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IoT業務增勢喜人 但小米在這條主線上或面臨後勁疲軟

  鈦媒體

  文/桃爾摩斯

  小米二季度IoT業務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營收103.8億元,增速高達104.3%,幾乎比手機和互聯網業務快了一倍,智能電視增速更是飆到了350%。從官方口吻來看,IoT已成其“三駕馬車”之一。

  外界多認為,這是小米布局互聯網不力後,找到的一個新突破點。但如果深入的去辨析IoT產業,會發現小米只是借IoT打贏了一場互聯網硬體流量爭奪戰。其在IoT主線上,可能依然面臨著後勁疲軟的局面。

  小米搶佔的仍是互聯網入口,而非IoT新世界的入口

  “物聯網”並不是一個很複雜的詞匯,可為什麽現在大家都愛用它的縮寫“IoT”?不是因為逼格更高,而是“物聯網”這三個字很容易讓人對它真實含義溢出誤解,認為物物相聯就算物聯網。

  物物相聯只是概念多年前提出時所設想的1.0階段,並非現在我們所追求的智能化階段。

  簡單的說,目前我們所講的IoT分為“感知層”、“網絡層”與“應用層”。感知層吸收數據,傳輸至網絡層,網絡平台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形成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並通過應用層解決問題。

  以小米冷氣機來說,當我們走到小區門口時,就用手機提前開啟冷氣機,這看起來像是實現了萬物互聯,但其實並非真正的IoT應用。

  這個連接模式沒有采集新的數據,沒有幫助冷氣機形成最優化的製冷方案,它只是優化了人對物的控制效率。如果說人的命令是一種數據,那麽即便沒有這智控的手機,它也能通過遙控板抵達冷氣機。

  如果住宅內多了一些傳感器,能感應到人所在的位置及溫度,並將該數據傳輸到網絡層,網絡層隨之形成新的製冷方案,命令冷氣機面向該區域製冷到準確的溫度,而無需多耗電力顧及其它區域,這才是一個關於冷氣機IoT的典型應用方案。

  物物簡單的相聯並不創造新的價值,IoT最大的意義,是去發掘這個世界原本沒有被感知的數據,再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處理,去改良世界。用一句名言來講,就是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原本是大長官和理論家們才有的智慧,現在可以通過科技應用到每一個小地方了。

  不過,目前小米的產品似乎並不是通往這個方向。就拿業界想象的IoT入口,智能音箱小愛同學來說,在官方推薦的30種玩法中,基本都是用它來操控手機,或者獲取互聯網服務。它本質上還是已有的需求數據與服務數據之間的互聯。

  目前能起到新數據感知收集作用的,只有可穿戴設備。但這類產品的需求已經逐漸被大眾所證偽,反人性的使用狀態是其硬傷。IDC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可穿戴設備18年Q1增長率僅有1.2%,去年同期是18%。而且至今也沒見到所謂的心跳溫度等大數據在健康方面有什麽成熟的應用。

  其實小米的手機已經產生收集了很多的用戶數據,但我們並沒有看到這些數據的分析為個人生活帶來什麽改進。因為這些數據主要價值是為商家提供精準廣告投放,但對用戶來說,無非是少看點討厭的干擾資訊罷了。

  那麽,是不是這些智能家居產品就沒有價值了呢?當然也不是,雖然它們不能作為講好一個IoT故事的物料,但在互聯網螢幕流量逐漸往智能硬體端下沉的情況下,它們的確為小米的互聯網池子拓展了新的入口。

  小愛同學僅今年7月的喚醒數就高達10億次,累計已達50億次,這顯示了用戶對於新的互聯網入口確實需求旺盛。對於出行和外賣這類指向性非常強的互聯網服務,用戶本來就不再需要為了分把鍾的應用去點開一個很重的APP,這是順著人性走的一種進步,滴滴、攜程和美團等產品的確面臨著入口流量被搶奪的危險。

  智能生活並非家庭核心需求,小米智能生態王權能延續多久?

