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建築垃圾該怎麽管?

裝修垃圾在很多老舊小區仍是老大難,近期老舊小區居民頻頻向市民服務熱線12345、市信訪辦反映小區裝修垃圾堆放問題,記者進行調查走訪。目前,就裝修垃圾、建築垃圾相關訴求一直居高不下問題,市領導做出批示,請市住建委、城管委閱研。

拆違後恢復的綠地又成了垃圾堆

小區圍牆外的違建拆除之後,原本恢復成了一片綠地,如今卻成了堆放裝修垃圾、建築垃圾的“垃圾場”。近日,市民劉女士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大興區西紅門鎮同興園小區西側圍牆外的綠地上堆了不少“料”,白天和夜晚都能看到有渣土車來此傾倒垃圾,並且垃圾長達半年多的時間無人清理。好好的綠地被破壞了不說,傾倒垃圾帶來的揚塵和噪音也影響了小區居民的生活。

大興區同興園小區西側圍牆外的綠地上堆了不少建築垃圾

根據市民的反映,記者來到了同興園小區。從西門進入小區後,沿著圍牆向北走約100米,在12號樓的西側有一個大鐵門。據一位居民反映,這個鐵門以前是小區進出的大門,後來小區開了東門,這個鐵門就上了鎖,“鐵門平時常關著,一些渣土車要經過時會有人把門打開。”

記者來到現場時,鐵門恰好打開著,穿過鐵門,一座座由裝修垃圾、建築垃圾堆成的小山包映入眼簾。這一座座“垃圾山”綿延了約100多米長,裡面夾雜著水泥塊、磚塊、塑膠袋和樹枝,還有一個破舊的馬桶。垃圾全部裸露在外,沒有進行苫蓋,與周圍的高樓和綠植形成鮮明對比,看上去格外刺眼。記者注意到,“垃圾山”與居民樓只有不到10米之隔,二者之間只有一道高約2米的圍牆。“風一刮,這些建築垃圾的灰塵,就從窗戶飛進屋裡了。這麽熱的天,我們家連窗戶也不敢開。”劉女士說。

據一位居民反映,這片綠地以前曾是一個違建的聚集地,成片的石棉瓦房和破舊磚房裡居住著上千戶人家,南側還有一個舊貨市場。由於上方就是上千米的高壓線走廊,安全隱患極大,西紅門鎮政府對這片違建實施了拆除。違建拆除後,這片空地恢復成了綠地,小區周邊環境得到了改善。然而,從去年開始,一支施工隊“駐扎”在了這片綠地上,不僅在此建起了兩排彩鋼板房,還將裝修垃圾、建築垃圾傾倒在綠地上。

“白天和晚上都能看到有渣土車來這裡一車一車地傾倒建築垃圾,噪音很大,從樓上都能聽得到。這些垃圾在這兒堆了半年多了,現在越積越多,也沒人管。”一名居民告訴記者。由於經常有大車來此傾倒渣土,“垃圾山”周圍的綠地都已消失不見,隻留下裸露的黃土,上面還留有車輪的痕跡。裸露的“垃圾山”不僅影響了環境,其帶來的揚塵、噪音汙染也讓周邊的居民不堪其擾。為此,劉女士曾向小區物業和社區居委會反映過,但問題一直未能得到解決。

針對此事,記者聯繫了該小區的物業——北京大興城建開發物業管理三公司。該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小區外的區域並不在物業的管轄範圍內,這片綠地應該是歸西紅門二村的。至於在綠地上駐扎的施工隊是哪家公司,該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清楚,也查不到。”

隨後,記者又聯繫了同興園社區居委會。居委會的工作人員表示,居民所反映的問題,居委會已向西紅門鎮政府進行了反映,政府相關部門會進行協調,盡快清理垃圾,並讓彩鋼房裡的施工隊盡快撤離。

對此,西紅門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回應稱,在接到市民反映的問題後,該鎮已責成一號地拆遷指揮部負責處理。經過調查了解,同興園小區西側圍牆外的建築垃圾是在小區內修路的一支施工隊傾倒的,一些工人臨時暫住在彩鋼板房內。一號地拆遷指揮部將聯合物業公司、居委會及相關部門,對該地的建築垃圾進行清理。並且在綠地周邊建起圍擋,防止有人在此傾倒垃圾的現象再次發生。

是建築垃圾還是“寶貝”?

