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出新東方記:從羅永浩們出走到如今動刀 俞敏洪是自救還是傷人?

來源 | 銀杏財經(ID:threemornings)

作者 | 汪小樓

編輯 | 楊一枝

據深響報導,俞敏洪近期“動刀”“新東方在線”,其多個部門的一把手異位、離職、或被削權。

高層變動是企業常事的事,但對於剛上市三個多月,禁售期都還沒過的新東方在線來說恐怕不是什麽好消息。

俞敏洪這一刀既是砍向了自己,也揮向了別人。

俞敏洪這個人,滿腹經綸賦得一手好歪詩,講得一口好邏輯,看起來斯斯文文,骨子裡卻透著一股狠勁。

少年時期是生產隊插秧高手,北大任教期間不滿生活現狀出來創業,後來鬥徐小平,懟羅永浩、李笑來,批評BAT、拚多多等互聯網巨頭缺少價值觀,都沒見俞敏洪慫過。

俞敏洪這次動刀是自救,還是傷人?雖然目前不能對其蓋棺定論,但或許又會再一次開啟出走新東方的浪潮。

上一次出走浪潮是在2006年新東方上市後,羅永浩、徐小平、李豐、李笑來、陳向東等人相繼單飛自立門戶。

不一樣的是,當年的新東方如日中天,縱橫宇內無敵手。現在的新東方日漸式微,前有巨頭入局堵截,後有新玩家追趕。

輝煌如新東方、掙扎如新東方,這種冰火體驗,羅永浩他們這群人也或多或少享受過。

怎樣才能讓一個人去努力乾自己不願意乾,甚至是討厭的事?

答案或許是年薪一百萬,起碼對於那個年代的羅永浩、李笑來來說一定是。

“什麽?你腦袋被門擠了吧,我生平最討厭兩件事:一個是英語,一個是老師。你現在讓我當英語老師,是想讓我去自宮嗎?”

沒加入新東方之前,讓羅永浩最頭疼的事情莫過於一是兜裡沒錢,二是當老師,尤其是英語老師。因此,當他身邊一個朋友介紹他去新東方當老師時,他火爆的脾氣立刻發作,只差揚起手對朋友拋出一句:沙包大的拳頭你見過嗎?

但當聽到有一百萬年薪時,羅永浩態度又發生了三百六十度轉變,臉上的怒容不見了,眼裡放著光:只要讓我掙到百萬年薪,不管讓我幹什麽,我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的。

哪有貓不吃魚,雖發自內心,卻要表現得勉為其難。這叫境界,別人學不來。

後來,俞敏洪隻告訴了你,當年第一眼看見羅永浩的萬字求職信,就覺得這小子是個可造之才。卻沒有告訴你,羅永浩為了加入新東方、為了堅持下去苦修邏輯學那幾個月,硬是活生生地咽下了幾十本“雞湯”書籍,一“打嗝”就想吐。

相對於羅永浩,李笑來想要“吃魚”時所表現出的態度更加露骨。

“每天背單詞快要堅持不下去得時候,我就想,將來掙了百萬年薪,那現在背的這兩萬個單詞,一個可就值五十塊啊”。

有一位投資圈的大佬曾評價李笑來,說他是一個很聰明又極富遠見的人,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瘋狂冒險精神。他通曉人性、精於世故,理智起來的時候又讓人感覺頭皮發毛、害怕。

李笑來的少年時期,是一個典型的在校小“混混”,終日以打架鬥毆和“勾結”社會小青年為樂。

當李笑來的一個小夥伴被人捅死、一個認識的小混混頭目背槍斃後,隱藏在他內心深處的市井英雄夢隨之破滅,他開始認真思考如何去讀書,後來終於考上大學,逃離了那是非之地。

如果說,考大學和背單詞這兩件事還不能看出李笑來的理性,那麽他曾遭遇過的一次車禍事故,從他的處理方式就能足以體現了。

據《我所認識的李笑來》一文記載,有一次,李笑來開著自己保時捷準備下高速公路時,突然有一輛後車強行搶道,撞了他的車。

“我本來沒想怎麽,反正是全險,不用他賠,等著保險公司來就好了。”但是,肇事車主卻先下車來敲他的玻璃,等李笑來搖下車窗玻璃之後,對方就一通狂罵,把責任全推了過來。

李笑來全程聽完,沒有說一句話。這時候,對方又說了一句:“這個路口沒有攝影頭你知道吧?”

