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隻容許我買一隻港股 為什麽仍會是騰訊?(下)

  來源微信公眾號:王雅媛港股圈

  作者:妖精刈鄢

  原標題:《深度分析:如果隻容許我買一隻港股,為什麽仍會是騰訊(00700)?(下)》。

  近期關於騰訊(00700)的話題很多,恰逢今天又是2018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開幕,馬化騰發表了重要講話。如何掘金騰訊生態又成為大家熱議的主題。

  在昨天發布的《深度分析:如果隻容許我買一隻港股,為什麽仍會是騰訊?(上)》一文中,我們為大家從以下方面做了深入剖析:一、業務體系、收入結構、組織架構;二、公司戰略;三、社交業務;四、娛樂業務之遊戲,今天我們繼續為大家帶來騰訊的深度分析下篇。

  一、除遊戲外的娛樂業務(文學、影片、音樂、動漫、影視)

  1、文學

  內容付費行業,包括文學、音樂、影片、動漫、體育等,曾經歷過幾十年的痛苦時期,惡性競爭、盜版橫飛、雜亂無章、盈利極差,整個行業苦不堪言。

  經過近幾年各領域龍頭公司的行業整合後,正在逐步走向正規化、健康化,行業運轉流暢了許多,版權方加大了版權維護力度,提升了版權方和運營方的盈利能力,大眾消費者也從剛開始的對收費行為不解和抵製,漸漸變得理解和接受。

  收費行為固然限制了一部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但卻保護了原作者、內容提供商(出版社、內容網站等)的應得利益、創作熱情和品牌聲譽,才能有動力不斷生產優質內容供消費者消費。

  曾經的動漫一哥A站,就是因為堅持不收費原則而數次瀕臨倒閉。不收費意味著幾乎沒有收入,也就沒有辦法購買版權費高昂的優秀動漫作品,導致用戶逐漸流失、甚至公司運營都無法維系。情懷固然偉大,卻也略顯執拗。

  內容付費行業本身消費需求龐大,而隨著行業整合的不斷進行,行業集中度提升、規範化健康化運營,盈利能力會越來越好,騰訊在這幾個領域均有長遠布局,現階段已初現成果,未來發展太空極大。

  網絡文學 2016 年市場規模45.71億元,同比增長 60.72%,預計還將保持高速增長數年時間。

  閱文集團(00772)於17年11月在港上市,騰訊為控股股東,持股65.38%。17年營收40.95億,YOY60.2%,淨利潤5.56億,YOY14倍,MAU1.92億,付費用戶數1110萬,付費比例5.8%,每月ARPU為22.3元。

  閱文、掌閱、中文在線的在線閱讀收入市佔率分別為 43%、25%、7%,位居前三,其余公司市佔率均不到2%;作家數佔比 88%、作品數佔比 72%、移動端 DAU佔比 48%,名副其實的龍頭企業。

  網絡文學行業最核心的部分在於內容,即優秀的作者以及高品質的作品,其次是傳播管道。

  在內容方面:閱文集團現有640萬作家,其中代表最高水準的白金作家有36位,包括唐家三少、天蠶土豆、血紅、耳根、貓膩等,大神作家133位。內容庫包含1010萬部原著文學作品,涵蓋200多種體裁,已輸出《鬼失敗》《盜墓筆記》《琅琊榜》《擇天記》等IP改編作品,包括《大主宰》《完美世界》《雪鷹領主》《龍王傳說》《武煉巔峰》等熱門作品都已劃入閱文集團旗下。

  品質也是傲視群雄,2016年中國網文作品百度搜索榜TOP10中公司獨佔9席。

  除了擁有顯著的變現太空外,對於騰訊公司來說,布局文學還有一層重要戰略意義,就是提煉優質IP,為泛娛樂戰略的實施提供血液。

  在管道方面:閱文構建了多層次管道。其中自有產品管道包括:

  PC端:起點、晉江和雲起是 PC 網文前三名,均是閱文旗下( 其中,閱文持股晉江 50%);

