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海為什麽需要人工智能

記者 | 楊舒鴻吉

編輯 | 徐菲

1

27歲的市民彭佳敏近期有點咳嗽,時隔幾天仍不見好轉。因為平時要上班,所以他只能選擇在周末去醫院進行檢查。在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急症室的分診台前,值班護士手捧著一個電腦詢問他:“咳嗽了幾天?是否有痰?是否呼吸困難?是否吞咽困難?”

簡單幾個問題只花了他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護士根據彭佳敏的回答,在平板電腦上快速點選。頃刻後,護士給出就診建議。這樣的流程在彭佳敏看來,與過往的就診體驗無異。

實際上,向彭佳敏提出問題的並非年輕的急症室值班護士,而是平板電腦中搭載的人工智能系統。

人工智能分診系統成為上海十院急診科室電腦的“標配”。攝影:楊舒鴻吉

人工智能是上海十院的一項重要應用,根據龐大的醫學數據庫,這台電腦能夠通過詢問患者簡單的問題,快速識別風險情況,並匹配不同等級的醫療資源,真正實現“急診預檢分診分級制度”。

為保證高就診量下的資源合理配置,急診預診分級有利於腦卒中、心肌梗死等急症患者的及時搶救和優先治療,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然而,在人工智能得以應用之前,預診分級在實際操作中仍有難度。上海十院急診科副主任彭滬解釋道,“比如對醫務工作者的執業能力要求更高,否則有誤判風險;同時低效的排隊預檢也會降低效率,造成患者積壓。”

如今,在解決“分級診療”難題上,上海十院的醫務人員有了“最強大腦”的支援。

彭滬向患者家屬沈杏娟介紹自助人工智能分診機的使用。攝影:楊舒鴻吉

2018年12月,上海在全國率先發布首批10大領域、19個點位的AI應用場景需求。經過4個月方案征集、供需對接、實地評估、方案設計、專家評審,多家部門入選“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涵蓋智能醫療、智能社區、智能教育等多個領域,其中就包括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引入的“奕診智能”。

“奕診智能分診系統的數據庫是和史丹佛大學合作研發的,收錄了世界範圍內較為全面的醫學數據,包括一些罕見病例,此外還有近四十位資深醫生協助優化系統,相當於一位有40年從業經驗的資深醫生。”彭滬介紹道。

如今患者來到上海十院急症室就診,均通過人工智能系統分診,形成的電子病歷也會同步傳輸到接診醫生的電腦中。

“人工智能分診系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排除了分診處醫務工作者個人因素造成的準確性的波動。醫生可以在系統的輔助下,從風險較高的病情開始排查,實現精準診斷,合理使用醫療手段。”彭滬概括該系統現階段的運轉情況。

在擁有超過3000萬常住人口的上海,醫療資源緊缺並非唯一急需解決的問題。老齡化人口超過總人口數量的30%,是上海面臨的另一挑戰。

剛過花甲之年,黃蘭秀(化名)就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2019年7月,獨子和還在工作的丈夫將她送進了位於上海普陀區石泉街道的愛照護長者之家。護工王銘認為,照護失智老人的基礎就是要了解他們,“用他們的視角和邏輯去看待世界。”

愛照護長者之家在床鋪、馬桶和洗手池上布置了數十個微動傳感器,傳感器收集黃蘭秀的健康數據,並經過人工智能系統分析後,形成系統的報告。通過這份報告,王銘可以為黃蘭秀提供更精準的看護方案。

“黃蘭秀最近的睡眠狀況不大好,夜間深度睡眠時間不到四成。所以我們有針對性地減少她白天的睡眠時間,組織她參加一些活動。”王銘表示,相比於使用藥物,人性化的照護方案才是第一選擇。

