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是誰?拿我的身份證貸了1000萬!

人在家中坐,債從天上來。

豫南大地上,有一群樸素的農民,近來正被近1000萬的“莫名”貸款困擾。

他們大多是五六十歲的老年人,沒多少文化,以種地、打工謀生。

此前從未辦理過個人貸款等業務。但突然有一天,卻被銀行告知已上了信用黑名單,成了失信被執行人,貸款額動輒幾十萬……

如此“詭異”案件背後,到底還隱藏著怎樣曲折離奇的“故事”?

“天上掉下來”的千萬元貸款

7月12日,信陽息縣彭店鄉柳圍孜村幾十名村民齊聚村口。他們大多都是“被貸款”的受害者。

據河南廣播電視台的《民生大參考》欄目報導, 2017年,柳圍孜村數幾十名村民在信陽市息縣農商銀行彭店鄉支行莫名“被貸款”。這些村民被貸款的數額少則30萬,多則90萬,貸款總額高達近千萬元。

“被貸款”的村民大多是五六十歲的老年人,其中一些人根本不識字。他們不知道名下貸款從何而來,貸款資金又去了哪兒,更不知道自己怎麽就替陌生人貸了款,做了擔保。

因為是莫名“被貸款”,村民們沒有主動還貸的意願,導致貸款未及時清償造成逾期,有村民還因此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被貸款”原因為何?

一個村莊,幾十個村民集體“被貸款”,原因究竟是什麽?

對此,村民們認為,原因出在信陽市息縣農商銀行彭店鄉支行擅自“使用”了他們的個人信息。

事實情況真的如村民所猜測的那樣嗎?

真相,相關貸款的經辦人——信貸員一定最清楚。

但事情原委還未弄清之際,河南廣播電視台的《民生大參考》報導稱,涉事信貸員已死亡。

而信陽市息縣農商銀行方面也只是初步確定,部分村民的貸款資料中,本人簽字確認的筆跡存在問題。

據悉,中國銀行保險監督委員會信陽監管分局已經介入調查,並表示若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將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當地金融機構多次被罰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河南信陽個別機構貸款亂象頻發,已受到監管層的關注。

今年5月,信陽銀保監分局連發4份行政處罰,直指河南息縣農村商業銀行發放冒名貸款違規。信陽銀保監分局對該行罰款二十萬元。同時,受到處罰的還有河南息縣農村商業銀行的3位工作人員。

今年1月,河南銀監局向信陽市溮河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下罰單,指其違規發放貸款,存在貸款調查、審查和審批流於形式、貸後檢查不到位、以貸還貸等行為,被罰款30萬元。

今年4月份,河南信陽羅山農村商業銀行高管層“出事”,黨委書記李剛、行長費明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羅山縣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截至2017年底,該銀行存貸款總量、增量市場份額在所在縣銀行業金融機構雙雙位居第一。但與此同時,羅山農村商業銀行曾被指冒名貸款並遭媒體多次曝光。

“逝者”兒童都被貸款

“被貸款”的現象,在一些角落裡已發生或正在發生著。特別是在經濟欠發達的鄉鎮、農村,村民頻發遭遇“被貸款”。

引發的後果各種各樣,受害者隨時會因逾期被銀行告知已經上信用黑名單,成了失信被執行人,嚴重影響個人生活,而貸款額少則幾千,動輒幾十萬·····

例如:今年2月,山東冠縣被曝出大量村民遭遇“被貸款”,部分村莊80%村民成失信被執行人。更奇葩的是,在這一事件中,甚至還出現了早已過世多年的“逝者” 被“死而複生”向銀行貸款這類堪稱“靈異”的情況。

同今年2月,家住河南省西平縣盆堯鄉的王元(化名)在人民網的留言板上留言,聲稱當他需要買房貸款創業的時候才發現,他於24年前在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農村信用社有一筆2500元的貸款。而在24年前,王元年僅12歲。

今年7月,華商報報導稱,西安的張某去銀行辦理貸款業務時,才被告知自己名下在24年前(1995年)有一筆7000元的貸款至今未還,已成呆账,個人征信被拉黑。可張某卻稱,這筆貸款和他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僅僅是傳統銀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如今各種網貸產品層出不窮,和銀行相比,這些網貸產品的放貸門檻一般都更低,借款人往往只要提供身份證號和手機號就能成功辦下貸款。這雖然給人們辦理貸款提供了便利,但隨之而來的被貸款事件也越來越多發。

拍拍貸、蛋花花、現金快遞等借貸平台均曾被消費者投訴在本人不知情況下,被他人盜用身份信息,進行放款。

從過往投訴案例來看,很多消費者在“被貸款”之後,並未收到任何通知,直到相關機構催收,或者查詢征信報告時才知曉貸款事件。

身份信息洩露是源頭

梳理歷史案例,被貸款多因身份證遺失、實際貸款人與銀行人員串通、弄虛做假等原因。

雖然原因多樣,但有一條規律可循,就是身份信息被洩露,才會讓冒名貸款者“得逞”。

近年來,儘管有關部門在努力打擊個人信息販賣,但身份證買賣依舊猖獗。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從2015年至2019年7月16日,該網站中涉及身份證相關的犯罪搜索結果高達 3034條,且案件數量逐年增長。

梳理發現,這些被買賣的身份證件主要源於他人遺失,還有部分不法分子通過向網咖網管低價收購、以辦理貸款為借口忽悠騙取等方式獲取證件。之後,不法分子通過QQ、微信、58同城等平台發布交易信息。

在網絡黑市,身份信息的價格並不貴。

某卡證販賣者表示,僅需1200元,就能買到一套包括銀行卡、開卡的身份證原件、網銀U盾、預留手機號(手機卡)在內的“四件套”。

如何才能避免“被貸款”?

想要避免“被貸款”,最關鍵的是,一定要保護好個人信息。尤其是身份證個人信息切忌不可洩露。

當身份證丟失或被盜時,應及時補辦並前往當地警察機關進行備案。

需要使用身份證複印件時,要做好標注,避免被盜用。

標注最好使用藍色或黑色的筆書寫,要注明身份證的用途,僅可使用一次,再複印無效等語句,一般辦理時可寫“本複印件僅用於辦理**使用,再複印無效”。

標注最好分三行,每行最後畫一條橫線,防止別人加上其他的內容。書寫的標注最好和身份證的實際內容有接觸,但不要壓住關鍵信息。如果是電子檔的身份證複印件,也最好加上水印之類。

當有人打著“拍手持身份證照片”就能領福利的名義騙取個人信息,切莫相信。

目前,使用很多APP時普遍需要進行身份證實名認證,要注意不要隨意向不正規的互聯網平台上傳手持身份證照片。

另外,個人信用卡也不能隨意借給他人。

遭遇“被貸款”怎麽辦?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假如遇到“被貸款”,身份信息被盜用的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報案。

一旦遭遇“被貸款”,其手續文件上的簽名不一定是本人的簽名(而是他人的筆跡),消費者有權要求銀行認定該合約無效,保留證據,可以做筆跡認定。

如果因為身份證遺失、實際貸款人與銀行人員串通、弄虛做假等原因,導致被貸款且產生不良信用,被貸款人可以向銀行提出異議,消除不良記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