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婦產科普 | 「乾坤大挪移」:外倒轉術(第一話)

35歲的欣寶媽終於迎來了自己的二胎寶寶,因為第一胎分娩順利,雖然欣寶媽今年已經35歲,但是有了第一次順利分娩的經歷,這一次欣寶媽還是信心滿滿地計劃陰道分娩。但經過漫長的8個月孕期,到孕36周肚子裡的寶寶還是臀位,難道真的因為二寶是臀位就要經歷一次剖宮產啦,欣寶媽很糾結:到底這一次還能不能陰道分娩啦?

那麼,什麼是臀位呢?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孕28周前可能會有很多位置的變換,有點兒隨心所欲的意思,因此,孕28周前孕媽媽來醫院檢查,醫生通常不會跟孕媽媽強調胎位的問題。而孕28周以後,寶寶的位置逐漸固定,多數是胎頭向下的位置,我們叫它「頭位」,這是比較正常的情況。但是有些時候,孕28周後胎頭仍然執著地位於媽媽的肋骨下面,而朝向媽媽骨盆的是寶寶的屁股(臀部),我們稱之為臀位。

根據臀位寶寶的姿勢,臀位又可以分為:單臀位(又稱為腿直臀位),完全臀位(又稱混合臀位或複合臀先露)和不完全臀位。

單臀位是指位於媽媽骨盆入口只有胎兒的臀部,不包括任何肢體。這種胎位時胎兒在宮內的姿勢通常是雙髖關節彎曲,雙膝關節伸直。

完全臀位是指位於媽媽骨盆入口除胎兒的臀部外,還包括胎兒的雙足。這種胎位時胎兒在宮內的姿勢通常是雙髖關節和膝關節一併彎曲,呈盤坐姿勢。

不完全臀位是指位於媽媽骨盆入口的胎兒部位是胎兒的下肢部分肢體。比較常見的是包括:胎兒單足或雙足,胎兒單膝或雙膝,或者胎兒一足一膝等。

臀位對於孕媽媽會有哪些影響?

寶寶是臀位,在孕期不會直接影響媽媽的健康,但會增加媽媽剖宮產分娩的可能性,而剖宮產與陰道分娩相比,損傷更大,手術併發症更多,產後出血和羊水栓塞等併發症風險增加。此外,寶寶是臀位時,媽媽發生胎膜早破的風險增加。

臀位對於胎寶寶會有哪些影響?

如果寶寶是臀位,孕媽媽一旦發生胎膜早破,寶寶的臍帶有可能脫出子宮外,我們叫臍帶脫垂,一旦發生臍帶脫垂,胎兒窘迫、胎死宮內和新生兒窒息的風險增加。剖宮產的寶寶與陰道分娩的寶寶比較,神經系統的發育,抵抗疾病的能力等均相對較差。

孕媽媽在產檢時發現臀位,常常會特別擔心,另外,更想知道的是:我該怎麼辦呢?

當然,也有些寶寶孕28周時是臀位,而在更大孕周的時候轉成頭位,這也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在孕34周前。孕34周後隨著孕周的增大,寶寶越來越大,在媽媽肚子裡的太空對寶寶來說變得相對狹小,寶寶做大的活動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胎位由臀位自動轉為頭位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那麼,臀位的孕媽媽能做什麼?

以往膝胸臥位、抬高臀部臥位、艾灸等幫助轉胎位的方法,其實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孕媽媽在家中沒有監測的情況下,採取以上措施時,有發生胎盤早剝、胎死宮內等風險,因此,一定要充分評估完寶寶宮內的狀況時,才能採取以上的措施。其實,正如咱們上面說的,即使媽媽不採取任何措施,寶寶也有自行轉為頭位的可能,我以往看診過的孕媽媽,有孕39周自行轉為頭位的先例。因此,孕媽媽不採取額外措施的期待,也是一種措施。

醫生可以幫忙做的事情?

除了期待寶寶自己努力轉為頭位外,其實有些時候我們醫生也是能幫上一些忙的,比如產科醫生的獨門武功秘籍-----「外倒轉術」(人稱「乾坤大挪移」)。

很多人一看到這個「術」字,就會聯想到譬如手術刀、傷口這些東西,頓時全身一顫。但咱們今天要說的「外倒轉術」並不是這樣的,相反,它用時短,見效快。它是醫生通過向孕婦腹壁施加壓力,用手幫助胎兒在宮內做前滾翻或者後滾翻,幫助胎兒由臀位或橫位轉為頭位,增加陰道分娩機會的一項手術操作。

一旦乾坤大挪移成功,要用腹帶包裹固定胎位,使胎兒維持在矯正後的頭位狀態。

Tips:那麼,是不是所有的臀位孕婦都可以做臀位外倒轉呢?如果不做乾坤大挪移,是否可以嘗試陰道分娩呢?......後面幾話的內容,我們會接著跟大家聊外倒轉的術式,適應症和臀位分娩適應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