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海國際電影節影響力走向深遠 光影為媒連接世界

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落幕


6月24日晚,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上海大劇院舉行金爵獎頒獎典禮。在金爵獎十大獎項揭曉之後,為期10天的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也隨著6月25日獲獎影片的展映徐徐落幕。


作為亞太地區最具規模、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然成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一張“金名片”。擴大“朋友圈”、潛心“修內功”,從1993年走到今天,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影響力,正在逐漸走向深遠。


電影,是全世界觀眾跨越國界、了解彼此的途徑。


“來自海內外的影人,無懼山高和水遠,匯聚到文化大都市上海,以光影築就一場全民盛宴。”電影節開幕現場,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黨組書記,電影節組委會名譽主席慎海雄這樣形容。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成為專業權威的國際性電影交流平台。


坎城電影節結束3周之後,坎城電影節藝術總監蒂埃裡·弗雷茂放棄休假,趕來上海國際電影節。他說,自己想傳遞這樣的資訊:坎城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是好夥伴,雙方會一起謀求更多合作的可能性,“因為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電影國家之一”。


“中國電影的穩步發展和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影響力擴大,正在引起國際電影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主任傅文霞感慨。


數據顯示,今年電影節共征集到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的報名影片3447部,比去年的2528部報名影片增加了將近千部。摘得第七十一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的《小偷家族》,在坎城電影節落幕一個月內、日本首映一周後,已經亮相本屆電影節。《迦百農》《冷戰》等坎城佳作也同來上海,充分展現出世界電影的動態和各國文化的多元。


在中國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穩步邁進的今天,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在形成獨特的品牌影響力、吸引力和競爭力。今年,電影節設定了首映盛典單元,吸引全球優秀電影作品借助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平台走向國際。本屆電影節展映影片,47部為世界首映、24部國際首映、84部亞洲首映、118部為中國首映。


通過電影作品的展示和電影人之間的交流,電影節讓全球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了解中國電影,並通過電影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越來越多的觀眾通過中國電影認識一個真實、全面、立體的中國。


從設立展映單元到成立電影節聯盟,國際交流不斷更新


60多年前,演員田華跟隨《白毛女》劇組出訪,當地一個小女孩送給她一瓶香水。一個甲子過去,這瓶香水從90歲高齡的田華手中傳遞給了中生代電影人吳京。這是發生在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之夜中的一幕。


這既是中國電影精神的傳承,也記錄著中國電影不斷向外傳播的歷程。


自2015年起,上海國際電影節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積極開展“一帶一路”人文交流,從設立展映單元,到建立交流機制,簽訂合作備忘錄,每屆不斷更新。本屆電影節更是在開幕首日,匯聚近30個國家的電影節代表,共同宣布成立“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並發表聯盟宣言。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各項舉措,同樣獲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影人的熱烈響應。今年的電影節影片征集中,有4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369部影片報名參賽參展,電影節從中遴選出154部“一帶一路”影片列入各展映單元,在電影節期間與影迷見面。


上影節以開放包容的姿態開展“一帶一路”人文交流活動,擴大“朋友圈”。“世界文化是多元的。我們希望電影節提供更多新鮮的視角,去了解不同的文化、歷史和傳統。”傅文霞說。


今年4月,上海國際電影節和上海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在匈牙利米什科爾茨市舉辦中國電影周活動,放映3D戲曲電影《霸王別姬》和《追凶者也》等影片。此前,電影節同樣把入圍亞洲新人獎的影片《石頭》帶到米什科爾茨電影節放映。“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在把中國文化、中國電影一步步帶到歐洲。”米什科爾茨市副市長傑諾思·基斯感慨。


“如果我們將‘一帶一路’中一些有實力、有前途、有潛力的電影聯動起來,我相信會再次改變世界電影的整體格局。”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仲倫認為。


全球電影人、電影作品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這一舞台上交相輝映,正在助推上海國際電影節成為愈發重要的國際電影交流平台。今年5月,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成立電影節委員會,上海國際電影節成為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新成立的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指定成員,進一步提升了在國際組織中的專業話語權。


扶持年輕影人,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輸送人才和作品


6月22日晚,在電影節亞洲新人獎頒獎典禮現場,導演、編劇寧浩感慨,10多年前他的作品《綠草地》獲得亞洲新人獎最受歡迎影片獎,讓社會和業界認識了自己,促使他走向了更大的成功,“電影節對我有‘知遇之恩’”。


的確,無論是搭起中國電影與世界溝通的橋梁,還是努力擴大世界電影交流的“朋友圈”,電影節的所有努力,歸根結底,為的都是“修內功”,促進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


多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對年輕影人的扶持不遺余力,推動新人新作走向成熟,構築了階梯式培育孵化體系,在辦節實踐中結出了“上海製造”的豐碩果實。一大批電影的新人新作,歷經上海國際電影節各個環節的磨合,被刻上了“上海製造”的印記,正在或已在中國、亞洲甚至更大的範圍釋放能量。


“上海製造”歷來有服務全國的傳統,當年的上海產品、上海人才輸送到全國,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如今上海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也在進行著電影作品、電影人才的生產、培育和輸送。


值得關注的是,電影節的輻射力,正在突破單一產業,走向更加寬廣的天地。本屆電影節期間,2018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互聯網影視峰會同時舉行,這是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在與普陀區連續多年合作舉辦手機電影節和互聯網電影系列活動的基礎上,聚焦網絡影視內容,打造互聯網+影視概念的一場盛會。


“上海發展網絡視聽產業共有四大優勢:政策、環境、人才和版權保護。”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副局長王瑋介紹,“正是由於政府的關注和扶持,近十幾年上海誕生了一批視聽網站,而現在視聽內容也呈現出專業影視公司製作的趨勢,品質越來越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網絡文化中一些新的交叉業態的扶持,比如直播和電競遊戲,政府層面都在統籌考慮。”


2018年,上海正式頒布《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對依托影視產業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新起點,上海正要將這座城市打造成為中國影視面向世界的“上海主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