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行住坐臥搬柴運水 生活之中處處皆佛法

《心經》第二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我今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行”,就是實踐實行的意思。所學的道理呢,在思想上起作用,而付諸實踐。這裡的“行”,主要指內心活動,是思維。“深”,是精深,重要的意思。佛法講般若,有兩方面意思,第一是深般若,第二是廣般若。廣般若屬於實踐,深般若屬於認識。智慧屬於認識方面的,佛法的般若是指認識與實踐兩方面。只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把問題看透,看穿,實際上佛法無多旨。

要通達無我的道理,就應該實踐,兌現。所以應該實行。實行的時候,事情特別多,菩薩的六度萬行是深廣般若,範圍特別廣,六度中,前五度屬於廣般若,是實踐方面的;智慧度是認識方面的,是深般若,只有先認識,然後才照著認識的真理實踐。這裡講的“深”字,特別講明是“深般若”。廣般若是不捨一法,一切功德事,都要實行,比如供香、供水、供花、打掃殿堂、打掃廁所,都是佛法的實踐。所以說,“搬柴運水,無非佛法”。勞動是廣般若部分,在佛法中是身力供養,不要把身供養看為佛法以外的事,這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事。

深般若是說,看問題應該透徹、深入,也就是說人無我和法無我。一切法無我,是《百法明門論》的中心問題,一切法有些什麽呢?我又是什麽?無我的無,無的是什麽?如何個“無”法?這些問題都是很高深細微的,故為“深”。

佛法看事物是透過表面,比一切世間人看的深入,不是人雲亦雲。看問題,不應隨俗,應深入透徹的看,這就是深般若。

佛法觀的“我”是不是有,認識到這個“我”是煩惱、業的根本,而眾生就是整天被這個“我”所左右,所牽引。世親菩薩的《三論玄義》就是講般若理。三論宗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都是講空理。

佛法不同於世俗諦。世俗諦是世間上的人認為的真理,勝義諦是聖人的智慧所親證知的真理,所以是“深般若”的看法,表示不同於一般俗人所見,“深”亦有重要的意思。“時”是菩薩用深入的眼光看世間宇宙問題的時候,是心用功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最後講“行”字,“行”是心深入一層看問題的時候,這時得出了“五蘊皆空”的道理。

般若裡講“空”講的很透徹,釋迦牟尼佛被尊為“空王”,出家是入空門。

簡單說“空”,就是空掉我們的執著,凡是對每樣東西起了執著,認為萬事萬物是實有的,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因為萬物都是緣起性空,而並非說東西不存在,比如桌子是存在的,若在這個東西上起了“這個東西是不滅的,是實實在在有的”,這就是錯誤的認識,就叫執著。即使是最小的執著都應該破除,如果保留一點兒都是流轉生死的根。佛陀已經斷盡了習氣,也就是斷盡了眾生最堅固的執著,我們應該把所執著的對象找出來。

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五蘊。

色蘊,即物質的積聚,凡一切物質,都是色蘊所攝,一切物質不外乎堅、濕、暖、動四性而構成,就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所構成。六根中,眼、耳、鼻、舌、身五根;六沉中色、聲、香、味、觸都是色蘊所攝。眼、耳、鼻、舌、身為內五根是物質的。色、聲、香、味、觸是外五塵。色塵是眼所對的顯色、形色,不是五蘊中色蘊的色,色塵只是色蘊的一種。顯色是顯在外的各種顏色;行色是指物質的形狀,有長、短、方、圓等形狀。聲塵是耳所對的,分為有執受六種,即有情所發出的,無執受六種,即非情所發,如雷電,風雨聲;有執受無執受六種是有情和無情一起作用發出的,如敲鍾、打鼓是有情通過無情的東西發出的聲。香塵,凡是鼻根能嗅到的氣味都是香,有好香、惡香。味塵,舌根所嘗的叫味,有酸、甜、苦、辛、鹹、淡等。觸塵,是身根所感覺的,有滑、澀等。此五塵是內五根所對境,都是客觀存在的物質。蘊,積聚義。佛法也是先說物質後說精神,精神主要是說,對外界產生的認識,受、想、行、識四蘊都是精神方面的。

