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業互聯網是發展模式的徹底變革,而非簡單的數字化改造

5月16日下午,由騰訊研究院組織的“產業互聯網專家觀點分享會”在中國技術交易大廈5層會議室舉行。

產業互聯網是基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和生態,對各個垂直產業的產業鏈和內部的價值鏈進行重塑和改造,從而形成新的互聯網生態,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助推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今年兩會上首次提出,發展產業互聯網,將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歷史機遇和技術條件,對實體經濟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的影響。

當前,數字經濟的主戰場,正在從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轉向下半場的產業互聯網,這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產業互聯網正步入黃金發展期,在此背景之下,厘清產業互聯網的概念、內涵、作用、機遇與挑戰等基本問題更顯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作為主要引領者,騰訊公司在發展、推進產業互聯網的過程中可能面臨著哪些阻力?應該如何實現產業互聯網的破局?對標先進,立足當下,又有哪些短板需要彌補?本次專家分享會圍繞一系列關鍵問題進行了展開。

會議分為上、下兩個半場,設置觀點陳述以及提問交流兩個環節,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科院、國家信息中心、賽迪智庫、中央財經大學等機構的十餘位研究專家出席會議並分享了精彩觀點。

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閆德利指出,在消費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公司是絕對主角,它與傳統企業多是此消彼長的顛覆關係。而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成為市場上真正的主角,它和互聯網公司是互相支撐、共生共贏的關係。在發展產業互聯網的過程中,騰訊公司將秉承“數字工匠”精神,努力做好“1357”,即實現成為各行各業數字化助手的“一個目標”,扮演好連接器、工具箱、生態共建者這“三個角色”,著眼於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產服務、生命健康、生態環保等“五個領域”以及做好公眾號、小程序、移動支付、社交廣告、企業微信、“大、智、雲”、安全能力等“七個工具”。

概念表述與內涵是產業互聯網目前面臨的焦點問題,各界還未形成統一認識。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歐陽日輝表示,與“消費互聯網”相比,產業互聯網更符合國家政策導向,比“互聯網+”的表述更加準確和科學,也比“工業互聯網”更能說明互聯網對經濟形態發展的影響,同時,它又是“電子商務”的升級,二者是相輔相成、協同發展的關係。在此基礎之上,為產業互聯網的定義進行界定,即:產業互聯網是三次產業依托網信技術和數字科技,以數據、知識和資本為主要生產要素,以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為主要驅動力,打通生產、流通、消費全流程,促進生產方式、組織方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賽迪智庫電子信息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陸峰也從概念入手,指出要厘清產業互聯網和產業信息化兩個概念的差別。這兩個概念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產業互聯網是產業信息化的子集,這兩個概念有本質差別,因此不能混為一談,其差別在於“互聯網”是有精神的,如平等、分享、協作……而傳統信息化更多指通過應用來加強精細化管理、提高效率等等。因此,在發展產業互聯網時,不能單在企業傳統信息化層面推進,關鍵在於用互聯網精神去開啟傳統企業的信息化新模式、新路徑、新時代,這是發展模式的變革而非簡單的數字化改造。

國家信息中心產業和信息化部主任、研究員單志廣指出,消費互聯網時代的消費需求是普及化、小眾化、通俗化並且高度同質化的,而產業互聯網所面向各種產業的需求往往是異質化,同時也是高度專業化的。在這種情況下,產業互聯網面臨幾個根本的挑戰:一是場景的挑戰,工業研發、設計、生產、供應、銷售、服務,這種全產業、全環節的場景極其複雜;二是數據的挑戰,產業連接的數據種類多,時間跨度大,而且企業內部的數據一體化程度不佳;第三是系統的挑戰,產業所關聯的系統層級非常多,其結構並非是扁平化的,因而難以用消費互聯網的方式進行決策及改進。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室主任、研究員李勇堅總結了產業互聯網的五個主要任務:第一,經濟元素的數據化,實現生產過程、服務過程可視化,更方便觀察與管理;第二,經濟主體的平台化,進而彌合產業間地理分布、生產流程的差異;第三,經濟形態的網格化,信息化與產業互聯網的最大區別就是網格化;第四,運行監視的動態化,有利於動態監視的實行,及時補救問題;第五則是經濟的智能化,這是產業互聯網帶來的方便之處所在。

EBIA智聯研究院院長楊志剛指出,從形式邏輯的角度來說,對事物的定義需要考慮兩個要素,一個是種差,即此事物跟其他事物的不同之處是什麽,另一個是臨近的屬,即與此事物相關的外延最小的上位概念是什麽。產業互聯網所說的互聯網應該是一個泛互聯網的意思,其最小所屬上位概念應當是經濟信息化或者數字化轉型,在其中產業互聯網可以理解為是面向B端或者經濟組織的信息化,這主要是區別於面向C端或消費者而言的。經濟組織與個人的決策行為完全不同,對信息的需求也有差異,一個是專業知識密集的活動,一個是信息密集的活動,因此產業互聯網的價值應當從支持信息連接向支持知識創造延伸。從互聯網企業的角度出發,推廣產業互聯網的概念,既應該考慮自身的能力和訴求,也需要包容各種概念和群體,發揮創造共識、擴大共識的效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部副部長、研究員田傑棠指出,產業互聯網是用互聯網的方式來推進企業的信息化和生產流程改造。相比生產型企業,互聯網平台掌握的數據量更大,與之相關的處理、計算、分析、優化、決策方面的實踐基礎相對較好,這是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另外,互聯網企業對“需求”的理解更為深入,但將需求反饋到生產流程並進行改造時無太大支持優勢。長期來看,互聯網對傳統工業企業包括生產型企業會有很大作用,但是工業企業往往具有傳統信息化、工業化的思路,持有“互聯網是工業發展的死敵”這種觀點的還大有人在,所以在產業互聯網的推進過程中,需要保持配合的心態,首先把思維、文化的衝突降下來,慢慢推進,產業互聯網將有更好的前景。

分享會還設置提問交流環節,與會人員圍繞會議內容進行了激烈討論。騰訊研究院副院長李剛、首席經濟學顧問吳緒亮以及高級研究員劉金松、張雪琴、周子祺、張凱等出席會議並參與了相關討論。

產業互聯網是未來經濟發展大勢。互聯網將在生產製造、倉儲物流、產品交易、金融服務、原材料採購等領域產生巨大影響,極大改變傳統的產業形式,未來的互聯網發展也將更多地體現在產業互聯網領域。無論是對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還是騰訊公司的戰略推進而言,本次分享會都進行了十分有價值的討論,並貢獻了一系列極具洞察力的銳見和切實建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