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虧損百億的滴滴,心裡慌不慌?

中國移動互聯時代的幾大巨頭,無一不是在爭議與質疑中發展壯大的。

如果說BAT是互聯網時勢造英雄的產物,那麽TMD(頭條、美團、滴滴)就是移動互聯時代的新三巨,只不過相比其他幾家,質疑滴滴的聲音更多些。

2月13日,據36氪報導稱,一份滴滴出行內部流傳的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2018年全年虧損高達109億元人民幣。同時,2018年全年滴滴在司機補貼方面投入共計113億元。對此,滴滴方面尚未回應。

2018年9月,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發表內部信也提到,“6年來滴滴沒有實現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體淨虧損超過40億元人民幣。”

這與我們印象裡的滴滴完全不同,在司機端,抽成已經由最初的每單5毛,變成了訂單總價的30%,也就是說客單價越高抽成越多;在顧客端,低於9.8折的優惠券已經很難見到,也就是說顧客幾乎都是都是按原價交易的。

多個第三方數據顯示,滴滴擁有87%以上的中國專車市場份額,99%以上的網約計程車市場份額,盤子已經這麽大了,還能虧損百億?

虧損的幾個猜想

第一,滴滴成本高。

目前,滴滴公司的員工總數有13000多人,作為互聯網公司,用人成本本來就不低。

據拉勾網顯示,滴滴目前有461個在招職位,薪資分布從2k到70k不等,25-50k的崗位佔比55%,可見其是滴滴主要招聘的崗位薪資標準,如果按照這個量級來計算,滴滴出行每年僅薪資支出就達數十億。

難怪有網友調侃道:“滴滴員工一萬人,平均每人年薪100萬,一年支付薪酬也就100億,滴滴平台平時一分不賺,所以2018年虧損員工薪資100億,沒毛病。”

第二,燒錢快,回本慢。

過往的幾年中,滴滴在競爭中保持不敗,成功熬死了不少對手,“補貼打法”功不可沒。本著多勞多得的基本原則,滴滴給予司機的獎勵非常豐厚,動態調價、調度費、 高速費、感謝費、取消費、春節服務費等悉數退還司機;在乘客端,優惠券、折扣券、單車免費券等也一直存在。

春節期間有司機曬出自己的收益账單,在當月的收益中,獎勵佔比近三成,這些都是燒掉的真金白銀。

第三,整改、裁員。

2018年連續兩次順風車事件,使得順風車業務被迫整改、無限期下架。據2017年7月易觀智庫報告顯示,滴滴順風車業務在順風車市場佔比為66%,是第二名的3倍左右,少了這樣一個強有力的收入點,滴滴的收入必定受損。

順風車事件後滴滴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上海團隊被解散。接著滴滴宣布取消2018年的年會,CEO程維也在全員大會上宣布,因為公司表現不佳,年終獎比去年減少一半,同時高管集體沒有年終獎。在今日舉辦的月度全體員工大會上,滴滴宣布對非主要業務進行“關停並轉”,對業務重組帶來的崗位重疊和績效不達標的員工進行減員,涉及2000人左右。

第四,盈利模式模糊。

即便是做成滴滴這樣的行業老大,也還是沒想明白如何掙錢,“燒錢一時爽,掙錢火葬場”。

ofo也曾是行業翹楚,卻難以找到贏利點,資金斷裂後欠下巨額債務;美團虧損,暗地裡提高了對商家的抽成,導致一眾商家逃離美團,也是盈利困難的表現。

滴滴要想持續做大,必須有新的、清晰的盈利點。

以上幾點或許是滴滴虧損的真實原因,盈利差就得嘗試開源,裁員只是節流表象。

滴滴不慌

連年虧損之下,滴滴急需探索新的業務和盈利模式。

事實上,滴滴覬覦汽車後市場已久。據悉,滴滴自2015年就開始籌備進入汽車後市場,希望利用積累的司機用戶發展汽車服務業務。

2018年1月滴滴正式推出小桔車服,4月宣布成立一站式汽車服務平台。12月5日,滴滴發布內部郵件,宣布組織架構更新。其中,專快車事業群合並,成立網約車平台公司,原小桔車服和汽車資產管理中心(AMC)合並,更新為新車服,成立車主服務公司。

據滴滴公開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小桔車服的年化交易額已突破600億元,覆蓋城市257個、合作夥伴和管道商7500余家。目前小桔車服獨立APP已上線,據悉用戶可在APP中享受汽車租售、加油、維保、充電、租車、車險、救援等一站式汽車服務。

此外,滴滴還在2019年初悄然上線金融服務。目前在滴滴的“金融服務”頁面中,消費者已經可以看到包括健康險、理財等在內的多項金融服務內容。而滴滴旗下也已囊括支付、網絡小貸、商業保理等在內的多項金融門類。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至今,滴滴已經擁有了包括保理、融資租賃、保險代理、網絡小貸、第三方支付等5張金融牌照。涉及貨幣基金、保理、保險、汽車融資租賃、消費信貸等業務,初步形成自己的金融生態。

目前滴滴出行尚未公布2018年官方數據,不過據2017年數據顯示,滴滴平台已覆蓋400多個城市,有4.5億用戶,共提供服務次數高達74.3億次,相當於全國平均每人使用滴滴計程車近5次。

如此海量的數據,巨大的流量和消費場景,滴滴不布局金融業務,才是暴殄天物。

而據業內人士分析:滴滴開展金融業務具備三點優勢,其一,在流量方面具備較為堅實的基礎;其二,出行場景可塑,滴滴當前的業務不僅是網約車,還有多元的汽車出行生態,在出行及汽車後市場等場景中,都可進行金融業務的擴展;其三,滴滴金融服務能發揮出行生態優勢,輸出數據風控能力,使金融科技惠及更多場景。

金融服務離錢近、賺錢快,這或許才是滴滴虧損但不慌的原因。

假作真時真亦假

目前來看,滴滴虧損的消息還未得到官方證實,尚不知道是“煙霧彈”還是確有其事。

不過以現在的“牌局”來說,在互聯網公司中,除了BATJ之外,滴滴是布局金融業務最為豐富的一家。無獨有偶,頭條和美團也都在金融方面有所動作,或許未來這三家也有一戰。

2015 年 9 月,“滴滴計程車”正式更名為“滴滴出行”,意味著滴滴由單一的計程車計程車軟體到涵蓋計程車、專車、代駕乃至共享單車等的一站式出行平台的轉型,而在出行領域站穩腳跟後,向與原有業務密切相關的金融領域擴展直至形成生態,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同的是,2019年2月滴滴被迫求變,在“關停並轉”和裁員的同時,程維宣布將加大在安全技術、產品和司機管理及國際化等重點領域的投入,計劃招聘約2500人。一邊是裁員2000人,一邊是招聘2500人,只能說明滴滴受到巨大的安全壓力和政策壓力,不得不調整轉型,全力投入安全和合規,人員結構和人才能力上需要做相應的轉身和調整。

互聯網公司總是高談用戶數和活躍,閉口不言營利,時至今日網約車賽道已經呈一家獨大之勢,這種情況下還在虧損,滴滴心裡要慌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