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禾花雀被吃到極危,還有多少生靈將因「壯陽」滅絕?

原標題:禾花雀被吃到極危,還有多少生靈將因「壯陽」滅絕?

澎湃評論員甘瓊芳

「給我一個物種,我能吃到瀕危」,很多「吃貨」都曾這樣自黑過。現在,調侃正變為現實: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從「瀕危」升為「極危」。這意味著,13年間,這一可愛的黃色小精靈,已從「無危」變成了比大熊貓還珍稀的物種,且很有可能即將從地球上消失。

紅色名錄顯示,禾花雀已更新至「極危」。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稱,我國部分地區因食用而過度捕獵,是禾花雀數量銳減的主因。據報導,上世紀90年代,吃禾花雀之風從南方擴散。公開資料顯示,2000到2013年,僅媒體報導的查獲捕殺黃胸鵐的案例就有28宗,最多時,廣州和韶關查獲的被捕殺禾花雀數量達到10萬多隻。

實際上,除了國際候鳥保護合約將其列為保護動物,我國對禾花雀的保護戰也早已打響。1997年,禾花雀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禁止買賣。2000年,中國國家林業局將禾花雀列為三有物種。不久,廣東省將之列為廣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但明令禁止之下,禾花雀的私下交易從未斷絕。相反,出現了售假猛漲的怪象,動輒幾十甚至上百元一隻。甚至,在一些人眼裡,吃禾花雀變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被用來滿足虛榮心與階層想像。

從源頭上講,遏製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是治本之道。去年,我國修訂了《野生動物法》,增加了「禁止食用非法購買的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規定。也就是說,今後,食用禾花雀,與捕殺、買賣一樣將被追責。對於隨時有被吃光風險的禾花雀,這一規定意義重大。不過,這也取決於監管部門的執行力度,與消費者對法律的遵守。

而更關鍵的,是消費者要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養成正確的健康觀念,自覺抵製低俗的偽養生觀。

黃胸鵐(俗稱禾花雀)

禾花雀之所以招來「殺身之禍」,並非因為美味,而是其「天上人蔘」之稱,被宣傳有「補腎壯陽」——多麼熟悉的一個詞!前不久被廣泛報導的穿山甲,同樣是因「壯陽」被吃得瀕臨滅絕。這種「吃啥都能補腎壯陽」的行銷套路,直戳一些人盲目進補的心理痛點,成為商家屢試不爽的招數。殊不知,「壯陽」之說,於商家,是瘋狂逐利下的作惡;於食客,是不明是非的愚昧。

物質生活的提高,帶來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且民間自古有「葯補不如食補」的說法,這本沒什麼。但前提是,要尊重科學。專家介紹,禾花雀的營養價值與鵪鶉、鴿子差不多,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證明其有壯陽的功效。

相反,吃的風險卻很大。禾花雀屬於候鳥,生存環境複雜,體記憶體有大量寄生蟲,在捕捉、運輸及宰殺過程中,也有可能感染各種病毒。這些風險最後都被轉嫁到食用者身上。

這也是食用野生鳥類乃至所有野生動物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知名科普微博「博物雜誌」曾多次科普過此類常識,面對網友「怎麼吃」的問題,他毫不客氣地「懟」了回去。

微博@博物雜誌截圖

有人可能會說:以前可以吃,現在怎就不行?這些人沒看到,被允許是因為當時吃的數量和速度遠低於其存量與繁殖速度。到了今天,這一前提已不存在,被禁吃也是理所當然。

即便單是為了滿足口福,著名「吃貨」蘇軾說過:「口腹之慾,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懂得剋製,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當自己的口腹之慾威脅到其他物種生存時,就要消滅自己的貪婪。

所以,無論是從法律上,還是僅為健康計,吃禾花雀都是花錢招險的不理性行為,壯陽更是無稽之談。真有病?出門左拐上醫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