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名老中醫之路——多位名老中醫告訴你的治學經驗

1980年下半年,《山東中醫學院學報》開闢了一個享譽全國的專欄「名老中醫之路」,邀請全國著名中醫學者撰文,回憶其治學道路與經驗。該欄目不僅得到了名老中醫的積極響應,而且在中醫界引起強烈反響。江西的朱炳琳先生在《到處逢人說鳳梧》一文中回憶說:「遙想專欄初辟當年,莘莘學子,奔走相告,《學報》一到,先睹為快,筆錄手抄,不分晝夜。」 即當時情景之寫照。

之後,將這些文章加以彙輯,由周鳳梧、張奇文、叢林任主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分3輯出版。問世後,受到普遍歡迎,印行3萬餘冊,仍供不應求。

《名老中醫之路》共收錄100篇文章,主要涉及97位名醫,記錄了老一輩著名中醫的成才之路、成功之路和成名之路。名老中醫成才因素固多,但讀書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筆者通過反覆研讀,對97位名老中醫的讀書經驗進行了初步總結,今分為若乾專題與同道共享。

1

讀哪些書

筆者以山東科技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名老中醫之路》合訂本為底本,對97位醫家讀過的中醫書(主要是古籍)進行了統計。

經統計,97位醫家均有關於讀書的記述,所提及的書共有320種。

總結出名老中醫讀書的幾個特點:

第一,必讀經典。排名靠前的著作均為經典,如《內經》、《難經》、《傷寒》、《金匱》、《神農本草經》等。還有些醫家隻提及讀「四大經典」,未列具體書目,故經典是醫家普遍重視的,是學醫必讀之書。

第二,重視基礎。除了經典,如《湯頭歌訣》、《藥性賦》、《瀕湖脈學》等基礎性著作也受到重視,明顯高於單純臨證著作。

第三,多未必善。雖然醫家提及的書有320種,但僅1人提及的有197種,佔61.5%。真正被名老中醫普遍重視的並不是很多,也就是說讀書應有重點。抓住重點,再博覽群書,是學習中醫應注意的。

2

背哪些書

學習中醫不僅要讀書,還要背書,這是古今醫家成才的共同經驗。

劉渡舟先生說:「不背一點書,是沒有功夫可言的。

名老中醫不僅提出背誦書目,還多有論及背誦的意義與方法。

嶽美中先生說:「對《金匱要略》、《傷寒論》,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張口就來,到臨床應用時,就成了有源頭的活水。不但能觸機即發,左右逢源,還會熟能生巧,別有會心。」

沈仲圭先生說:「根據我的經驗,年青時要讀熟幾本書打底子。因年輕記憶力強,一經背誦,便不易忘記,可以終身受益,同時為以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陳鼎三先生認為:「經典著作中的條文,乃是從無數病例中總結出來的具有規律性的東西,也就是俗話所說『萬變不離其宗』之『宗』。記住它,背誦它,就能在臨床上觸發思緒,吃透精神,從熟生巧,別出心裁。」

關於背誦,名老中醫有許多經驗,今摘錄數則如次:

任應秋:「我學習經典著作如《靈樞》、《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都是二十歲以前讀背的,也就是用機械的方法,朝斯夕斯地讀和背,基本本把它記下來了。」

薑春華:「現在看來,趁年輕記憶好,讀熟了後來大有用處,這也可說是學習中醫最基本的基本功。」

方葯中:「我用小紙片把要背的東西寫上一小段帶在身上,反覆默念,走到哪裡念到哪裡,一天能背熟幾個小段。」

哈荔田:「我背書時不用默誦法,而是在僻靜處朗朗誦讀,俾聲出之於口,聞之於耳,會之於心,之後則在喧鬧環境中默憶背過的內容,所謂『鬧中取靜』。如此,則不惟能熟記,且能會意。」

路志正:「伯父教我誦讀中醫典籍的方法是:先是低吟,即自念自聽,吟讀數十遍或百遍之數,有若流水行雲,出口成誦,形成自然記憶。他反對高聲朗讀或強記在心,否則忘卻亦快。低吟之後,要逐漸放慢速度,邊讀邊體會文中涵義,所謂『涵味吟誦』,務求弄懂原文。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逐漸使我認識到背誦和理解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許多名篇大作及中醫經典都是這時誦讀的,至今不少原文仍能朗然成誦,深感得力於當年窗下功夫。」

