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校共育才是最好的“戒尺”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記者何晨陽)6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家校共育才是最好的“戒尺”》的評論。

“熊孩子”在學校搗亂,老師該如何管教,近年來成了一個頗受熱議的話題。“雲南一教師體罰學生,校長被通報批評3名教師被處分”“無錫一教師體罰挖苦學生,校方回應:調離一線教學崗位”“學生未完成作業,老師戒尺打手被通報”……網民觀點卻有所分化:有網民認為,體罰學生是不對的,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碰了孩子就是不對,理應受罰;也有人認為,“玉不琢不成器”等老話已給師生關係作了界定。

體罰學生肯定欠妥,尤其為發泄個人情緒、樹立個人權威而對孩子實施體罰,不僅應被嚴格禁止,還應對在此動機支配下體罰學生的教師予以嚴懲。

對如今大多已為人父母的“80後”而言,“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名句,曾讓不少人將“長大後成為一名教師”當作兒時理想。

嚴師出高徒。孩子猶如小樹,不把成長過程中的枯枝爛葉及時修剪掉,小樹難以更加挺拔。老師若不能及時教育學生,學生的過錯行為會很容易得到強化,無益於健康成長。《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一開始頑皮淘氣、惹是生非,當其桀驁不馴幾乎無人能管時,正是一頂緊箍和唐僧的循循善誘,令其步入正途。

無規矩不成方圓,強化孩子對規則的認知本就是教育的應有之義。把“戒尺”還給老師,使之對“熊孩子”進行適當的懲戒,大多數人都能接受,但問題難就難在“適當”二字。一些人認為,還給老師的戒尺要有精準“刻度”,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條例或規定只能就大方向進行規定,何時、如何舉起戒尺,力度如何,這些都要靠教師因人而異的自由裁量,單靠精準“刻度”最終往往使規定流於形式。

家校共育是最好的戒尺,對“熊孩子”的管教,家長不能缺席。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學校一方的事,良好的教育生態從來都需要家校雙方共同維護。與其討論老師手中戒尺的尺度,不如用家校共育為孩子織就明事理、懂規矩的“經緯線”。

家校共育並非新詞,我國不少地方都有過探索。簡單而言,就是教師和家長間的信息交流要更加通暢,教師有義務向家長通報孩子在校情況,家長也有責任保持對孩子的關注。記得小時候,家訪和被老師“叫家長”是小朋友們最緊張的時候,在信息技術尚不發達的20世紀90年代,老師的家訪能讓家長詳細了解孩子學習情況,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流,老師與家長之間也增強了信任。現在通信技術發達了,微信、電話都能及時通報信息,類似家訪式的交流卻少了。

孩子教育不能“坐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緊密溝通配合,協調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從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探索“家校共育”,不是學校向家庭“甩鍋”“推卸責任”,其根本目的是讓學校和家庭教育能無縫銜接,讓家長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動態,有的放矢引導、教育孩子。家校雙方教育孩子,可能要比學校單方規範效果更好。

記者的孩子正讀幼兒園,記得孩子第一次在幼兒園調皮搗蛋時,老師善意地與家長多聊了幾句,指出孩子問題所在,家長回家做一些思想工作後,老師會將孩子在幼兒園的變化反饋給家長。一兩次這樣的良性互動後,每過一段時間,家長就會主動跟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動向,這樣的交流雖讓孩子感覺有“壓力”,但也在潛移默化中讓他感受到規則與規矩的約束,逐漸開始自律。

當然,“家校互動”“家校共育”不能停留在口號上,更不是布置一些作業讓孩子與家長共同完成就叫互動、共育。

要加強家長和學校、教師的常態化互動交流,注重教育工作的家校聯動,可以通過探索“家長進學校”“教師家訪”“父母課堂”等來逐步實現。從更具現實性的意義上看,在戒尺“尺度”有待規範的當下,不如下大力氣形成家校合力,多探索家校良性互動的方式更實際、更有效、更管用。(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