  目前小米正以手機、電視、筆電、AI音箱等產品為核心,一系列智能家居產品為星鏈,打造IoT的閉環生態。就如上一節所分析的那樣,由於感知層面與網絡層面產品的缺乏,這一套生態鏈實際上隻著落在了應用層面產品。應用級產品的強勢增長,那句“硬體不高於5%利潤”所帶來的高性價比功不可沒。

  從硬體品牌的成長邏輯來講,小米IoT的布局方向是非常出色的,其IoT開發者平台接入量已達1.15億台,目前是家庭智能硬體的行業第一。單看小米自己的IoT市場表現,的確讓有種勢如破竹之感,但它也僅僅是佔了全球IoT產值的不到2%。IoT應用端硬體是一個高度碎片化的市場,每一個小池子裡面都有地頭蛇盤踞。

  IoT行業裡面,目前具備高護城河的,是AWS、阿里雲、華為這樣做IAAS和PAAS的商業模式。網絡層面服務門檻之高,這裡不再贅言了。

  我想討論的是,除了這些技術巨頭已跑馬圈地的網絡層,IoT的感知和應用層面是否也可以建立起護城河夠深的品牌?

  答案是可以的,IoT要賣的不是單品,而是一整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應用方案。目前網絡服務商們已經健全並開放了平台,借助平台之力,應用服務商們可以推出一整套包括感知、應用產品以及背後的數據處理和智能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案。

  這種方案級產品不是一款精心打造的爆款單品所能衝擊的,更可怕的是方案大規模部署後的數據沉澱和智能進化,這才是IoT應用方案的護城河。

  譬如,當一種農田物聯網護育方案已經感知並反哺了上千萬畝各類田地,它對土地和作物的判斷與指導已經非常“聰明”了,你再搞出一種新方案,就如一個嬰兒去和一個一年級小孩比智商,怎麽比?

  打開阿里IoT的官網,你會發現在它聯合其下遊廠家所提供的,正是這樣一套套行業解決方案。居家IoT只是人居IoT的一個部分,而人居IoT又只是整個IoT領域裡的一個分支。每一個分支下某一塊應用場景,都會有一個相對獨立但仍能與外界互聯的服務方案。

 

 所以,我們不要去期盼一款像智能音箱這樣的爆款能給IoT行業帶來什麽,它只是行業大潮席卷而來時,濺起的一小朵浪花。多款單品的成功,形成了一條產品鏈,就能在未來的場景級方案裡佔得先機嗎?未必,還要看這些產品能否真正抓住應用場景的痛點。

  那麽在回頭分析下小米在IoT方面的硬體布局,其實它還是面向青年人群,創造一種簡潔、便利,帶一點輕時尚調性的生活。它並不注重去發掘未知的人居數據,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顯然,追尋時尚智能生活並不是現代家庭普遍的痛點。真正的痛點有兩個:其一,做飯、大掃除等高度複雜的重體力活仍需人力承擔;其二,巨大的生活壓力之下,我們希望與家人能走得更近,但實際上卻無可奈何的越走越遠。

  家庭生活的真正需求不在於少劃幾下手機螢幕,少走幾步路去開某個開關,而是重新凝聚被生存壓力和互聯網所肢解的家庭關係。

  第一點有賴於機器人技術的進步,這裡重點說說第二點。

  小米產品的設計思維,可能正在走一條相反的方向,試圖通過一系列硬體搶佔新入口,把人們重新拉回互聯網中。其中很難看到對於新家庭關係的關懷。所以,小米除了智能電視和小愛同學拉動了IoT業務整體增長外,其它智能家居的表現乏善可陳,主要還是米粉在捧場。

  不過,要重聚家庭關係,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很多時候我們想要走得更近一點,但又想保留自己的隱私太空;想和父母或孩子好好聊聊天,卻發現大家都在講著不同代人聽不下去的話語。

  所以,我判斷IoT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質變,可能首先來自於“成長與健康”這個範疇。儘管家庭成員的工作、娛樂世界可能各有隱私,難以互聯,但大家對於親人成長與健康的關心則永遠是敞亮無私的。

  我們需要一些設備能通過對家庭成員狀態的感知收集,再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去觀察和學習他們的狀態。一個孩子,如果他距離電腦螢幕太近,或者坐姿有什麽扭曲,或者動作經常太亢奮或是太沉寂,我們都能通過精確的數據反饋和智能判斷,得知這樣有什麽後果。

  同樣的,老人們許多病症,也會在其行動體征上有所表現。這樣的數據,再結合其它如醫療IoT、環保IoT等方面的數據,就能為我們提供新的健康與娛樂消費方案,這裡面的想象太空是讓人激動的。

