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保利春拍上的精美大器欣賞

嘉德春拍與保利春拍,堪稱中國文化藝術品市場的風向標,一直受到較高的關注。特別是拍賣會上的宮廷重器更是引得眾多競拍者瘋狂追逐,令觀者目不暇接。我們今天就來欣賞一下保利春拍上的精美大器,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雍正一朝雖僅十三年,但禦窯品質上佳。而此件“清雍正 禦製青花釉裡紅雲海騰龍大天球瓶”,顯為“唐窯”所出無上雋品,亦為「十面靈璧山居」舊藏。

這件黃花梨雕螭龍紋方台聞名遐邇,這或許是中國家具史上最為特殊的家具之一,因為只有見過實物,你才能對它真正有所領悟,從而給予它客觀的評價。

此方台設計嚴格遵守對稱均衡法則,利用雕刻和凹凸象徵權威,取材石雕建築上常見的螭龍、卷草作為方台正面的表面裝飾,這種紋飾頻繁出現於明代嘉靖、萬歷經天啟、崇禎時期的瓷器、玉器和家具上。

用料可謂不惜工本,台面厚度達6厘米,腿部直徑竟達13厘米,整器重達88.6公斤,下料之大、用材之費、耗工之多驚人。

其有著雕塑般的穩定結構,力拔山兮的英雄氣概,帶有某種象徵性的意蘊內涵,最初極有可能出自明代宮廷,為皇室供器,陳設於殿堂之上,能把陽與剛之宏美表現得淋灕盡致。

這一次在《禹貢Ⅲ》現場,保利不僅提供了難得的實物360°觀摩機會,更將其頗為複雜的結構以剖面圖的形式,交代得一目了然。

一、威儀與尊貴:

屏風,古稱“邸”、“扆”,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清代以前,它是帝王將相的專用陳設,多置於正殿(室)主座之後,既彰顯出室內布置的富麗精雅,又襯托出主人地位的威儀與尊貴。

01

每扇高 304.8 厘米 寬 55.6 厘米 厚 2.7 厘米

RMB: 6,000,000—8,000,000

此圍屏上方和中腰處的絛環板透雕螭龍捧壽紋,裙板則雕刻更為複雜的群螭捧壽紋,雕刻刀法精湛,布局繁密得當,層次豐富而線條流暢,顯為明式家具鼎盛期之作。

175×170cm

RMB: 5,500,000 - 8,500,000

此套紫檀屏風最受人關注的,便是上眉、屏心、腰板處的26個不同形態的開光,開光內鑲書畫。背面眉板、腰板及裙板浮雕夔龍紋,正中雕長壽字和圓壽字,屏心及屏心兩側亦鑲書畫。

明清時期的屏風大體分為兩類,座屏風和曲屏風,像這類曲屏風大多由雙陣列成,少則四扇,多則幾十扇不等。此屏風五扇組合,較為少見,或為某宮室王府居室內根據需要所定製的家具。

《禹貢Ⅲ》中的另一件彩屏風,則為另一體系內的屏風典範。此件款彩屏風高大華麗,是一件集藝術性和歷史感於一身的經典案例。

RMB: 2,000,000 - 3,000,000

屏風共十二扇,互相銜接連成一幅完整的畫面。主體為《漢宮春曉圖》,人物細節刻畫入微,布局清晰合理,色彩明快豔麗,場面十分宏大。

四件桌案類家具管窺

01

L84.3cm, W84.3cm, H84.3cm

RMB: 1,500,000 - 2,000,000

此為乾隆時期剔紅家具,木胎,通體髹朱漆,漆層肥厚,其上滿雕圖紋。雕刻刀法硬朗卻不缺乏細膩,圖樣統一卻不乏生動傳神,構圖規整嚴謹,紋飾繁複,雕工精細,將宮廷藝術的雍容華貴,豔麗織巧的風格體現得淋漓盡致,完美地詮釋了乾隆時期剔紅的諸多特點。

觀感最深刻處有二,一為四足各面皆工,纏枝紋配以開光花鳥,各有不同,精美異常。

二為桌面面框菱花形開光內所雕樓閣人物之景,圖案取材於漢代劉向《列女傳》,表現馮婕妤擋熊的歷史故事。馮婕妤是漢元帝的妃子,一次隨帝觀看鬥獸,熊從獸圈跳出,左右侍從皆驚走,馮婕妤臨危不懼,以身擋熊。

藝匠以刀代筆,線條流利勁健,人物動作、神態描繪細膩,衣紋細致飄灑。刻畫了當熊出獸欄的一刹那,宮人驚惶躲閃,侍從抽刀阻攔,婕妤毫不猶豫以身體擋在漢元帝前的情景,十分生動逼真。平台、坡石、草坪、柳樹,皆挺健勁秀,樹葉雕琢精細,結構嚴謹,具有動感。

無論款彩還是剔紅,可以說離我們的生活都很遙遠了,但它們的好實際上尚未被人充分認知,傳世精品數量亦遠較紫黃家具少。當下極少有人恢復這樣的傳統工藝,所見剔紅作品,實無法與古代相提並論。

02

90.5×161×47cm

RMB: 5,500,000 - 8,500,000

此件紫檀條桌亦為《禹貢Ⅲ》專場中的乾隆宮廷重器,說起這件家具,與知名古董商蔣念慈先生有著一段頗深的淵源,“我曾經跟它一起生活了十多年,最早它出自南京文物商店,直到2008年拍賣才離開了我。”