謝海洲:「經典著作是中醫理論的源泉,有了熟讀乃至重點篇章能夠背誦的硬功,博覽各家各派,才能抓住重點。老一輩所以能引經據典,脫口而出,如數家珍,就是因年輕時下過一番苦功。經典讀熟了,以後才有豁然貫通之妙。尤其在青少年時,奠基更為重要。我四歲時,隨祖父課徒的學生念些歌賦,雖不理解,念得多了,也就記住了。背,不單純是記憶的問題,還有加深理解的作用。學習方歌、藥物更是如此,不背不成。熟背才能得心應手,口到筆到,熟能生巧……這種背誦的『童子功』,對學中醫的人是必備的。」

總之,老一代名醫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學好中醫必須背誦,而且背誦宜早,必須堅持不懈。

3

讀書入徑

讀中醫書,通常要講究次序。通過分析《名老中醫之路》醫家的讀書經驗,可知學習中醫讀書的入徑主要有二,一是由淺入深,一是由深而淺。

由淺入深,即從流溯源,就是先讀一些淺顯易懂的書,然後再讀經典。

如袁鶴儕先生說:「初學入門,可以選讀諸如陳修園的《傷寒論淺注》,《金匱淺注》、《醫學從眾錄》、《醫學實在易》、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及《頻湖脈學》、《本草備要》等書,如此在醫理上雖未深通,而在臨床應用上,苟能靈活運用,亦頗小道可觀。然欲達到精通醫理,則相去尚遠。仍須溯本求源,從根本做起。

要認真研討《內經》、《難經》、《脈經》等經典。此後,宜進一步學習《傷寒》、《金匱》、《千金》、《外台》、《本草經》、《本草綱目》等,參以金元四大家及各種醫籍。這樣才能較全面、系統地掌握中醫理論。此須假以時日,方能得其精髓,明其靈活變通之妙。」

由深而淺,即從源到流,其入徑與上述相反,主張從經典入手。

如任應秋先生說:「首先要讀好《靈樞》、《素問》、《傷寒論》《金匱》幾部經典著作,因為它是漢代以前許多醫學家的總結,許多文獻的結晶,是中醫學理論的基礎。把它讀得爛熟,才能算打下了比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又如方葯中先生回憶恩師陳遜齋的教導時說:「陳老要求很嚴,又十分耐心。他很注意學習方法,強調立足點要高,一定要從經典學起,旁及各家,然後由博返約。他認為《傷寒》、《金匱》應該是臨床家的『看家本領』所在,在此基礎上,上溯《內經》,下及後世,才能對中醫學有系統的了解。」

兩種途徑,看似相反,其實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一樣的。無論從源至流,還是從流溯源,最終都要源流貫通、源流合一。

至於選擇哪條途徑,並非一成不變。

王文鼎先生弟子回憶先師學醫經歷:「投拜到當時名醫鄭先生門下為徒。鄭先生第一次講課,就反覆申言:欲為良醫,當從《內》、《難》學起,方有根底。否則專恃一二方書,即使為醫,亦走方郎中而已。文鼎本當遵師教誨,循序漸進,打下堅實根基。怎奈由於文史水準所限,對秦漢文章難以理解,真是讀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別,別而未能新,十分苦惱。

何況他學醫是為急切謀求生計,便向鄭老師請求賜教看病之法。鄭老師失望之餘,只好把他介紹給顏聞修老師。顏師倒也因材施教,讓他讀些應用方書,諸如《珍珠囊藥性賦》、《湯頭歌訣》、《神農本草經》及《醫學三字經》等,引其入門。但顏師亦謂:這些淺近之書只可敷於應用,未可深入堂奧。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海鱉,理固然也。」

此外,劉季三先生在論教學實踐時談到讀書的先後,論述詳細,可法可據,摘轉於下:「學生第一年先學《傷寒論》,要求背的爛熟,約用三個月。第二步學《金匱》,同樣要求背的爛熟,又約用三個月,共六個月。下半年內除每天念原文一遍外,可以參考各家的注本,全年大約可看《傷寒》注本二十種左右,《金匱》注本五種左右。

在這一年中,要求眼有看,看《傷寒》、《金匱》;耳有聽,聽《傷寒》、《金匱》;口有道,道《傷寒》、《金匱》。專心致志地學,隨時誘導,隨時啟發,隨時講解,隨時提問,促使學生能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不斷提高悟機,深入鑽研,鞏固提高。

