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興資本通過聆訊 過度依賴投行業務被指穩定性差

  9月6日,華興資本通過了上市聆訊,據IPO早知道消息,公司將於9月27日上市。

  作為一家從FA業務起家的民營投行,華興資本的客戶佔據了國內獨角獸企業的半壁江山。

  從即將在港交所上市的美團,到最近處在輿論風口浪尖上的滴滴和京東,還有自如和摩拜,都是它的客戶。

  依靠不斷延伸業務線,華興近三年來收入保持不斷增長,從2015年的1.2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1.39億美元。

  但是,與收入不斷增長形成反差的是,2015年以來,投行收入在不斷下滑,從2015年的1.12億美元,下滑到2017年的9886萬美元。而且利潤波動也較大,從2015年到2017年,三年經營利潤分別為5859.4萬美元,3952.4萬美元,615.8萬美元。有分析人士稱,投行業務佔比較大,面臨業績波動的風險。

  隨著一二級市場的繼續轉冷,國內券商已經傳出裁員降薪的新聞,而8月份幾乎所有券商都沒有逃過業績大幅下滑的命運,行業也開始出現破淨潮。

  對於馬上就要上市的華興資本,命運會如何呢?

  中國創業者在華爾街的代言人

  “歐洲撐起了羅斯柴爾德,猶太人撐起了高盛,央企撐起了中金,中國的創業者們,誰是你們在華爾街的代言人?” 包凡曾發出過這樣的感歎。

  自然是華興資本。

  過去十多年,中國新經濟企業野蠻生長,背靠不斷出現的各種互聯網風口,華興資本實現了快速擴張。

  只要看下華興資本的客戶名單,就不會對包凡那句“沒有一家國內投行比我們更了解中國TMT行業”有任何異議。

  這張圖羅列了成立以來華興參與的1億美元以上的私募融資交易,幾乎囊括了近幾年互聯網風口上誕生的巨頭。

  2014年以來,互聯網世界的經典戰役背後,幾乎都有華興資本的身影。這其中就包括2014年京東與京東的戰略合作,千團大戰中美團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以及隨後與點評的合並;2015年滴滴與快的的合並,趕集與58同城的合並;2016年貓眼的分拆及與微影的合並。

  以及最近的一次結束共享單車戰局的美團對摩拜的收購。

  華興在招股書中寫道,“估值最大的20家新經濟企業中,華興的客戶有15家,佔到中國獨角獸總市值的56%”。

  靠著獨角獸企業,FA起家的華興迅速擴張,目前已經有了全投行業務線和私募基金。

  大概在2011年左右,華興開始向全投行轉型,當年完成了3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這次融資後,華興就獲得了香港得證券業務牌照,2016年華菁證券最終獲批,華興又順利拿到國內的證券業務牌照。

  由於它的客戶都是互聯網領域早期或者成長期的企業,在服務過程中自然延伸出投資的需求。

  2013年開始華興推出首支私募股權基金,截止2018年3月31日,私募股權資產管理規模約為41億美元。已經投資90家新經濟行業公司,投資金額19億。

  截至2018年3月31日,它的十大被投資公司分為滴滴出行、分眾傳媒、匯通達、樂信、鏈家、牛股王、奇虎360、找鋼網。

  至此它的業務線從FA 延伸到全投行和投資管理。

  華興三駕馬車:投行、投資管理、華菁資本

  華興資本目前業務的有三部分,分別是投資銀行、投資管理和華菁證券。

  簡單來說,投資銀行業務主要服務的是新經濟企業上市前的階段,包括融資、並購及上市。華菁證券從事承銷、資管、固收、經紀業務,主要服務上市後的企業。而投資管理業務則從事私募股權投資。

  其中投資管理業務增長迅速,2015年全年僅錄得785.3萬美元,到2017年已經增長到2834.9萬美元。

  這還只是基金的管理費,沒有算附帶權益收入。隨著基金的陸續到期,當基金累積回報超過約定的回報率之後,附帶權益收入就會入账,屆時投資管理收入肯定不止目前的數字。

  目前來說,投行業務仍是華興資本的主要收入來源,從2015年到2017年,投行業務營收佔比分別達到93.5%、78.9%、70.9%。

  從2015年到2017年,投資銀行分部總交易價值分別為368億美元、216億美元、187億美元。而三年的經營利潤分別為5859.4萬美元,3952.4萬美元,615.8萬美元。

  投資銀行和投資管理兩塊業務佔到華興資本收入的90%以上,這構成華興與國內上市券商的最大不同。國內券商這兩塊業務佔比都較低,更依賴傳統的經紀業務。比如中信證券的投行和資管業務分別隻佔到營收的7.6%和14.1%。

  但是也不能忽視風險,華興資本和其他投行一樣也面臨著資本市場的周期性。近三年來華興資本營收一直在增長,如果單看投行這一塊,其實是持續下滑的。

  2015年實現投行收入1.12億美元,2016年這部分收入為1.05億美元,到了2017年,進一步下滑到9886萬美元。

  說到底私募市場融資額和並購交易數量直接決定了投行的收入情況。

  國內的新經濟企業大多已經過了快速擴張期,在貿易戰和去杠杆的壓力下,目前無論是二級市場還是一級市場都是陣陣寒意,“錢荒”成為所有人最直觀的感受,這種情況下,很多新經濟獨角獸不惜流血上市。

  華興在招股書中,也提示了風險“無長期合約收入來源”,“與許多客戶的合作無法預計”。

  “收割”完這一波之後,華興資本還會不會繼續快速增長,是個有待驗證的問題。

責任編輯:王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