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I如果導致大面積失業怎麽辦?看這裡

因為從事記者工作,我難免和科技圈走的比較近。

在和AI類企業溝通的時候,常常聽到的一個說法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取代人。”

說這句話的人通常還伴隨著如自由女神般的使命與光輝感。

不過話說回來,沒點使命感和理想主義也不可能在現階段老老實實做AI。這種花大錢,不知何時產出的“賠錢賣賣”除了靠風險投資的硬氣,還有就是創始人心中的那一片伊甸園了。

可即便如此,普羅大眾真的接受嗎?

雖然不少專家都跳出來說,“現在我們在進行的AI革命有如百年前的工業革命和電力革命一般,當汽車取代了馬車,馬車夫還是可以當汽車司機的呀。”

但對於每一個即將被AI替補的人類而言,這都是個人的完整悲劇。

工業革命引發“失業潮”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會,比如用珍妮機的紡紗女工

而且,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當失業來臨時,我還能做些什麽?

2017年,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針對跨越46個國家的800份職業展開研究,結果發現,到2030年,8億人將因自動化而丟掉飯碗。這相當於全球勞動力的1/5。另外,全球1/3的勞動力必須接受再培訓,否則將無法保住目前的工作。

單純審視自動化對美國就業的影響,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接下來20年裡,美國47%的勞動者的工作很有可能將走向自動化。”

但凡事總有兩面性,以上數據雖值得引起憂慮,卻也表明53%的美國本土崗位和4/5的全球崗位不太可能受到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進步的影響。

這具體包含哪些領域呢?《快公司》採訪了人工智能、機器人學和人類生產力領域的三位專家,征詢了能夠經受自動化考驗的寶貴職業建議。

01

創意人士

“儘管我相信,每一個工作崗位都能夠並且也將從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或機器人影響中獲益,但在我看來,有些職位將永遠不會被技術所取代。”人力資源平台Broadstone創始人兼CEO湯姆·皮克斯吉爾(Tom Pickersgill)說道。該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將求職者與英國最大的雇主相互匹配。

其中一類被歸入安全地帶的崗位就是創意人士,包括藝術家、歌手和音樂人。“人類利用其生活經歷、情感和創造力,賦予作品生命。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利用數據進行學習和改善。”皮克斯吉爾說道。“我不相信數據能夠創造真正的藝術作品,甚至通過共同的經歷引起閱聽人的共鳴,無論是繪畫、旋律還是歌聲。”

02

維護領班

運行生產線的過程中,問題和瓶頸在所難免,通常來講,這不是一件好事。但從工作機會的角度出發,這類無可避免的問題將有利於保住人類的飯碗,因為其解決方案離不開人類的獨創性,People First產品主管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說道。該公司通過運行軟體平台,致力於提升人類的工作效率。

“儘管機器能夠以更快的速度組裝產品,卻不具備解決生產問題所必需的分析能力、領域專長和寶貴知識。”威廉姆斯說道。他指出,這類工作屬於高技能崗位,但也會是高需求的。

03

髮型師

Central Research Laboratory是一個高科技共享辦公太空,也是服務於技術創業公司的孵化器。作為其主管,馬特·亨特(Mat Hunter)目睹無數初企試圖開發各種新技術,因此深入了解了機器的能力和局限性。他相信,與會計類等崗位相比,社會地位相對不高的理發師反而能夠安全度過自動化危機。

“過去曾有人嘗試開發理發機,但除了寸頭,其他髮型都需要相當靈巧嫻熟的手法,這是很難做到自動化的。”亨特說道。“反正,機器也不擅長聊八卦。”

04

心理治療師和社工

皮克斯吉爾指出,另一類不受自動化影響的崗位很可能是與治愈心靈相關的工作。“人們看心理醫生,是因為需要情感支持和引導。這只能通過人與人的真實互動實現,對方必須能夠感知和理解你的需求,根據共同的經歷為你提出建議,而不是僅僅基於數據驅動的邏輯做出判斷。”

05

教師

老師往往是社會的無名英雄。他們工作過量,薪酬偏低,卻肩負著一項最重要的任務:培育年輕人才。進入自動化時代,這些辛勤的園丁將迎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他們的工作不會受到威脅。

“在往後的日子裡,AI和機器人無疑將支持教師發揮育人作用,但我不認為,未來某天,教導孩子的將不再是人類。”皮克斯吉爾說道。“人際交往能力、同理心和理解力對於培養全面發展、情感自信的年輕人而言至關重要,唯有人類才能做到這一點。”

06

醫護人員

威廉姆斯認為,醫生和護士的工作也很可能永遠不會被機器所取代。毫無疑問,自動化技術將進一步強化治療效果,但事實是,在與患者建立關係、使他們感覺被體諒理解方面,機器人永遠無法超越醫護人員。

“醫護人員與患者接觸需要社交智慧。即便是最複雜先進的機器人,在培養人際關係方面,它也只能假裝建立關係、表達理解或展示其他形式的情感智能。”威廉姆斯說道。

07

看護人員

人類或許不介意把下廚和理財的任務交給機器人和人工智能,但是讓機器人當孩子的保姆或照看年邁的母親,我們恐怕過不了自己心裡那一關。此外,我們還必須考慮到一點:當今最先進的機器人也缺乏肢體靈巧度,難以執行看護者每天重複的動作和行為。

皮克斯吉爾認為,即使機器人和人類一樣靈活,能夠抱起啼哭的嬰兒,溫柔搖晃,哄她入睡,或者幫老年人更換衣衫,看護人員的飯碗仍然是安全的,畢竟人類無法從機器人身上獲得溫暖舒適的感覺。

“人們希望被他人照顧。孤獨感是主要問題,尤其對老年人而言。因為作為人類,我們渴望人際互動。”皮克斯吉爾說道。基於其本身的性質,機器人永遠無法給予這種互動。“從情感上乃至身體上來講,人類看護者能在確保幸福、舒適和心理健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皮克斯吉爾說道。換言之,在可預見的未來,他們的工作是有保障的。

是誰說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這份清單不算詳盡,但給我們提供了一定的思路,說明了暫時不受自動化波及的崗位所具備的共同品質。

在這些職業領域中,從業者必須能夠理解人類的身心狀態(藝術家、心理治療師和社工),適應微妙而不可預見的變化(髮型師和維護領班),並且善於與人相處、體恤他人感受(教師和醫護人員)。

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成功複製這些品質之前,渴望尋求工作保障的人不妨考慮以上職業或類似崗位。

所以,你更認同哪些崗位不能被取代呢?我們調查問卷一下吧~

文 | Michael Grothaus

圖片 | 來自網絡

排版 | 和星星

我們不以資產規模多寡排名、不以垂直領域論英雄、我們想跟你來場智力遊戲,如若你認為你的客戶和潛在客戶面臨的“麻煩”是一個富礦,且值得深挖,

那麽《快公司》2018中國最佳創新公司榜單了解一下。

回復:創新公司,了解詳細內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