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薑太公有多少個名字?我數了數,數出18個

準確講,不是“名字”,是“稱呼”。

我數了數,除去“爹地”“兒砸”“大姨夫”“二舅爹”“親愛滴”“老寶貝兒”之類的“家庭內部叫法”,能夠正兒八經用來確指薑老先生本人的稱呼,至少有18種。

可能因為薑老的時代過於遙遠,古籍對他姓名的記載比較混亂。一般認為他姓“薑”,名“尚”,字“牙”,也有人說他字“子牙”,還有人覺得“牙”是他的名,“尚”才是字。反正不管怎麽說,我們可以稱他為薑尚、薑牙或者薑子牙。

又有故事說,薑子牙釣魚釣到周文王,周文王激動地說“吾太公望子久矣”,意思是“我家爹地盼望您這樣的賢人已經很久很久了”。這句名言被縮略成了薑子牙的新名號:太公望。我們還可依此尊稱他為:太公、薑望、薑太公。

但令人遺憾的是,無論薑尚、薑望、薑牙,還是薑子牙和薑太公,所有把“薑”姓掛在前頭的稱呼,在薑老先生的時代,根本不會出現。

這是因為在秦漢以前,古人“姓”“氏”分開,男子不稱“姓”,多稱“氏”。

比如,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家可不姓屈,而是姓羋——對,就是羋月的羋(托電視劇的福,“羋”這麽生僻的字,大家現在都知道它念“米”)。老屈家祖上是楚國王室,後被分封到“屈”這個地方,便以封地為“氏”,而屈氏一族的“姓”,仍和楚王一樣,是“羋”。

“姓氏”一詞原本包含“姓”和“氏”兩層意思。隨著後代開枝散葉,同一個“姓”會細分出不同的“氏”來。比如周文王有個兒子,姓姬,名奭(音是),文王把“召(音邵)”這個地方劃給他做“采邑”,供他吃喝,所以他被稱為召公奭。召公奭後來接受“太保”官職,又被封為燕國國君。等到他死後,三個兒子分別繼承召公奭的采邑、官職和封國,於是發展出三個“氏”來:召氏、太保氏和燕氏。但這三個“氏”的子孫,仍然“姓”姬。

(太保鼎,西周,天津博物館藏。內壁有銘文“大(太)保鑄”,一般認為做器者是召公奭)

有人如此總結秦漢以前的“姓氏關係”:“氏,所以別貴賤;姓,所以別婚姻。”(《通志·氏族略》)

“氏”的範圍比“姓”小得多,更能體現自己這支子孫混得好不好,所以男子更樂意表明自己的“氏”,所以屈原更樂意自稱屈原,而不是羋原。

“姓”的作用是防止“同姓婚姻”,杜絕近親繁衍(話說賈寶玉和薛寶釵那種異姓血親結婚是不管的),所以女子的稱呼必須帶上“姓”,只是會不會是“羋月”這種“姓+名”的簡單模式?女子究竟有沒有“氏”?說起來就複雜了,有機會單開文章細講。

(隨仲羋加鼎,春秋,湖北省博物館藏。器主人是楚國公主“隨仲羋加”,其稱呼的構成方式為“夫氏+排行+父姓+名”)

毫無疑問,薑老先生這樣的成功男士,肯定有“氏”。據說其先祖輔佐大禹有功,夏朝時得到“呂”這塊封地,所以薑太公姓薑,呂氏。

所以,在薑老先生的時代,人們更有可能這樣稱呼他:呂尚、呂牙、呂子牙、呂望、呂太公。

天哪!原來薑子牙、薑太公統統叫錯了!應該叫呂子牙、呂太公!

