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格蘭仕倒在城鄉結合部

3天7篇聲明,把格蘭仕、拚多多、天貓都拋上風口浪尖,空氣中彌漫著陰謀、正義等敏感字眼,商業競爭,波詭雲譎,事定來看,幾位主角的得失如何?

拚多多送溫暖,但格蘭仕上車姿勢不對。

過去幾年,拚多多依賴社交關係鏈撬動電商,支撐日活、單量和GMV的成長,造節能力也有提高,只不過“少SKU、高訂單、短爆發”的商業模式打單品可以,應對618、雙11這種全民狂歡就不太給力,所以按黃崢的想法,拚多多遲早要做全品類。

中國互聯網一向是精英給蟻族做產品,進五環的前提是走量SKU中要有代表性的高客單價產品,餐巾和廁紙不行,拚多多關注3C和白電,大約與此有關。

傳統品牌對此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者在於有新渠道分流,憂者是拚多多的口碑和帶貨效率。去年8月拚多多上線品牌館,雖然吸引了400多家企業入駐,但效果較好的還是食品、服飾,嘗試設立旗艦店的Dell,半年賣出55件產品,算是開了個惡例,今年618前夕,美的、海爾、蘇泊爾和九陽紛紛退出,讓拚多多很受傷。

就在此時,“仰慕者”登場了。

5月28日,618前夕,以董事長梁昭賢為首的格蘭仕制服組造訪了拚多多總部,受到內心狂喜的拚多多盛情款待,這為隨後的一系列事件埋下了伏筆。

拚多多的套路很清晰,拉攏格蘭仕尋求自我代入,一邊挖角京東和天貓,一邊在3C和白電市場打入楔子,帶動示範效應,影響其他品牌。

但格蘭仕上門輸誠的動機呢?

去年格蘭仕在中國500強製造企業中排名第320位,美的、海爾分列第23和24位,格力、長虹、海信、TCL都在百名之內,格蘭仕危機感強烈。公司去年轉向智能製造,推崇“變道超車”,用梁昭賢的話說,“除了老婆、孩子,什麽都可以變”。

格蘭仕心目中有兩個關鍵KPI:

在產品策略上,希望微波爐、蒸箱、烤箱三個主打品類今年銷量做到1500萬台,生活電器做到500萬台,其他廚電200萬台;

在用戶運營上,希望打穿最有潛力的3-6線城市,全力向年輕消費群體滲透,通過定製等方式把體驗和份額做起來。

這個願景與現實密切相關,中國廚電行業去年下滑高達10%,以格蘭仕最有優勢的微波爐為例,過去3年中都保持著4.5%的年均出口增長,2018年負增長0.4%,消費主要是靠內需拉動,但一二線城市飽和,機會全在下沉市場裡。

所以格蘭仕和拚多多一拍即合,大家都有增長和營收壓力,拚多多想進城,格蘭仕要下鄉,雙方在城鄉結合部相遇一點都不奇怪。

但這波三角博弈中,格蘭仕實現利益最大化了嗎?我們先看他的訴求。

1、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618和雙11的渠道之爭愈演愈烈,多個朋友多條路,這道理沒錯,格蘭仕的本意大約也是如此,此前的通稿還在鼓吹“與蘇寧、京東、天貓等核心平台加深戰略合作的基礎上,拚多多成為格蘭仕拓展社交電商的重要合作夥伴。”

蘇寧之所以列在第一位,是因為5月6日剛與格蘭仕簽訂了包銷200萬台微波爐的大單,投桃報李而已。

但隨著隔空喊話,開懟天貓,這個左右逢源的機會消失了,格蘭仕“腳踩兩條船”實際只是把雞蛋從甲籃搬到了乙籃,而且消耗了大量品牌資源,這個結果當然是拚多多所樂見的,卻未必符合格蘭仕的利益。

