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治維新能夠成功,全因為有這麽一個地方存在

文/北風吹雪

倒幕的決定性戰役

1

在佩裡的威脅下,日本不得不簽訂了《日米通商友好條約》,開放神奈川、兵庫、新瀉、大阪和長崎作為通商口岸,美國人擁有領事裁判權。

日本不但沒有把佩裡怒斥為侵略者

反而將其視為促進日本開國的功臣,樹立雕像

同時,京都作為日本的神聖古都,其周邊十裡不允許被日本人視為天狗的美國人進入。然而,由於不得不允許和美國自由貿易,日本的生絲大量出口,導致京都的絲織品成本大幅上漲,京都商人大面積破產。隨著物價高速飛漲,原本在京都不問政治兩百多年的天皇和貴族們也不得不為將來擔心了。

京都的朝廷雖然批準了條約,但孝明天皇卻大為震怒,而簽訂這一條約的幕府更是被視為眾矢之的,受到全日本的聲討,此前曾預言日本若不整備海防必淪為大清第二的先知者吉田松陰更是喊出了打倒幕府的口號。不過,聚集在孝明天皇身邊的貴族和大名不想走的那麽激進,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德川幕府13代將軍德川家定天生弱智、身體多病的弱點,盡快確立出身水戶藩的一橋慶喜為將軍繼承人,與其他大名攜手尊皇攘夷。

這個相對溫和的辦法因為保守力量在幕府內部佔上風而早早夭折了。1858年,弱智將軍德川家定突然暴病去世,由保守派大老井伊直弼擁立的14代將軍、12歲的德川家茂繼位。儘管井伊直弼對日本面臨的內憂外患也有清醒認識,但他首先考慮的仍是重塑幕府權威。

1858年8月8日,孝明天皇向水戶藩發出批評幕府,要求幕府改革的敕書。由於之前原計劃以武力上京、威脅幕府進行改革的薩摩大名島津齊彬意外去世,使這道著名的戊午詔書成為了一紙空炮。站穩腳跟的井伊直弼很快領導幕府開始反撲,指責該詔書是偽造,逮捕了水戶藩的鵜飼吉左衛門、鵜飼幸吉,鷹司家的小林良典等人。京都的關白九條尚忠因此辭職。

不過幕府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掀起了更大規模的抓捕活動。京都所司代酒井忠義的家臣梅田雲濱、水戶藩主德川齊昭的心腹近藤茂左衛門、越前藩松平春嶽的親信橋本左內等100多人被抓捕處決。皇族青蓮院宮尊融法親王、德川齊昭和參與此事的多位大名則受到幕府處分,餘生不再參加政治活動,史稱“安政大獄”。血腥的鎮壓活動很快從京都蔓延到各地,不僅此前提倡打倒幕府的吉田松陰被處死,就連幕府內部主張寬大處理此事的川路聖謨和岩井忠瀨也都被處分。一時間,京都上下人人自危,噤若寒蟬。

然而夢想著定於一尊的井伊直政沒有想到的是,經過他的這一番操作,原本只是想推動幕府改良的各路諸侯現在迫於威脅不得不真的開始倒幕了。

從家康以來就喜歡利用忍者搞秘密政治的江戶幕府很快收到報應,1860年3月3日,井伊直弼在江戶城櫻田門外的風雪中倒斃在水戶脫藩浪人的長刀之下。之前被寄予厚望的幕政改良者松平慶永和一橋慶喜重新進入江戶幕府的權力中心。然而,武裝倒幕的車輪一旦轉動,就再難停下。有一個人在這時悄悄登上了歷史舞台,並決定性地改變了幕府佔優的局勢。

刺殺井伊直弼的櫻田門外之變

這個人就是出生在德國北部小城威斯瑪,卻在1862年擔任大英帝國駐日公使的薩道義。

英國和日本之間原本沒有多少貿易額,英國議會對日本也漠不關心。但是,1857年,印度爆發了反英起義,同時,太平天國把與英國有著商業往來的長江流域掃蕩一空。在和東方各民族打過交道以後,薩道義覺得,相比動不動把英國人投入黑牢的印度王公、言而無信的滿清王爺、濫殺俘虜的李中堂,受過多年蘭學熏陶和吉田松陰等人啟蒙的日本人還是可以打交道的夥伴。正是由於薩道義的活動,日後英國支持明治維新和扶持日本在東方抵禦沙俄的外交方針逐步確定下來。

