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得意弟子肝癌去世 78歲老人成最後的猴鼓舞王

何吉坐的家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瑤山鄉懂蒙村,10歲就跟隨長輩學跳猴鼓舞,一直在當地的各個瑤寨裡跳猴鼓舞表演。2007年,當時已經66歲的他被村民推薦代表瑤山鄉,參加黔南州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大賽,獲得了他人生的第一次獎勵。半年後,他在全省“多彩貴州”民族舞蹈大賽中,榮獲了第一名,從此有了瑤山“猴鼓舞王”的美譽。

攝影/寧堅 編輯/夏天

出品/騰訊新聞 騰訊圖片

點擊觀看視頻:得意弟子肝癌去世 78歲猴鼓舞王擔心技藝斷根

懂蒙村是一個純瑤族村寨,四面環山,道路崎嶇十分偏僻,這裡世代居住著瑤族的一個分支--白褲瑤,白褲瑤因當地男子穿著及膝的白褲而得名。何吉坐所在的瑤山鄉是白褲瑤的聚集區,總人口只有3575人。千百年來,白褲瑤一直傳承著自己世代沿襲的生活方式、風情習俗和民族文化,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瑤族文化保留極為完整的一個族系。

猴鼓舞是瑤山鄉白褲瑤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舞蹈。談起猴鼓舞的來歷,何吉坐說,很久以前,他們的祖先在從南向北遷徙的過程中來到瑤山深處,不料遇到了危難,關鍵時刻,一群山猴出現解危救難並一路護送族人,使得族人轉危為安。為了感恩這群神猴,他們模仿著祖先跋山涉水的情景及猴子們攀爬取食的神態,歷經數百年編創傳承形成了現在的猴鼓舞。

2008年6月,瑤族猴鼓舞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猴鼓舞可由單人或雙人或群舞表現,不論哪種形式,何吉坐都是以木鼓手主角方式出場。何吉坐一邊擊鼓,一邊扣胸屈膝、上躍下蹲、來回跳動,伴以模仿猴子取食、攀爬的各種姿態神情,動作張揚,節奏激越,儘管年近8旬,但他的動作時柔時剛、時輕時重、節奏分明、惟妙惟肖。目前,何吉坐已經被推薦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因為猴鼓舞屬民間自發組織形成、自生自滅的祭舞,傳承方式至今還保留著家族口傳心授的形式,加上許多瑤族青年外出務工,主動學習猴鼓舞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其民間傳承有失傳、消亡的趨勢,加上傳承人絕大部分都已漸漸老去,這讓何吉坐十分擔憂猴鼓舞的技藝傳承。

何吉坐曾經有一個得意弟子何永國,也是同村人,從小跟著何吉坐學習猴鼓舞近20年。五年前,何永國突然患病而去,何吉坐極為傷感:“我已年逾古稀,如果不能及時把猴鼓舞傳承下去和發揚光大,這一輩子的技藝恐怕就要斷根……”

在瑤山地區,每一面木鼓都是白褲瑤家族的象徵,所以製作木鼓是很有講究的,鼓身大多是用整段樟木掏空,鼓面不可使用病死的牛的牛皮,由5人合力將樟木抬到寨外蒙製,最後用木楔固定,整個木鼓不用一釘一鉚,蒙製好後還要給鼓起名,這些儀式都是由何吉坐來主持,所以他在當地有很高的威望,在處理一些大事之前,許多村民會去登門請教他。

何吉坐常常樂於助人,每逢瑤家有個大事小事的,他有求必應也會上門幫助,不管是選擇良辰吉日還是主持各種儀式。

何吉坐有4個女兒,目前都在外地工作生活,他的老伴在2002年去世,此後一直獨居。在一次趕集的時候,他認識了同鄉拉片村的羅米花,丈夫去世後的羅米花也是一個人生活,兩人本想在一起生活有個照應,因為擔心各自兒女反對而沒有牽手。

羅米花很喜歡看何吉坐跳猴鼓舞,知道何吉坐收徒的心願很強烈,但她也無能為力,只能給予何吉坐一些安慰。何吉坐每個月會抽空去看望羅米花一兩次,順便幫她砍些柴做點力所能及的體力活。

何吉坐說,傳承猴鼓舞的技藝是一個系統、複雜的過程,弟子的天賦和努力程度都是關鍵,絕非一朝一日可成。目前,瑤山的一個景區邀請他去給景區表演隊的孩子們授課。這對他來說,也是傳承的另外一種方式。

當地政府將懂蒙村改建為生態博物村,修建了猴鼓舞民族藝術演藝館,編印了猴鼓舞的藝術教材,收集了有關猴鼓舞的文、圖、音像資料,還舉辦了“瑤族文化國際交流大會”。瑤族猴鼓舞的最後守望人何吉坐,用他的一生來演繹猴鼓舞,也把他的一生奉獻給了猴鼓舞。讓他倍感欣慰的是,已經有了多種方式能讓瑤族的猴鼓舞不斷得以傳承。

(《中國人的一天 》第3365期 微信搜索公眾號“中國人的一天”或“chinaoneday”,說出你的故事;同時,我們也將繼續帶你看更多不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