第二年學習《內經》、《本經》,要求重點熟記,不要求全部背誦。看註解時,要求以《傷寒》、《金匱》來解釋《內經》、《本經》,又要求以《內經》、《本經》回過去解釋《傷寒》、《金匱》。這樣循環往複,《內經》《本經》讀熟了,《傷寒》、《金匱》是更熟了。四部經典熟悉之後,閱讀溫病學說及各大家的《內經》註解和《本經逢原》、《本經疏證》、《本草思辨錄》,另外,學習有關這方面的著作二十種左右。

第三年是由約及博的階段,鼓勵學生多讀書,不僅大家、名家的書要讀,即便是《串雅》內、外編也要讀,讀得越多越好。讀書要寫筆記,寫心得體會,要用《內經》著作為尺度,來分析評價。這一年大約可看醫書四十種左右。第四年是繼續鞏固理論知識,從事臨床實踐的階段。要求理論聯繫實際,培養獨立工作的能力。」

先生們的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是由淺入深,抑或是由深而淺,都可達到登堂入室。至於孰先孰後,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而相應地選擇。應注意的是,兩種途徑雖可融通,但要把握重點,即經典,即源頭。「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正其本,清其源,方能得其幽微。

4

博與約

中醫古籍浩如煙海,除了要選擇讀書入徑之外,還應注意處理好博與約的關係。所謂博,是指讀書宜廣博,數量宜多,種類宜寬,即博覽群書。所謂約,就是精,是指讀書宜專精知守,不宜泛而無歸。從學習中醫的角度,既要博,又須約,而關鍵在於處理好博與約的關係。張贊臣先生說:「非博則無以專,欲專則必須博,兩者似相矛盾,實則相輔相成也。」

博覽的好處是見多識廣,不存門戶之見。張伯臾先生認為:「中醫治學之道,以《內經》、《傷寒雜病論》為基礎,但同時又必須擷采眾長,這樣才能增進學識,提高醫術。」魏長春先生:「在熟讀精思經典著作的基礎上,廣泛地學習前人的著作和經驗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金元四大家及溫病學派葉、薛、吳、王的著作,更應反覆研讀。但在學習時必須擇善而從、摒斥門戶派別之偏見。」

但如果隻知博覽,抓不住重點,往往收效也就不大。張澤生先生說:「太多太寬,郢書燕說,泛泛而過,印象不深,有時反滋其惑。看了丹溪書,則從痰從陰虛治;看了景嶽書,則從陽虛治;今天重用蒼樸、二陳,明天又重用熟地、山藥。這樣治無定見,方葯容易變亂。當然在學醫或初業醫時,可以廣采博搜,增加知識,誘使自己去探索。」

博覽通常需要有一定基礎,尤其是經典的基礎,然後再博覽群書,這樣才能博採眾長。

王靜齋先生說:「學醫要從四部經典著作入手,熟讀以後,再博覽群書;經過認真臨床,方能得之於心,應之於手。」

屠揆先先生說:「先叔父嘗教導我說:『為醫之道,首先學好四大經典著作,這是根本。各家學說,必須博覽,相互參證,方能逐步深入。識見既多,思路既廣,臨證之際,自能應付裕如。』」

韓百靈先生說:「若專精基於博覽,博覽必識主體之學,臨證有所宗而有所舍,而後必有獨識而獨得,必由博而返約。是學貴於專精,而放眼於寬,方不致一葉障目,兩豆塞耳,泰山不見,雷霆不聞,是為聾瞽,必無所為。」

面對眾多的中醫古籍,前輩們通常採取由博返約的方法。楊志一先生認為「由博返約」有二層含義:「一是在博覽群書之後,應該歸納出其中的要點和規律,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要有所發現,否則就是死讀書;二是在有了寬廣的基礎和全面知識之後,應該定向發展,應該在某個方面或某個專題上多下功夫,深入研究,這樣才能有更大的進步,才能更上一層樓。」

張澤生先生說:「治病要有定法,讀書要有選擇,有批評,合我者用之,不合者棄之,要去蕪存菁,活用前人的經驗。我主張經典著作要熟讀精讀,其他可以泛讀博覽,最後要重點反覆研讀一本實用書籍,從此書到臨床,從臨床到此書,反覆數次,定型以後,可參看一些名家醫案醫話,雜誌文章,廣搜博取,豐富自己的臨床。這樣實踐功夫才能純熟,這就叫做『取精於宏』。」