王銘可以在手機上,查看他所照護的4名老人的大健康數據。攝影:楊舒鴻吉

人工智能嵌入社區養老,這是上海在解決“銀發危機”上的又一嘗試。

2018年11月,上海普陀區政府提出將建立“智聯普陀城市大腦”綜合管理服務平台,最大限度地為城市中的“人”提供全面細致的服務。布置在黃蘭秀床位上的若乾“傳感器”就是“智聯普陀”在養老領域的“觸角”。

2019年初,上海普陀區萬泉街道蘭田路網格片區引入人工智能企業“愛照護”參與社區養老方案設計,充分利用人臉識別、語音互動和智能服務機器人、AR和VR等高精尖技術。

人工智能企業參與社區養老事務,是形勢所迫,“石泉路街道社區老齡化人口比例已經達到42.78%,遠遠超過上海全市的34.4%。”普陀區石泉路街道社區服務辦主任張曉峰告訴記者,“社區的年輕人多數已經搬離,在過去,社區志願者需要每天撥打一次電話來詢問老人的情況。”

而如今在愛照護長者之家,“只需要對語音識別機器簡單說幾個詞,就可以控制床鋪的升降,床鋪下方還安裝有微動傳感器,可以顯示老人一周的飲食、排泄、運動等生理數據。”王銘向記者介紹照護之家的智能之處。

長者照護之家還只是智能社區養老的一環,“目前照護之家隻接受高齡失智老人。未來,這裡將會是一個hub(中樞),為具備自理生活能力的老人遠程提供居家養老幫助。”上海愛照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丁勇告訴界面新聞。

老人們產生的大數據,將會傳回上海愛照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進行分析計算。攝影:楊舒鴻吉

城市發展奔流不息,人工智能在延緩城市衰老的同時,又維系著城市的快速運轉。

中山南—瑞金路路口是張影每天駕車上下班的必經之路。2018年之前,每次直行通過這個路口時,他有較大概率會經歷一番擁堵。如今他再次通過該路口時,發現擁堵情況減輕了不少,“後來發現是原本一條右轉車道被改成了右轉直行道。”

作出這一改變的,正是人工智能系統基於車輛通行大數據提出的優化方案。

讓交通信號燈智能化,第一步是是實現路面交通的“微感知”。通過視頻監控、埋設在路面下的線圈、雷達、互聯網等設備,交警部門可收集實時交通數據。2018年,上海警察部門選取浦西世博園區內的13個路口約2平方公里的範圍進行試點,主要利用現有的25套視頻監控、卡口或電子警察設備提供的數據進行融合計算,實現了現場數據與雲端計算的上傳及下發。

通過路口感知設備及互聯網高德數據的采集、分析,將相關路口的配時方案由原平均4套增加至8套,高峰時段的精細化控制10分鐘調整1次,並實現實時調整。在試驗區進行試點後,路口擁堵指數下降15%、出行時間減少8%、平均車速提升10%。

如今,這樣的智能交通信號系統試點範圍已經增至33平方公里,試點區域內道路通行效率平均提升10%。

2019年8月出爐的《2019年Q2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上海已經告別了中國10大擁堵城市之列,智慧交通系統功不可沒。

在未來,人工智能會給上海帶來什麽?

彭滬說,接下來上海十院急診室會探索讓人工智能系統全流程參與診療的各個流程,從“分級診療”、“智能影像識別”到“慢病管理”。未來患者完全接受人工智能技術後,他們還會探索建立自助通道,讓部分患者自助分診。

丁勇告訴記者,愛照護提供的養老方案仍需與政府資源進行合作,比如如何協調最近的醫護人員救助有突發情況的老人。目前,愛照護與普陀區政府已經形成合作,智能社區養老網絡雛形已現。

界面新聞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2018年12月12日上海向全球征集的12大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目前,這些場景均已實現了技術落地,並已初見成效。

下一步,上海將圍繞首批12個場景以1年為周期,開展建設工作。到2020年,上海要形成60個AI深度應用場景、6個創新應用示範區,全力打造國家人工智能發展高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