明白對方的訴求後,李笑來緩緩地搖上了車窗,不再理會。每隔一會兒,對方就會過來大喊大叫地敲車窗,他裝作沒看見,繼續在車裡低頭玩手機。到第四次的時候,對方明顯耗不住了,態度也緩和了下來。

這時候,李笑來搖下車窗,死死盯著對方說:“兄弟,你好好想想,這半小時我過一句話麽?我和你提了一個“錢”字了麽?我說了要你賠償了嗎?都是你在又蹦又跳,你怎麽不想一想為什麽?你想過沒有?”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讓對方措手不及,看到對方有些懵逼,李笑來突然提高嗓門:“你他媽現在還有5分鐘,只有5分鐘,回去他媽的想好了再回來給老子說話!記住了,你只有這一次機會,想好了再他媽跟我說。滾!”

整個過程中,李笑來由始至終沒讓對方看出他在想什麽,而是隻用了半小時的沉默和兩句話,成功讓對方妥協認錯。

瘋子遇見瘋子,能笑到最後的往往是更瘋那個人。瘋狂的冒險精神、近乎可怕的理性,這兩種極端如果集中在了一個人身上。這個人要麽就是魔鬼,要麽就是神。

後來,李笑來將這些都做到了。

2006年,羅永浩與俞敏洪鬧翻,離開了新東方單乾,並留下那句:俞敏洪是我這輩子見過最沒原則的人之一。

在他看來,新東方製造了一個一群理想主義者創業的美好形象,但實際是個100%的純商業機構,這與自己的理念不符。

而俞敏洪這樣評價過羅永浩:“你如果是一個商人,純粹是為了錢,大大方方賺錢當然沒有什麽不好,但總是披著理想主義的外衣,把自己塑造很高尚很純潔就太虛偽了,我很討厭虛偽。”

曾經惺惺相惜的師徒,在“決裂”後互懟時可謂是針尖對麥芒。

後來事實證明,俞敏洪這句話也不全對,羅永浩並不是形式上或虛偽地披著理想主義外衣,而是理想主義已經深入骨髓,滲透其全身大小毛細血管。

羅永浩離開的同年,新東方創始人之一的徐小平也離開董事會,開始了個人投資生涯,到2011年創立真格基金後,其投資事業也走上了正軌。

徐小平這個人,屬於傳統的知識分子,好面子、耳根子軟不說,還很固執。

2013年,依圖科技兩位創始人去找徐小平談融資那個階段,正是國內人工智能高調興起的年代,該行業到處都是口號,滿大街都充斥著夢想。

聽了大約二十分鐘左右的自我介紹後,徐小平被打動了,也大概明白了依圖想要做的是什麽事,於是大腿一拍,很爽快的表示:這錢我投。但對方卻反問了一句:我們為什麽要你的錢?

雙方就最後這一個問題,又談了八小時,最終才達成合作。今天看來,依圖兩位創始人應該是摸清了徐小平的性格才有備而去:你要面子,我就索性欲擒故縱多增加點神秘感,然後再給足你面子。

徐小平曾公開說過:創業者最重要的是忽悠力,我在新東方就是一個‘大忽悠’,我就想,有誰能把我給忽悠倒了,那他肯定是個了不起的人,所以要看他能不能以他的創業熱情、創業故事打動我”。

會忽悠一直都是新東方征戰沙場的不二法寶,也是人類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徐小平說這話何嘗不是對自身能力的一種褒獎。

