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施耐德電氣何維克:由危入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往往更迅速

“我想沒有誰能比中國人更好地詮釋‘危機’的內涵了,因為這個詞語本身就包含一個‘機’字。”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負責人何維克(Peter Herweck)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說道。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負責人何維克(Peter Herweck)

新冠疫情無疑是全球工業遇到過的前所未有的危機,供應鏈斷裂、業務運營受阻、不確定性增加。在近日舉行的2020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上,“韌性、效率和可持續”成了由危入機的關鍵詞。疫情迫使企業關注供應鏈的韌性,加強迅速調整的能力,而在疫情之後,可持續的重要性將會凸顯。根據何維克的觀察,許多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往往更為靈活迅速。

危機中的韌性

何維克回憶道,疫情暴發初期,施耐德電氣在武漢的工廠和配送中心是最先受到影響的。在早期掌握情況後,公司迅速在供應鏈方面為全球其他區域的工廠做好準備,優化業務規劃和維護流程。“很幸運的是,兩年前,施耐德電氣在中國啟動了一個名為‘供應鏈4.0’的項目,盡可能多地對施耐德電氣的工廠進行了數字化改造。這裡面就有被達沃斯經濟論壇評為發展中的全球智能製造燈塔工廠。”

疫情的危機加速了這一趨勢,施耐德電氣幫助改善客戶供應鏈的智能項目大受歡迎。“客戶利用這些項目,使得自己的設備能追上其他企業的腳步。這是我們觀察到的主要趨勢。”他說道。

此外,何維克提到,也有客戶在疫情期間遭受了網絡攻擊。“所以他們希望能夠加強網絡的韌性,直到最後一公里。以往網絡攻擊主要集中在IT領域,但是現在很多客戶也很關心OT層面的網絡安全,因為一旦受到攻擊,車間裡面的所有機器可能都要關停。”

最後,何維克觀察到,全球各地的很多客戶都對產品線做出了極大的調整。“我們看到許多產品的市場需求在大幅減少,另一些則正在暴漲。我們有客戶開始轉而生產個人防護用品(比如口罩、消毒液);或者轉而生產能夠保護肺功能的設備。”這些轉變和調整需要企業擁有迅速調整生產流程、建立產能的能力。

迅速轉型

在疫情前採用數字化技術的大企業具備一定韌性基礎,但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的中小企業是否還有能力加大數字化投資?

何維克相信,數字化科技不只是為大企業準備的。事實上,疫情迫使絕大多數的企業都要走出舒適圈。在轉型的過程中,敏捷性(agility)十分關鍵。

“我想說的是,數字化代表著能讓企業轉型、適應、做出快速反應、並變得更有韌性。很多大企業已經走在了數字化道路上,所以對大企業來說,這是個加速的過程。”他表示。

“根據我們的觀察,中小企業往往更加靈活迅速。所以企業領導者如果決心改變什麽,他們可以更快地促成這種改變。不像大企業還要考慮目前的企業IT基礎架構、各個廠區的情況等等。”

何維克看到,中國依然有非常強勁的數字化需求。施耐德電氣啟動的“綠色智能製造創贏計劃”旨在分享自己工廠中積累的知識和技術,目前已經吸引了100多家中國中小企業參與,促成了一些詳細項目計劃的成型。

根據成都瑞克西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冉浩在峰會上的報告,該企業在成立後8年的時間內,從單純的設備供應商,逐步成長為拉鏈染色領域的領導者,關鍵就是數字化轉型。信息溝通的透明化和及時性,降低了原材料的庫存,同時降低了生產的成本,而訂單的高效下發也帶來了設備使用率的提升。

改造後,瑞克西的染色一次合格率提高了30%,材料損耗降低了12%。能源消耗降低了20%,整個生產效率也提高了10到20個百分點。

可持續將凸顯

“被卷入危機的過程和走出危機的過程都充滿挑戰。有些區域已經進入恢復階段,但這個階段同樣富有挑戰性。”何維克說道。

他相信,在“韌性、效率和可持續”這三個關鍵詞中,可持續的排位在危機高峰期可能會靠後,但隨著企業走出困境,可持續的重要性馬上就會凸顯。

為此,施耐德電氣正在中國市場上努力推動“四維融合”,即能源和自動化融合、從終端到雲端垂直維度的融合、全生命周期數據的融合,以及從廠級管理到企業級集團級的管理的維度實現數據打通。

以能源和自動化融合為例,這可以提高企業電氣網絡的韌性,減少停機時間。“停機時間其實就意味機器逐漸減速停止和不斷加速重啟的過程,而這些過程都意味著大量的碳排放。”中國很多行業都需要大量能源,比如金屬、油氣、礦業等。如果能減少企業耗能,從馬上就能看到很大的開支節省,也減少了碳足跡。

此外,深度學習的應用已經能預測氣泵、發電機等設備在未來是否會有發生故障的可能。“現在的趨勢是,我們的人工智能終端軟硬體實體不僅可以告訴你要有故障發生,還會預判故障發生的原因,並且告訴你預防故障發生的辦法。這就能夠節省企業的開支,大大提高企業的韌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