李克紹先生治學主張「要博覽群書,更要由博返約」,認為「除了經典著作之外,還要廣泛地閱讀其他醫家的著述,尤其是歷代名家的著述」,但「僅僅是讀得博還不行,還要由博返約,才能真正學到手。所謂由博返約,就是從全面資料之中,歸納出幾個重點,從不同的現象之中,找出其共同規律。」

就一生的讀書而言,不僅要由博返約,而且還要由約返博,不斷交替。周筱齋先生說:「回顧學醫經歷,深感治學過程是:始於約——進於博——終於由博返約;達到『爐火純青』,猶不可以為峰極。」

程門雪先生弟子回憶:「程氏治學,可分三次變化:始則雜而不專,僅是一般的從師與學校二個卒業,奠定了做醫生的基礎,而一無特長的時期;繼則由教學而專於《金匱》,是為『由雜而專』的一變。三十六歲以後,則博涉群書,大約除《千金》、《外台》、《本草綱目》等巨帙鴻編作為備查外,其他名著及清代各家,無不泛覽,每讀則多加箋批,這是『由專而博』的一變。四十二歲以後,則如上文所引,『書不求多,數種經典已足』,而且『縮為五、七言歌訣,以便誦讀』,認為這樣做,是他自己『晚學之始基,亦即補讀之一法』。這第三變是『由博而返約,由粗而入精』,到了爐火純青、無遠勿屆、無往匪適的程度。古人說:『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這個「道」字是講的為政達到『至治』,也可借喻為治學的最高境地了。」

5

寧澀勿滑

《名老中醫之路》記載了許多讀書原則與法,「寧澀勿滑」便是其中之一。所謂寧澀勿滑,就是強調讀書宜用心精讀,在細節上下功夫。尤其是經典著作,不僅要讀熟、背熟,還應該精研字詞,弄清含義。

嶽美中先生在談到「讀書寧澀勿滑」時說:「對主要經典著作要扎紮實實地下功夫,讀熟它,嚼透它,消化它。讀每本書都要在弄清總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細摳,一句句一字字地讀懂。無論是字音、字義、詞義,都要想方設法地弄明白。不可順口讀過,不求甚解,不了了之。也不可用望文生義得簡單辦法去猜測。更不能拿今天的意思硬套上去……這樣逐字逐句地讀書,看似澀滯難前,實則日積月累,似慢實快。那種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讀法,不過是捉摸光景,模糊影響,談不到學問。」

任應秋先生持有同樣的觀點,認為對於重要典籍宜「迂頓」而「非速化」。他說:「我們讀《靈樞》、《素問》等,亦只能採用『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蘇東坡《又答王庠書》語,筆者注)的方法進行,寧可『迂頓』一些,不求『速效』之術……至於在讀的時候,態度務須認真,精神務須集中,遇到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地方,必須查問清楚,不應該一知半解,自以為是。」

蒲輔周先生以「活到老、學到老」的恆心讀書,「每讀一部中醫文獻,無論是巨著,還是中短篇,始終堅持一絲不苟,從頭讀起,一字一句,一章一節,竭澤而漁,不使遺漏。即使讀兩遍、三遍,也不改易這種方法。」他常說:「學無止境,每讀一遍,皆有新的啟發。」

趙金鐸先生認為:「在細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難題將人澀住,是順口溜過,還是抓住不放?這是治學上的一個大問題。」因此,他讀書首先是「從頭到尾地通讀一遍,領會精神,窺其全豹。」之後便是細讀,因為「隻作全面、一般性了解,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下功夫精鑽細研,找出其中規律性的東西,這就是細。我細讀《內經》,採用了先縱後橫的方法。所謂縱,就是以某一部《內經》原著為藍本,逐字、逐句、逐篇地進行學習;所謂橫,就是將其他醫家對《內經》的論注,對照互參,分門別類地貫穿錯綜。」

陳慎吾先生極力推崇仲景學說,其弟子回憶說:「老師認為,學習《傷寒論》應有階段性。初學階段,必須通讀、精讀、熟讀,以至背誦記憶,將全書精神基本掌握;經過這樣一番功夫之後,再用歸納、分析、比較的方法,進一步掌握要領。」