雖然徐小平身上跟大多數新東方人一樣,頑固地殘存著理想主義,動不動就講邏輯、情懷,但他與羅永浩、李笑來等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更懂得退讓、審時度勢和合作共贏。

徐小平與俞敏洪曾是北大同事,也是其直屬領導。2001年兩人那場“內鬥”,俞敏洪迫使股東二選一站隊,最終股東們攤牌,徐小平敗北。

如果按照羅永浩、李笑來的性子非得跟俞敏洪拚個你死我活。但徐小平沒有,俞敏洪能勝出跟其妥協不無關係。至於為什麽要妥協,大概可以用徐小平後來總結的話解釋,當公司內部出了問題的時候,你一定要知道什麽可以鬥,什麽不可以鬥,不能在問題解決不了時,就拍桌子散夥。

“友誼永遠戰勝不了利益”,徐小平沒想到,這句敗北後的牢騷之言,卻成了人生金句,那場鬥爭他一直都沒輸。

在徐小平創立真格基金的這一年,李笑來的事業也迎來了“第二春”。他開始迷上了比特幣。

真正吸引到李笑來的是,虛擬貨幣與美元兌換比例首次打破了1:1。這哪裡是一條簡單的信息,簡直就是巨額財富。

同年,李笑來用新東方股份美股账戶的錢買下第一批2100個比特幣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他在漫長的熊市裡持續建倉,開專欄、做公號、賣書、兜售方法論來積攢流量。熊市一過,他自稱有六位數的比特幣,轉眼幾年間就成了“中國比特幣首富”。

這些年,幣圈的風風雨雨和內幕早已被各大媒體扒得底朝天,內鬥、割韭菜、背後使壞、不顧形象地撕逼.....

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像這樣充滿戲劇性,一邊讓很多人奉若神明為之瘋狂,一邊讓很多人傾家蕩產為之絕望。就算幣圈去年經歷了的一場“大逃亡”,到如今仍舊還有無數人為之著迷。

沒有人會否認,是李笑來帶頭將中國比特幣市場“發揚光大”,很多幣圈大佬都曾公開談過,他們早期投身該行業都是被李笑來或多或少地教化。

《我所認識的李笑來》一文中很客觀地評價過李笑來:他通曉人性無所畏懼,擅長操控他人的情緒,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說服別人激發出人的欲望。

可問題在於,他激發出人群心底裡的欲望,需要用這種欲望改變世界,為自己爭取一張通往未來的門票。但是他忽略了人群的基數越大,這種爆發出來的欲望所能產生的力量也就越大,這種力量越大,也就越有可能超出他的掌控能力。

跟幣圈行業充滿的戲劇性一樣,幣圈大潮退去之後,圍繞在李笑來身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李笑來你這個騙子;謝謝您李老師。

“幣圈都是傻逼,成功就是能忽悠傻x”,“公開場合不說髒話,恰恰是因為禮貌。我從來都知道,我自己就是個傻x”。

一個狠起來連自己都能罵回姥姥家的人,李笑來罵別人時所變現出的種種不雅,也能解釋得通了。罵別人是應該,罵自己也不算悲哀。

很多人說李笑來是最能“搞事”的那一類人,可他自己卻不這麽認為。

在李笑來眼裡真正會“搞事”的應該是李豐,“有能力看透那些在我眼裡並不明顯的利益取向,進而總是相對能更多地創造出多贏局面的人。”

圈裡人都知道,李豐反應快、善於表達。他總能用合適的語言或適時地舉一些例子,將投資的事情講得特別好,又尤其是自己想要參與或者看不中的項目。

李豐在新東方旗下效力八年,差點就成為俞敏洪事業接班人。2007年,他主動放棄大部分即將到手的期權回報,離開新東方做了一個叫做秒針的項目,之後又幾經輾轉加入了一線投資機構IDG。

IDG曾投資過騰訊、百度、攜程等一線互聯網巨頭,早已聲名在外。進入這樣以戰績論英雄的投資體系裡,晉升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李豐憑著出色的業務能力很快成為IDG合夥人。

