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第一代程序員簡史:中國龍簡晶的程序人生

【CSDN編者按】本文的作者是CSDN的好朋友林興陸,筆名小林。而文章的主人公則是18年前,CSDN的《程序員雜誌》(2001年第五期)的封面人物簡晶。

簡晶的軟體作品無論是廣受好評的「中國龍」、「聯眾遊戲」,都注定不會被歷史所遺忘。今天,CSDN還特意翻出來當年的這本雜誌,以饗讀者。

作者 | 林興陸(小林)

責編 | 胡巍巍

中國龍

第一次知道簡晶還是在 DOS 時代。對於1993年才開始正式接觸計算機的小林來說,並未使用過漢卡,隻使用過軟體漢字系統。因此對於更早一個階段的漢卡全盛時期的聯想、方正和巨人等漢卡產品小林並不熟悉。在漢卡和軟體漢字系統交替的過程中,出現過 CCDOS、SPDOS、PTDOS 等漢字系統。在小林的記憶中,印象最為深刻而且影響力也最大的是鮑嶽橋的希望漢字系統、簡晶的中國龍漢字系統和陳江寧的天匯漢字系統形成三足鼎立的景象。

簡晶、小林、陳江寧

第一次了解簡晶的故事是在劉韌發表的各種文章中。劉韌是中國第一個真正關注程序員並且進行過深度報導的記者。在此之前幾乎可以說中國沒有軟體英雄,因為只能看到來自美國的各種傳奇故事,如 IBM、HP、Intel 或 Apple、Microsoft 等軟硬體公司及其背後創業者的故事。後來劉韌又將文章集冊成書出版了《知識英雄》、《企業方法》和《中國.COM》等書才讓大家真正認識到這些幕後的軟體英雄。印象中小林倒是也買過一本由康彼得(Computer?)編著的《電腦靈龍》,上面記載了寥寥無幾的華人如王嘉廉和王永民等在軟體領域的創業故事。

第一次認識簡晶本人則是在 DoNews 的活動上。劉韌、老杜(杜紅超)和小林(林興陸)共同發起的 DoNews 最早將國內的 IT 社交網絡圈子迅速建立了起來,才讓大家可以近距離接觸到背後這些有溫度的人。雖然老杜和小林都是軟體背景,但在 DoNews 這個網站上,起到的主要作用還是連接媒體背景的文章作者為主。而同時期由蔣濤、曾登高創辦的CSDN(中國軟體開發網絡)和《程序員》雜誌,卻把軟體作者連接了起來。那時候經常有人問小林科技入門者該看什麽網站,答曰:「行業資訊看 DoNews、技術開發看 CSDN」。《聖經》上說萬事都互相效力,這裡面確有很深的淵源,如 CSDN 恰是由劉韌對標 MSDN 幫助起的名稱,而蔣濤後來開發新版 CMS 又幫助 DoNews 做了第三版。

2000年簡晶和小林在北京

2000年之後,小林在 DoNews 和 CSDN 這兩個平台上和簡晶有過很多交集。像簡晶這樣的前輩,在小林眼裡只有敬佩兩個字。回想 DOS 時代,會 14 個 DOS 內部命令,會盲打或是每分鐘可以錄入 60-100 個中文以上的人,在普通人眼裡就是電腦高手了。在那種標準下小林已然是位電腦高手,事實上當時的小林只是很會操作或使用軟體而已,而簡晶則是那個軟體背後的開發者。再舉個例子也許更恰當,小林 Perl 語言和正則表達式寫得不錯,但是和 Perl 語言作者 Larry Wall,或是正則表達式開發者 Henry Spencer、Philip Hazel 等比較就不在一個層次上了。

UCSDK

1996年簡晶寫出 UCSDK,而小林恰好也用過簡晶在希望電腦公司開發的 UCSDK,一款可以在 DOS 下編寫圖形界面的軟體開發包,其時 UCSDK 的野心非常大,圖形界面及操作方法的管理、程序的事件驅動和內部消息循環控制機制、滑鼠管理和記憶體管理等,都採用了 Windows 類似的概念。早期用過 Turbo C 或者 Borland C++ 寫過 DOS 軟體的程序員大概都能夠體會,在 DOS 下編寫命令行(如今叫控制台程序)還比較輕鬆,但是構造圖形化的人機互動用戶界面還是件很複雜的系統工程。

比如很多程序會讀取 HZK16 點陣字庫來顯示漢字,但市面上並沒有相對成熟且通用的函數庫或類庫,而 UCSDK 幾乎可以實現全部圖形、圖像、漢字和 Windows 一致的窗體界面。沒親自使用過或者不熟悉的人,大概會以為只是學習 Windows 照貓畫虎而已。後來有一次小林和簡晶交流,才明白為什麽簡晶能在1996年就寫出如此功能完備的 UCSDK,原來他為了實現這個圖形界面軟體開發包,早把 X Window System 吃透了,而 X 窗口系統也是當時唯一可以和 Windows 抗衡的圖形界面。