從井伊直政之死中得到教訓的幕府開始拉近與朝廷的關係,14代將軍德川家茂與孝明天皇的妹妹和宮子內親王結婚,擺出公武合體的姿態。然而,孝明天皇對幕府並不放心,在聯姻確定後不久就接見了上京參覲的長州藩主毛利慶永,並贈詩給他“國勢艱危風浪起,浮雲蔽日晝猶昏,賴卿光輝照世間”。此後,薩摩的島津久光也不甘落後上京覲見。

薩長的這種表現讓幕府顯得有些尷尬,1863年3月,德川家茂在5位大老簇擁下帶3000人馬上京,與天皇、將軍後見德川慶喜一起參拜了京都的石清水八幡宮。而在這次上京途中,德川家茂受到的並未付諸實施的死亡威脅也讓幕府有了整肅京都治安的想法。

從1862年起,京都的守備工作一直由會津藩主松平容保負責。理論上他應該提供1000名士兵負責京都的治安,但由於會津藩和幕末其他各藩一樣遭遇了財政困難,所以實際上處於缺額狀態。各藩的倒幕志士在幕府眼皮底下在京都大肆串聯,聯絡公卿,讓幕府非常頭疼。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出羽武士清河八郎倡導下,浪士組——後來的新選組就此誕生了。

1864年7月8日,新選組襲擊了位於京都三條小橋附近的池田屋,殺死了20多名來自長州、土佐等地的倒幕人士,抓捕數十人。經此一戰,新選組名聲大噪,在幕府的支持下由成立時的幾十人壯大到200多人,一時在京都橫行無忌,又製造了多起暗殺事件。然而,有兩個人僥幸躲過了這次襲擊,一個叫桂小五郎(即木戶孝允),另一個叫阪本龍馬。

製造池田屋騷動的新選組

從池田屋事變中死裡逃學生的木戶孝允一回到長州,就開始鼓動藩裡派兵上京,向天皇伸冤。1864年8月,長州藩2000多名士兵兵分三路,屯兵京都山崎、嵯峨和伏見,向朝廷獻上進言書。

在禦所內裡總管德川慶喜的要求下,天皇下達了討伐長州的命令。8月20日,長州軍與守衛京都的幕府軍發生激戰。雖然原本駐防京都的會津軍並不強,新選組純屬湊熱鬧,由於薩摩軍加入幕府一方作戰,使戰鬥形勢變得對長州非常不利。儘管長州軍一度打到離天皇近在咫尺的京都禦所蛤禦門,但在薩摩軍的抵抗下,長州指揮官來島右兵衛陣亡,400多人戰死,不得不撤出戰鬥。撤退之際,氣急敗壞的長州士兵甚至炮擊了天皇禦所。經此一戰,長州藩坐實了朝敵的罪名,在幕府組織的全國軍隊討伐下,看來是毀滅在即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隨後在阪本龍馬的斡旋下,在這場禁門之變中打得你死我活的薩摩和長州,竟然聯起手來對抗幕府。1866年3月7日,在京都薩摩藩邸,今天的京都同志社大學,薩長同盟正式成立,而在背後為薩長提供支持的,正是賣給他們軍艦、火炮、步槍的大英帝國。

1867年10月12日,在第二次長州討伐中一敗塗地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不得不在京都二條城接受了土佐藩主山內容堂的提議,實行大政奉還。然而,倒幕派並不滿足於此。

10月14日,在德川慶喜的大政奉還請求書到達天皇手中同日,倒幕公卿岩倉具視就從年僅15歲的明治天皇手中拿到了討伐幕府的密詔。另一方面,一旦幕府放棄權力,一些勢力對此同樣不滿,又交雜著一些陰謀在內,11月15日,在京都伏見區的近江屋,大政奉還的主要建議者、一生多次大難不死的阪本龍馬終於倒在刺客刀下,刺客是誰有多種說法,但筆者傾向是新選組。倒幕派與幕府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京都將再一次、也是迄今最後一次變成戰場。

1868年1月2日,德川慶喜在大阪會見各國公使,同時,3萬幕府軍向京都進發,在京都南部的鳥羽街道和伏見口與西鄉隆盛指揮的5000討幕聯軍發生激戰。僅僅一天的時間,幕府軍全面潰敗。1月4日,驚慌失措的德川慶喜乘船逃離大阪。追擊而來的長州軍1月9日才接收大阪,曾經見證了豐臣家族滅亡的大阪城,如今也見證了德川幕府的日落夕陽。之後隨著5月3日江戶無血開城,倒幕戰爭正式宣告勝利。