  移動端:QQ閱讀(行業TOP2)、起點中文網、起點女生網、創世中文網、雲起書院、瀟湘書院、紅袖添香等。

  自營產品管道:騰訊目前為公司開放了手機 QQ、QQ瀏覽器、騰訊新聞、微信閱讀等產品管道。

  此外,還有第三方管道:公司目前已開拓百度、搜狗、京東商城、小米多看等第三方管道,對接硬核聯盟合作。

  2、影片

  在線影片領域,國內最大的三家為騰訊影片、愛奇藝、優酷,分屬騰訊系、百度系和阿里系,第二梯隊的有芒果、搜狐等,與第一梯隊差距明顯。

  參考愛奇藝招股說明書,目前愛奇藝擁有5000萬會員,MAU4.2億,DAU5000萬,17年收入174億,其中會員收入65億、廣告收入82億、其他27億,虧損37億。

  騰訊影片DAU1.37億,會員數 5600 萬,同比增長121%,會員規模為行業第一,與愛奇藝差距不大,參考愛奇藝數據,年度營收約在150億左右,其中會員收入約為70億、廣告收入80億。淨虧損額沒有公布,不過據財報會議高管透露,淨虧損也在擴大。優酷付費會員數約為3000萬,排第三。

  在線影片行業會長期處於一個虧損的狀態。在影片網站產業鏈中,內容掌握流量,而不是影片網站。換句話說,觀眾是衝著觀看內容去的,至於是在愛奇藝還是騰訊影片上觀看,無所謂。這就導致各大影片網站需要購買大量的內容版權,越好的內容能吸引越多的流量,但版權費也更高(舉例,《甄嬛傳》版權費8億)。

  因此影片網站均呈現出這一現象:營收高速增長,成本也以幾乎相同的速度上漲,就是無法產生利潤,甚至虧損越來越大。以愛奇藝的財務數據為例,虧損是逐年擴大的。

  影片網站們嘗試了各種運營方式去改變這一現狀,包括自製內容(如愛奇藝《奇葩說》)、定製流量模式(騰訊大王卡)、會員收費、自製硬體(樂視)、建立社區(bilbili彈幕文化),但除會員制度外,其他措施均收效甚微。

  目前最大的影片三巨頭愛奇藝、優酷、騰訊影片,背後的資本恰好是互聯網三巨頭BAT,眾多實力較弱的財務資本和產業資本紛紛退出,也只有BAT這樣的雄厚資本才能承受長期巨額虧損。

  BAT願意繼續投入的原因在於,如果讓某一家獨大,那麽將形成對下遊用戶的巨大粘性,以及對上遊內容的強勢議價能力,進而產生巨大利潤,不止失去了一大塊業務,也會對自身的搜索、遊戲、電商形成負面打壓。

  未來行業格局改善的契機,只存在於某兩家終於承受不住、放棄退出,由剩下的一家整合行業,形成單寡頭,而看BAT的意願及投入動作,這個時間點的到來還有一段時間。

  此外,還需關注外部強競爭者的行動,最關鍵的是今日頭條,其已經在招聘長影片相關團隊,以今日頭條的資本實力、流量基礎和運營能力,如果進入長影片領域,勢必又將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在體育賽事方面,騰訊影片也在不斷簽約海外版權,包括NBA、NHL、NFL、MLB四大美國職業體育聯盟,FIFA、亞冠、中超等足球賽事,美網、溫網、法網三大網球大滿貫等等賽事版權,目前已是國內壟斷地位的賽事轉播方。

  3、音樂

  在音樂流媒體行業,目前MAU過億級的音樂應用有酷狗、QQ和酷我音樂,都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產品,其中酷狗有2.3億DAU。第四名的網易雲音樂用戶數在7000萬MAU,第五名咪咕音樂僅有1000萬。

  由於用戶大部分隻使用一款音樂軟體,品牌間兩兩用戶重合度不到20%,騰訊音娛實際用戶數量呈現壟斷局面,目前共計擁有7億MAU,1.2億付費用戶,付費比例17%,能提供1700萬首歌曲,佔市場份額60%以上,預計2017年營收超過90億元,淨利16億元。

  作為對比,Spotify(SPOT.US)有近2億MAU,7100萬付費用戶,付費比例40%,能提供3500萬首歌曲,17年收入50億美元,虧損15億美元,盈利能力遠差於騰訊音樂,IPO估值230億美元。

  騰訊音娛即將IPO,音樂流媒體服務巨頭spotify的IPO檔案顯示,其持有9%的騰訊音娛股份,估值為9.1億歐元,換算過來,騰訊音娛總估值為123億美元,即779億人民幣,估值大幅低於Spotify的原因在於國內用戶付費習慣還未成熟,用戶付費比例較低。同時騰訊也持有其7.5%的股份,未來兩家會展開大量合作,互相引進歌曲版權、開拓市場等。

