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欲趁豬價東風赴港上市,天兆豬業還能否飛得起來?

堅挺了一年多的豬肉價格終於回落

2019年,老百姓餐桌上最常念叨的一句話就是“豬肉越來越吃不起了”。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9%,創近8年新高,而推高CPI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豬肉價格,全年漲幅高達42.5%。

豬肉價格強勢上漲,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生豬養殖業正在經歷整合。2015年以來環保政策日益趨緊,汙染較重的養殖企業被治理。與此同時,產業規模化不斷升級,促使大量散戶退出市場。其次,非洲豬瘟疫情傳播,造成大批生豬感染後遭撲殺。2019年8月底,中國生豬存欄量銳減40%。再次,恰逢兩輪豬周期貨替,生豬出欄青黃不接。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之下,豬肉供應大幅減少,豬肉批發價格一路飆升,一度超過50元/公斤。

豬肉價格關係民生。隨著政府多次投放儲備肉、提供貼息鼓勵養殖等多項政策頒布,2020年2月以來,豬肉價格開始逐漸回落。

截至5月11日,豬肉批發價為42.13元/公斤。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5月1日—5月9日,豬肉批發價格與上周相比環比下降1.7%。自2月19日達到50.08元/公斤的階段高點後,已經連續11周下降。全國22省市的生豬出場均價回落至31.5元/公斤,周環比跌幅2.3%。

豬肉價格下降,有人歡喜有人憂。消費者自然是喜聞樂見,而在投資市場,受豬價下行的影響,豬肉概念股普遍收跌。5月11日,國內A股市場上,正邦科技、傲農生物、牧原股份、唐人神、新希望、天邦股份等豬肉概念股,跌幅均超5%。而香港上市的中糧肉食、雨潤食品、萬洲國際也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在這種情況下,已於2019年從新三板退市,並於2020年2月宣布赴港上市的天兆豬業,是否要重新評估其上市計劃?

關於天兆豬業

天兆豬業總部位於重慶。據公司招股書介紹,這是一家快速增長的生豬養殖公司,致力於提供高質量的種豬。公司收益主要來自種豬及商品豬的銷售。

天兆豬業成立於2004年,前身為天生畜牧。公司創始人余平、譚瑾夫婦,曾在知名外企和證券研究機構任職,後辭職回鄉創業,瞄準了國內比較薄弱的種豬養殖業務。

與國內多數綜合養殖企業不同,天兆豬業主要側重於生豬養殖鏈的上遊,也就是種豬培育。種豬是以繁殖為目的而培育的公豬和母豬,是商品豬生產的源頭。招股書中提及,2017年和2018年,天兆豬業在國內種豬養殖公司中分別排名第二及第四。

公司現有37座養豬場,大多數位於重慶及四川,其餘位於黑龍江、甘肅和貴州。截至2019年9月30日,其年度最大出欄產能為30萬頭。

天兆豬業於2016年11月18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上市(股份代號:839932)。2019年,隨著豬肉價格猛漲,生豬養殖行業開啟新一輪上行周期,公司於2019年4月4日從新三板摘牌,擬趁著豬價上漲的東風,轉戰香港股市。

關於“豬周期”

生豬養殖行業具有非常明顯的周期性。當豬肉價格景氣時,養殖戶會增加生豬供給;一段時間後,豬價下跌,養殖戶開始減少豬隻數量,隨後豬價重新上漲。考慮到生豬繁殖、育肥、出欄的時間,一個豬周期通常為3-4年。

在過去的十年中,市場經歷了三個豬周期。第一個周期是2010年6月-2014年4月,歷時近4年,其中前一年半左右為上行周期,後兩年半左右為下行周期。

第二個周期是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歷時4年,其中前兩年為上行周期,後兩年為下行周期。

目前處於第三個周期,從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的20個月內,豬肉價格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漲幅,被譽為“超級豬周期”。這可能是促使天兆豬業決定赴港上市的原因之一。

然而,公司上市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很多,尤其在監管比較成熟的香港市場,上市審核格外嚴格。天兆豬業從去年4月4日新三板退市到今年2月27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耗時近一年時間。招股書遞交不久,豬價開始連續下跌。根據前幾個豬周期的規律,很可能即將步入下行周期。

天兆豬業是否已經錯過最佳上市窗口?

目前還不能如此斷言,因為本輪豬周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根據近期發表的行業研究報告,2020年豬肉供應整體偏緊。國內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生豬產能恢復向好,但根據養殖行業的存欄數量,預計全年國內豬肉產量為3600萬噸左右。而根據農業農村部預測,全年豬肉消費量預計為4206萬噸,僅靠國內產量遠遠不夠。美國農業部4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預測,今年中國豬肉進口量將升至390萬噸。然而,加上進口的數量,仍存在200多萬噸的供應缺口。更何況,歐美國家的疫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豬肉供應能否得到保障,尚是未知數。

再者,除了周期趨勢之外,豬肉價格還存在季節波動性。一般而言,每年秋冬為需求旺季,而春季為需求淡季,因此生豬價格通常在4-5月份觸底。鑒於此,雖然目前豬價連續下跌,但6月份回升也不是不可能。屆時已經做好各方面準備的天兆豬業,仍有可能抓住這股短暫的東風。

業內對天兆豬業並不看好

雖然窗口可能仍然存在,但對於天兆豬業,業內人士並不看好。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核心業務貢獻低。

作為一家中小規模的養殖企業,天兆豬業很難與大規模的綜合生豬養殖企業相抗衡。為了突出獨特性,天兆豬業將其自身定位為產業鏈上遊的種豬養殖企業。然而,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九個月公司營收分別為4.75億元、4.49億元和4.76億元,其中種豬業務的營收分別為1.98億元、7662.3萬元和9709.8萬元,佔公司當期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0.6%、15.1%和18.6%。尤其是後兩年的貢獻比例,作為核心業務而言就有點尷尬了。

第二,核心技術非自有

天兆豬業2008年首次從加拿大引進866頭種豬及相關育種技術,奠定了其種豬業務的基礎。在該育種技術協議到期後,天兆豬業又於2017年從法國引進975頭純種豬,並簽訂為期10年的育種合作協議。自始至終,育種技術依賴外方支持。

第三,同業港股不給力

2019年,A股市場的29隻豬肉概念股全年平均漲幅高達74.7%,其中多隻個股漲幅超100%。而在香港市場僅有的幾家豬肉股,包括萬洲國際、雨潤食品、惠生國際、普甜食品、中糧肉食,全年表現平平,個別股票甚至多次跌破發行價。業內人士認為,天兆豬業恐怕難以打破這種局面。

快消·視界觀

小米創始人雷軍有一句名言:“風口站對了,豬也可以飛起來。”2018-19年的超級豬周期,對生豬養殖企業而言,就是一股可以趁勢起飛的東風。然而,風不會一直刮下去。高效精準地抓住風口,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做到。

更何況,憑借東風飛起來,並不意味著最終的成功。企業更需要思考的是,能否靠著自己的力量,在風停了之後繼續平穩地飛下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