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曾國藩:三十歲那年,我還是一無所有

文:陳小咖

- 01 -

清道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840年,曾國藩三十歲了。

三十歲那年,曾國藩給自己立了個flag:他想當個聖人。

老曾從十四歲起開始參加縣試,屢試屢敗,屢敗屢試,直到二十三歲才考上秀才。這是什麽概念?放到今天來看,就是在多數人大學畢業的年紀裡,老曾使出吃奶的力氣,終於上了大一。

然而,命運之筆在他“大一”之後突然採用了魔幻現實主義的寫法:僅隔一年,老曾考中舉人;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二十八歲的老曾中了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相當於今天中國社科院的博士。要知道,在當時能拿到同等學歷的人平均年齡都在三十七歲左右。

早年間看似“詩書無緣”的老曾,在求學生涯的後半程猶如腳踩行星發動機,用短短五年時間實現了本碩博連讀。這種難度系數接近從地球點燃木星的突破,別說在世代貧農的老曾家從來沒出現過,在他們湖南湘鄉縣白楊坪那也是頭一號。

那些年招人恥笑的“曾家傻老大”如今居然成了社科院的博士,此新聞一出,仿佛一記次聲波核彈,炸得湘鄉縣十裡八村的父老鄉親外酥裡嫩、皮開肉綻。老曾家的雞鴨鵝狗鍋碗瓢盆,一時都因為老曾的翻身而一齊升了天。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正月二十八日,帶著全縣人民的期盼,帶著升官發財的熱望,即將三十歲的老曾抵達了清帝國的心髒:北京,自此開始了他的進階之路。

- 02 -

錢鍾書有言:“一個人到了20歲還不狂,這個人是沒出息的;到了30歲還狂,這個人也是沒出息的。”站在三十歲的天靈蓋上,老曾還沒充分體驗過“狂”的酸爽,立刻就跌入了“慌”的深淵。

因為進京沒多久,老曾“全縣之光”的人設就崩了。他既開了眼,也傻了眼。

說開眼,是因為作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北京匯聚各個領域的大牛,而他就職的翰林院就像一口大鍋,鍋裡“煮著”的人才如同三十兒的餃子,根本數不過來。瞧瞧人家那通身的氣派,清風逸氣,談吐不俗;再瞅瞅自己,他傻眼了:好色、虛偽、浮躁、戒煙難……哪裡有個翰林該有的樣子!開眼看世界之後的老曾慌得一逼,自此經常失眠。

又一個月黑風高的失眠之夜,三十歲的老曾砸吧著一袋草煙,在蒼茫的雲霧裡一陣心悸:糟了,這是想逆襲的感覺。

後代史學家普遍認為,三十歲是曾國藩人生的分水嶺,因為這一年,一身臭毛病的他立下了要做聖人的鴻鵠之志。

“聖人”是個什麽概念呢?

中國自古以來的主流思想體系分為儒、釋、道三家,三家都為自己定下了近乎完美的終極修煉目標:道家認為,凡人可以通過修煉,成為餐風飲露,逍遙自在的“真人”;佛家認為,人人皆有佛性,通過自修,也可以無欲無求、立地成佛;而說到儒家的終極目標,那就是通過不斷修煉,成為完美無缺的聖人,成為脫離任何低級趣味的人。

那一夜,資深煙民老曾抽完最後一袋煙,一咬牙一閉眼,把陪伴了自己將近十七年的煙杆子砸了個稀爛。

不就是逆襲嗎?盤它!

- 03 -

怎麽逆襲成功,成為聖人呢?老曾思來想去,最後做出了一個決定:

成聖千萬招,寫日記最好。

不是好色嗎?只要多看了別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婦兒幾眼,老曾立馬就在日記裡痛罵自己:“……注視數次,大無禮”,“真不是人,恥心喪盡,更問其他?”

不是虛偽嗎?老曾馬上就在小本本上記下來:“客來,示以時藝,讚歎語不由衷。予此病甚深。”

不是浮躁嗎?老曾深刻反省自己:“應酬稍繁之際,便漫無紀律……”,“自窺所病,只是好動不好靜……”

不是戒煙難嗎?從一開始的“初戒吃煙,如失乳彷徨”到“吾自戒吃煙,將一月矣。今差定矣!”老曾不斷記錄著自己的進步,最終果然戒煙成功。

千萬不要小看寫日記這件事,胡適、魯迅、雷鋒、馬克·吐溫……縱觀中外歷史,許多名人都有堅持記日記的習慣。寫日記,老曾也是認真的,他不光規定自己每天在早起最清醒的時段寫,還要用工楷一筆一劃地寫,寫在高質量的筆電上;不光要自己反省前一天言行舉動的每一個細節,還要把日記向好朋友公開,請大家監督批評。

就這樣,寫日記成了老曾的心靈寄托,此後餘生,從未間斷。甚直到他去世前四天的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一,老曾還在日記中批判自己:“……通籍三十餘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可許:老大徒傷,不勝悚惶慚報!”

這是後話,歷史可以證明,寫日記還讓老曾在逆襲過程中做到了“舉一反三”。老曾是個典型的射手座直男,對自己火象星座的暴脾氣深惡痛絕。

為了讓自己保持舉止端莊、絲毫不慌的好狀態,除了寫日記,他還給自己增加了一項日課:“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也就是說,不管何時何地,每天一定要保證自己能靜坐半個時辰(一個小時)。

靜坐有什麽好處?老曾認為這個動作可以讓自己恢復精神,克服焦慮,這招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格外奏效。他曾在家書中寫下自己靜坐時的感悟:“齋宿日觀,天雞一鳴,萬籟俱息,但聞鍾聲。後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懾,誰敢余侮?豈伊避人,日對三軍。我慮則一,彼紛不紛。馳鶩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擾擾以終古!”

每靜坐一次,老曾都會覺得自己的靈魂得到了滌蕩,思想得到了升華,離聖人的目標也更近了一步

老曾生活的時代還沒有心理學家,如果能穿越到現在,他一定會意識到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心理學依據的事

美國知名社會心理學家、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埃米·卡迪在其著作《高能量姿勢》中指出:做什麽動作和個人情緒有直接的關聯。改變姿勢也改變內分泌和腦神經狀態,讓人變得更自信,更有力量,而且短短兩分鐘之內就會有效果!

參考書籍:《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張宏傑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