  目前入局健康IoT的多數是中型企業,比如像台灣的Para-Care公司已經推出可以自動監測心跳呼吸的床墊。不過我認為,未來家庭IoT最重要的入口應該是體感識別設備。只有它才能在不違背人性的情況下,準確的記錄人各種細微的身體動作,以及人與物的互動。

  由於這些數據都是乾乾淨淨的數字資訊,而非影像或聲音化的,所以也沒有隱私泄露之虞。美國Markets公司預測2024年體感識別將達到340億美元,但目前仍還有一些技術難關亟待突破。

  當然,消費終會更新,小米的一系列智能硬體也依舊處在增量市場中。但如果無法觸及家庭用戶對於IoT的核心需求,無法在這上面做到數據沉積以及背後的智能進化,那麽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硬體周期也就三五年,手機領域皇權的搶班與倒台,小米並非沒有經歷過。

  核心技術薄弱,互聯網思維未來能否立足IoT這潭深水?

  如上文所分析,IoT最核心的部分是位於網絡層的AI技術。如果沒有AI對感知的大數據進行處理,學習,形成新方案,那麽一切數據的感知收集就沒有任何意義。

  IoT的應用場景很多,對AI的需求程度並不一樣。比如農業IoT,作物和農田的狀態就那麽幾十種,這對AI的要求就要低一點,難點主要在AI方案與應用層農機的結合應用。但居家IoT就對於AI的考驗是非常巨大,人是世間最複雜之物,在語言學習方面,即使各大巨頭多年重金投入,AI也只能勉強達到聽懂“命令”這個初級階段。

  直到16年起,AI才被小米列為未來十年的核心戰略,這比起其IoT方面的老對手360已經晚了一年。那時周鴻禕已經提出了全場景AI業務,其人工智能研究院將AI研究從物體識別、語音識別等“弱智能”拓展到“語義理解”、“智能駕駛”等強智能。那年360兒童機器人的推出,也開始觸及家庭需求的核心,從兒童成長方面去打磨產品。

  而彼時小米手機正深陷泥潭,顧頭不顧尾。從招股書上看,小米15-17年研發投入分別隻佔當年營收的2.26%、3.07%、2.75%,只有20億上下,主要還是硬體方面。

  對比之下AI巨頭百度近幾年研發投入比都在15%以上,阿里也將在未來三年對達摩研究院投入1000億以上,華為就更不用說了。AI研發不比品牌運營,沒有盤外招可使,小米在這個積貧積弱的領域能實現彎道超車嗎?

  為了迅速補齊AI的技術短板,小米在2017年緩過氣來後,開始尋求與百度及微軟等巨頭的合作,也嘗試投資AI初創企業。與百度的合作重點在於物體識別和圖片搜索;而微軟則重點在語音識別與翻譯方面合作。今年7月,小米還戰略投資了大象聲科,增強語音AI方面的技術積累。而之前火爆的小愛同學的語音技術,則是基於科大訊飛引擎開發的。

  在AI深度學習方面的雲平台,小米也是基於谷歌的TensorFlow和Kubernetes開源技術迅速開發而成,同樣使用該項技術的還有京東這樣的純運營型企業。而百度、阿里、華為等都有自己開發的深度學習平台,TF框架能幫助創業企業迅速的掌握深度學習技能,但其底層仍是不開放的,其研發能力相比於AI巨頭們的技術,其效率與應用範圍還是會有顯著劣勢。

  以目前所知,小米生態內還沒有一款軟體是完全獨立研發。所以,小米看起來還是在以互聯網的思維布局其IoT業務:先把用戶圈起來,底層應用鏈鋪上去,做自己最擅長的,再通過外包、投資、借用等實現產品垂直方向的進化。這與當年的凡客、小米手機等思路是一致的。儘管互聯網業務賺不了多少錢,但小米骨子裡確實是一家互聯網企業而非技術企業。

  作為一家營收過千億的硬體巨頭,小米的毛利太過微薄;作為一家以互聯網思維立身的企業,巨量流量商業化險阻重重;當IoT業務漲勢喜人時,核心技術的貧弱又限制了其起跳高度。正是這種三面尷尬的局面,讓其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一路走低。

  當未來IoT以數十數百倍於現在的數據量湧入我們生活時,那些儲備著大量深度技術,對IoT暗自耕耘已久的企業,恐怕會逐漸露出獠牙。而作為引爆了IoT話題,教育了第一批消費者的小米,面臨“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樣傷仲永結局的可能性還真不小。(本文首發鈦媒體)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