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超長測試:在那台石頭掃地機器人用了近一年之後

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很幸運的申請到了石頭機器人的體驗,作為一名本身就是小米機器人一代用戶感受了下這台“更貴”的機器,然後寫了一篇比較主觀的體驗感受,沒想到在平台這邊還是引起了不少的熱議,甚至到今年不時都還有在下面爭論的。借著這次中秋回家前又喜提了一台黑色版,我也結合之前那台用了近一年的,及石頭系(小米機器1)使用近2年時間的感受再寫下這這篇體驗。

沒想到我這個曾經的嘲笑者也買了4台了

不算上幫親戚朋友購買的,我買來自家用的的石頭系的掃地機器人也陸續買了4台了(兩台米1,兩台石頭)不過當時記得米家掃地機器人(後簡稱米1)剛發布的時候,我也是翻白眼OS:“呵呵。。。又是年輕人的第一台翻車機器人吧。”結果現在。。。。。。

跟不少人一樣,以前沒用過,覺得當時的技術能力掃地機器人可能還比較雞肋,要使用者、環境去配合它,所以想等著技術成熟期的時候再買(或者一步到位買愛蘿卜、neato),後來拜訪某大佬,他的興趣之一就是折騰智能家電,特別是掃地機器人,席間跟我聊了下他玩過的各代掃地機器人的優缺點及拖地機器人改裝玩法,最後他跟我說米1確實性價比挺高的,如果願意入坑的話,可以先從這台開始,然後我就這麽入坑了,到現在也這麽用了快兩年了。

這次買的是石頭掃地機機器人s55黑色版(後簡稱石頭),想趁著中秋國慶假期不買月餅買這個,帶回家更新下老家在用的米1,作為主力清潔機,然後原來的米1放到二樓(農村自建房)當副機,一層一台就省的之前還要搬到二樓用。

媽媽說好才是真的好

“你幹嘛浪費錢買這個,我天天掃地又不用這個,而且客廳桌椅這麽多,這東西怎麽掃?”嗯,上面這句話是在我給老家買的另外一台機子時候帶回家我媽說的話,那麽在讓她堅持用了一段時間之後變怎樣了呢?她後來介紹給她姐妹也買了一台。

相比老家,我在深圳的使用環境並不算理想,一室一廳寫30左右平方,實際扣除廚房、洗手間、陽台、洗衣間之後,實際面積大概只有十幾平方,扣除掉跟死角大概只有不到十平方的清掃面積,以前我就是這麽說服自己不買掃地機器人的,感覺利用率太低(同樣對比的老家環境至少有五六十平方清掃面積就非常理想)。但實際是,我住的地方靠主乾道,日常灰塵是比較多的,一周八、九十小時的工作時間,我自己是不可能有時間經常打掃的,請阿姨?一不習慣家裡有陌生人,二我還要在家裡看著。在買了掃地機器人之後,我基本很少打掃家裡了,有的話也就整理下桌面,一個月左右手動拖地一次跟清理一些死角,不管什麽時候回家總感覺家裡乾乾淨淨的沒有毛絮浮塵。

自己對石頭的清理能力也算知根知底,日常大部分情況我基本沒擔心過會不會掃乾淨,只要不擋道。

另外石頭系的機子基本都是單邊刷,不過也確實如介紹,單邊刷反倒不容易打散垃圾。

就普通中國老百姓家庭地面的整潔度,掃地機器人完全是個雞肋,用之前還要收拾一遍——曾經掉過坑的前浪的忠告。這句話是之前體驗文章裡面的熱評之一,那麽這位朋友說的問題存在嗎?存在的。

之前給父母買的機子確實出過類似情況,比如一次是父親的襪子丟地上給機器人吸住了卡到了,另外一次是我回家清理主刷的時候發現纏到一條很長的線,另外就是老家之前有些電器的電源線是在地上的也會卡到,那麽後來怎樣了?無非以後髒衣物不扔地上了,家裡的一些電源線我後面花時間理線了下,家裡變得更加整潔,那麽這樣不好嗎?而自己租的房子,甚至都沒有整理過,因為之前就會注意整理藏線,且現在家裝不本來就是流行簡約風嗎。日常避障“繞樁”基本太空只要有機器人大小就可以進去跟出來,也算滿誇張了。

黑色版除了更貴,還有什麽區別?

黑色版本跟白色版本石頭掃地機器人有什麽區別?除了貴一百好像也沒什麽區別了,機身所有部件都是一樣的,就是殼體通體黑色,甚至配件也相應變為黑色版本。我之前白色版本因為是第一批眾測版,所以部分配件比如拖布之前只有一個,現在是標配兩個;另外還附送了一張充電底座的防潮地墊;可沖洗濾網也是兩個(眾測版我記得是一個)。

配件的話黑白兩個版本其實都是完全通用的,不用擔心,甚至不少配件跟米1都是通用的(比如濾網)、主刷、邊刷。

當然黑色版感覺比之前其它限量版都更騷一點。。。

正式版都會帶的這個充電坐墊,防潮隔水用,我那台之前眾測的機子就沒有。

感覺拖地功能有點不太實用,還得有人候著。其實拖地不麻煩,麻煩的是洗抹布!

這又是之前的另外一條熱評。那麽拖地功能到底是不實用?

