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楊麗萍不生孩子是“失敗”?你怕是誤解了“成功”

不婚不生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如果非要給個解釋,那就四個字:人家樂意。

▲《雲南映象》中楊麗萍經典動作重現。圖片來自新京報網。

文 | 與歸

熱搜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你想要的時候,它死活不來;你不想要的時候,它不請自來。最近,知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在某平台上曬了一頓火鍋,卻不經意間登上了熱搜。

起因是,有網友為其留言,“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有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持30歲的樣子嗎?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你享受不了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比這條評論更可怕的,是這條評論的點讚數,高達1萬多。

▲網友對楊麗萍的視頻評論截圖。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生人”

很難想象,都2020年了,“女人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兒女”,還能得到如此多的讚同。

更令我感到詫異的是,李若彤也表示,作為一個未婚的成熟女性,她的評論、私信,每一天都在收到“你為什麽還不結婚”的問候。

▲圖片來自微博。

當然,現在的很多女性,也早已經不是100年前那麽好欺負了。

楊麗萍被莫名其妙“同情”後,一些女明星也紛紛介入話題,表達自己的立場。如戚薇回懟,“一個人最大的失敗是:時至今日,還在給我們‘女人’下定義。”李若彤也直言:“為何一定要結婚?或許沒有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不結婚總比找錯了湊活湊活強吧!”

稍微了解一下楊麗萍的經歷,我們也可以理解她的選擇。楊麗萍從小生活在一個離異家庭,自己也經歷過兩段“不合適”的婚姻。或許正是這些“坎坷”,讓她對婚姻有了更高的要求,讓她變得不將就。

該反思的是,在一些人眼裡,女性還是一種繁衍的工具,生育只是一種傳承的渠道。而當楊麗萍這種無論是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獨立而活、活出精彩的人出現,他們便渾身不適了。

更何況,婚姻也不是必需品。人有所愛,便不會孤單。真正的人生,從來都應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某個群體或者某個人,更不是為了某種觀念、某種要求。

替楊麗萍擔心沒有天倫之樂,可能還沒有認識到楊麗萍有自己的樂,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想要的人生。

而有沒有兒女,也從來不是衡量人生失敗與否的標尺。相反,失敗的人生,才需要孩子來完成逆襲。如果一個人指望通過打造孩子,來完成自己的夢想,那就可能已經是某種意義上的“失敗”了。

在那些所謂代際傳承中,如果不考慮孩子自己的夢想,如果沒有把孩子當做一個具有獨立意識的個體,有時還可能既誤了自己的人生,也毀了下一代的人生。

▲孔雀舞者楊麗萍。圖片來自新京報網。

學會尊重多元和差異

一個謬論可以有一千種方法被證明是謬論。

比如,我來劍走偏鋒一個:如果女性必須結婚生子才能完成角色定義,那些先天有生理障礙的,就不配被稱為女人了嗎?如果沒有子女便是失敗,那些先天有生育障礙的人,就注定失敗嗎?

另外,有時候想想也挺奇怪,如果一個人不結婚不生子是為了“大家”或“國家”,是做出了自我犧牲,如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為家”,似乎大家都覺得這是崇高的、光榮的。但是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夢想或信念而活,便似乎不太那麽容易被接受了。

再如,倘若一個女人是年紀輕輕喪夫後,一直守寡到老,堅守所謂“不婚不生”,反倒有可能要被讚頌忠貞了。

以上,不矛盾嗎?不尷尬嗎?

說到底,婚或不婚,生或不生,都完完全全是個人的事情,他人無權去指摘,更沒有理由去指責。

有的人追求寧缺毋濫,有的人追求聊勝於無,有的人不將就,有的人不講究。在我看來,這雖是不同的人生態度,但都是個人的正當選擇。

當然,你也可以有一種愛好是養孩子,正如楊麗萍熱愛舞蹈如同熱愛生命。正如生孩子是你的自由一樣,不生孩子也是一些人的自由。

多元化的社會才是健康的。多元不僅意味著包容,更意味著共生。如果所有女性都必須結婚生子,那才是相當可怕的。

有些人心懷人類、心憂社會,可以理解。但如果真的是擔心生育率、擔心老齡化,那倒不如去幫幫女性,幫她們打掉“守寡是義務”“貞操是美德”的枷鎖,去鼓勵自由婚戀,去保護和捍衛他們的婚育權。

如果你真的喜歡吐槽,我也可以給你列個名單:牛頓、特斯拉、萊布尼茨、達·芬奇、梵·高……這些牛人都終身未娶,他們是不是都很失敗?或者,你的吐槽僅僅限於女性?

寫了那麽多,如果你還聽不進去,我只好說,不婚不生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如果非要給個解釋,那就四個字:人家樂意。

文|與歸(媒體人)

編輯:狄宣亞 實習生:王雪瑩 校對:何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