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證券股掀漲停潮!有資金已經嗅到牛市的味道

一不留神,A股證券板塊都快接近漲停了。7月2日證券板塊上漲7.55%,出現了牛市才有的“搶籌”行情。

此前,一直有人說嗅到牛市的味道,此時他們應該能看見“若隱若現”的牛市行情走來了。

證券板塊扛起指數上漲大旗

7月2日滬指大漲2.13%。

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以來,滬指平均漲幅為0.28%;近半年來,滬指漲幅超過2%的交易日只有7天,實屬罕見。

近一個月以來上漲指數平均漲幅為0.28%

證券板塊也成了7月2日A股市場最火熱的板塊,吸引了市場嗅覺最靈敏的一批資金。

7月2日,證券板塊45隻概念股中,包括浙商證券、光大證券在內的12隻個股漲停,漲幅最小的中國銀河也上漲了4.60%,板塊平均漲幅達7.55%,板塊合計成交接近1000億元,約佔當日兩市成交額的10%。

7月2日證券板塊出現漲停潮。圖片來源:通達信

截至7月2日收盤,證券板塊最新總市值約為2.98兆元。相比上一個交易日收盤時的約2.77兆元,總市值單日約增加2100億元。

更誇張的是,一系列證券基金也隨之漲停,證券B級(150224)、證券B基(150344)等帶杠杆的證券行業基金漲停。資金紛紛追入證券行業,生怕自己動作慢了踏空,市場出現了牛市才有的火熱氣氛。

7月2日證券B類基金大漲

證券大漲通常是全面牛市來臨信號

有經驗的交易者常說,市場是走出來的,不是能簡單預測出的。牛市能否出現也是如此,但市場走牛最明顯的特徵是成交量持續放大,證券乃至金融板塊大漲。

回顧2014-2015年市場大牛期間,出現了“市場大漲、證券先行”,老股民形象地將證券板塊比作“牛市旗手”。

回顧近期行情,7月1日,銀行、地產等低估藍籌拉動滬指漲破3000點,7月2日,證券板塊接力衝關,帶領滬指衝擊3100點,兩市成交量也再度登上1兆元關口,有點要走出牛市的味道。

具體來看,在推動滬指大漲的前14個品種中,有包括中信建投、中信證券等5隻個股的證券板塊。此外,以貴州茅台、中國人壽、農業銀行為代表的白酒、保險、銀行板塊也為滬指上漲做出了不少貢獻。

7月2日指數貢獻(僅供參考)。來源:通達信

相比A股市值近2兆元的貴州茅台、0.62兆元的中國人壽、1.1兆元的農業銀行,中信建投、中信證券的A股市值分別在3000億元左右。

換句話說,證券行業市值相對較小,想要推動指數上漲相同的高度,則需要更高的漲幅。

業內人士指出,市場走牛通常伴隨交易量放大,證券公司有近30%的業績來自交易傭金,隨著交易量放大,證券公司的傭金增加,將直接利好證券公司業績。

從消息面看,近期市場的確流傳著包括監管層向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打造航母級大券商等利好行業發展的消息,但左右市場走好還是壞,還是需要看資金的選擇,目前看資金選擇了做多金融板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2月也出現過證券板塊集體漲停的情況;2020年2月出現包括浙商證券在內的證券股漲停情況,但由於多方面因素未能演變成市場總體走牛。

追金融?還是潛伏消費科技?

在難以證明證券板塊暴漲能否引來牛市行情時,如何操作成為投資者關心的主要問題。

總的來看,目前的主流選擇有兩個,其一是追進大漲的證券、金融板塊;其二是趁機進入調整中的科技板塊。

這兩種做法都有其背後的邏輯判斷。追進大漲的證券金融行業是看好牛市邏輯,板塊估值已經調整到位;而此前漲得較好的醫藥、消費、科技板塊漲幅都太高,隨著7月進入業績驗證階段,再繼續持倉“高位股”顯得性價比不高。

長城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汪毅表示,7月進入中報披露期,市場主導因素逐漸回歸到公司業績。目前,生產已基本恢復,但下遊需求較弱,企業擴張意願不明顯,盈利恢復相對緩慢。中報業績反映在市場行情上可能仍是必需消費和醫療佔優,在長期邏輯不變情況下,中報業績調整可能會為部分行業帶來機會。

也有騎牆派觀點認為低估值金融和高估值科技都是不錯的選擇。

西南證券研報預計,下半年在以“科技牛”為主基調的基礎上,存在階段性風格切換的可能。一方面,科技板塊會從高估值、高預期的板塊切換到業績兌現的板塊。另一方面,低估值的價值板塊也會受到資金青睞。

也有觀點繼續看好消費、科技股的行情。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當前A股市場的上漲主要還是受到流動性的推動,等到海外疫情出現轉捩點,A股將走出更加強勢的牛市走勢。他建議關注消費加科技的機會。他指出,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因此品牌消費品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經濟轉型產生的新機會導致出現顛覆性的結果,中國的巨無霸企業如阿里、京東、騰訊等,無一例外也都是消費加科技的模式,用科技助力消費增長有利於產生偉大的公司。

作者:毛超

新媒體編輯:謝玥

監製:柯銳

看完點這裡是個好習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