為什麼前輩們十分強調讀書宜精?陳鼎三先生的弟子回憶乃師說:「先師常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認為一本書,隻讀一遍,其真正價值是不可能理解透徹的,往往很多地方會被忽略過去,如果忽略的地方恰好是全書的精華所在,那就太可惜了。特別是對經典著作及各家各派的代表著作反覆精讀,乃是古往今來有所建樹的醫家卓有成效的途徑之一。」

金壽山先生說:「學中醫,在沒有學通的時候,儘管苦學,不通的地方還是很多,會陷入困境,一定要熬過這個關。我是熬過這個關的。鐵杵磨成針,只要工夫深,終有一日會得豁然貫通。這以後,一通百通,左右逢源,學起來便容易了,這叫做『頓悟』,是從苦學中生出來的『巧』。但沒有苦便沒有巧,沒有『漸悟』便沒有『頓悟』。」

劉季三先生「治學刻苦嚴謹,終日手不釋卷……凡所讀之書均逐字推敲,聯繫實際,切磋琢磨,重點處圈點批註,抄錄記載。」他認為《傷寒論》一書應終生誦讀不廢,且須過三關,其中第三關是在通讀及閱讀各注家之後,再回到原文進行精讀,他說:「各家之說,各有是處,亦各有非處,自不得不由博返約,取原文逐篇逐條逐句逐字細為參詳:此經何以有此證?此證何以用此方?此方何以加此葯減此葯?反覆推求,必至無疑義而後已。」

此外,前輩們讀書為求細,常常結合筆記,或圈或點,或寫心得,二者宜有配合。前輩的經驗告訴我們:初時的寧澀勿滑是為了日後的遊刃有餘,讀書耐得清苦,以後方能致遠。

6

讀書與臨證

蒲輔周先生臨終前曾告誡其子:「我一生行醫十分謹慎小心,真所謂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學醫首先要認真讀書,讀書後要認真實踐,二者缺一不可。光讀書不實踐僅知理論,不懂臨床;盲目臨床,不好好讀書是草菅人命。你要牢牢緊記!我的一生就是在讀書與實踐中度過的。」的確,讀書與實踐(臨證),二者不可偏廢,是學習中醫必須終生堅守的原則。

學醫之初,通常是先讀書、背書,打下基礎,然後臨證,這是大多數醫家走過的共同道路。張珍玉先生說:「背誦原著,學習理論是重要的,是基礎。但理論必須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才能加深對理論的理解,也才能變成有用的活的理論。」

接觸臨床後,仍不能忽略甚至放棄讀書,而是應養成邊讀書、邊臨證的習慣,這也是大多數醫家成功的共同經驗。

袁鶴儕先生「數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晝以醫人,夜以讀書,鍥而不捨」。

曹炳章先生「清晨看書是起床後第一要事。中年以後,凡診務稍閑,便手不離卷,直至晚年,毫不鬆懈」。

彭靜山先生回憶自己行醫之路時說:「做為一個醫生,必每天治病,每天讀書。治病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治病,兩者聯繫起來,學以致用,這是我的經驗。」

路志正先生獨立應診後,「凡日間疑似難辨、立法處方無把握者,則於晚間研讀有關書籍,即是古人『白天看病,晚上讀書』的方法。」

嶽美中先生「幾十年的生活,基本是『日理臨床夜讀書』,臨床常無暇日,讀書必至子時」。即使六十歲以後,先生仍堅持「溫課」,並以「要有恆」、「有專一」、「要入細」等作為自我約束的「自律」。

讀書與臨證,有時還以集中一段時間交替進行。蒲輔周先生剛開始應診時,由於家傳的緣故,求診的人較多,有效者,亦有不效者。儘管病號接踵,先生還是決心停診,閉門讀書三年,把《內》、《難》、《傷寒》、《金匱》、《溫病條辨》、《溫熱經緯》等熟讀、精思,反覆揣摩,深有領悟。如此以後在臨床上方能得心應手。他說:「當時有很多人不了解我的心情,認為我閉戶停診是『高其身價』,實際是不懂得經典的價值所在。」

