,歸隱前也總還是要去江湖或者人間走上一遭。

《誅仙I》裡的仙魔大戰,絕大部分時間僅僅是個虛無縹緲的假想敵;而青雲門弟子們的比武大賽,接近於封閉式寄宿製學校的期末考,又嘻嘻哈哈,缺乏嚴肅感。《誅仙I》是穿著古裝的青春片和快餐電影,男女情事才是重心,成仙還是成魔,僅僅是一句不能當真的口號。

對於快餐電影和快餐電視劇,討論演員們的演技,本質上是個偽命題。電影在宣傳階段為演員們“訴苦”拍攝期間的辛苦和遭罪,但電影本身並沒有真正需要考驗演員演技的地方。

對於《誅仙I》,以及對於大量類似的電影和電視劇而言,演員表演的本質,是為觀眾提供一個可以想象與代入劇情的具象化的臉。這也是為什麽大量觀眾會樂此不疲地討論演員是否長得像“自己心中”的角色。同樣的面無表情,對於一部分觀眾是演技內斂,對於另一部分觀眾則是面癱。而同樣的七情上面,對於一部分觀眾意味著演員的全身心投入,對於另一部分觀眾則意味著浮誇。

在時下的娛樂氛圍裡,爆紅的明星,往往譽謗兩極分化。《誅仙I》需要的是能帶來話題,同時演技又“夠用”的明星而不是演員。從這點來說,電影的選角是成功的,表演也是達成了既定目標的。粉絲們當然可以把電影吹上天,對明星有意見的觀眾當然也可以把電影踩入泥,但這都改變不了從投資方的角度而言,這就是一部為了賺錢而生的商業電影的事實。

商業電影有商業電影的邏輯。《誅仙I》從一開始的不被看好,到成為票房贏家,有運氣的因素,也有合理性。或許真正值得觀眾在看完電影之後去反思的是,真有必要在這些大同小異的電影裡,去一遍遍地重複體驗虛無縹緲的仙俠生活嗎?而只要仍有大量的觀眾願意沉醉在這一類型題材的影視作品裡,《誅仙I》就永遠不會後繼乏人。

觀眾當然有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娛樂電影,以及臧否明星的權利。然而對於電影裡的明星而言,如果真有心氣想成為嚴肅演員,證明自己的最好辦法,不應是日複一日地在仙俠劇裡打轉。

吊威亞和拍打戲當然辛苦,但這份辛苦對提升演技並沒有什麽助益。而且話說回來,多接接仙俠片之外其他類型的電影,其實對演仙俠片也是很有幫助的——例如參考一下《宸汐緣》裡的張震和倪妮?

本期編輯 周玉華

推薦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