作為投資最激進的“少壯派”代表,李豐在IDG期間的確有拿得出手的戰績,親手操刀投資了B站、三隻松鼠、英語流利說等明星項目。

2015年8月,李豐正剛從IDG出來創業成立峰瑞資本,就遇到了不小的麻煩。在這之前,李豐得到了一些圈內好友10億元的投資承諾。但真到了需要彈藥的時候,恰好趕上兩輪股市暴跌,投資人們的注資數額紛紛縮水,最終到手的只有7億。

到了年底,缺錢的尷尬就明顯顯露了出來,幾家被投企業的創始人找到李豐說:“我們發不出工資了,趕緊打款吧,不然真的這周工資就要開天窗了。”

趕鴨子上架,峰瑞資本的幾位聯合創始人不得不以GP管理公司的名義借了一點錢,由三個人合夥人做擔保,將錢分為幾次打給創業者。

“在那個時間點上,完全沒有想到之後的募資會不會順利、風險是什麽,只想先把錢給到創業者再說。”李豐後來回憶,在那段時間,自己和團隊承受過無數次痛苦和絕望,所有人都瘦了十幾斤。

與李豐一樣,在那一段時間飽受煎熬的還有陳向東。

2013年,知道BAT三家先後推出教育平台這個消息後,俞敏洪雖然知道這是商業競爭該有的本質,但還是說了一句,三家公司創始人都是我的朋友,卻豪不猶豫地衝進了我的領域,他們很不地道,也不和我商量一下。

當然,更“不地道”的還有前新東方執行總裁、俞敏洪最為器重的二把手陳向東。

“我對你這麽好,為什麽會想要離開?”,陳向東走的時候,俞敏洪曾對他拋出過這樣一個問題。

陳向東回答得很有范,說自己被夢想驅動,沒過半年就轉身在2014年6月,創辦了在線教育平台“跟誰學”。

從跟誰學這三個字字面上的含義,你可以理解為陳向東在向前老闆俞敏洪致敬,也可以理解為在為自己的教育平台做推廣行銷:找我就對了。

創業之初,塑造一個好品牌或喊一個好口號,其實並不需要有多麽高大上,只要通俗易懂,讓人一眼能看明白就行。這跟打土豪、分田地的道理是一樣的,陳向東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跟誰學上線兩個月後,獲得了啟賦資本天使輪投資,估值6000萬美元;第二年3月,獲得高榕資本、啟賦資本、金浦產業投資基金等共同投出的5000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2.5億美元。

品牌有了、口號有了、錢也有了,跟誰學卻陷入了模式上的困境。

拿到大筆融資後,為了迎合風口,順應那幾年的O2O潮流,陳向東大膽地把跟誰學定為“O2O找好老師學習服務電商平台”,其初衷是去中心化,繞開傳統教育培訓機構,直接給家長與學生對接好老師。

滴滴、美團都是依靠O2O模式起家,瘋狂燒錢獲得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後,再考慮如何商業變現。但這條路看起來可行,卻不適合教育行業,因為其特殊性就注定了如果商業模型一開始就不賺錢,可能未來永遠賺不到錢。

羅永浩做手機差錢找到李豐時,李豐還在IDG任職,他們的談話內容至今有兩個版本廣為流傳。

“你創業做什麽,我們都願意投大幾千萬給你。但唯獨手機,我想作為朋友告訴你,它不好做”。第一個版本李豐直接地拒絕了羅永浩,不是你人不行,而是賽道不行。

第二個版本是,當羅永浩說自己想要融100-萬美金的計劃時,雖沒李豐被直接拒絕,但被當場潑了一瓢冷水:“最多融 1000 萬人民幣。”羅永浩對李豐說,那為什麽當初IDG給了小米幾千萬美金啊?李豐笑著回答,雷軍自己放了幾千萬進去,你放了多少錢啊?羅永浩沒有錢瞬間語塞,再也搭不上話......