受蘊是領納,感受,就是對外境產生的感受,發生感受還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觸”,受到五根對五塵發生的感受,有很多種,歸納為三種:苦受、樂受、舍受。根觸境時產生感受,即心理活動。對於適悅的境生樂受,對於不喜歡的境就會產生苦受,不苦不樂的中庸境產生舍受,由種種感受進一步產生認識,即想。

想蘊,就是思維、取境安名,心理學上叫做概念,就是對事物大概的印象,一個人看見東西,有些什麽想法呢?如果見過一次就會在腦海裡留下一個印象。第二次再見到,或者別人提起時就知道是什麽。這個東西的形狀,馬上會重現,就可以叫出他的名字來。所以叫做“取境安名”,這是心理活動的作用。只要印象留在腦子裡,無論走到哪裡也不會忘記。

行蘊,行是造作之意,是心理作用,由前面的受蘊、想蘊之後,進一步在這個東西上打主意,做種種盤算。如果是自己喜愛的就千方百計地想得到,采取種種辦法追求,得到這個東西,這就叫行,也叫“業”。所造所為有善、惡、無記三種心理,稱為心所生法,又稱為心所。

識蘊,由於受、想、行之後產生決定的認識,識是所有的心理活動,長久就會在心識上留下印象,唯識宗叫做種子。由這個種子,以後因緣成熟就會產生作用,叫做種子起現行。對於佛法的真理,不知道就應該多學,久久的薰習,讓其在八識田中種下種子,久了就會熟悉。

五蘊,偏重講心,就是精神方面。只有色蘊講的是物質,其余四蘊都是講精神方面的。五蘊也是佛法對世界萬物歸納的一種,但佛法並非二元論。元就是本體自性,而佛法講世間萬物都沒有自性,都是因緣所生。五蘊是緣起性空的。物質、精神都是緣生無自性的,是根對境,然後產生的種種心理活動。我們應該如三論宗所說的,應該慢慢的思維觀察,看世間萬物哪一樣不是緣生的,哪一樣是有自性的,《大般若經》把每個法相名詞都提出來說了,所以文很長,一共六百卷。《心經》把大般若經的內容歸納濃縮為二百六十個字。

只有用智慧去觀照時,才能見到五蘊,世間萬物都是緣起性空,故說照見五蘊皆空。在照見五蘊皆空的基礎上,才能不畏生死的度一切苦厄的普渡眾生。眾生之所以在生死長河裡流轉,就是由於不能照見五蘊皆空。人是一個四大假合之軀,有心理活動,是物與識,識就是精神構成的,卻認為這就是真實的我,整天跟著這個我轉。

所謂人我空,是說眾生所執的我,只是物質和精神聚集在一起,緣生而構成的,沒有一個實在不變的東西存在,自性是空,但眾生是由於無始以來的煩惱習氣,因此總認為五蘊之軀就是一個恆長不變的我。這個我並不是真實的,可靠的。只能使我們因他而起種種的煩惱邪見,造各種業,流轉生死。我執,是流轉生死的動力,如果能將所執的我斷盡,看成緣起性空的,就能出生死,而不再流轉六道了。照見五蘊皆空,不僅是照見人我空,還照見世間萬法都是緣生無自性,故“皆”字是包括了人、法二空。把人、法都看成是緣起性空了,才能稱之為“皆空”,斷盡人、法二種我執,才能真正出離生死。有些人認為小乘隻談人我空,大乘才談人、法二空,這是一種誤解。

其實,在小乘裡也談了人、法二空,只不過著重於人我空,而大乘談法我空的時候多一些。按三論宗的說法,即通達人我空同樣通達法我空。擺在人我上能見緣起性空之理,對於世間萬法也能見到緣起性空。所以小乘還是能通達法的緣起性空。照見五蘊皆空,了之萬法的真實相,才能“度一切苦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