用西周的標準來看,確實叫錯了,但如今改口也沒必要,因為“姓”和“氏”很早就合二為一了。

早在戰國時期,“姓”和“氏”就有了混淆的苗頭。孟子說“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孟子·盡心下》),意思是我們要避諱長輩的“名”,但不用避諱“姓”,因為“姓”為家族共有,而“名”為各人獨有。這句話直接無視了“氏”的存在,可能把“氏”歸入了“姓”的範疇。

到了漢代,“姓”和“氏”更是亂成一鍋粥。司馬遷說薑老先生“本姓薑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史記··齊太公世家》)。這句話把薑姓說成“薑氏”,把源於封地的“氏”說成“封姓”,明顯混用了“姓”和“氏”的概念。

受“姓氏”困擾的名人,遠不止薑太公一位,甚至包括無所不能的秦始皇。

你覺得秦始皇叫啥?嬴政啊!

“嬴”是秦始皇的姓,但人家也有“氏”嘛。秦始皇及歷代秦國國君,都屬“趙氏”,就是趙國的趙……原來,秦趙兩家源於同一嬴姓祖先,後來趙家子孫率先發達,被周穆王封在“趙”地(山西趙城),從此以地名為氏。秦家子孫想沾親戚的光,也跟著自稱趙氏。所以,按照“男子稱氏”的規矩,秦始皇應該被稱為趙政。

“趙政”念起來是不是沒有“嬴政”順口?難道真有人叫他趙政?

還真有。

北京大學收藏的一套西漢簡牘,就是這麽稱呼他的:

(《趙正書》竹書,西漢,北京大學藏。秦始皇的名字有“政”和“正”兩種說法,趙正即趙政,就是我們熟悉的嬴政)

話說回來,無論嬴政還是趙政,當時的人都不可能如此“指名道姓”稱呼皇上。薑老先生也一樣,就連周文王都畢恭畢敬道一聲“太公望”,請問誰敢當面質詢老頭子“你到底叫呂尚還是薑尚”?

我琢磨了一下,感覺從官職的角度稱呼薑老先生比較穩妥——誰知周武王恰好也是這麽想的。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尊稱薑太公為“師尚父”。薑老是兵書《六韜》的傳說作者,自然能征善戰,“師”就是周朝的軍職,約等於現在的將軍。“尚”是薑太公的“名”,也有人認為是“字”。“父(音甫)”則是男子專用的美稱,也可以寫成“甫”,一般加在“字”的後面——我不禁想起唐朝詩人杜甫,杜大詩人名甫,字子美,從“名”到“字”都“美美噠”!

按照“官職+名/字”的格式,我們還可以稱薑太公為師望、師尚、師牙、師子牙。

此外,薑太公還位列朝廷“三公”之一,官居“太師”(之前提到的“太保”召公奭也是“三公”之一)。所以,我們又能稱他為太師望、太師尚、太師尚父、太師牙、太師子牙。這些稱呼裡,師望和太師望使用頻率比較高,其他幾種很少在古籍裡出現。

(師趛鬲,西周,故宮博物院藏。鬲音立,炊煮器,做器者“趛”的職位也是“師”)

薑太公至少有18種稱呼,前面介紹了15種,分別是:

剩下三種,都與山東有關,都比較生僻。尤其最後一種,連文博圈的大學者,也是最近幾年剛剛知道!

薑太公一生的最後時光,與山東結下不解之緣。

推翻商朝統治後,他被封為齊國國君,橫掃山東諸地。但詭異的是,考古學家從未在山東發現與薑太公同時代的古城,也從未在國內發現任何與他存在直接聯繫的文物。千百年來,這位名貫古今的歷史人物始終活躍在傳說中,存在於文獻裡,卻隱遁於人世間。

一直等到2003年,考古隊終於在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花溝鎮陳莊村發現一處西周城址,即高青陳莊遺址,後於2008年至2010年進行深入發掘,在一座貴族墓葬裡找到七件鑄有銘文的青銅器。

青銅器上的七條銘文如下:

1.豐作厥祖齊公尊彝

2.豐啟作厥祖甲寶尊彝

3.豐啟作祖甲寶尊彝

4.豐啟作文祖齊公尊彝

5.豐啟作文祖齊公尊彝

6.豐啟作厥祖甲齊公寶尊彝

7.祖甲

如此重要的銘文,我知道你只動了動手指,便劃過去了。

沒關係,只需讀懂銘文裡出現頻率最高的五個字,你就能猜出大概意思:“豐”是對青銅器主人的稱呼。“作”意為製作。“祖”指爺爺,也可以指爺爺輩或更久遠的祖輩。“尊彝”是商周人對青銅器的統稱。

“豐作祖尊彝”,合起來的意思是:本人“豐”為一位祖先製作了這件青銅器。

(豐卣,西周,山東高青陳莊遺址18號墓出土,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卣音有,盛酒器)

(豐卣內壁銘文拓片:豐啟作文祖齊公尊彝。有人認為做器者是“豐啟”,“豐”為氏,“啟”為名,也有人覺得“豐”是名,“啟”意為開始。“文”是對過世先人的美稱,若想“美化”祖輩可用“文祖”,若想“美化”父輩可用“文考”)

“豐”想要紀念的祖先是誰?

咱們再看一遍銘文:

1.豐作厥祖齊公尊彝

2.豐啟作厥祖甲寶尊彝

3.豐啟作祖甲寶尊彝

4.豐啟作文祖齊公尊彝

5.豐啟作文祖齊公尊彝

6.豐啟作厥祖甲齊公寶尊彝

7.祖甲

原來,這位祖先被稱作“齊公”。

(豐觥,西周,山東高青陳莊遺址18號墓出土,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觥音弓,盛酒器)

(豐觥內底銘文拓片:豐啟作厥祖甲齊公寶尊彝。“厥”是代詞,相當於“其”。“寶”意為寶貴的)

有人可能要驚呼:“齊公”莫非指薑太公?

可你如果對周朝歷史有所了解,第一反應恐怕是:古人寫錯了吧?因為這是青銅器銘文裡第一次出現“齊公”二字。按照“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度,齊國屬於侯國,齊國國君應該稱為“齊侯”,而非“齊公”。

(齊侯甗,西周至春秋,山東莒縣店子集鎮西大莊出土,莒縣博物館藏。甗(音演)為蒸食器,器口有“齊侯”等銘文,表明為某代齊侯所鑄)

史書裡被稱為“公”的周代諸侯有很多,比如“晉文公”“魯隱公”和“鄭莊公”,但這三人的封國並不是公國。晉國和魯國是侯國,鄭國只是伯國,所以他們應該被稱為晉侯、魯侯和鄭伯,直到去世後才得到“晉文公”之類的尊稱。但即便如此,在青銅器銘文裡,“晉文公”“魯隱公”“鄭莊公”也絕對不會簡化成“晉公”“魯公”“鄭公”這樣的“國名+公”格式。

薑太公的情況稍微複雜些。薑老不僅是齊國國君,也是朝廷重臣,是位高權重的“太師”,所以在朝廷裡可以被尊稱為“公”(如同之前提到的召“公”奭)。但如果用封國來稱呼薑太公,稱他為“齊侯”更加妥當。

薑太公去世後,也得到一個類似“晉文公”那樣的“國別尊稱”,被稱為“齊太公”。雖然“齊太公”和“薑太公”都包含“太公”二字,但意義恐怕並不相同。“薑太公”裡的“太公”源於“太公望”,是周文王贈予的。“齊太公”裡的“太公”可能是對一國早期君主的尊稱,其他諸侯國也有類似的習俗。

(豐尊,西周,山東高青陳莊遺址18號墓出土,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尊為盛酒器,內底銘文:豐啟作文祖齊公尊彝)

那麽,“豐”青銅器上的“齊公”銘文真的寫錯了?