  音樂流媒體與在線影片行業類似,用戶需求龐大,成本主要是版權費而且極高,收入主要來源於付費購買和廣告,行業均有規模效應,當寡頭格局形成時,將有助於提高對上遊議價能力,進而提升盈利能力。

  此前,騰訊音樂曾依靠社交媒體、遊戲等業務的巨大流量吸引力,拿下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環球、索尼、華納的獨家版權,力圖解決內地市場盜版猖獗的情況。經過騰訊幾年的努力,音樂行業的盜版行為已經解決了80%,情況遠遠好於影視和動漫行業,騰訊音樂版權市佔率也達到極高水準。

  不過,在這一頂峰時期,9月份國家版權局約談幾大數字音樂平台和唱片公司,要求雙方促進網絡音樂全面授權、廣泛傳播,避免獨家,目前平台各方已達成互相授權99%版權的協定。

  這意味著騰訊音樂在版權優勢消失後,將通過服務和創新與其他音樂平台(特別是網易雲音樂)繼續爭奪用戶流量。

  4、動漫

  中國泛二次元用戶總數超過3億人,但動漫行業依然是日漫的天下,國內動漫產業“缺人才、缺技術、賺快錢”現象依然嚴重,相比於網絡文學,同屬IP上遊的漫畫創作門檻更高,其對於題材、故事內容、故事背後構建的世界觀要求也更高,產出的內容量更小。但在一級市場資本的推動下,國漫近兩年來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

  2017年,騰訊動漫的付費閱讀分成達到8000萬元,同比增長166%,MAU達到1.2億,動漫平台上作品總量超過2.2萬部,超過40部作品點擊過億,超過200部作品點擊過千萬,騰訊動漫已是國內最大的動漫平台。

  騰訊一直採用“原創+引進”的策略,即在引進優質日漫的同時,培養和發展國漫。《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從前有座靈劍山》等大熱國漫IP均在騰訊動漫獨家連載,《全職高手》第一季在騰訊動漫播放量累計7.5億,付費收入超過1400萬,也是國內最大的原創動漫發行平台。

  儘管動漫業務目前對騰訊公司的收入貢獻較小,但已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騰訊作為領頭企業,在打擊盜版、減少惡性競爭、培養人才、培育用戶消費習慣、整合行業、提升行業盈利能力等方面都有顯著貢獻,而這一業務要完全成長起來,勢必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5、影視

  影視行業歷史悠長,發展成熟,由於過度依賴個人才藝,很難出現壟斷性企業,發展至今,仍是群雄割據的狀態。同時,行業投資數額巨大、資金流轉過慢、應收账款過高,現金流一直很差。而導演、演員簽約費、劇本版權費極高,但作品品質、票房、版權收入不確定性也很高,影視行業呈現出高投入高壁壘、投資回報期長,但盈利能力不穩定、經常好一年壞一年的的情況。

  騰訊進入影視行業,也並不是為了卯足勁去爭奪市場份額,更多的是為了完善自己的泛娛樂戰略生態閉環。

  除了設立騰訊影業和企鵝影視以便充分挖掘文學動漫IP的價值外,騰訊更側重於從外部投資持股,主要目標是控制內容資源,而不是宣發。最近騰訊購入31.72%新麗傳媒股份,戰略意義在於擁有持續頭部影視內容生產能力的新麗將成為嫁接起閱文和騰訊影片的重要角色。

  在騰訊生態系統中,閱文集團是IP培育平台的代表,而騰訊影片是擁有海量用戶的在線影片平台。新麗的進入,能夠彌補騰訊在影視內容製作方面的短板,使得泛娛樂戰略閉環更加流暢。

  另外,騰訊還參股了貓眼微影、功夫影業、檸萌影業、靈河影視等影視業公司,來提升內容製作能力,另一方面,對於影片業務減輕版權成本也有所幫助。對於影視業公司來說,騰訊的IP創造能力、海量用戶影片網站、遊戲和動漫的開發也是極具吸引力的。

  二、廣告業務

  網絡廣告收入分為媒體廣告收入和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17年媒體廣告收入148億元,YOY30%, 主要是騰訊影片的流量廣告和騰訊新聞產品的資訊流廣告。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256億元,YOY65%,主要來自微信、QQ、應用寶等社交應用的廣告。