2、爭奪下沉增量。

體會格蘭仕的戰略,不得不提Galanz+,這個APP是格蘭仕年輕化、智能化的重要一環,將線上購物、智能控制和智能家居一體化,未來還要收集需求做C2M反向定製。

格蘭仕利用拚多多提前向3-6線城市撒網,是希望先把設備量級做起來,但拚多多關心的只是格蘭仕如何兌現“全網最高性價比”的承諾。

雙方的蜜月期有多久,取決於格蘭仕願意為自己的戰略貼多少真金白銀,也取決於拚多多能不能找到比格蘭仕更慷慨的合作夥伴。

3、拿到足夠的利益交換。

一個傳統品牌叫板電商霸主很不尋常,頗有孤注一擲的意味,所以正常的邏輯只能是拚多多開出了誘人的籌碼。

匯總透露的信息,大致有這麽幾項。

雙方關係被定義為3-5年的戰略合作,拚多多提供流量和資源;

雙方(主要是拚多多)會共享一些消費大數據;

開放“多多果園”等資源,將格蘭仕產品與娛樂遊戲捆綁;

雙方合作開發C2M產品,如針對年輕合租人群的最低價廚電,小烤箱、化妝品冰箱、複古冰箱、迷你蒸烤一體機等;

拚多多可能還會承諾一些轉化指標;

不會收取高額傭金;

基本就是一些簡單初級的互聯網合作,拚多多拿出的只是資源置換方案,好比微信九宮格入口在拚多多也是直接作價一樣,雙方的付出並不對等。

格蘭仕冒著惡化利潤、喪失渠道靈活性的風險,換取價值有待證實的行銷資源,未免得不償失,何況還要置身前台,為拚多多火中取栗。

拚多多卻沒有開懟格蘭仕競品的意思,哪怕美的、海爾等退出平台也是如此,拚多多創始人之一達達只是回應,“任何有價值的品牌和有價值的商品,都不會從一個有價值的平台徹底退出”,頗有期待浪子回頭的意味。

整個事件並沒有明顯的受益者。

天貓自不必說,拚多多失去海爾、美的、九陽、蘇泊爾等品牌,以這種方式反擊帶有很大的破壞性,也製造了電商平台與實體企業的信任危機,算不上獲利者。

格蘭仕的誤判有三條。

第一,未能領會三角博奕的精髓,落入了著名的楚懷王陷阱。

戰國時期,齊楚聯盟阻礙了秦國統一,張儀為推行連橫之策,遊說楚懷王與齊絕交,許以商於之地六百裡,貪婪的楚懷王派勇士辱罵齊湣王,結果秦國背信棄義,楚國孤立,攻秦又遭大敗,最後一蹶不振。

後起的拚多多需要格蘭仕遠超格蘭仕需要它,為格蘭仕計,以疏遠天貓、京東為說詞,套路拚多多的真金白銀,實為上策;非要開懟的話,點到為止,留有余地是中策;學楚懷王嘴炮全開,自斷退路,是為下策。

第二是一個形勢錯判。

3C和白電是強品牌的標準化生意,消費意願並不依賴朋友安利,純粹從走量角度來說,京東和天貓可能都比拚多多靠譜,因為用戶選的是品牌和服務,平台只需保持公信力即可。

同時,3C和白電行業成本透明,除非變身戴森,基本沒有壓縮空間,低價走量模式的意義有限,對於衝抵本已過高的銷售費用亦無幫助。

第三,格蘭仕堅持智能化和反向定製沒錯,但拚多多是合適的玩伴嗎?

參考披露的消息,雙方為迎合年輕合租人群,重新定義了低端廚電的產品標準,但隻提了兩點,安全+全網最低價,顯然這不是創造需求,而是典型的特供版模式。

基本邏輯除了減配功能,就是突出創意,拚多多可能還給格蘭仕灌輸了這樣的觀點,此類產品通過社交爆紅能夠賣出遠超成本的“合理價格”。

至於長遠價值,也未必都能兌現。

拚多多重視的不是格蘭仕,而且希望營造一種示範效應,但需要用這樣慘烈的方式向拚多多輸誠,多少也會嚇壞後來者。

格蘭仕高舉反抗強迫站隊的大旗,自己卻用實際行動做了“二選一“,這其實削弱而不是加強了行為邏輯的合理性。

本來,家電下鄉、拚多多進城,都是順其自然,只是戰爭還沒開打,用力過猛的格蘭仕就先絆倒在城鄉結合部,真的犯不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