臨證讀書與初學讀書有所不同,除了經典著作外,臨床各科及醫案等尤為重要。

路志正先生獨立應診後,仍堅持讀書。「凡日間疑似難辨、立法處方無把握者,則於晚間研讀有關書籍,即是古人白天看病,晚上讀書』的方法。尤其是閱讀一些醫案,如喻嘉言《寓意草》、《章楠治案》、《柳選四家醫案》、《臨證指南醫案》等,以提高辨證分析能力,從前人驗案中得到啟發。前賢謂讀書不若讀案,確有一定道理。」

張伯臾先生在診病之餘,「深入研讀東垣、丹溪、景嶽等名家醫論及《名醫類案》、《柳選四家醫案》、《臨證指南醫案》,並常置《類證治裁》於案頭,隨時翻閱」。後來,遇到疑難雜症增多,以平時熟用之法取效不多,「遂再次攻讀《千金要方》。隨著閱歷的加深,讀起來就別有一番感受」,並探索出一些治療疑難雜症的思路。

譚日強先生「每日利用診余時間,或溫舊課,或讀新書。所謂新書,是指何廉臣、惲鐵樵、陸淵雷、張錫純等所著的書及皇漢醫學等,頗有新的啟發。」

張澤生先生「取精於宏」的方法很值得大家學習,他說:「當業醫一段時間後就要有定見。治病要有定法,讀書要有選擇,有批評,合我者用之,不合者棄之,要去蕪存菁,活用前人的經驗。我主張經典著作要熟讀精讀,其他可以泛讀博覽,最後要重點反覆研讀一本實用書籍,從此書到臨床,從臨床到此書,反覆數次,定型以後,可參看一些名家醫案醫話,雜誌文章,廣搜博取,豐富自己的臨床。這樣實踐功夫才能純熟。這就叫做『取精於宏』。」

7

讀書筆記

做筆記既是讀書方法,也是讀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古人講「不動筆墨不看書」,養成良好的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有助於提高閱讀質量、積累學術資料。前人讀書,講究「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所謂「手到」,就是記筆記。儘管當今獲取資料的方法簡便、高效,但從讀書的角度講,記筆記仍有不可取代的意義。

任應秋先生認為:「一邊閱讀,一邊寫筆記,是幫助我們領會和記憶文獻內容的一種讀書方法。也是積累科技資料的一個重要方法。」嶽美中先生也說:「讀醫書,還要邊讀邊記,勤於積累。積累的形式則宜靈活。比如說,可以結合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一個或幾個方面的專題摘要積累,讀書時留意於此,隨時摘抄記錄,並部別類居,主要的加以標誌,散漫的貫以條理,懷疑的打上問號,領悟的作出分析,大膽地附以已見。日積月累,對日後的研究工作是會有好處的。」

曹炳章先生在研讀醫籍時「每有心得必隨手錄之;即便在臥間餐時,偶有所悟必認真摘記。」他常說:「涓涓細流可匯成千里大江,磊磊泥沙能積為萬仞高山。其間寓意之深長,很能啟發後學。」他的學生回憶說:「先生閱讀前人名著和同人撰述時,一有所得,每必順手載入筆記或錄成卡片。並告誡我們別小看這隻字片言,一旦用時方知字字值千金。因此,先生總把平時摘錄的筆記,卡片,不論其內容如何,文字多寡,一概珍視,並分類收藏。畢生持之以恆,及至暮年,雖幾經戰亂,所藏卡片仍不下數萬則。」

趙金鐸先生認為「記」是讀書的三個重要環節之一,「記」除了背誦以外,還要寫讀書筆記。他說:「作筆記不單是照抄所涉獵的精闢論述,更重要的卻在於將所讀所學的東西經過一番猶如『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一樣的氣化吸收過程,通過綜合、歸納、分析,變成自己的東西,並用自己的話寫出要點及體會。還有不應忽視的一點,是記錄讀不懂、搞不通或有質疑的問題,以便進一步查考鑽研,請教研討於師友。」

記筆記必須勤奮,劉炳凡先生說:「每讀一書,應將要點、疑點、難點簡明標記,獲得解答即時筆錄。運用於臨床後,有所心得,又隨時小結,分門別類加以整理。步入醫林以來,我共寫下學習筆記近一百萬字。」

沈仲圭先生說:「筆記可分兩種:一種是原文精粹的節錄,作為誦讀學習的材料;一種是讀書心得,這是已經經過消化吸收,初步整理,並用自己的文字作了一定程度的加工的東西,比起前一種筆記來,進了一步。在學習過程中,這兩種筆記都很重要,前一種是收集資料的工作,後一種是總結心得的工作。」