拖地功能算是石頭機器人相比之前的米1提升功能之一,但是拖掃一體的設定也讓很多人糾結那個拖地功能是不是雞肋。如果言語敘述比較主觀的話,我只能用數據跟小實驗說話。

去年使用到現在,這機子幫我一共掃了2136平方,每天掃地一次(周末在家不掃),一周拖地2次,一個月拖8次,一年我自己隻手動拖過5次地板,而之前基本我一周自己也要拖地一次,掃地3、4次。作為對比,比較誇張的大概是我老家了,因為掃地面積比較理想,哪怕重置過一次依舊累計清掃27k平方了,所以這次我也才準備換上石頭,進一步提升拖地的利用率。

數據還不靠譜的話,那麽我們做一個小對比。

對比方式找一塊要清潔的地面,清潔前用濕紙巾擦地板,看下地板髒程度;作為對比,在使用拖地機器人拖地之後,在剛才擦拭取樣的旁邊(未用紙巾擦拭取樣)擦拭取樣,對比下大概一樣的位置,用拖地機器人擦拭後的效果。

左邊是用機器人拖地兩次之後,右邊是拖地之前。都是用濕化妝棉擦拭,雖然左邊依舊還可以擦拭到汙垢,但明顯比拖地前好很多了,而且上周末台風,周末沒使用機子拖地。

當然我知道依舊會有很多抬杠說這清潔能力跟手動托不能比,這點我跟你說,確實真的不能比,但它不用手動拖啊!這機子的比較理想拖地使用方式應該是:你本身手動拖一次,比較乾淨了,然後日常使用的時候靠著機子平時拖地維護,一般這樣的話平時就可以保持一個比較乾淨的拖地效果了,然後累計一段時間(比如一個月)再手動拖一次,避免不了手動拖,但可以明顯減少拖地次數。

至於又要拿奇葩、特別場景說事的,我只能說你不能指望泡麵給你做出大餐的效果吧,方便就夠了。為了杠而杠,只是提出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有什麽使用bug?

石頭掃地機器人甚至包含米家掃地機器人評價那麽高,那麽完全沒有bug嗎?我也只能開啟挑刺模式了,問題不分先後。

1, 亮面容易顯灰塵,作為經常拍照的人,最怕的就是拍亮面物體,我本來想說有可能不耐劃,但我看了下那台用了一年的機子好像。。。清理之後好像光面如新。。。就是平時比較容易顯灰塵。黑色就更不用說了,未來我也會關注耐劃情況。

2, 儲水盒容量。石頭的拖地儲水盒容量只能算一般,個人實際用估計拖三四十平方左右就要加水了。個人理解這樣設定一部分原因是水不夠的時候本身也是要替換拖布的時候了,所以才沒有採用更大容量設定。

3, 物理式電子圍欄。之前考慮到用戶隱私問題(需要記錄用戶環境地圖)所以沒採用虛擬電子圍欄而是磁條虛擬牆;不過最近在玩家群裡面看到說虛擬電子圍欄功能已經在內測,最近可能會開放這個功能,解決方案是把掃描的用戶環境地圖存儲到機身緩存不上傳到網絡,來規避隱私問題,這個缺點估計之後就會解決。

4, 只有劃區清掃才能輕鬆次數。這個算比較個人的使用習慣問題,就是我習慣拖地的時候,多拖一次,感覺比較乾淨,但石頭只能劃區模式才能指定次數(最多3次),默認全區清掃、拖地是不能指定次數的。

5,拖地基本還是需要人員在場,因為儲水盒的設計等原因,拖地的時候基本還是需要有人在場的(加水/換布),我一般都是剛好下樓的時候開啟,回家差不多拖完。另外之前看到有人問拖地的時候噪音問題,如果是吸塵+拖地的話那麽就跟吸塵模式一樣,如果你之前已經吸塵過了(比如我習慣拖2次)第二次用單獨的拖地模式,吸塵功能就不會開啟也不會太吵。

6,石頭的充電座沒有之前米1的充電座藏線設計了,另外偏輕跟小,有些時候會被裝位移。

維護使用成本高不高?

不算這台剛買的,之前長期在用的家裡一共有3台機子,使用時間不固定,最長快2年,到現在就買過一次耗材吧(一次買比較多,但也沒用完),沒怎麽計算使用成本,因為感覺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那種。而且因為單一型號體量大,所以想買第三方配件的話,那麽石頭系的機子也是比較好買的。

至於石頭的那個拖地布,我之前眾測那塊沒換過,用到現在,感覺還是還是沒什麽問題的,不卷邊,滲水效果也好。另外那塊布其實日常使用的時候是非常好清潔。

濾芯可清洗,所以家裡之前的米1也換成這個了。

這是用了近一年之後的拖布,光線問題看著好像有點黑,實際還好,清潔能力不會比新的差,而且也沒卷邊。

使用成本不高,那麽對於老年人來說學習成本高不高?

平時我一般直接幫老家設定好日常清掃方案,特殊情況因為app主界面其實就幾個按鍵父母也比較容易理解,甚至再不濟主機物理按鍵其實也就3個,單獨清掃甚至都不用拿出手機。日常清理維護,主要是教會父母定期清理塵盒、傳感器,邊刷、主刷都是我假期回去順便替換,基本沒有什麽學習成本。

買了掃地機器人之後後悔嗎?

這個問題也想問下真的買了石頭系、米家掃地機器人的各位。其實我經常看到有人會問這個問題,很大部分結果基本都是後悔,後悔沒早點買。

這機子使用這麽久我有什麽具體的感受嗎?我這邊舉個例子吧,前幾天朋友借住我家,說怎麽感覺你家那個掃地機器人從沒動過一樣,是不是壞了?我說你看下地板乾不乾淨就知道啦。個人覺得好用的工具就是完全沒有存在感,默默幫你接近問題,如果一直靠純在感提示你的一般都是玩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