從中國龍漢字系統到 UCSDK 希望圖形界面軟體開發包,在簡晶身上充分體現了那種優秀的程序員氣質。按劉韌的話說「簡晶是個有才情,肯吃苦,喜歡無拘無束的人,屬於遊俠性格的人物」。老領導楊奇志曾經評論說「簡晶作為一名程序員,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是第一流的、無可挑剔的,他有足夠的天分,又有超人的敬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老搭檔鮑嶽橋評論「簡晶個性鮮明,有成功程序員所具備的自信和執著。他識大體顧大局,行事以公司利益為重。簡晶有豐富經驗的積累,對軟體的理解有驚人的敏銳。在工作方面,和他在一起合作的時候我始終非常放心。我對簡晶非常信任,根本不用擔心他做出來產品會有質量問題。簡晶的敬業精神也讓我非常欽佩」,簡晶和鮑嶽橋是那種少有的知己或者說知音。

小林曾經也被公司老領導喻為互聯網特種兵,雖然小林也清楚自己和簡晶不在一個段位上,但是卻完全可以理解簡晶的性格和為人,也許這就是那種識英雄的感覺。中國龍的業績證明了他前面的成功,而 UCSDK 同樣證明了他的編程水準和架構能力非比尋常,並且 UCSDK 已經寫出了32位版本,而 Windows 3.1 還是16位。小林以前常常在想,中國人到底有沒有可能做出屬於自己的作業系統,若不是微人在1995年推出了 Windows 95,而在1996年希望電腦公司推出的新版 UCDOS + UCSDK 早那麽一兩年,也就是在 Windows 95 普及前推出會不會改寫歷史?多年之後,小林在 DoNews 問過尚在金山軟體公司上班的趙剛有沒有可能做成?沒想到後來雷軍在小米公司間接做到了。

UCDOS 6.0 程序管理器

聯眾

1998年,簡晶和鮑嶽橋、王建華一起離開希望電腦公司,創辦了聯眾公司。三個程序員出來創業,為什麽是這樣的組合?簡晶和鮑嶽橋因為各自有成名作,他倆做為中國第一代程序員,已然是軟體界的名人和傳奇。據說王建華具有豐富的 Windows 編程經驗,不過據小林了解,其實他們仨都參與過新版 UCDOS 和 UCWIN 的開發,因此他們都有 DOS 和 Windows 開發經驗。如「Mail 急救包」程序就出自簡晶之手,有點像 Adobe Acrobat Reader 和 PDF 可移植文檔格式,解決了互聯網早期跨國郵件亂碼的問題。但是有個經驗卻是簡晶和鮑嶽橋都不太可能具備,那就是王建華是 UCCOM 的作者,而 UCCOM 是希望電腦公司的一款通訊軟體,也就是在 DOS 時代撥號上網用的工具軟體,相當於 Windows 上面的 Terminal(超級終端)軟體,可用於調製解調器撥號上網登錄那些早期的 BBS 電子公告板,王建華對通訊協議和互聯網通訊協議的理解一脈相承。

1995年3月,在明星公司待了三年的簡晶一直在考慮「我是不是要一輩子窩在昆明,我是不是還有充分的能力可以發揮一下,我今後搞什麽?」,人會成熟,思想會發展,簡晶覺得北京容易使人具有更廣闊的視野。受到希望軟體帶頭人宋明華的邀請,1995年5月,簡晶加入希望集團主要做 UCSDK 希望圖形界面軟體開發包的開發,鮑嶽橋用 UCSDK 開發了 DOS 下所見即所得的 UCWORD 文字處理軟體,而王建華用 UCSDK 開發了 UCCOM 通訊軟體。第一次接觸網絡後簡晶迅速愛上了互聯網,毫不誇張的說將大半收入都用於上網,網絡的吸引力太大了,通過它獲取資源的感覺無與倫比,簡晶隱約感到網絡蘊含著無限可能。1997年,簡晶在希望集團如同馬化騰在潤迅般,提出希望集團應該向互聯網戰略方向發展,但是希望集團的傳統業務如日中天,並沒怎麽在意這樣的提議。

大家都知道鮑嶽橋的年齡最大,想當然的認為是鮑嶽橋發起了這次創業,其實不然。最開始簡晶找王建華聊創業的事,特別是對互聯網的種種暢想,早期互聯網商機的企業並不算多,主要的盈利模式是靠接入服務賺錢,而王建華因為有 UCCOM 的開發經驗,對互聯網的理解更為深刻。聊著聊著鮑嶽橋也參與了進來。當時三個人都沒有創業經驗,公司怎樣生存,都想的很簡單,包括公司股權,也是簡單的三人平分。關於創業方向,因為簡晶喜歡玩 MUD 泥巴遊戲,鮑嶽橋喜歡下圍棋。簡晶提出做在線棋牌遊戲:遊戲網站是所有網站裡最吸引用戶的,能夠把用戶鎖定;圍棋、橋牌類遊戲長盛不衰,不會消亡;做別的需要的條件太多,做這個只要有技術就行,最能體現自己的優勢。

