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IPO審核再傳淨利潤紅線 排隊企業大撤退究竟為了誰?

  IPO審核再傳“淨利潤紅線” 排隊企業大撤退究竟為了誰?

本報記者 石省昌 劉春燕 北京報導本報記者 石省昌 劉春燕 北京報導

  解決IPO 堰塞湖的方法除了加快審核,還可以從嚴審核,讓有缺陷的企業知難而退。

  IPO的風向正在發生變化,短短一個月時間裡,近30家企業主動撤回IPO申請。IPO被否企業三年內不得借殼上市,“問題企業”遭遇證監會嚴厲審查。

  IPO風向之變 近50家公司撤了

  嚴查之下,“上”還是“退”成了排隊過會企業的選擇。“因為被否之後三年內不能再借殼了。”交銀國際研究部負責人洪灝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2月23日,證監會在一則監管問答中明確提出,企業IPO被否決後,至少須運行三年才可籌劃重組上市(即“借殼”)。

  一方面是被否之後三年內不能再借殼上市,另一方面,證監會對申請IPO 的企業采取嚴厲的審查,新發審委履職後,IPO過會率屢創新低。

  不少企業選擇撤退。

  3月16日,哈爾濱銀行發布公告稱,鑒於內資股股權結構可能發生變動,經保薦人審慎研究,並經董事會審議批準,決定撤回A股上市申請,待該等內資股股權結構變動完成後再重啟A股上市申請。

  除了哈爾濱銀行之外,撤回A股上市申請的還有徽商銀行。

  2018年2月12日,剛宣布重啟A股上市一個多月的徽商銀行又發布公告稱,鑒於該銀行仍需就相關法律法規及中國證監會要求所涉及的部分事項與個別董事和股東進一步協商,經與該銀行A股發行申請相關中介機構的審慎研究,並經董事會審議通過,決定撤回A股發行申請。

  有媒體報導,投行人士透露兩個IPO新的監管要求:第一個是IPO在審企業,近三年淨利潤合計要超過1個億,且最後一年超過5000萬,不達標的,要麽選擇撤回,或者接受現場檢查;第二個是IPO新申報的企業,主機板要求最近一年淨利潤超過8000萬,創業板不低於5000萬。

  新三板某財經公司高層管理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不少IPO撤回的公司是由於其真實業績不達標被勸退。

  有統計顯示,2018年1月至今,近50家公司撤回了IPO申請。自2月23日證監會發布新規後,“撤材料”開始加速,近一個月時間,約30家公司決定撤回IPO申請。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在新時代,IPO的核準制度,包括未來的注冊制度,將會越來越嚴格。合規性、誠信度、產權清晰度、公司治理的規範化水準要求越來越嚴格。兩會時提到,鼓勵獨角獸企業回歸,但決不是讓‘壞企業’扎堆IPO圈錢,是為了讓好企業、誠信的企業能夠脫穎而出,壞企業甭想混水摸魚。”針對大批公司IPO撤退的現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劉俊海如此分析。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新股發行審核越來越嚴格,對一些排隊上市的公司要求自審,所以一些不符合條件的公司就紛紛撤回。這也是解決新股堰塞湖的一種舉措,通過源頭嚴格把關,好的公司上市,暫時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撤出,這種現象很正常。此外,對於一些排隊的公司,證監會派調查組深入的調查,從源頭上控制風險。

  更嚴監管在路上

  近日,證監會公告顯示,2017年下半年,證監會在做好新股發行常態化工作的同時,對22家IPO在審企業開展了現場檢查。其中,對2家企業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對13家中介機構擬按程式采取相應監管措施,對存在其他問題的企業及其中介機構進行督促整改或約談提醒。在現場檢查準備和實施期間,共有10家企業撤回了IPO申請。

  實際上,根據《關於組織對首發企業資訊披露品質進行抽查的通知》要求,證監會對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企業,將在上發審會前對發行人資訊披露品質進行抽查。

  據證監會官網公告,2017年中國證券業協會分別於2月、4月、7月、12月組織4次首發企業資訊披露品質抽查,合計32家企業。證監會數據顯示,在2017年的4次檢查中,7月參與抽簽企業數量最多,為200家。

  證監會近日的公告指出,2018年上半年,證監會將繼續深入開展IPO企業現場檢查工作。檢查範圍主要包括:資訊披露品質抽查抽中的企業;日常審核中發現存在明顯問題或較大風險的企業;反饋意見或告知函等回復材料超期未報的企業。通過常態化現場檢查,督促IPO申請企業提高品質,督促中介機構勤勉盡責,為堅決打好防範化解資本市場重大風險攻堅戰做出努力。

  劉俊海認為,應該給證監會對IPO公司的嚴格把關點讚。他指出,證監會在資本市場對廣大投資者起到保護神的作用。一些公司撤回申請,是好事。

  數據顯示,2018年1月-3月(截至3月22日),滬深兩市共有33隻新股上市交易,而2017年1月至3月共有134隻新股上市。

  從近期撤回IPO申請的26家公司來看,財務指標不合格是顯著特徵,大多數近三年淨利潤合計不到1個億,且最後一年不足5000萬;淨利潤滿足要求,但業績出現下滑;新三板轉板的企業,股東結構中出現了券商集合資管計劃、信託計劃等。

  對於新三板轉板企業來說,一旦轉板失敗,將帶來非常慘痛的市場後果。以博匯股份為例,2018年2月14日,博匯股份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擬進行股權調整,特向證監會申請撤回首發上市申報材料。2月23日,博匯股份收到證監會行政許可終止審查通知書。

  3月6日,博匯股份複牌開盤股價大跳水。交易數據顯示,複牌前一交易日博匯股份的收盤價為21.28元/股,複牌當日報收6.97元,大跌67.25%。

  “現在很多公司知難而退是好事,因為可能會發生拔出蘿卜帶出泥的現象。造假的企業和不誠信的企業禁不住發審委質詢,三問兩問就被戳破打回原形。所以,很多公司撤回申請,他們意識到IPO的錢,不是拍腦袋就能來圈,中小股民也不是唐僧肉。現在IPO蒙過去的概率是越來越小了。”劉俊海說。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彪認為,證監會新作出的企業在IPO被否決後至少應運行3年才可籌劃重組上市的規定,從監管策略來說,是緩解IPO堰塞湖的一大舉措,應該還會有更多資質不夠的排隊企業會選擇撤材料,同時今年的趨勢應該仍會選擇審核速度加快,以實現排隊上市的“去庫存”。

  “不過從企業角度來說,IPO被否決的企業在資金狀況和盈利水準上往往都屬於小體量公司,而能夠選擇通過借殼上市這種‘插隊’方式的企業往往都是已經發展較為穩定的大企業,所以也不用刻意放大新規對市場的衝擊力。”劉彪坦言。

責任編輯:張海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