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時隔三年半,國內再上三個核電新項目

《財經》記者 韓舒淋/文 馬克/編輯

隨著中廣核電力即將A股上市和國家能源局新批三個新項目,國內核電在遇冷多年後,終於開始緩慢重啟。

在7月25日國家能源局的例行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表示,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核準開工。這是三年半以來,首次有官方消息確認有新的核電項目獲得開工核準。

國內核電上次有新項目核準是在2015年12月,彼時,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了田灣5、6號機組和防城港3、4號機組。此後,除霞浦快堆示範工程獲準開工外,並無新的機組獲得國務院核準,而該項目為國家重大核能科技專項,並非普通大型商用核電站項目,核準流程亦有所不同。

此次能源局的官方表態,意味著國內核電已經事實上重啟。據《財經》記者了解,前述三個獲得核準的項目,分別在2018年底和2019年初的兩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分別獲得原則性通過,其中山東榮成項目已經開工。

能源局官方表態後,中國核電亦在7月27日發布了關於旗下漳州項目獲得核準的公告,公告中表示,工程現場“四通一平”等準備工作已完成,施工前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正在等待國家核安全局頒發建造許可證。

福建漳州項目和廣東太平嶺項目分別由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控股開發,據《財經》記者了解,項目在獲得核準時,高層還特別關注了監管當局要加強監管,以及關鍵設備要自主牢牢把握,不被“卡脖子”。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項目均為新的核電廠址,並且是融合後的華龍一號技術首次落地。該兩個項目在進行前期工作時,都曾按照引進美國AP1000技術進行規劃。但此後國內核電產業、技術格局生變,中核、中廣核均開發出自己的三代核電技術,負責引進AP1000的技術公司國家核電與核電業主中電投合並為國家電投,三大核電公司轉而優先使用自己掌握的技術。最終,漳州、惠州項目後來變更了技術路線,採用融合後的華龍一號技術。

據業內人士介紹,融合後的華龍一號有“三個統一”,即在主系統、主參數、主要設備的技術要求上都做到了統一。此外,20個主要技術特徵都一樣,相比融合前,其一回路流量、溫度等技術指標都從融合前的不一致變為一致。此外,在安全系統上有兩個選項,一個為源自中核設計的兩個安全序列加非能動設計,一個為源自中廣核設計的三個獨立安全序列加非能動設計。2017年7月,華龍國際向能源局提交了融合後技術方案,後獲得能源局批複。

項目開發過程中,位於廣東惠州的太平嶺核電項目是後來居上。據《財經》記者了解,中廣核福建寧德廠址原本有望率先上馬新的華龍一號機組,但其後考慮到漳州、寧德都在福建省,且彼時福建省內已有寧德、福清兩大核電基地,需考慮平衡。另一方面,廣東省電力發展需求較大,尤其是考慮到大灣區建設,太平嶺所在的惠州位於大灣區中心,也得到了廣東省的支持。多方考慮下,原本廠址條件準備靠後的太平嶺成功後來居上。

自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後,核電全球遇冷,中國是碩果僅存的核電大市場,A股市場給予核電公司的估值也明顯更高。

中廣核電力(01816.HK)於2014年12月成功在香港上市,為首個上市的國內核電企業。7月25日,中國證監會官網發布消息,中廣核電力A股IPO獲得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成為首個多地上市的內地核電公司。

A股對核電公司更高的估值是驅動中廣核電力啟動A股上市的重要原因。

在中廣核電力香港上市後,2015年6月,中核集團旗下核電公司中國核電(601985.SH)成功登陸A股。截止2018年底,中廣核電力在運核電機組22台,裝機容量2431萬千瓦,在建機組6台,裝機容量743萬千瓦;中國核電在運機組21台,裝機容量1909萬千瓦,在建機組4台。

財務數據方面,中廣核電力2018年營收為508億元,淨利潤為137億元,淨利率約為26.9%,中國核電營收為393億元,淨利潤為85億元,淨利率約為21.6%。

可以看出,在核電裝機、營收、淨利潤及盈利能力等多個指標上,中廣核電力均優於中國核電,然而二者市值卻幾乎相當。中廣核電力目前市值約為1018億港幣,中國核電市值約為878億人民幣。在港股,中廣核電力市盈率為10倍左右左右,而在A股,中國核電市盈率約為18倍,顯著高於港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