  騰訊的廣告變現潛力十分巨大。

  媒體廣告方面,騰訊影片坐擁4300萬用戶,幾乎與愛奇藝持平,分居在線影片行業前兩位;騰訊新聞位居移動新聞資訊APP第二交易,MAU2.4億,僅次於今日頭條,資訊流廣告增長十分迅速。

  社交廣告方面,Facebook的廣告業務幾乎達到頂峰,2017年全球ARPU20.21$,在北美(美國及加拿大)最為成熟,可達到$84.41 per MAU,騰訊僅為$6.47 per MAU,另外,微信比Facobook多了公眾號、朋友圈和小程式業務,這幾塊的廣告潛力尚未開始挖掘。

  除此之外,廣告定位技術(即精準廣告)的大幅提升,使得公司有更強的議價權,可以上調廣告報價。當然,騰訊在廣告投放上持非常保守的態度,尤其是朋友圈。騰訊一直在努力平衡用戶體驗和商業化,如果危及用戶體驗,那就延緩商業化。只有達到了令人滿意的用戶體驗水準,騰訊才會加大廣告投放。

  與此同時,騰訊還針對合作夥伴開展了許多教育活動,希望提升廣告商的品質,如果定位技術和廣告內容品質能夠一直提升,那麽廣告的用戶體驗也會更好。

  目前,騰訊對待廣告業務的重心是在開發更好地廣告定位技術,長遠來看,廣告業務的提升太空是非常巨大而且明朗的。

  三、金融業務

  1、 支付體系

  2017年,金融體系(主要是微信支付)收入約400億元,是十分重要的一塊收入來源,佔總收入的16.8%。

  財付通是國內第二大第三方支付平台, 13年8月財付通聯合微信發布微信支付,開始布局移動端支付。中國移動支付已經由銀行主導轉為第三方支付機構主導的階段,第三方支付已佔據支付管道的67%,之後是銀行卡支付的20%及現金支付的13%。

  移動支付目前形成騰訊的財付通與阿里的支付寶雙寡頭格局,二者佔據市場份額的 94%,其中支付寶54%,微信支付40%。從活躍用戶看,騰訊在中國有 6 億活躍用戶使用微信支付,服務商超3億,支付寶活躍用戶數量約 4.5 億人。

  支付寶將中國社會引入了無現金支付的新形態,並深度培養了用戶支付習慣,在最開始的數年時間裡長期霸佔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可惜的是微信支付依靠天然的用戶基礎和流量優勢,結合微信紅包的病毒式傳播,後來居上,短短幾年時間裡大幅搶佔支付寶市場份額,目前已快要持平。

  照這一趨勢發展下去,微信支付勢必會奪得頭把交椅,甚至大幅擠壓支付寶,形成單寡頭格局。從支付寶的行動來看,已將戰略中心轉移到國外地區,或許他們也已經意識到,國內戰爭勝算已經很小了。

  支付業務未來的發力方向主要是:① 拓展移動支付場景,比如公共出行(合肥公交系統、深圳巴士集團等);② 布局海外市場,目前已覆蓋15個境外國家和地區、13萬家商戶,支持12種外幣結算。支付寶已覆蓋70個國家,與200多家金融機構合作,支持18種外幣結算。

  騰訊的支付業務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近在手邊的社交入口和支付手段,使得騰訊能夠輕易觸及各個行業,騰訊只要不斷地往裡面添加合作商戶,所覆蓋的行業就會越來越廣泛。

  京東(JD.US)、58同城、美團和微信小程式都是這種戰略的延伸。對於視基礎設施建設為重要戰略的騰訊來說,支付體系的擴展至關重要。

  2、 其他金融業務

  除了移動支付外,騰訊在其他金融行業也布局全面,包括借貸(微眾銀行、微粒貸)、理財(理財通)、基金、保險( 眾安保險、 微保)、證券(自選股、微證券) 等多個領域,目前均處於起步階段。

  a. 消費信貸方面,騰訊持股30%的微眾銀行,16年實現營收24.5億元,同比增985.1%;淨利潤為4.01億元,大幅扭虧為盈;微粒貸激活用戶2,200萬,累計發放貸款4000億元。

  b. 財富管理方面,理財通資金保有量超過3000億,DAU超過500萬,資產類型將從貨幣基金,擴展到私募基金、資產證券化等業務。

  c. 保險業務方面,13年參與眾安保險組建,持股12.1%;17年2月,旗下獨資子公司發起設立和泰人壽保險,主營壽險,騰訊持股15%;17年1月,騰訊持有20%英傑華(香港)股權;17年3月,100%持股微民保險代理開拓保險中介業務。

