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說宋朝是一個寬待百姓的王朝?

最近宋朝宮廷劇《清平樂》大結局,很多人寫了不少與宋朝有關的文章,甚至有人說宋代百姓忍受著沉重的苛捐雜稅,以至於民不聊生,不過小佛不這樣認為,在小佛的心目中,宋代是我國封建王朝中極少寬待百姓的王朝。

在電視劇《清平樂》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言官與宋仁宗爭論的畫面,甚至讓仁宗都沒有時間喝水沒有時間吃午飯,而仁宗卻從來未曾責怪言官,認為他們的行為其實都是為了限制皇帝的行為,為天下百姓著想。

縱觀兩宋三百多年時間裡,基本沒有殺過文人士大夫,更沒有殺過“上書言事”的官員,蘇軾在王安石變法期間被人誣陷說他罵宋神宗是正在冬眠的龍(蘇軾有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神宗也只是外放蘇軾,放在清朝文字獄盛行的時候,蘇軾一家可能都性命不保。

言官可以暢所欲言,那麽百姓的生存情況就能傳到皇帝的耳中,甚至會有官員在皇帝面前幫起義的百姓說話,仁宗朝官員劉敞曾在文章《患盜論》中直言盜匪滋生的根本原因——“衣食不足,盜之源也;政賦不均,盜之源也;教化不修,盜之源也。一源慢,則探囊發篋而為盜矣;二源慢,則操兵刃劫良民而為盜矣;三源慢,則攻城邑略百姓而為盜矣。此所謂盜有源也”

南宋高宗時期,山東盜匪猖獗,多次進攻城池,中書舍人向趙構上書,直言這一切其實都是朝廷的各種政策迫使百姓起義,“兵興累年,饋餉悉出於民,無屋而責屋稅,無丁而責丁稅,不時之須,無名之斂,殆無虛日,所以去而為盜”。

想要百姓有飯吃,不變成盜匪,不造反,宋朝統治者可謂竭盡全力,以各種手段幫助百姓渡過難關,他們提供糧食、耕牛,免除百姓的稅收、徭役。

相信大家看過不少古裝劇,如果電視劇中有災難的發生各級官員都如臨大敵,限制流民進入城市,畢竟流民沒飯吃的時候,分分鐘就可以變成盜匪。有人曾經統計過,宋朝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的王朝,三百多年裡一共發生水災、旱災、蝗災、疫癘等六大主要災害1219次,平均下來每年將近四次,就像鄧拓先生曾經說得那樣:“兩宋災害頻度之密,相當於唐代,而其強度和廣度,則更有甚於唐代”。

在古代,人口和田地是農業生產的要素,也是一個政權想要長治久安的根本,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名的經濟繁榮時代,這不僅僅得益於統治者對商業的看重,更得益於他們以各種手段鼓勵百姓開墾荒地,讓百姓能夠穩定繁衍,讓賦稅充足。

宋朝統治者除了要面對自然災害,更要面對周邊各個少數民族挑起的戰爭,畢竟戰爭也會導致流民大量產生。宋朝為了讓兵災過後的流民能夠盡快安定,常常給予各種優惠政策,免稅免徭役,鼓勵百姓重返家園繼續生活。

當然,有人肯定會說,每個王朝的統治者都有過相同的做法,而這就不能用來說宋朝是一個待民以寬的王朝,那小佛就以數據說話,畢竟理科生擅長的事就是以數據說話。

何竹淇先生曾經將宋朝的史書與各類著作、筆記、日記中的百姓反抗活動進行統計,兩宋一共有各種反抗活動433次,平均一年1.36次,可以說發生得非常頻繁,而實際上這些反抗活動基本上規模都非常小,人數很少有超過上千人,在北宋方臘領導的大規模起義活動之前,北宋王朝就沒有發生過影響整個北宋朝廷的起義。

被大家所熟知的梁山好漢其實也就是三十六個人的流寇團夥而已,在鼎盛時期不過千餘人,輕輕鬆松被張叔夜帶千餘人用計滅掉,即便是後來宋江等人的故事被施耐庵改編成章回體小說《水滸傳》,其中108將中真正的農家子弟只有九尾龜陶宗旺一人,還有人直接被騙上梁山,並不是對北宋王朝不滿。

參考資料:《宋史》,《患盜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