通州區楊莊北街三號院的胡女士向12345反映,小區內7號樓東側的公共空間內堆放著兩堆建築垃圾,雖然堆放的比較整齊,但是佔用了大量的公共空間,也給7號樓居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通州區楊莊北裡3號院雜物堆放

記者在現場看到,胡女士提到的這兩堆建築垃圾堆放在7號樓東側的公共空間上,與常見的散亂堆放有所區別,收拾得“方方正正”,還用塑料布蓋好,顯然是有人有意留存的。“不知道這是誰留的,人家可能覺得還有用,但在居民看來,這就是得不到清理的垃圾,老小區停車位本來就緊張,這樣一來至少佔了兩個車位。”居民說。

居民胡女士告訴記者,小區內堆積建築垃圾的問題從去年就開始,居民們多次反映,屬地街道也清理過,但是清理之後沒過多久這些建築垃圾再次出現在了原來的地方。“小區內的公共空間不多,通往7號樓的過道就變得很狹窄了,只能允許一人通過。如果樓裡發生緊急情況,急救人員都不能及時進樓。”

特殊的垃圾該怎麽管 不妨各支妙招

在梳理相關問題線索過程當中,記者也發現,有一些街道、村鎮雖然老舊小區、老平房區很多,但被反映、投訴的頻率較低,或問題被反映後,均能及時解決,街道、鄉鎮對於這一問題有何新辦法,記者多方走訪,大家一起談。

記者了解到,在朝陽區三裡屯街道,明確區分家裝裝修垃圾與工地建築垃圾,不同的種類擁有不同的處理辦法。街道城建科科長章雪超表示,針對家裝垃圾主要是由社區針對裝修戶進行登記,社區要掌握裝修戶的裝修時間、裝修隊情況以及戶主的聯繫方式。登記之後,社區會向裝修戶發放公示牌,裝修戶除了要在上面填寫戶主信息、裝修時間、垃圾清運時間等信息,還要求裝修隊將建築垃圾裝袋且用濾網苫蓋。針對工地建築垃圾或是門市建築垃圾,三裡屯街道實行了登記管理制度。掌握相關信息之後,街道城管會從工地的施工管理、門前三包等角度入手加強管理,而城建部門會從垃圾清運角度來進行約束。

東城區和平裡街道興化社區,日前正式啟動“物業報到”工作機制,社區書記盧釩介紹,興化社區有十多家物業管理公司,充分調動所有物業主動參與社區治理,是社區追求的目標。該工作機制是受到“街巷吹哨、部門報到”的啟發,在社區的層面,吹哨物業參與社區治理。

興化社區專員趙霞已經參與過四次“物業報到”會議。她說,興化社區將物業與居委會的每月例會作為“物業報到”的平台,小區的大事小情及時與居委會溝通,接受屬地社區指導,避免物業出現不作為的情況,這一辦法涉及社區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記者提到的裝修垃圾、建築垃圾問題。有了這樣的工作機制,有很多問題都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甚至是“未訴先辦”。

每年4月至6月底,在汛期到來之前,是村民蓋房的“旺季”,在順義區北小營鎮榆林村,每戶蓋房的村民都能做到建築材料堆放整齊,建築垃圾及時清運,這樣的“村約”,村民們共同守護了3年多了。“這都得益於我們在村規民約裡寫入了《村民宅基地房屋修建規定》,用村規、民約規範村民蓋房。現在,‘建房按規劃,鄰裡知會早,雜物不亂堆,花池不亂壘’這句話早已深入人心。”村支書柳亞君說。

根據村規民約,蓋房前,村民要到到村委會簽一份宅基地房屋修建協議書,並繳納2000元環境恢復保證金。簽協議書前,村委會到現場核實寬度、四至等,讓街坊四鄰都簽字。老協議上規定,施工期間,建築材料等不得亂堆亂放,建築垃圾需及時清運,不得隨意堆放或倒入垃圾池。蓋房這段時間,街坊鄰居就是監督員。等房蓋好了,村裡還會派人現場審核,審核合格後村民不僅能領回環境恢復保證金,還能再得到額外獎勵。

“現在,各村隻負責把建築垃圾運到處理站,剩下的就交給處理站進行統一分類消納,製成建築材料,實現變廢為寶。以這種‘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既能為村裡省下一筆垃圾消納費,還實現了綠色環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