  d. 信用+方面,目前僅限灰度測試,最低300分,最高850分,主要通過履約、安全、財富、消費和社交五大指數,基於歷史行為進行評估。

  e. 證券方面,基於App形式的“自選股” ,是針對專業的用戶推出的;依托於微信的“騰訊微證券”,便捷輕量,針對來自二線、三線的用戶,通過輕鬆的人臉識別開戶就能進行輕量的證券投資交易,目前已支持招商證券和華林證券;17年6月,騰訊繼續領投富途證券1.455億美元的C輪融資,富途證券是為投資者提供美股和港股交易服務的互聯網券商,2016年交易額近3000億;17年9月,以24億人民幣認購中金公司股權,佔發行後總股本的4.95%。

  在中國,銀行借貸、保險、證券行業提供的都是無差異化產品,如果騰訊能把規模做起來,並提供水準以上的服務,就有很大操作太空去搶佔市場。試想,既然產品都一樣,那我為何不從手邊最便捷的途徑去買呢?

  當然,金融行業事關國家經濟命脈,國家政策對於互聯網金融會有一個循序漸見的開放過程,騰訊也不會大幅冒進,避免引起市場群起攻之。

  四、資訊業務

  新聞資訊類業務包括騰訊新聞和騰訊網。目前MAU達2.4億,主要收入來自於資訊流廣告,參考今日頭條,2017年預計收入在100億左右。

  新聞資訊行業可分為移動端和PC端,在移動時代的大背景下,移動端新聞資訊發展迅速,未來將是主流行業形態。PC端依然以綜合門戶和傳統新聞網站佔主導,而移動端基本形成了今日頭條與騰訊系相競爭,百度奮起直追,傳統三大門戶網易搜狐新浪遠遠落後的格局。

  在新聞類APP中騰訊新聞排名第二,第一第三均為今日頭條,第四是騰訊旗下的天天快報(以用戶日均使用時長排名)。

  今日頭條定位個性化、精準化推送,強調“你關心的才是頭條”,主要通過機器算法從海量資訊中根據用戶閱讀習慣抓取精準內容推薦給用戶,定位特殊正是今日頭條得以在競爭慘烈的新聞資訊行業快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騰訊新聞定位快速、客觀、公正地提供新聞資訊,強調“事實、嚴肅“,與PC傳統門戶網站定位一致,主要通過爬蟲技術來抓取其他網絡平台的內容。

  除天天快報外,騰訊還領頭了趣頭條,直接對標今日頭條。後知後覺的百度,在理清了“資訊流廣告+AI”兩條主線後,也打出了“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口號,將百度資訊流打造成為另一個全民“超級應用”,奮不顧身地加入到這一慘烈戰役中。憑借在搜索領域打下的堅實基礎,百度正在對今日頭條和騰訊形成猛烈衝擊。

  激烈競爭的背後是對資訊流廣告的爭奪。艾瑞數據顯示,2017年資訊流廣告市場規模557億元,未來三年將保持50%以上的增速。

  今日頭條2017年資訊流廣告營收目標為150億,2018年500億,是其核心業務。對百度來說,資訊流直接關係到新的現金流和營收,而人工智能代表未來。經過一年的耕耘,百度的資訊流DAU過億,資訊流廣告收入過百億。

  騰訊的優勢在於用戶、入口、內容和流量方面,2017Q3財報中,騰訊網絡廣告收入同比增長48%至110.42億元,其中社交和新聞平台的資訊流廣告貢獻頗多。

  在新聞資訊這一領域,由於市場巨大,三巨頭各有優勢,短期來看各家都能從中獲益,競爭激烈,但不慘烈。

  五、雲業務

  騰訊雲是公有雲的形態,為廣大開發者提供雲伺服器、雲數據庫、雲存儲和 CDN 等基礎雲計算服務,以及提供遊戲、影片、移動應用等行業解決方案。

  2017年營收預計在33億左右,增速翻倍,騰訊雲除了在多個生態系統中扮演基礎設施的重要角色外,另一層戰略意義是提供大數據分析能力,進而支持人工智能發展。

  在雲業務上,目前戰略意義大於商業利益,不過雲業務市場非常大,增速驚人,騰訊擁有非常強的實力,如果能把這一塊的商業潛力開發出來,不可限量。

  目前,騰訊雲擁有 30+權威認證,130+雲產品服務, 100W+開發者, 客戶覆蓋多個行業:遊戲、金融、醫療、電商、影片、 O2O、微信、旅遊、移動應用、政務、在線教育等,幫助國家電網等多家企業成功上雲。

