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極簡泰國史:吳哥王朝的影響

(PS:本文照片:均有筆者親攝於柬埔寨吳哥遺跡)

在墮羅缽底國家的末期,位於泰國以東、以今日柬埔寨洞裡薩湖地區為核心的吳哥王朝(或稱高棉帝國)興盛起來。作為中古時代中期東南亞最著名和強大的路上霸權,其影響也不可避免闌入到了今日泰國的很多地方。

(吳哥的標誌:闍耶跋摩七世的高棉微笑)

作為一個內陸的領土形國家而非階段以來貿易的印度洋沿岸海港城邦,吳哥的興起來自於洞裡薩地區農民改進了儲存水源的技術。洞裡薩湖有其自身的習氣,就是在雨季湖水暴漲之時,其流域面積會達到旱季的五倍,這在今日的孟加拉(地理上的恆河三角洲入海口)也是習以為常的。而早個幾百年、地理環境極為相似的瑪雅地區一樣,同處熱帶雨林,並不意味著一定適合你智人飲用的水源充足。而成功掌控水利,也是這兩個地區產生文明的第一步。控制水利造成農業豐產,農業豐饒供養精英階層,然後有了更為職業的戰士和更為複雜的儀式(“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於是到了9世紀,本地操孟-高棉語族的高棉人建立起了自己的都城吳哥,所以這個文明、王朝或帝國也往往享有吳哥之名。

(吳哥帝國膜拜的印度教神靈)

今日泰國境內的很多古老城市,極有可能是當時附屬於吳哥帝國的臣屬。後來經典的東南亞曼陀羅式的政治格局,極有可能在此時已經產生:一個以都城為核心的地區力量,強盛時期擁有諸多環繞在其直接控制領土邊緣和外圍的半獨立附庸勢力,各自也以城市為核心。而一旦中央力量衰微,原本周邊由中央政府欽點的貴族-官僚首腦或是降服的本地精英領袖,則會迅速獨立,或是投靠新的核心力量。通過考古發現和留存古跡我們可知,在華富裡這樣的泰國古城,不乏有吳哥式樣的寺廟,甚至池塘的形狀也一模一樣,顯示出濃厚的吳哥帶來的江湖習氣。到了1112年左右,一位年僅16歲的少年殺死其叔父上位,是為蘇利耶跋摩二世。他修建了吳哥城的核心吳哥窟。於是泰國各地,又迎來了一波吳哥建築風格闌入的浪潮。一塊於868年出土的高棉語石碑,還明明白白地提到了樹立濕婆林伽(男性生殖器,濕婆神的象徵與化身),可見吳哥帝國時而膜印度教時而膜佛教的習氣,也深入到今日之泰國。

(吳哥窟)

和更早印度移民闌入泰國一樣,此時必然發生了大量吳哥高棉族人闌入泰國的現象,其中證據之一就是吳哥式的水利工程,也被清清楚楚地拷貝到了泰國,這帶來了人口的增多與生活習氣的更為健康,當然這也促使了本地聚落的壯大,這些都從考古發現上體現出來。今日泰國一些古城,最早的寺廟可以追溯到墮羅缽底時期,而晚一些的以吳哥巴戎寺為藍本的廟宇,也是時而可見。

(傳統上想象出來的吳哥帝國)

傳統上認為,吳哥文化深入昭披耶平原,是征服的產物,這也為一些史學家津津樂道的吳哥帝國甚至其清晰而廣大的疆域提供了依據。然而,“帝國”這個提法自古以來意味著征服、管理和榨取資源,卻不一定能夠精準描繪中古時代東南亞的政治習氣。因為吳哥時代留下來的所有軍事記錄之碑銘,絕大多是都是針對東邊(以佔婆等為戰爭對象),僅有一次闍耶跋摩二世的征伐是西向的。此外,昭披耶平原儘管吳哥式古跡很多,卻從沒有洞裡薩湖腹地習以為常的高棉語欽點敕建寺廟的記錄,高棉語職官名,更是很少出現。而且由於開發了泛洞裡薩區域的吳哥國家腹地,很大程度上已近自給自足,因而更不需要向昭披耶平原獲取什麽資源。

(吳哥仙女)

所以更為合理的解釋時,昭披耶平原的精英們,處於吳哥的文化和經濟之巨大影響,主動將自己與吳哥聯繫在一起,甚至通過聯姻、進貢、建築、造碑乃至參與吳哥權力鬥爭等方式,從吳哥那樣的東南亞天朝上國中獲取政治合法性,鞏固自身在本地的統治。吳哥本身的軍事力量或是官僚機構,並未在今日泰國境內傳播太廣,其帝國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巨大的文化影響力之上的。

不過,在古都華富裡,吳哥的影響卻不成比例地大。當時的華富裡位於昭披耶河流域,可以通過河流直通暹羅灣,這也是後來幾乎泰國所有古都的特點。10世紀開始,這裡就有佛像和傳說等,與吳哥扯上了關係。到了1002年,闍耶跋摩七世時期,他欽點了一個王子擔任華富裡特首,顯示了顯而易見的資瓷。

(吳哥軍隊:光頭為高棉人,帶盔甲為佔婆人)

因而在整整兩個世紀多的時間,華富裡成為了吳哥帝國深入昭披耶平原的一顆釘子,或是插入湄南河流域的一根匕首,有如莫臥兒帝國在拉賈斯坦重點布放的阿傑梅爾(直到今天,那裡都是拉賈斯坦最重要的穆斯林聚居地和朝聖地)。

(吳哥城的佛本身浮雕)

在吳哥的浮雕上,華富裡統治者的軍隊帶著鮮明的動物形狀頭盔,壯美之甚,和打扮差異明顯的高棉族士兵區分開來,威風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此外,華富裡不僅與吳哥聯姻,還與蒲甘(緬甸第一帝國首都,位於其中部)保持著聯姻關係。從1115年開始,華富裡還經常向中國派出使團1155年,中國史籍記載了羅斛(華富裡)與真臘(吳哥)使者同來的情形。1225年,史料有限是羅斛本身是真臘的附庸。史學家的推測是,由於吳哥的強弱盛衰交替,華富裡事實上和它保持了時而並存、時而附庸的複雜關係,這恰恰也是東南亞前現代曼陀羅政治的真實寫照。

(吳哥一景)

總之,從6-12世紀,猶如印度宗教與印度式政治體制(吳哥也是一個典型)的不斷闌入,泰國本土政權也日益複雜化,終於產生了墮羅缽底這樣的貿易大國,還有華富裡這樣與吳哥關係曖昧不清、但是組織程度遠遠勝過以往政權的國家。而這一時期泰國的主題語言,還是孟語。下一個時代,講泰語的人群講從中國西南波浪式地南下,進一步塑造以後的泰國與東南亞格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