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月出口恢復增長 大豆進口量價齊跌

  4月出口恢復增長 大豆進口量價齊跌

  21世紀經濟報導 夏旭田 ,劉洋 北京報導

  隨著一季度春節假期錯位等因素的消逝,中國外貿開始恢復正常節奏,而中美貿易摩擦則為此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海關總署5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9.11兆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其中,出口4.81兆元,增長6.4%;進口4.3兆元,增長11.7%;貿易順差5062.4億元,收窄24.1%。

  4月當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36兆元,增長7.2%。其中,出口1.27兆元,增長3.7%,扭轉了上月的負增長走勢;進口1.09兆元,增長11.6%;貿易順差1828億元,同樣扭轉了上月的逆差狀態。

  分析指出,季節性因素影響的消逝、外需的普遍復甦是4月中國外貿強勁反彈的重要原因。在結構上,中國的機電產品出口保持著較快增長,但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出現了下降。

  外貿結構調整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指出,4月中國出口增速扭轉了3月負增長的走勢,反映出隨著一季度春節假期錯位等因素的消逝,中國外貿出口開始恢復正常增長,在此背景下,3月出現的逆差也轉變為順差。

  白明指出,當前外需正在復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近期均上調了對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值。這為中國外貿進出口增長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實際上,以美元計價的外貿數據要更好一些:按此計算,4月出口同比增長12.9%,進口同比增長21.5%,貿易差額287.9億美元。出口和進口增速比上個月分別上升了15.6、7.1個百分點。

  交行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從去年4月的6.89上升至今年4月的6.36,升值了8.3%,這導致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速顯著低於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增速。不過他指出,4月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上升了0.8%,預計人民幣匯率難以持續大幅度升值,未來對出口的影響不會太大。

  值得注意的是,從結構上看,中國的機電產品出口保持著較快增長,但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出現了下降。前4個月,中國機電產品出口2.84兆元,增長8.7%,佔出口總值的59.1%。

  同期,服裝出口2749.2億元,下降7.5%;紡織品2346.6億元,增長4.2%;家具1062億元,下降0.7%;鞋類924.9億元,下降9.5%;塑料製品818.2億元,增長4%;箱包506.7億元,下降6%;玩具399.6億元,增長4.5%;上述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8807.2億元,下降2.4%,佔出口總值的18.3%。

  白明表示,這是中國外貿結構調整的一個表現。隨著中國要素成本的不斷上升,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正在減弱,而越來越多的勞動密集型產品訂單開始轉向東南亞等地區。而在高端領域,中國出口仍然在不斷增長。作為中國外貿出口的一大主力,機電產品是發展的重要方向。

  “伴隨著經濟復甦,一些國家對基礎設施、機電設備產品的需求是在明顯增加的,中國的機電產品特別是中低端機電產品,性價比優勢是很明顯的,可以預見的是,勞動密集與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一部分機電產業有望實現快速發展。”白明說。

  外貿結構調整的另一個方向是一般貿易的快速增長及其比重的持續提升。

  前4個月,中國一般貿易進出口5.34兆元,增長12.8%,佔我外貿總值的58.6%,比去年同期提升2個百分點。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2.44兆元,增長2%,佔26.8%,下滑1.8個百分點。

  前4月中美貿易增長5.9%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大豆進口出現了量價齊跌的現象。前4個月,大豆進口量為2649萬噸,減少3.8%,進口均價為每噸2723.8元,下跌8%;雙重壓力之下,大豆進口總金額只有721.5億元,同比下降11.5%。4月當月,中國進口大豆692萬噸,同比下降了13.7%。

  白明指出,大豆的量價齊跌與近期中美貿易衝突有著密切的聯繫。“中美貿易摩擦中發布針對大豆的加征關稅計劃以後,整個國際市場上的大豆價格應聲而落,此前中美之間的大豆市場是一體的,中美貿易摩擦有可能撕裂這一市場,國際市場上美國的大豆可能會賣不出去,中國也正鼓勵東北等地區擴大大豆種植面積。”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幾乎買了全球市場上近六成的大豆。去年中國進口大豆9554萬噸,同比增長了13.9%,創下歷史紀錄,佔全年糧食進口總量的73.1%。其中,來自美國的佔比約1/3。大豆是去年美國對華出口量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價值120億美元。

  “中國人消費了大量豬肉,豆粕是肉豬催肥的重要飼料,進口大豆的主要用途就是製做豆粕飼料。當前正值南美大豆集中上市季節,巴西、阿根廷等國家都有意向中國出口大豆,俄羅斯也有意增加對華出口。另一方面,中國也在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減少依賴度。”

  國家糧油資訊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8、2019年度大豆進口預計出現十五年來首次下降,預計進口量為950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100萬噸。預計2018、2019年大豆種植面積可能同比增長8.8%,至847萬公頃;產量預計在1580萬噸,同比增長8.6%。

  白明指出,大豆進口的減少反映出,中美貿易衝突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不過他指出,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尚未對出口造成實質性影響。

  他表示,從中長期看,中美貿易衝突肯定會影響兩國正常的貿易往來,但美國的貿易製裁措施即使落實也要到6月之後,對當前的貿易數據影響有限,其更多的影響在於增加了兩國貿易的不確定性。

  當前,美國仍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前4個月,中美貿易總值為1.24兆元人民幣,增長5.9%,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3.6%。其中,中國對美出口8772億元,同比增長6.6%;中國自美進口3578億元,同比增長4.3%;貿易順差5194億元。

  按美元計,前4個月,中美貿易額為1915.6億美元,同比增長13.2%。其中,出口1359.8億美元,同比增長13.9%;進口555.8億美元,同比增11.6%;對美貿易順差804億美元。4月當月,中國從美國進口139億美元,對美國出口361億美元,4月對美貿易順差221.9億美元,環比增長了43.8%。

  白明表示,中國並未主動追求貿易順差,實際上,通過此前的“百日計劃”,中國在減少中美貿易順差、維持貿易平穩上做出了許多努力。然而,中美貿易是建立在各自的比較優勢上的市場行為,美國在高科技產品上具備比較優勢,卻限制對華出口,是造成逆差的重要原因。

  據美白宮消息,繼美國代表團上周結束來華磋商之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下周將赴美繼續就貿易爭端問題進行談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8日表示,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通過平等磋商來化解分歧處理摩擦,符合雙方利益。

  周世儉表示,在6月關稅措施落地前,預計中美將開展密集的磋商,目前中美磋商的分歧仍然較大,需要爭取進一步的共識,磋商的進展將決定著中美貿易的走向,中國外貿因此也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

責任編輯:李彥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