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安史之亂中,是誰毀掉了猛將哥舒翰的一世英名?

當人們讚歎盛唐使中國封建王朝達到一個世界級的輝煌時,是否想過,它和唐初李世民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有關係,也和後來的皇帝執行這條政策有關係?

唐太宗早年實行兼收並蓄的戰略方針,對周圍的少數民族,除了武力征服外,主要的還是實行“懷柔”政策。他對少數民族中的卓越人物大膽接受,放手使用,後來的皇帝也延續了這種策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開放寬懷的胸襟,才是真正的胸襟。

還是唐太宗自己總結得好:

“自古以來帝王都尊貴中原,賤視夷、狄族,惟獨朕愛護他們始終如一,所以他們各個部落都象對待父母一樣依賴朕。”(“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資治通鑒》卷一九八)

此言可謂是經驗之談,也應該是至理名言吧。

的確,唐朝的開放是真正的開放,那時少數民族人物在朝廷當宰相的不在少數。就是關係到國家命運的軍隊,在這個皇帝歷來把持最緊的部門,我們放眼整個唐朝,在軍隊中使用的少數民族將領比比皆是,像突厥人有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等,沙陀人有李克用等,回紇人有契必何力等,契丹人李光弼,高麗人高仙芝等,安國人安祿山等等——如果讓這些人把隊伍帶到一起,進行一次大閱兵,讓人乍一看,還以為是“聯合國軍”呢。

在以上所列舉的少數民族名將陣群中,還有一位百戰名將,他的大名叫哥舒翰。

哥舒翰(?-757年),突騎施(西突厥別部)首領哥舒部落人,唐朝名將,軍事家。

他是突騎施哥舒部落首領的後裔,是個典型的“官二代”。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身上自然打上了家族的烙印。

他從小文武雙全,仗義重諾,顯示了非同一般的資質。除了有這些優秀潛質外,還繼承了他們的民族習性,那就是好喝,酒不離口。另外,和一幫公子哥的交往,也染上了喜歡賭博的惡習,所以大人都認為他此生不會有大的出息。

公元746年,唐玄宗天寶年間,王忠嗣任河西節度使,鎮守西北邊陲。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哥舒翰這個人才,對他十分欣賞,任命他為衙將。哥舒翰喜歡讀《左氏春秋傳》、《漢書》,輕錢財而重義氣,士兵們都歸服他。 在軍中提升很快,不久就當了大鬥軍副使,輔佐安思順。

看到哥舒翰像坐了火箭一樣噌噌往上提,老將們還在下面苦熬,自然引起他們的嫉妒和不快。有個副將在見哥舒翰時態度倨傲,並且不服從命令,哥舒翰當即用木棒將其擊殺以正軍紀,此後他的部隊才軍紀凜然。

如果說那時他的軍紀還只是讓人威服的話,當吐蕃來侵犯時,哥舒翰在苦拔海迎擊敵軍。當時吐蕃軍分成三隊,從山上接連衝下,哥舒翰帶兵出戰。

在激戰中把槍都折斷了,拿著半截槍就和敵軍鏖戰,最後把這三隊吐蕃軍都打敗了,從此一戰成名,也讓手下人打心眼裡佩服他了。

後來他當上河西節度使,頂替了恩人王忠嗣的位置,獨立帶兵。這下子讓他如魚得水,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了。讓他名垂千古的,就是石堡城之戰。

石堡城是一個戰略要地,是吐蕃南進入內地的出入口。誰佔據了這個戰略要地,誰就具有了主動權。此時被吐蕃兵所佔據。朝廷為邊防全局的考慮,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這個關隘。

公元749年六月,石堡城攻堅戰打響了,唐軍投入的總兵力共有六萬三千人。但是,吐蕃人據險而守,他們貯藏了足夠的檑木和滾石,牢牢封鎖了通往城中的唯一山道。唐軍猛攻數日,仍然不能得手。

