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性乙型肝炎與原發性肝癌

文·任家俊(上海瑞金醫院肝膽外科)

2018年9月28日凌晨,著名搖滾歌手臧天朔因肝癌告別人世,享年54歲,十幾個小時後相聲界著名表演藝術家師勝傑逝世,年僅66歲,其死因仍是肝癌。根據2017年中國肝移植註冊網(CTLR)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肝癌的發病率為20-40人/10萬人,病例數佔全球總數一半,每年約30萬患者死於肝癌。60歲以下男性中,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佔所有惡性腫瘤的首位。

慢性肝炎患者的肝臟經過長時間的病毒炎症過程後容易產生肝硬化,而肝硬化的患者得肝癌的機率又比一般人高出許多,因此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可以說是肝病的三部曲。而病毒性肝炎也是原發性肝癌致病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國的病毒性肝炎中約3/4患者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所以慢性乙型肝炎已經成為我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和肝癌高危因素。

B肝病毒(HBV)在電子顯微鏡下可呈三種形態的顆粒結構:直徑約42nm的大球形顆粒直徑約22nm的小球形顆粒以及管型顆粒。大球形顆粒(Dane顆粒)為完整的病毒顆粒,由包膜和核衣殼組成,包膜含HBsAg、糖蛋白和細胞脂肪,核心顆粒內含核心蛋白(HBcAg)、環狀雙股HBV-DNA和HBV-DNA多聚酶,是病毒的完整形態,有感染性。HBV基因組為雙鏈狀DNA,進入靶細胞後可修補成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cccDNA是HBV複製的原始模板,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在細胞核內可以維持數月至數年,與HBV感染肝細胞共存,cccDNA這是抗病毒治療結束後病毒反彈的根本原因。HBV感染本身無直接細胞毒性作用,但體內持續複製的病毒經過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吞噬加工,遞呈激活免疫應答反應,誘發肝臟的免疫病理損傷,導致肝纖維化進程甚至肝硬化。同時HBV與生長調控基因互相作用促進肝細胞異常增殖,抑製肝細胞正常凋亡,最終使得肝癌得以發生和發展。約50% - 75%的感染者有活躍的病毒複製和肝臟慢性炎症改變。

B肝五項檢測並不能作為判斷病毒是否複製的指標,而DNA檢測通過擴增病毒核酸,對體內低水準的HBV病毒敏感,是判斷病毒複製的常用手段。DNA是B肝病毒感染最直接、特異性強和靈敏性高的指標,HBV-DNA陽性,提示HBV複製和有傳染性,HBV-DNA越高表示病毒複製越多,傳染性越強。B肝病毒的持續複製是B肝致病的根本原因,HBV的治療主要是進行抗病毒治療,根本目的是抑製病毒複製,促使乙型肝炎病毒DNA的轉陰。DNA檢測精確了解機體內病毒的數量、複製水準、傳染性、藥物治療效果,對確診和評估HBV治療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唯一能幫助確診隱匿性HBV感染和隱匿性慢性HBV的實驗室檢測指標。

目前針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最常見的抗病毒治療分為干擾素類藥物核苷(酸)類藥物。後者較前者具有更強的抑製病毒複製能力和安全性從而被廣泛使用。國內一線核苷(酸)類藥物為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需要注意的是核苷(酸)類藥物本身僅能抑製B肝病毒DNA聚合酶的活性,不能徹底清除體內的cccDNA,因此盲目停葯易發生病毒反彈,導致肝炎發生甚至進展為重症肝炎危及生命。故B肝患者治療進程中需密切隨訪,在相關肝病醫師指導下用藥、換藥或停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