不管哪個版本是真,哪個是假,起碼能證明李豐能把事情看得很通透。也才有了後來唐岩千里馳援擔任救火隊長一職,給了羅永浩900萬的開火糧。

李豐曾一陣見血地談過羅永浩的優點與缺點:他總認為一些價值觀是自己能夠公平和公正評判的,並且總是努力做到與眾不同。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原則、目的或目標袒露出來時,不管它代表的是事實還是立場,就已經沒有了退路。

這些年,羅永浩熬走一個又一個同行,最終還是與觸手可及的王冠失之交臂。

儘管他未能真正享受過處於巔峰的榮光,但還是在這條擁擠、難走的創業路上,贏得了屬於自己的體面:頂多只在發布會上煽情落淚,也絕不會公開提後悔。

今年,網上和媒體對羅永浩的謾罵聲有史以來達到了最高峰,有人甚至將他和李笑來並列放在一起,扣上“大騙子”、“大忽悠”的帽子。

為此,與羅永浩私交甚篤的黃章晉還擔心他會過不去,又不敢直接問,只好找到唐岩:你說這家夥會不會自殺?

但當他見到羅永浩後才知道,自己的這種擔心是完全多餘的。羅永浩不但完全沒有想要自殺的跡象,而且正對現在做的項目變現得信心滿滿:是的,那些指責羅永浩暴露真實嘴臉的人沒說錯,他急著掙快錢。

或許,羅永浩心裡早已經明白,在以成王敗寇的邏輯理論下,有這樣的輿論風向其實再正常不過。

用黃章晉的話說:“幾個月前,羅永浩還堅信自己帶著改造世界的特殊使命,現在,全世界都罵他是個騙子、慫貨,他一聲不吭,他大概是不但認命了,甚至只能是指望大家漸漸淡忘他來緩過這一劫。”

近期,《人物》雜誌一篇萬字長文《羅永浩 錘下那個理想主義者》複盤了錘子科技許多往事,其內容也基本得到了羅永浩本人認可,看完這篇文章後,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觸:錘子成也羅永浩,敗也羅永浩。

理想主義的美好讓羅永浩站在了聚光燈下,同時也讓錘子手機走向了覆滅的深淵。

錘子科技創立早期,很多員工都是在羅永浩理想主義的強大感召下加入。譬如,曾經的錘子科技0001號員工,現在福祿FLOW電子煙創始人朱蕭木,當初放棄在美國的建築師生涯,只為追隨羅永浩:他要創業賣尿不濕,我也去賣尿不濕。

羅永浩對好產品的癡迷與控制欲也遠超他人。大到手機外觀設計,小到一顆螺絲釘他都會親自過問,不達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絕不罷休,以至於很多時候錯過了時效性。

所以,羅永浩做手機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輸在了天時、地利,也不是輸在人和,而是輸在了理想主義與商業化間的轉換。

看來,理想主義再美好,也經不起商業鐵血法則的衝擊,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形勢比人強,羅永浩如今變了,雖然還是自帶霸者重裝,標配反傷和復活甲,但估計再也不會說出那句:我做這個公司是想要改變世界,從來不是想要掙你的臭錢。

羅永浩身邊的人說,現在讓他內心最糾結痛苦的,不是夢想破滅、英雄變騙子,懟天懟地的妄人變縮頭烏龜之類的問題,而是這些年欠下了很多小供貨商的款,所以才選擇電子煙這條賽道掙快錢。

很有自信、很有判斷力,無論做什麽事都有自己的原則,雖然很驕傲,卻不想別人認為他驕傲,這就是羅永浩。

“我砸掉的不是冰箱,而是一種理念”,當年砸西門子冰箱時雖高調,羅永浩卻讓每一個同行者簽了免責協議,表示由他一人承擔所有法律後果,並且那些冰箱羅永浩都私底下掏過錢。

