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香港現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群體免疫神話破滅?

香港新確診的“再感染”病例或許證明了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復後可能也並非“一世免疫”,因此不能掉以輕心,要繼續防疫措施。圖為香港某區內刊登的政府呼籲“全城抗疫、萬眾一心”的廣告牌。《財經》記者 焦建/攝

文|《財經》特派香港記者 焦建

編輯|蘇琦

全球首例康復後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近日在中國香港特區經基因檢測得到明確證實。

今年3月時,一名33歲的男子曾在香港住院(個案編號564),當時他有新冠肺炎的中度症狀,4月15日康復出院;8月6日至15日,該男子經英國倫敦到西班牙旅遊後返港,雖其並未表現出感染症狀,但在香港機場接受篩查時再次被檢測出新冠病毒呈陽性。

這可能意味著,新冠病毒肺炎的康復者體內的抗體可能因時間或因感染的病毒有變異而失去“免疫力”,造成再次感染甚至傳染他人。此外,因疫苗或許不能終身保護接種者,相關研發機構或許亦應將康復者納入研究範圍之內。

全球目前有2200多萬人感染過,如“再感染”成立,在新冠肺炎高發的相關地區,類似現象或會成為常態。因事關疫苗開發及疫情防控效果,香港的部分相關研究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情況複雜,目前尚存一系列“已知的未知”現象,例如大部分患者感染後都會產生抗體,而該名患者此次感染是因體內抗體消失或是病毒變種。

此外,如疫苗或抗體無法應對新冠病毒的變異,則可能會給香港下一步的新冠病毒防控帶來新的挑戰。雖目前作出進一步結論均言之尚早,但香港從9月1日起開始的大規模自願核酸檢測則被普遍認為是切斷病毒傳播鏈、令社區盡量清零的第一步。

並非“複陽”

目前全世界積極關注新冠病毒感染者“複陽”,是因“‘再感染’關乎免疫的持久性,也關乎未來疫苗保護的時間和重複接種疫苗的間歇時間。”8月25日,上海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在微博上表示,此例患者再次檢測核酸呈陽性,證明是“再感染”,而非一般意義上的“複陽”。

在該患者二次感染後的確診初期,其“病毒數值(CT Value)”約23至25,屬於中等程度,可以傳染他人。香港相關部門負責人當時已指出,此次患者較以往“複陽”個案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病毒,目前仍有很多未知數。”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一項於8月24日時公開的研究則初步證實:該患者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多個不同之處,且該患者再度確診後,入院時已檢測不出其體內有抗體,因此確定其為康復後再次受到感染,而非“複陽”。

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其體記憶體在中和抗體,曾被認為應不會再被傳染。但隨著對新冠病毒研究的不斷深入,各類研究也發現患者體內抗體水準會在其感染數個月後逐步下降。

例如,重慶醫科大學研究人員此前一項發表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研究顯示:患者出院8周後,無病征患者的中和抗體水準下降了81.1%,有症狀患者下降了62.2%。

此外,此前亦有類似的“二次感染”病例曾多次被報導過。例如,以色列的一名醫生在4月得了新冠肺炎,治療後康復。3個月後,她又感染了新冠病毒。

但這些病例並沒有基因證據來排除原有感染“複陽”的可能性,即患者體內殘存的病毒未被徹底清除,被激發後再次出現感染跡象。亦存在檢測效果不佳等可能性。

因此,一種流行病觀點認為:人們在大流行期間聽到的這些關於被再次感染的人的說法只是軼事,沒有太多的科學嚴謹性支持,而且往往是出於誤解或對真實情況缺乏了解。

前述港大團隊採用的研究方式,則是通過高通量基因測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又名下一代測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其具備高輸出量及高解析度的特性,可提供豐富的遺傳學信息),為該患者進行一系列的流行病學、臨床、血清及基因組等研究。對比該患者首次和最近感染的病毒樣本,檢測其每次感染的基因指紋。

難得的是,香港該名患者的兩次感染均保留了相關的病毒樣本。香港第三波疫情暴發至今,香港大學等機構的一系列相關研究亦在持續進行當中。

結果表明:就該名患者兩次感染的病毒基因排序所見,並與GISAID(全球基因資料庫)作比較,發現該患者第1次感染的樣本與英美3、4月時的病毒株相近,而最新的基因排序則與英國及瑞士7、8月時收集的病毒株相似。此外,其兩次感染的病毒樣本,有24個不同的核苷酸,並有9種蛋白的氨基酸數量不同(包括ORF8蛋白)。