條桌高束腰,立面上部雕刻西番蓮葉紋,線條生動。牙子與腿足相交處挖“牙嘴”作,鏟地浮雕西番蓮紋,雕飾生動、精美、流暢,製作工藝嫻熟,有典型的乾隆時期宮廷家具特徵,應出自造辦處蘇州工匠之手,為圓明園陳設而特製的器物。高度逾九十公分,或為供器。

如果說上述剔紅方桌和紫檀條桌為清式家具代表的話,「十面靈璧山居」舊藏的兩件桌案類家具則可堪稱明式家具的典範。

03

長 73.3 厘米 寬 39.8 厘米 高 74 厘米

RMB: 400,000—600,000

此件黃花梨平頭案系原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舊藏,大部分的這類小案,尺寸大小相似,案面長度從 72 ~ 75 厘米不等(此案長73.3厘米),更長者可達90余公分,產地似乎都來自江南或蘇北地區。

對其功用,濮安國先生曾在《明清家具鑒賞》一書中寫道:“這類桌子當時在蘇州地區曾廣為流行,是文人書房中常用來擺放書籍或安置文房用具的。” 但這樣的小案子其實是多用途的,如宋畫(傳)劉松年《西園雅集圖》(下圖左)和蕭照《中興瑞應圖》(下圖右),畫中均有一帶屜板案幾,屜板上都是空無一物,焚香的用途卻是一目了然。

而無論作何用途,甚至不放任何器物,此件平頭案看上去都雅致非凡。古典家具往往如此,當與人生活拉近之時,其美的一面便會盡顯。

長 71.9 厘米 寬 39.4 厘米 高 82.9 厘米

RMB: 1,000,000—1,500,000

三、巧匠之作與抽象之境:

三件床榻類家具傑作

01

長 214.6 厘米 寬 118.1 厘米 高 88.9 厘米

RMB: 1,500,000—2,500,000

此鐵梨木羅漢床仍系原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舊藏,後歸至「十面靈璧山居」所有。

這七塊大理石甚薄,若用手電近距離照射,光可透之。越薄加工可謂越難,由采石至手工用鋸鋸開、鋸薄,在古代遠非一般工匠可為。而床圍如此四面皆有工的做法,亦可見古人製器之講究。至於這些石頭是否原裝,可以很篤定地說:是。正如蔣念慈先生所說,“這看的其實就是一口氣,後配的話就會像斷了一口氣,若原裝,則處處呼應,協調統一。

腿足以大料挖成往外擴張的弧線,形成“香蕉腿”,造型輪廓的加工爽利挺拔,如一刀而就,弧線如月似鉤,顯示出工匠手藝之嫻熟。至於同樣造型的羅漢床,紫檀製者見有兩例,鐵梨木製者僅此一見,雖珍貴程度不及紫檀,然正因如此,反得有鐵梨木大料斫製,造型上要舒朗從容一些,雄姿英發,奔放而不失文雅。

長 201.6 厘米 寬 90.2 厘米 高 80 厘米

RMB: 3,500,000—5,500,000

“羅漢床”一名出現較晚,目前只見於清代文獻,其名來源暫不知。明末《遵生八箋》《長物志》記有一種短榻,“高九寸方圓四尺三寸,三面靠背,後背少高如傍,置之佛堂書齋閑處,可以坐禪習靜,共僧道談玄,甚便斜倚,又曰‘彌勒榻’”。學者多據此認為這便是羅漢床名稱的來源。

的確,從寬度90.2cm來看,此羅漢床更像是一件榻,其看點亦在床圍與腿足:

和常見的三圍獨板羅漢床不同,此羅漢床三面圍子後高旁低,攢框平鑲素板,以黃花梨自然優美的花紋為裝飾,背中間設二豎棖,平鑲三塊心板,心板後又設穿帶加固。

值得注意的是後背三塊心板之間的木紋走勢貫通,不排除是一塊長料截為三段後鑲裝。視覺上,因豎棖與心板表面平齊,兩邊木紋相銜接,形成了一氣貫通的效果;結構上,前方兩根豎棖和後方五根豎穿帶,可以加固管束心板,並分散木板本身的應力,更加牢固。

羅漢床因結構特殊,往往三面圍子有修配等問題,如本品能完整保存者,實屬罕見。目前所知的這種黃花梨素圍板羅漢床,可靠的也僅十數張之數,市面上可以流通者數件而已。

03

218×126×53cm

RMB: 8,000,000 - 12,000,000

左:清 胤禛行樂圖·乘槎升仙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中:清中期 樹根拚攢寶座 北京頤和園藏

右:清 天然木扶手椅 清宮舊藏 故宮博物院藏

此紫檀雕仙槎瘤根紋直足長方榻,天然而不造作,混混沌沌、無邊無際,無象無形,渾然一體,非常難得。完美結合了兩大美學精華,即匯聚了巧匠之作與抽象之境:在同一件作品上,抽象的意境通過隨形表現得淋灕盡致,結合了匠作的直覺、視覺和抽象的美學成就。老子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在大面積的木作部分留下鏤空去增加家具的穿透感、輕巧感、呼吸感和靈動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