關於做筆記的方法,任應秋先生有專篇論述,頗切實用,筆者將其中要點加以概括,以饗讀者。

(1)概括和縮寫:把已讀過的書的內容,作一個非常概括而簡短的敘述,扼要說明某一本書的內容,主要講的什麼問題。這樣寫的好處是能幫助自己抓住書裡所講的要點,加深對所讀書的理解。

(2)綱要筆記:即按照書的先後內容,或問題的主次來寫。一般是依照原文的次序進行一番簡明扼要的複述,體現出全書或全篇的邏輯性。綱要筆記,與我們常說的寫作提綱很相似。寫這種筆記省時間,重點突出,便於記憶。

(3)摘記:在讀書過程中,對一些論述、命題、定理、公式、警語、事例、數字、引文、例證,新的材料、新的觀點等進行摘抄。摘記最好用卡片紙,將閱讀發現的材料隨時記上。做資料卡片要注意四點:第一,要有科學分類;第二,要摘記實實在在的東西;第三,同一張卡片所記資料必須屬於同一分類;第四,要寫明資料的名稱、作者、出版時間和出處,圖書要寫清楚頁碼、版本等。

(4)綜合筆記:就是把不同書籍和若乾資料中的相同內容,綜合到一個題目或專題下,寫一份筆記。綜合筆記可以加深對某一問題的理解,做起來又不太費勁。

(5)心得筆記:在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或一個問題之後,自己有所收穫、體會、見解,用自己的話記錄下來。好處是能鞏固學習效果,檢驗學習的情況,使自己心中有數。如果在寫心得筆記時,發現對某一問題理解還不夠深透,不夠清楚明白,可再回過頭來再讀原文。如果感到書中有講得不夠恰當的地方,可在筆記中提出來,做為以後繼續學習的線索。

8

推崇書目

《名老中醫之路》凝聚了97位中醫名家的治學經驗,為我們開闢了一條中醫學習之路。就讀書而言,除了經典備受推崇外,還有一些書受到部分醫家的特別推薦,今將與臨證相關的部分書目列後,以資參研。

1

內科方面

董德懋先生回憶其師施今墨時說:「先生對孫一奎《赤水玄珠》和張石頑《張氏醫通》尤其推崇,認為是中醫內科必讀之書,每教吾等閱讀。」張澤生先生受到老師賀季衡的影響,一生篤嗜《張氏醫通》,他說:「行醫之後,泛覽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醫學著作,包括近代名醫的著作文章,而一生所篤嗜者,當推《張氏醫通》。我的老師對《醫通》甚為推祟,認為張璐活了七十多歲,臨床經驗極見功夫,足資借鑒。他的著作,既承《靈》、《素》及各家論說,又參以自己的學識經驗,議病論方,樸實詳盡,甚切實用,很少浮泛之詞,並附有醫案和醫話。」

陳源生先生受叔祖父的影響,推崇《醫學心悟》,認為「『《心悟》一書,其精粹又在『醫門八法』篇中,務必要熟讀、精思,最好背得。』確如其言,『八法』篇頗切實用,我臨證以來,立法處方得程鍾齡先生益處不小。」陳耀堂先生回憶其師丁甘仁:「先生對李用粹《證治匯補》也頗推祟,謂李氏彙集古今醫書,刪其繁雜,摘其精華,又補入自己的經驗,證治獨詳,因此要求我們熟讀。」李聰甫先生說:「《醫宗必讀》、《士材三書》、《醫門法律》等書,我認為議論精闢,很有獨到見解,極有實用價值。」他十九歲讀完了這三部書,並寫了十幾萬字的《醫門軌範》的筆記,為後來他能夠以脾胃學說為主,兼采各家之說奠定了一點基礎。

2

外科方面

朱仁康先生說:「在讀外科專著方面,由於師承相傳,我最推崇高錦庭《瘍科心得集》一書。蓋明清兩代在外科史上雖有明顯發展,外科書亦不少,但大多陳陳相因,多所雷同,惟此書一反既往以瘡瘍部位編次的慣例,而首創以兩病或三病駢列立論,辯其異向,條分縷析,既便於辨病(現在所謂鑒別診斷),更有助於辨治。」