  2017年騰訊雲在互聯網行業的滲透力度並嬴得更多關鍵客戶,通過與主要銀行及保險客戶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擴大在金融服務行業的客戶群體。

  在基礎設施方面, 2017年底騰訊雲已在全球開放21個地理區域,運營36 個可用區,即將再開放5個新地理區域。

  六、投資業務

  過去數年,騰訊投資了超過600多家企業,投資金額超過千億,2017年超過120家,確認201.4億其他收益(主要為投資變現收益和投資項目浮盈收益)。其中閱文集團、搜狗、眾安在線(6060.HK)、B站(BILI.US)等相繼上市,騰訊音樂、貓眼、虎牙、鬥魚、趣頭條等也在籌備上市。

  騰訊多從戰略方面來選擇投資目標,而不是財務利益,即選擇在業務上有合作機會,對自身發展有所幫助的企業來投資,不太看重所處階段、領域和盈利能力。不過,既然騰訊自身是偏重泛娛樂行業的互聯網企業,所投領域也主要集中在類似領域:娛樂、內容、AI、企業服務、遊戲、金融等。

  近年來,騰訊投資的公司:

  投資虎牙、鬥魚是為了鞏固自己的遊戲霸主地位,同時切入直播行業;

  投資Spoty、Gaana是為了擴展海外音樂市場和獲取音樂版權;

  投資B站、貓眼、新麗是為了完善泛娛樂生態圈;投資京東、金山、搜狗、獵豹是為了彌補曾經做不好的業務,抗衡其他幾大互聯網公司;

  投資趣頭條、快手是為了抗衡今日頭條;參股微眾銀行、眾安保險是為了拓展金融業務;

  還有美團點評、易車網、滴滴計程車、58同城、美麗說、人人車、摩拜單車、永輝超市(601933.SH)、家樂福、萬達、海瀾之家(600398.SH)、知乎等等。

  騰訊與這些公司成為戰略夥伴,為這些公司提供流量入口和基礎服務,幫助這些企業快速發展,這些企業反過來又會反哺騰訊,從而形成一個強大的正循環生態。

  騰訊總裁劉熾平出身於高盛,對於投資十分在行,騰訊早期的投資並購皆由其完成。其進入騰訊後,騰訊才開始大規模擴張。相信在未來,騰訊的投資擴張腳步不會停下,對於騰訊自身的業務協同效應會越來越強,所產生的投資收益也會十分可觀。

  七、財務數據

  極其優秀的財務數據:高增長的現金流、營收和淨利潤。

  毛利率有所下降是因為業務體系的擴展,高毛利的遊戲業務佔比降低;三費成本管控穩定;比較高的銷售淨利率和ROE。

  八、總結

  騰訊的成長伴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縱覽騰訊歷史,充滿辛酸曲折。狼狽不堪的早期,目標不清晰、無法盈利、公司難以承繼,想出售卻無人問津;QQ收費風波,遊戲業務一波三折,被中國移動驅逐,被視作全民公敵,與MSN大戰,與360兩敗俱傷,微博戰役一敗塗地,搜索、電商長久難有起色後被剝離,與阿里血拚支付業務等等,公司戰略一再調整,而多數時候的調整,不是主動調整,而是被逼所致。

  在未來,我們勢必還會見證《王者榮耀》的凋零、QQ用戶一再下滑、微信用戶增長停滯、騰訊影片淨虧損持續擴大等等“困境”,但騰訊公司的成長步伐不會減慢。

  因為這種在中國絕無僅有的生態型企業,其真正強大的競爭力在於卓越的管理層能力,寬不見岸的社交用戶護城河,豐富的業務體系帶來的極高容錯性、日益完善且極難複製的基礎設施建設、開放包容一切且以用戶體驗為導向的企業文化。

  在可預見的數年內,騰訊的遊戲、廣告、文學、音樂、支付、資訊、投資業務還會保持高速增長,騰訊雲、其他金融慢慢步入正軌後也會釋放巨大潛力,社交業務保持穩定,在線影片、影視和動漫還需進一步觀察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

  總而言之,騰訊的輝煌還會持續很久很久的時間,或許會伴隨我們走完這一生。

責任編輯:馬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