該研究的相關報告計劃在《臨床感染疾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發表,但尚未在任何科學期刊上得到全面描述。目前科學界對這份報告的反應審慎:一種觀點認為,此次病例是無症狀的,似乎表明患者的免疫系統可能阻止了疾病發展;另有觀點認為,這一病例非常罕見,但不應否定全球開發相關疫苗的努力。

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克爾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則公開指出:她仍在研究香港的(此名)二次感染病例,但敦促人們將這起病例放在全球2400萬病例的背景中看待,“我不想讓大家恐慌。”

已知的未知

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後,該男患者曾在被臨時改為社區診療設施的香港亞博館接受監測及輕度治療。香港醫管局透露的消息證實:其已於8月21日時出院,其出院條件與一般確診病人一致,相關的香港公立醫院會按覆診病人的臨床情況提供所需檢查及測試。

因相關研究仍在進行,目前該患者的二次感染到底意味著什麽,仍有待相關研究對已經知道的相關現象找到合理的解釋。

在其為何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機制方面,目前港大相關團隊初步解釋為:抗體針對的是新冠病毒的S蛋白,如病毒的S蛋白出現變異,病人在染疫後產生的抗體可能無法識別新變異的病毒。該病人兩次感染的病毒,S蛋白上有4處氨基酸不同。

參與該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副教授杜啟泓認為:病毒突變或會影響患者體內的B細胞及T細胞辨識新冠病毒,因而令細胞對病毒失去記憶,使得患者對變種的病毒失去免疫力。至於患者之所以會二次感染是因體內抗體消失或是病毒變種,則仍需待研究團隊分析患者T細胞後才可確定。此外,疫苗所產生的抗體較高,故不會如自然感染般在短時間失效。

值得提及的一點是,該研究團隊也發現:該病人在第2次確診後,住院初期並未驗出抗體,直到第5天時才驗出。目前推測原因為他首次感染時體內沒有產生抗體,也可能是其首次感染後產生的抗體隨著時間逐步減少,所以第2次確診初期無法驗出抗體。

此外,此患者在二次感染後沒有出現病征,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其受前一次感染所產生的中和抗體及T細胞記憶的保護。但目前相關研究並未證實再次感染後會產生免疫反應,難以保證所有患者再次感染後病征均輕微。

上述一系列通過研究得知的未知現象,一方面給進一步的相關研究留下了空間,例如張文宏醫生就認為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據,包括病毒培養,需要證實是屬於核酸陽性,還是活病毒;另一方面,則可能會給群體免疫的設想及疫苗的研發帶來一定影響。

這是因為:其一,如患者康復後有免疫力,但免疫力可能隻維持一段短時間,複原後亦有可能再受感染,證明群體免疫的可行性並不高,這意味著新冠病毒或可能像其他引起普通感冒的人類冠狀病毒一樣,持續在全球人群中存在。

其二,杜啟泓認為,該病例說明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復後可能也並非“一世免疫”。患者在康復後也不能掉以輕心,要繼續防疫措施。

如果人體難以產生終身免疫,亦會影響人們使用疫苗的方式。例如是一次性使用,還是像流感疫苗那樣多次接種。對於香港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來說,這可能也意味著難度會大大增加。

該研究團隊成員之一、港大醫學院醫學系臨床教授兼助理院長孔繁毅表示:日後若有疫苗,可能需要每年接種一次;病毒長久存在,亦可能使得醫療系統要承擔面對“兩次流感”一樣的壓力。

從全球層面來看,張文宏醫生亦在其最近出版的《張文宏說傳染:補上這堂健康常識課》中提及:新冠病毒或成為新世紀的又一個“流感病毒”。要通過疫苗接種達到所謂的“群體免疫”,整個易感人群的接種率至少要達到80%,甚至是90%以上。而全球的疫苗生產能力、經濟不發達地區的承擔能力,乃至某些發達國家部分人群中的反疫苗浪潮,同樣會影響全球化的疫苗接種措施的推進。

該名患者在感染治愈後數月即前往英國、西班牙旅遊,亦被指出是香港社會在抗疫時需要面臨的難題之一,即疫情稍有緩解,市民的外出就餐、聚會及出境旅遊的願望便快速增加。不僅如此,不少市民至今仍出於隱私等原因,對自願參與全民核酸檢測的積極性並不太高。

香港特區政府專家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近日則呼籲稱:自己會參與檢測計劃,“越多人參與,越有作用,市民不應浪費機會。”

本文為“香港抗疫實錄”系列報導之二十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