3

婦科方面

裘笑梅先生認為必須下苦功夫熟讀的有:「《金匱》婦人病三篇,是專論婦科病的……此三篇中所述的理論和方葯,為後世治療和研究婦科臨床疾病的準繩。巢氏《諸病源候論》述婦人雜病二百四十三論,研究諸病之源,九候之要,為第一部病理專書。孫思邈《千金要方》婦人方治六卷,以臟腑寒熱虛實概諸般雜症,而為立方遣葯的總則。

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對婦科病作了系統的總結,認為肝脾損傷是月經病的主要病機。薛立齋《薛氏醫案》,重視先天后天,力倡脾胃兼補之說。《傅青主女科》,病立一案,案列一方,條分縷析,言簡意賅,有獨到的經驗。《葉天士女科全書》,自調經種子以及保產育嬰,靡不一一辨舉,條分明晰,雖變症萬端而遊刃有餘,實為女科之寶筏。這些醫學著述,有志於學婦科的,要熟讀,關鍵處得一字一字地推敲。」

4

針灸方面

楊永璿先生的老師王誦愚特別推崇張介賓的《類經》,並指定其選篇背誦, 「先師的教誨,使我對張氏《類經》的閱讀堅持數十年,深感要成為一名針灸家就必須通讀《類經》十九卷至二十二卷。以上四卷歸納和總結了古代醫家針術的各種見解,熟讀之後才能了解後世針灸專著的學術思想淵源。」

5

醫案方面

薑春華先生體會:「古今醫案中對我最有啟發的要算孫東宿的《醫案》、陳匊生的《診余舉隅》,此二書的辨證論治精神強,值得好好學習。」張伯臾先生一生最愛的醫書包括徐靈胎評註的《臨證指南醫案》。蔣潔塵先生舉薦最好的醫案範本是《謝映廬醫案》:「該書的一個特點是『處方用藥,善於選用成方』。它在每一則醫案的後面,都附有一至兩個其所本的成方,而且不偏執經方、時方,對初學者來說,此書允稱為最好的醫案範本,值得閱讀。」

傷寒大家高齊民教授經驗方介紹:

高齊民老師,原北京中醫學院東直門醫院中醫專家,善用經方。擅長治療疑難雜症。

現去墨西哥從事中醫工作近20年。

高師時上班攜一書,余看乃傷寒論也,及觀之,上有批語,言簡意賅。

問之則曰:吾師所批也。吾攜二十餘載,無一問之者。因珍之,隨抄錄。

越一日,高師攜一日記秘示與余,曰:速抄之。吾與師兩代之經驗方也,

從未示人,兩代之心血盡在此。閱之,三十餘方。

今先公布三方與大家共享:

鎮衄湯。

胃火熾盛,血分蘊熱,灼傷血絡。

清熱涼血,滋陰降火

生地黃30克,桑白皮30克,白茅根30克,黨參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銀杏返魂湯 。

宣肺平喘,止咳化痰

主治:咯血

組成:麻黃12克,杏仁10克,白果12克,,甘草6克

每日1劑,水煎服。

龍蛇煎:

平肝通絡、養血驅風

主治各種頭痛

地龍10克,蘄蛇10,生地15,川芎10,勾藤15,茺蔚子10,菊花10

久痛加牛子,紅花

小金樓湯:

解毒活血,清熱利濕

主治:脅中痛(B肝)

蚤休一兩,蘇木2錢,貫眾2錢。

加減:便秘去貫眾加鳳尾草5錢,脅痛加青皮3錢。

大金樓湯:

解毒活血,補中健脾。

見肝之病當先實脾

主治:脅中痛,腹脹,納差,厭油膩,或尿赤,或周身乏力,舌苔薄白或膩。

包括無黃疸性肝炎,B肝,以及黃疸性肝炎。

蚤休30,蘇木6,貫眾10,黨參10,白朮12,焦山楂15,神曲12.

加減:濕熱重加茵陳,金錢草

黃疸加梔子,黃芩,黃柏

便秘加大黃。

廣丹恙

主治:濕疹,皮癬。

功用:解毒殺蟲。

組成:廣丹 6 克 紅粉 6克 冰片9克 明礬 15克

用法:共粉細未,香油調外用。

潘澄濂先生「認為在醫案方面,如《寓意草》、《王孟英醫案》、《謝映廬得心集》、《程杏軒醫案》之類,對癥狀的描述、處方的意義、治療的效果等,敘述的較為詳明,端緒易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