攻不下來,沒法交代呀。哥舒翰焦急萬分,他要殺一儆百,拿攻城先鋒官高秀岩、張守瑜開刀。高秀岩、張守瑜懇求寬限三日,如果到期不克,甘心伏罪。

隨後唐軍就不惜一切代價,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衝鋒,在死傷數萬人之後,終於如期攻下了石堡城。此戰吐蕃方面有四百人被俘,其中包括大將鐵刃悉諾羅。大唐軍隊終於以巨大的傷亡代價,取得此戰的慘勝。

唐軍攻佔石堡城,唐玄宗十分高興,哥舒翰因軍功拜特進、鴻臚員外卿,給予一個兒子五品官,賜物千匹,賜莊園一座,加攝禦史大夫。

現在當了高官,戰功也有了,可謂是功成名就。哥舒翰開始享受起來,他撿起自己的老本行,不時的豪飲起來。光有酒,沒有美女相伴那哪成。醇酒美人,歡歌笑語,日子過得好不愜意。不多時,一員威猛的虎將,竟被這酒色給掏空了身子。古人雲,色為剮肉鋼刀,此話一點不假。

公元755年二月, 哥舒翰在入朝面聖的路上,行至土門軍時,因為洗澡導致突然中風,昏迷很久方才甦醒過來,落下半身不遂的後遺症,回京以後,只好在家中閉門不出。

恰在哥舒翰養病期間,發生了“安史之亂”。

一開始朝廷軍隊抵擋不住叛軍的攻勢,節節敗退。朝廷先是丟失了洛陽,後來潼關又岌岌可危。唐玄宗連斬高仙芝、封常清兩員名將,但也阻止不住叛軍進攻的勢頭。國難思良將,他只好啟用在家養病的哥舒翰。

哥舒翰得的疾病,按我們現在的說法,就是腦血栓的後遺症,他此刻正在家中養病,看到皇帝的征召,以身體原因極力推辭。

但唐玄宗認準了這員福將,硬要他帶兵出征。最後還是皇命難違,只得帶二十萬軍隊趕赴前線。

臨行前,唐玄宗親自餞行,讓百官到郊外相送。同時又加封哥舒翰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是大唐帝國宰相的官位了。可見朝廷對他寄予的希望。

來到潼關後,哥舒翰並不出戰。只是一意的修築工事,嚴防死守,從不出戰。他準確判斷形勢,只要保住了潼關,自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當時李光弼與郭子儀率軍接連大敗叛軍史思明部,切斷了叛軍前線與范陽老巢之間的交通線,叛軍東進被張巡阻於雍丘,南下又被魯炅阻於南陽,安祿山腹背受敵,一度打算放棄洛陽,回老巢范陽固守。

此時的潼關已經是固若金湯,叛軍對潼關進攻了近半年,什麽招數都用上了,但都勞而無功,西進長安的目標變得十分渺茫。哥舒翰乃一代名將,對當前形勢看得十分清楚,數次上疏唐玄宗,認為安祿山雖然佔據了河北廣大地區,但手下盡是蕃將胡人,所到之地燒殺搶掠,百姓決不會歸心。我們堅守潼關,叛軍久攻不下,一定會軍心渙散,眾叛親離,到時趁勢出擊,大局可定。唐玄宗遂同意了他的戰略構想。

俗話說,堡壘往往從內部攻破,此話不假。在這關鍵時刻,朝廷內部卻出現了危機,而且是關係全局的危機。

當初安祿山起兵,打的旗號是“清君側”。清理的是誰,就是楊國忠。楊國忠恃寵擅權、跋扈專斷,弄得朝野上下一片怨聲載道。這下逼得安祿山狗急跳牆了,才導致了這場空前的大禍亂,所以很多人都對他恨得咬牙切齒,必欲誅之而後快。