別著急。

有學者進一步研究發現,“國名+公”的格式雖然少見,但並非沒有。比如,魯侯熙(這位魯侯名叫“熙”)製作過一件青銅鬲(音立,炊煮器),他在銘文裡聲稱這是為了紀念父親“魯公”。據文獻記載,魯侯熙的父親是第一代魯侯伯禽。所以有人認為,假如諸侯國並非公國,那麽青銅器銘文裡的“國名+公”應該指該國第一代國君。

所以兜了一大圈,“齊公”最有可能指代的齊侯,還是齊國的創始人:薑太公。

結合考古發掘的其他線索,多數專家認定,“豐”是薑太公的非嫡系孫輩,下葬於西周早中期。青銅器銘文提到的“祖”和“齊公”,正是“豐”的親爺爺薑太公。“豐”墓出土的青銅器,成為國內發現的首批與薑太公存在直接聯繫的文物。

確定“齊公”就是薑太公之後,學者們再次檢查青銅器銘文,發現薑老先生竟然還有一種從未被歷朝歷代任何文獻記載的稱呼!這就是18種稱呼裡的最後一種:

1.豐作厥祖齊公尊彝

2.豐啟作厥祖甲寶尊彝

3.豐啟作祖甲寶尊彝

4.豐啟作文祖齊公尊彝

5.豐啟作文祖齊公尊彝

6.豐啟作厥祖甲齊公寶尊彝

7.祖甲

這個稱呼是:“甲”。

(友情出演:故宮斷虹橋石獅)

“甲”是什麽意思,要從一個美麗的傳說,講起。(此處有音樂)

據說,古人相信,你每天看到的太陽是不一樣的。哪怕今天跟昨氣象溫相同,這兩天的太陽也絕非同一個(好浪漫)。古人認為天界有十個太陽(不禁想起后羿射日的故事),它們住在世界的東方,每天輪流出來值班,十天為一輪,稱為一旬。

古人還非常有愛地,給每個太陽起了名字,分別叫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太陽的名字就是“日名”,又稱日乾、天乾。“豐”青銅器上的“甲”便是日名。

(每逢“癸”日,商朝人會在甲骨上占卜“旬無憂”三個字,意思是“下個十天會有災禍嗎”,由此可見“旬”的概念在商朝深入人心)

古人是不是真的相信“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我並不清楚。但早在夏朝,日名確實已經出現在人名裡了,比如有位夏朝君主叫“孔甲”,“甲”便是他的日名。

到了商代,幾乎每位商王都有自己的日名。比如遷都到殷的“盤庚”,其日名為“庚”;盤庚的侄子“武丁”,日名為“丁”;亡國之君商紂王,又被稱為“帝辛”,日名為“辛”。歷代出土的大量青銅器進一步證明,商代貴族曾普遍使用日名。

(後母戊鼎,又稱司母戊鼎,商代,河南安陽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商朝王室為紀念王后“戊”所鑄,“戊”是日名)

一般認為,日名與祭祀活動有關,相當於後世的廟號。但一個人的日名究竟代表了哪個日子,是生日還是忌日,抑或其他某個特殊的日子,學者們從古代吵到今天,依然沒有達成共識。所以我們暫時不清楚,薑太公與那個名叫“甲”的太陽,有過怎樣的因緣。

但能夠確定薑太公的日名,這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發現,因為歷代文獻從未記載過這個細節。薑太公這位西周重臣願意使用日名,這也證明至少在西周初年,上層貴族接受並繼承了日名傳統,推翻了過去所謂日名習俗隨商朝滅亡而消失的說法。

這就是薑老先生的18種稱呼,也許還有更多,歡迎你來補充。

在我看來,這些繁星般的稱呼,構成了一張包羅萬象的社會關係網。

有些稱呼反映了他與祖先的關係,比如薑尚和呂尚。有些體現了他與子孫的關係,比如齊公和祖甲。有些看似正經嚴肅,其實暗藏人生贏家的風光得意,比如太師望,又如師尚父。有些帶有歷史的浪漫,又像真實的傳說,比如他甩竿釣來的那句太公望。而我最喜歡的稱呼,還是從小就熟悉的那兩個:薑子牙和薑太公。因為這兩個稱呼代表了我童年對他老人家的記憶,和敬意。

你心中的薑太公,又是什麽樣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