1998年,果不其然,對於從 DOS 遷移到 Windows 的程序員來說,因為路徑依賴而選擇了 Windows NT 4.0 平台,聯眾的框架設計用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當時的設計非常超前,底層通訊協議其實具備了聊天室和即時聊天功能,只是定位並非即時通訊軟體,最開始由簡晶和王建華在設計,後來鮑嶽橋也參與了進來。王建華負責伺服器端編程,鮑嶽橋負責遊戲大廳的開發,簡晶負責具體遊戲的設計。後面的開發進展非常順利,到5月份的時候,已經有3個遊戲成型,基本上可以玩了。聯眾的框架雖然基於 Windows NT,但從一開始就考慮得很完善,之後的幾次升級基本沒有再做改動。記得2001年在某次 CSDN 的會議上,鮑嶽橋曾經分享過一個經驗,同樣讓小林非常欽佩。原來隨著聯眾遊戲的發展,發現遇到了 C10K 並發連接問題無法解決。為此他們找到了微軟,最後發現微軟在 Windows NT 內核中把 Winsock 並發上限設置為1萬,微軟認為沒有人能突破單機1萬個並發連接,因為這個原因倒逼微軟去修改作業系統內核配置。小林曾在 Linux 上有過非常高的並發連接經驗,但在 Windows 上卻沒有這三位高手那樣的成績。

撥號精靈

後來發生在中公網、聯眾和他們三位身上的故事,以及騰訊參與了在線棋牌遊戲的競爭。媒體上的報導相對就比較多了,小林沒打算在這上面展開來講。他們從聯眾退出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過著非常瀟灑的日子,過上了穿越無人區等越野、攝影和美食等令人羨慕的生活方式。鮑嶽橋和簡晶分別在做些投資,投著投著也會參與到某個項目上。簡晶從聯眾出來後還做過一個叫 X5dj.com 主題家園網站,具備部落格和網盤等功能,在小林看來也是社交網絡的雛形,還由此孵化出一個產品鬥秀網有點像 Flickr,上面有不少攝影愛好者在分享照片,也算是 Web 2.0 時期的產物。也許經歷過2008-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和中國互聯網倒退史的人會明白,為什麽最終會不疾而終。

2010年,之所以被稱之為移動互聯網元年,是因為隨著 iPhone 4 的發布,奠定了 Apple 那無法被超越的用戶體驗。開源的 Android 系統也趨近成熟,同年 Google Nexus One 發布,並且小米也是在這一年誕生。此前,互聯網一度令簡晶感到失望,但 iPhone 的橫空出世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巨大機遇使簡晶有種重生的感覺,他感到自己重新成為一個程序員,失落很久的激情也從內心湧起。2011年4月,簡晶的第一款應用撥號精靈在 App Store 上架了,並且迅速拿下了免費應用軟體榜首的位置,其實在應用開發之前,他也投入了很長的時間來摸清市場。簡晶提出過「補丁型應用」的概念,這種理念和後來微信小程序的用完即走不謀而合。

2011年10月,創新工場的郎春暉投資了撥號精靈,簡晶再一次回到創業路上。小林經常和簡晶一起出席 CSDN 組織的各種活動,簡晶也很欣賞小林的產品理念,曾經做為天使投資人投資過小林,沒錯就是那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小林也給撥號精靈提過一些建議,如根據城市分類旁邊的百家姓,這個經驗來自小林在恆基偉業做商務通時對百家姓的印象。回到廣東,可以找出在深圳或廣州的朋友聯繫,身在他鄉,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親朋好友。產品用戶體驗非常好,考慮到了左右手等不同習慣。

賈伯斯曾經說過,在蘋果公司工作,但凡參與過蘋果公司任何一款產品的研發,都會不枉此生。簡晶的軟體作品,無論是廣受好評的「中國龍」、「聯眾遊戲」,還是在一些朋友眼中認為曲高和寡的「UCSDK」、「撥號精靈」,給人的感覺何嘗不是如此?簡晶對於小林來說,是個亦師亦友的前輩。

西方諺語有雲,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中國人也常講天道酬勤。簡晶聰明但卻仍然吃苦耐勞,這樣踏實的人,成功不就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兒嗎?

以上,共勉之。

作者簡介:林興陸,筆名小林,CSDN CTO俱樂部專業會員和專家講師、CSDN部落格專家。80後互聯網老兵,17歲加盟瀛海威,先後還曾在潤迅集團、恆基偉業任職。2000年曾與劉韌等共同發起 DoNews,並和蔡文勝等組建、收購過多家軟體、網絡公司,其中參與組建並任 CTO 職務的265網站已於2007年出售給 Google。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