倒幕的決定性戰役——鳥羽伏見之戰

在這場由低級武士掀起的歷時十餘載、波瀾壯闊的維新運動中,京都始終是最重要的舞台。京都的許多町人、商人,也都出於對幕府的厭惡,自發地庇護維新人士,為其傳遞情報,像阪本龍馬就曾藏身在河原町附近木材商的房屋中。

從河原町向北,是京都著名的維新之路,有多個江戶時代參與倒幕的藩所舊址。這條路終點出町柳的常林寺,則是阪本龍馬導師勝海舟被幕府免職後閑居的地方。在池田屋之變中血灑京都的多名長州人士,死後被供奉在京都東郊的護國神社,而他們導師吉田松陰所寫的碑文,則永遠刻印在了京都府立圖書館門前的石碑之上。

沒落古都的特色複興

2

明治維新後,日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從此走上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1868年平均收入只有大清一半的日本,到明治末期已經成為了追趕歐洲的發達國家。然而,與全日本的蓬勃向上相比,京都的發展速度卻明顯滯後了。

隨著明治政府遷都東京,京都漸漸成了被遺忘的古都。雖然明治維新引進的許多新生事物——郵局、電車、電話、股份公司、銀行等等也都在京都落地生根,1908年京都安裝電話的已經達到了4000人之多,但京都的工商業並沒有很大發展。在明治維新開始30多年後,京都的人口僅僅增長了3萬人。在1898年成為京都首位民選市長的內貴甚三郎就職時提出的雄心勃勃的京都複興計劃——修建鐵路、工廠和運河,因為資金問題到他卸任時仍然處於擱淺狀態。

1904年,明治維新大英雄西鄉隆盛的兒子——西鄉菊次郎成為了京都第二任民選市長。儘管此時他的父親已經去世多年,但憑借其在日本政界積累的豐富人脈,西鄉菊次郎成功地獲得了大藏省批準,為了京都市的公共設施建設發行地方債。

這在當時是一個相當大膽的做法,尤其是當時日本正處在日俄戰爭期間,從上到下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不過,依靠著京都市民對建設自己家鄉的熱情,西鄉菊次郎的債券還是得到了認購。京都的各種公共工程和城市改造終於在他的任期內得以完成。京都也迎來了經濟發展較快的時期,利用運河上水電站供應的電力,京都實現了全市電燈照明。到1912年西鄉菊次郎卸任時,京都人口增長到50萬人,雖然不及200萬人的東京和130萬人的大阪,仍然是日本第三大城市。

1912年日本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明治天皇的去世。日本進入了大正時代。在經濟高速發展同時,日本的議會民主政治也不斷進步,選舉資格對財產的要求不斷降低,到1925年實現了適齡男子普選。同時,在整個大正時代,日本的市民運動一直處於高漲狀態。1915年要求政府取消營業稅、紡織品消費稅、通行稅的市民運動中,京都是最活躍的城市之一。

大正天皇時代,曇花一現的“大正民主”

1927年,曾寫下以京都為背景的小說《羅生門》的天才作家芥川龍之介自殺,預示了這個國家陰暗的未來。大正時代的民主光輝曇花一現,很快變成了昭和時代的全民狂熱。曾經支配著世界秩序、用皇家海軍為自由貿易保駕護航的大英帝國在一戰後的衰落,和歐美各國紛紛在貿易上轉向保守主義,讓國內市場狹小的日本深受其害。京都的許多會社和銀行也紛紛破產了。在貿易戰中深受重創的日本最終走上了軍國主義的擴張道路。

1937年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開始全面轉向戰爭體制,經濟也開始轉變為由政府主導的戰爭計劃經濟。京都的很多民營小企業被強製合並,轉而生產戰爭所需的軍需產品。京都市的地方自由選舉被取消了,改成在政府指定的候選人中進行選舉。

戰前彌漫著自由主義和左翼思潮的大學更是成為重點整治對象,發表批評政府言論的大學教授被解聘,大中學生被要求參加軍訓,學校中成立報國會等右翼團體,對青年一代實行皇國至上思想洗腦。京都市區在戰爭中實行宵禁,嚴禁酒類買賣。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京都也像其他地方一樣實行了食品配給製,糧食由政府調配。不過對京都市民來說不幸中的萬幸是,這樣的日子並不需要持續很久。

