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歷史拾趣:呂范當官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當官為宦,大都希望“步步高升”,而三國時代的東吳有一位呂范,卻自請小官,樂此不疲。

呂范不是無名之輩,而是伴隨東吳起家的元勳重臣。孫策寄人籬下、在袁術帳下效力之時,就和呂范相交,引為知己。呂范率門客百人歸於孫策,成其左膀右臂,外為君臣,實則骨肉,視為至親。孫策草創階段,在袁術和劉繇之中夾縫求生,尋求發展機會,排除萬難終於成勢。呂范緊隨孫策,披堅執銳,參與了進攻廬江、橫江、當利、丹陽、湖孰等平定江東的諸多硬戰,成為獨當一面的統兵大將。在攻取丹陽後,呂大將軍急切“求官”,這完全出乎孫策意料。

呂范不求大官,而是求小官,放著將軍不當,請求改任都督。此都督非彼都督,不是日後周瑜所任的威風八面的“大都督”,而只是主管執行軍紀、整編部隊的“小都督”。孫策大惑不解,問道:“子衡已有大眾,豈宜複屈小職!”呂范解釋道,自己和東吳榮辱與共,求任都督,既是為江東大業,也是為自己。呂范急求小官的真正目的在於整肅軍紀。孫策的勢力在江東急速擴張,不斷有人來投,所轄部隊成分複雜,軍紀有所松懈,呂范在持續的高歌猛進中保持清醒頭腦,深刻認識到“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敗”。由此,呂范自請擔任監督軍紀的都督。

古今中外,軍紀向來是一個大問題。一是強大戰鬥力來自嚴明軍紀,二是人心民望來自嚴明軍紀。孫策要有效佔據江東,必須先得人心,再圖長遠之計。嚴明軍紀以區別其他割據勢力、超越其他割據勢力,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呂范官越當越小,事越做越實,把這個“小都督”當得有板有眼,不僅整頓軍務、嚴明軍紀、令行禁止,而且使軍中各方勢力和睦相處、團結合作。

呂范一向堅守原則,早期還曾主管過財務工作。那時,孫權年少,有些私事開銷想請呂范暗中通融。但呂范從不做“順水人情”,事無巨細必定報告孫策,這些“小事”給孫權留下了深刻印象,日後反而信任並重用呂范。“呂老夫子”的威嚴,江東遠近皆知,陸遜、全琮等大族子弟對其都是畢恭畢敬,不敢怠慢,生怕有事“栽”到這位古板的“老夫子”手上。

呂范不僅剛正不阿,還是文武兼備的全才,深受孫策、孫權兩代吳主重視。赤壁之戰後,劉備來江東拜訪孫權,呂范曾密奏孫權,要“留”住劉備。雖然當時未被采納,但足見呂范的戰略眼光。後來,孫權領軍征討關羽,還和呂范半開玩笑地說,如果早聽卿言,無需此勞,並把鎮守後方的重任交給了呂范。

呂范去世後,孫權路過其墓,觸景生情,悲歎斯人,涕淚俱下,祀以太牢大禮。呂范當官,公而忘私,不計得失,因公生明,因公生能,真乃豪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