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兩種能力遠比金錢重要,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

賓夕法尼亞大學著名的社會學家安妮特·拉羅(Annette Lareau)教授,曾針對美國家庭教育子女問題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田野調查,整個研究計劃始於1990年,共採訪了88個家庭。

拉羅分別從日常生活組織、語言的使用、家庭與機構的角度進行分析,比較不同家庭的做法,從中得出了兩種教育模式:協作培養和成就自然成長。那麽,這兩種教育模式對我們的家庭教育有何啟示呢?

近年來,金錢與教育成為人們眼中的敏感話題,總是刺痛著家長們的神經,似乎金錢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成就。然而,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子女的邏輯和方式才是影響孩子成就的關鍵因素。安妮特·拉羅的研究便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路。

可能很多人都感受過這兩種不同的家庭教育情景:

你有沒有問你的英語老師,這次作業中有什麽問題?

你爸爸回家後,會和你一起看一個有趣的紀錄片。

還有,這周末我們可以去野餐,你可以想一想去哪裡,帶一些什麽。

媽媽工作太忙了,晚點回家,你放學後就和好朋友去玩兒吧。

剛接到老師的電話,你怎麽在學校這麽不懂事,你就不能體諒下媽媽嗎?讓我在老師面前多沒面子。

這兩種家庭教育情景,恰好對應了她發現的兩種教育模式。

兩種家庭教育模式

協作培養(concerted cultivation)

第一種家庭情景被認為對應的是協作培養模式。在這種模式之下,家長會積極培養孩子的天賦、觀點和技能。讓孩子參加有組織的活動,這類家庭一般都十分繁忙。孩子的業餘活動也非常充實、豐富,比如:足球比賽、旅行、家庭作業、生日聚會。而父母也需要幫忙安排這些活動。在各種社會交往中,培養孩子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

在家裡,家長會有意識地與孩子討論問題,鼓勵孩子積極思考,允許他們提出不同的意見。這些家長意在訓練孩子的思維,將一些思維傳達給下一代。

此外,在這種培養模式中,家長會密切關注孩子在學校等社會場合的表現。他們認為在配合學校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自己不僅僅是簡單的“參與”,而應該是“協作”,與學校是“夥伴”關係。當孩子感到受到不合理對待時,會出面與老師溝通、理論,力求為孩子爭取良好的教育模式。

通過這種培養模式,孩子獲得了一種新生的權利意識(Sense of Entitlement),感覺自己的意志受到了尊重。

成就自然成長(the 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

這種模式對應的是放養式教育,這些父母也比較關心孩子,並為他們設定一定的限制,但在這些界限之內,他們允許孩子自我成長、玩耍,很少參加有組織的活動。這些孩子大多和鄰居或者兄弟姐妹一起閑聊,在附近閑逛,在大家庭一起看電視。

在日常對話中,這類父母經常使用指令,沒有形成互相討論的氛圍。父母會向孩子們發號施令,而不是主動征求他們的意見,針對日常問題進行討論。

此外,父母較少參與學校活動,不會每天輔導孩子完成家庭作業,很少花精力了解學校和孩子之間的潛在矛盾。

因此,處於這種培養模式的孩子,逐漸形成了一種約束意識(Sense of Constraint)。

兩種模式各有利弊

第一種模式下成長的孩子,在學校環境中感到自信,面對陌生人不卑不亢,講話時會看著對方的眼睛,也會主動握手。這些孩子在日常學習中,會積極主動地與老師同學互動,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們從小習慣了與成人討論,也能夠主動表達不同的觀點,甚至據理力爭。

而在第二種模式下長大的孩子,社會適應性比較差。在進入學校中,會與他人有距離感,習慣被動地接受老師的安排,有種受約束,不自在的感覺。而且,由於他們在家接受的大多是命令式的口吻,談判能力和質疑能力沒有得以充分發揮,不懂得據理力爭,也沒有向成人提要求的意識。

但是作者堅持,無論是協作培養的方法,還是放養的方式,並非都沒有瑕疵,兩種模式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第一種模式下長大的孩子,經常表現出一種筋疲力盡的狀態,因為有太多的活動和興趣班,日常生活被塞得滿滿當當。這類孩子會被嬌慣,優越感十足,自理能力比較差,也會與兄弟姐妹之間的爭搶。而另一邊的孩子比較自由,抱怨少,懂得如何自我娛樂,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也比較強,擁有無窮的精力,與大家庭有著密切的聯繫。

如何讓孩子收獲充實、快樂的人生

分析完這兩種模式之後,可以看出家長傳遞給孩子的精神資本,遠比經濟資本更重要。拋開金錢,孩子的溝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是影響孩子以後成就的兩種關鍵因素。

一個具有良好溝通能力的人,可以將自己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及專業能力進行充分的發揮,能夠自信地表達觀點,並能給對方留下積極的印象。即使在陌生的環境中,也有著較高的社交能力。作為家長,尊重孩子的意見,鼓勵他們作為獨特個體的重要性,這樣他們從小就具有比較強的自我表達意識。

而批判性思維是一個主動思考的過程。相比於被動地接受權威意見,擁有批判性思維的人,能夠敢於質疑權威,用自己的思考與對方平等對話。家長在日常教育中,要有意識地鼓勵孩子與自己討論,可以用問題來回答問題,鼓勵孩子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接受自己的指令,服從權威。

鼓勵孩子主動思考,並且將自己的思考表達出來,這樣孩子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會更具適應性,視角獨特且能發揮所長,減少環境對自己的約束性。而這兩種能力的培養,可以融入日常的普通生活中,而並非一定要用金錢來鋪就。

當然,在看到兩種模式下孩子的幸福指數,這對家長們也有一定的啟示。如何平衡孩子的成就與幸福指數呢?很多情況下,壓力大的孩子往往是因為過於忙碌,參加了自己並不感興趣的活動,或者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這樣對家長來說,在培養孩子的同時,要考慮對方的興趣所在和接受能力,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時的,需要根據孩子的身心特點,適度而行,耐心地靜待花開。

其實在家庭教育中,沒有什麽完美的教育模式,如果真正希望子女走得更遠、過得更好,就要著眼長遠,重視能力的培養,而非金錢的投入。同時,要結合孩子的身心條件,多一些耐心,讓孩子在收獲能力的同時,也擁有快樂的童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周成剛在路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問題請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