自從玄宗把將近二十萬兵馬交到哥舒翰手中後,楊國忠的心就懸起來了。

哥舒翰麾下有一個部將叫王思禮,就屢勸哥舒翰上表朝廷,要求帶30名兵士,前去擒拿楊國忠,誅殺他以謝天下。可哥舒翰始終沒有答應。

哥舒翰顧全大局,但楊國忠心裡沒底。他的幕僚也替他擔憂。

“今朝廷重兵盡在翰手,翰若援旗西指,於公豈不危哉!”(《資治通鑒》卷二一八)

楊國忠心想,還是早做防備為妙。於是就上奏玄宗:“如今潼關大軍雖然兵力強盛,可萬一失利,京師就危險了。臣請求從皇宮下屬各部門,人員中挑選出三千精壯,加以訓練,以備不測。”

征得皇上同意後,楊國忠七拚八湊招募了一萬人,把他交給親信將領杜乾運,讓他進駐灞上,名義上是保衛京畿,實際上是防備哥舒翰。

這明明就是來監視自己的!不光是監視,還有可能隨時取代自己的位置。哥舒翰怒不可遏,借故把杜乾運召到潼關,然後隨便栽個罪名就把他殺了。消息傳回長安,楊國忠大驚失色。他萬萬沒料到,哥舒翰竟然會如此膽大妄為,心狠手辣!

你來硬的,我就給你來陰的。楊國忠於是叫人捏造情報上奏皇上,謊稱叛軍大將崔乾祐駐守陝郡的兵力不超過四千人,而且都是老弱殘兵,防守異常薄弱,官軍應抓住戰機大舉反攻。

唐玄宗聽後,此後的兩三天裡,玄宗接連派出了幾十撥傳詔使者奔赴潼關,讓哥舒翰即刻率部東征,進攻陝郡,克複洛陽。

“續遣中使趣之,項背相望。”(《資治通鑒》卷二一八)

“這是什麽狗屁命令,簡直是要大軍去送死嘛!”接到命令的哥舒翰氣憤的罵道。但皇命難違,否則還沒出戰,就有可能像高仙芝、封常清一樣命喪天子之劍了。

哥舒翰被迫於六月初四領兵出關,初七,在靈寶西原與崔乾佑部相遇。靈寶南面靠山,北臨黃河,中間是一條70裡長的狹窄山道。

哥舒翰生怕出現意外後全軍覆沒,於是把大軍一分為三,以王思禮等率精兵5萬在前,龐忠等率10萬大軍繼後,另派3萬人在黃河北岸高處擊鼓助攻。

叛軍首領部將崔乾佑其實早在這裡精心布陣,只等唐軍闖入伏擊區。一看哥舒翰的主力進入的伏擊圈,立即從山上投下滾木檑石,唐軍士卒擁擠於隘道,難以展開,死傷甚眾。

哥舒翰急令氈車在前面衝擊,企圖打開了一條進路,但被叛軍用縱火焚燒的草車堵塞不得前進。唐軍被煙焰迷目,看不清目標,亂發弩箭,直到日落矢盡,才知中計。

這時,崔乾佑命同羅精騎從南面山谷迂回到官軍背後殺出,唐軍前後受擊,亂作一團,有的棄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擠入黃河淹死,絕望的號叫聲驚天駭地,一片慘狀。唐後軍見前軍大敗,不戰自潰。

黃河北岸的唐軍見勢不利,也紛紛潰散。哥舒翰隻帶數百騎狼狽逃竄。崔乾祐幾乎是兵不血刃地佔據了潼關。

“後軍見前軍敗,皆自潰,河北軍望之亦潰。瞬息間,兩岸皆空。”(《資治通鑒》卷二一八)

一看大勢已去,此時哥舒翰內部也亂了起來,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手下火拔歸仁等起了異心,開始打起了歪主意。他們劫持了哥舒翰,將哥舒翰和其他不肯投降的將領,一起押送往洛陽安祿山的大本營。

為唐朝做出巨大貢獻的名將,就這樣蒙羞潼關。

他沒有敗在敵軍之手,而是毀在朝廷的臣子們的互相傾軋中,毀在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手中。

參考資料: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鑒》宋·司馬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