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添網點、募戰投,“前浪”太平再保險的出海野心

全文共2569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觸角早已伸向全球的太平再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再保險”)近來可謂是動作頻頻:先是成立澳門辦事處,完善了大灣區服務網點,再是公布增資公告,擬出讓25%的股權計劃募集至少31億港元。一時間,“前浪”太平再保險欲進一步加大國際化布局的消息甚囂塵上。

對於此次募資引戰投,分析人士表示,再保險業務資本消耗大,太平再保險又在不斷地拓展版圖,在實現出海野心的規劃中,“補血”引戰投有望帶來一劑強心針。同時,由於受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巨災頻發,對整體再保險行業承保業績帶來嚴重影響,預計增資後該公司可有效抵禦預期收益波動。

01

引戰設“門檻”,

回應:做大再保險業務板塊

“為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集團國際化經營特色,進一步提高集團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綜合能力,集團經研究決定啟動太平再引入戰略投資人計劃,通過增資引戰,支持再保險業務板塊做強做優做大。”6月22日,對於太平再保險本次增資的目的,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太平”)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稱。

太平再保險此前發布的信息顯示,此次募資,太平再保險將會引入一位戰略投資人,其最終目的是補充資本金、支持主營業務發展。增資完成後,外部新增股東持股比例不超過25%,原股東持股比例不少於75%。

太平再保險希望通過戰略合作和業務協同,使得戰略投資者對於公司的業務發展起到一定積極作用。與之相對地,對於意向投資人在本次增資活動中的參與,太平再保險也設立了一定的門檻,如在資產價值方面,意向投資人或其控股股東在2019年12月31日經審計的淨資產不得低於500億港元;在風控方面,意向投資人需要有良好的商業信用,具備在歐洲、亞洲開展保險業務的經驗,並且其身份和資金來源均需要合乎中國法律法規;同時,為了防止惡意收購,意向投資人在中國內地和香港與增資人不可存在業務競爭關係。

喊出做大再保險業務板塊的背後,是中國太平提出的“國際化再出發”戰略。

中國太平是我國第一家跨國金融保險集團公司,歷史可追溯至1929年。2018年12月,中國太平再次提出了以國際化為核心的新時代發展戰略,並制定了境外保險業務發展策略,明確了境外業務布局原則、方向和保障機制。而作為該集團國際化發展的“排頭兵”之一,正如中國太平相關負責人所言,太平再保險可以加強集團國際化經營特色,提高集團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綜合能力。

02

全球化布局已久,添置灣區新網點

這廂拋出橄欖枝,募資引戰投;那廂,增設新網點,加碼全球化布局。6月10日,太平再保險正式開設澳門代表處,於大灣區服務網絡打下一枚重要的楔子,並為該公司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推進拋下了新的錨點。

對此,太平再保險表示,澳門代表處的開業,為太平再保險在澳門當地、乃至整個大灣區的業務展開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背靠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保險公司中國太平,這家於1980年在中國香港成立的專業再保險公司早已在全球多地落子,業務範圍涵蓋全球保險市場,遍布全球五大洲的109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客戶達1000余家。太平再保險總部設在香港,並在中國北京、英國倫敦設有全資子公司,在馬來西亞納閩島設有分公司,在日本和澳門設有代表處。

緣何再保險公司要加碼國際化布局?某財險公司再保險負責人表示,目前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不確定風險日益增多。再保險是保險的保險,具有天然開放合作共贏的基因。依托國際再保險公司的承保能力、數據積累等優勢,可以構建多層次的風險分散體系,減緩巨額損失。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再保險研究專家朱少傑表示,當再保險行業實現了國際化,國內保險市場才能真正接軌國際市場,才能扭轉再保險市場與原保險市場的地位不匹配問題。

朱少傑建議,要推動國內再保險公司走出國門,需要配合“一帶一路”采取措施:通過收購國外的再保險公司或者再保險中介公司,推動國內再保險公司的業務的國際化;通過加強與國外的先進再保險公司的研發合作,開發風險模型,提升風險水準,引導產品創新;通過探索科技賦能,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保險經營領域的創新運用研究,搶佔新技術在保險行業運用的行業標準的國際話語權。

03

大災風險加劇經營壓力,

亟需築起“防波堤”

依托雄厚股東背景,太平再保險連續獲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貝氏和惠譽財務實力A評級。

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太平再保險實現毛保費收入174.2億港元,總資產達到504.2億港元。同時,據貝氏評級評述稱,2015年-2019年,太平再保險資本金及盈余的平均增長率達到15.1%,究其原因,貝氏評級歸因於,來自於母公司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的注資和部分營業利潤的留存。

然而,由於過去三年受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巨災頻發,對再保險行業承保業績帶來嚴重影響。其中,2017年到2018年,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保險損失達到219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多的兩個年度,2019年也不容樂觀。

與此同時,相關研究還顯示,今年再保險行業依然面臨著艱難的挑戰。標準普爾認為,2020年新冠肺炎的不確定性將會增加太平再保險的承保壓力。

在再保險業務整體承壓的背景下,太平再保險也難“獨善其身”。北京商報記者整理太平再保險年報發現,2019年該公司除稅後溢利3.21億港元,同比下降40.46%,並創下最近七年新低。

引入戰略投資這一舉動,或為太平再保險的抗風險能力構築了一道“防波堤”。業內相關人士介紹稱,太平再保險此次引戰可以通過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推動公司深化體制機制變革,優化公司治理結構,使公司經營更加市場化,能夠有效提升公司業績;同時,針對再保險業務資本消耗大的問題,本次融資可有效補充資本,為公司的長期向好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正如標準普爾評價所述:“雖然母公司中國太平的股份會被稀釋,但中國太平仍然會是主要股東,且太平再保險將從人員和投資方面的長期管理支持承諾中受益;本次增資將會支持該再保險公司的業務擴張,且幫助它抵禦預期收益波動。”

“再保險公司引領保險行業創新發展的作用偏弱,再保險公司作為經營‘保險的保險’的公司,集中全球的風險資訊,應當成為行業的風險專家。”對於再保險行業的風控能力,朱少傑提出了這樣的期許。

隨著離岸再保險合約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活躍,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的實施,龐大的保險市場和投融資需求已被催生,並將吸引全球險資繼續聚集中國市場。而對於再保險行業的發展前景,朱少傑持樂觀態度:“國內保險業強調回歸保障本源,再保險需求增大,再保險公司業務有擴張趨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