1941年4月,一個身材矮小、瘦削的中年人來到京都立命館大學擔任教授。之前一年,他的作品剛剛在立命館出版社出版,但很快就成了禁書。他就是日本對外侵略的主要策劃者,被稱作戰爭大腦的石原莞爾。儘管此時日美戰爭還未爆發,石原卻對日本的戰爭前途徹底失望。1938年他因為反對擴大侵華戰爭被下放到京都的舞鶴港擔任要塞司令,現在又不得不退出服役。

早年喪失生育能力、同時是日蓮宗虔誠信徒的石原聲稱自己在一次參拜日蓮宗寺院時,面對西沉的夕陽領悟了最終戰爭的奧義。他聲稱,日本領導的東方文明和美國領導的西方文明必有一戰,這場戰爭將會是人類的最終戰爭,飛機、潛艇、原子彈等先進武器將會被投入使用。但同時,他認為現在就與美國作戰是不明智的,“為了石油去打仗是傻瓜行為”。日本一定會在這場戰爭中慘敗,但由於蘇聯的存在,美國不會徹底消滅日本。日本未來的希望在於和中國組成東亞聯盟,然後戰勝美國主宰世界。

相比於這些天馬行空的觀念,石原在立命館大學的課程更值得玩味。在兩學期的戰爭史課程中,石原詳細地討論了1812年拿破侖征俄的失敗和1795~1815英國對法國的海上封鎖。前者不禁讓人想起當時支配歐洲的希特勒發動的對蘇聯閃電戰,後者則是美國對日本封鎖的弱化版本。

就像石原預料的那樣,軍國主義者的洗腦終究敵不過美國人鋼筋水泥的威力。戰爭很快燒到日本本土,京都也和其他城市一樣遭到盟軍轟炸。不過盟軍出於對日本傳統文化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京都本身缺乏發達的工業設施,這些轟炸規模小得不值一提,僅僅在1945年京都東郊扔下了幾枚炸彈,36人死亡。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美國第六集團軍作為勝利者接管了京都。

戰後的日本陷入了深深的幻滅與恐慌之中,由於軍事管制導致海外輸入糧食和生產原料減少,物價在短短兩年內上升了300倍。1950年,京都西北郊的金閣寺被本寺僧人燒毀,後來成了三島由紀夫寫作小說《金閣寺》的素材,也仿佛是這個動蕩時代的寓言:

一個對佛教懷著深深理想主義出家的少年僧侶,在長期的苦修後終於對這座號稱為了信仰而建造的寺院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和自責,因為無法忍受金碧輝煌的寺院與外界苦難現實的強烈反差,最終將其付之一炬。戰後的日本社會同樣處在崩潰的邊緣,不過幸運的是,他們遇到了麥克阿瑟。

金閣寺的焚毀也是戰後日本病態心理的體現

被西方史學家看作20世紀最偉大軍人的麥克阿瑟深諳馬基雅維利的格言,即成功的改革往往保留了舊制度的外表。在不觸動天皇製的前提下,他對日本社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徹底的普選實現了,選舉權被擴大到婦女;恢復了大學自治和言論自由;地主的土地被分配給無地農民;龐大的家族財閥被拆解為數百個不相乾的小公司;原本用於生產軍火的工廠被改造成生產生活用品的企業;頒布了保護勞動者權益的法律,允許勞動者組織工會。

在經歷了戰後兩年多的極度混亂後,日本經濟走上了高速恢復發展的快車道。1951年,麥克阿瑟因韓戰中的爭議黯然離去,但日本經濟卻在3年後迎來了被稱為“神武景氣”的輝煌時期。1968年,日本超越西德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麥克阿瑟幫日本人民清算軍國主義

不但未被敵視,反而深受愛戴

相比於其他城市的高速發展,缺乏良好自然稟賦的京都在經濟上落了下來。好在從戰後第一任民選市長神戶正雄開始,京都就確立了建設文化都市的目標,並和西安、巴黎、基輔、波士頓、佛羅倫薩等城市結成了友誼城市。

今天的京都經濟水準和人口數量都排在日本第7位,雖然仍遠不及日本的一線城市,但其獨有的歷史底蘊和人文風情,幽雅靜謐的生活環境,仍然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來這裡旅行居住。千年的京都物語也是一部濃縮的日本史,正如京都市的市徽不死鳥一樣,雖然迭遭苦難,但終將浴火重生。

京都清水寺大舞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