“告訴錢晨,過兩年等我翻了身我再請他吃飯。”有一位跟羅永浩比較親近的錘子老員工,她覺得她覺得錢晨是真心幫助羅永浩的師長,也經受了很多委屈,便一直試圖撮合羅永浩和錢晨的關係,在兩人中間傳話。

腰乾依舊挺直,鋼針般的須發也依舊漆黑,只不過額頭上多了很多皺紋,你只有在看見羅永浩的臉時,才會覺得他是一個憔悴的胖子。

就像是一朵在風沙中打著滾的殘菊,知是從哪裡來,卻不知要被吹到哪裡去。

徐小平和李豐這邊卻一直“菊花”爆滿山。

哪裡有“血腥”味,資本就會往哪裡扎堆。論嗅覺,徐小平沒有沈南鵬鼻子靈敏。論下手狠,徐小平趕不上朱嘯虎。

滴滴、美團、今日頭條等互聯網巨後起之秀徐小平一個都沒撈著,但卻通過自己獨特的投資風格,穩打穩扎地在二三四梯隊裡站穩了腳跟,投資過的公司包括聚美優品、世紀佳緣、蘭亭集勢和人工智能領域的依圖等。

在李豐的帶領下,峰瑞資本這兩來也取得了看似不錯的戰績。

其投資的領域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芯片、新材料、醫療科技、金融等領域。代表性公司有360金融、聲智科技、清淘能源、長木谷醫療等。其中,360金融是其 2018 年收獲的上市項目,斬獲頗豐。

如今,徐小平和李豐經常出席各種活動,搞搞演講、談談中國經濟的未來趨勢,順便給創業者布布道,最關鍵的是還能躺著賺錢,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都挺好。陳向東如今也還不錯。

在線教育風起雲湧的那幾年,不缺巨頭入局、資本月台,看似一片繁榮,實際上正在經歷著一場商業模式上的煎熬。

雖然燒錢擴張圈地帶來的巨額虧損讓所有從業者都苦不堪言,但都想咬牙堅持到最後一刻,從來沒有人去真正想過這種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跟誰學也深受其害,倒閉、資金鏈斷裂、裁員等諸多負面新聞時常盤旋於其頭頂。歷經至暗時刻後,陳向東開始思考如何在業務上轉型。

整個2017年,陳向東將自己封閉起來,謝絕了一切外部活動邀請。並在下半年將跟誰學toB的五大事業部完全拆分並獨立運營,全面聚焦ToC業務。

第二年,跟誰學終於迎來了遲到的曙光,各個ToC業務線都實現了盈利。今年6月6日,陳向東西裝革履精神頭十足,在美國紐交所敲響了跟誰學上市的鍾聲,如今跟誰學市值為27億美元。

“人的一生就像一場遊戲,有兩點特別重要:第一,一定要贏;第二,一定要玩得開心。”陳向東說,他現在已經不那麽焦慮了。

也對,因為不論是誰,只要最終結果是大贏家,玩得開心與否都不會焦慮。

如今的李笑來也變了,看起來變得沉穩了。

今年5月份以來,區塊鏈市場行情不再沉悶,有復甦的跡象。為此,李笑來還專門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七條聲明,理論上沒辦法推出幣圈;不會為任何項目月台;不會參加任何區塊鏈相關的公開會議;不再做任何領域的天使投資.......

哪有常勝無敵,再瘋狂的人也經不起無情歲月和輿論炮火洗禮。

回看羅永浩、李笑來、徐小平、李豐、陳向東他們這一群人,身上有一個共同特點:都得到了俞敏洪真傳,都是很好的段子手,擅長IP打造,他們攻城略地最大的武器就是口才好、善於演講、煽動情緒。

以至於不管他們扎進哪個行業,都能整出不小的動靜,特別引人注目。特殊時代造就特殊行業,特殊行業造就了一批特殊的人。

可實際上,他們在商業上所取得的成就與自身名望卻有點不相匹配,與曾經“小霸王”的段永平、陳明永、沈煒,“谷歌幫”的黃崢、蔣凡、林斌等相比較,高下立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